首页 > 育儿 > 光绪帝的“百日维新”告诫我们:学会变通,对孩子的学习成长至关重要

光绪帝的“百日维新”告诫我们:学会变通,对孩子的学习成长至关重要

大家好,我是Maco。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清朝皇帝光绪帝的故事。

作为清朝倒数第二的皇帝,他的生命就如同夜空中划过的流星,只留下瞬间的灿烂,之后便黯淡无光。

而瞬间的灿烂,差点拯救已经风雨飘摇的清王朝。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6月11日,光绪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变法历时103天,史称“百日维新”。

虽然这次变法失败了,但它是一次具有爱国救亡意义的变法运动,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这次变法促进了思想解放,并且对思想文化的发展和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马上点击小程序

收听“光绪帝”的故事

学习他居安思危的精神

其实,光绪帝是一位思想开放,很有前瞻性眼界的皇帝,他经常要求大臣议论政事,不得“附会古义”,不得“缘饰经术”,不得“胶执成则”。

意思是说,不要被以前的旧思想禁锢住自己,要懂得变通。

实事求是的说,自鸦片战争以来,光绪帝是清朝皇帝中第一位认识到传统治国之道已经不适合时势的皇帝。

他深知“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道理,强调实事求是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简单点来说,就是做人做事要通达,要懂得变通。而让孩子学会变通,是为了让他们在遇到困境时,懂得转变思路,寻找新的出路。

懂得转变思路对孩子的重要性,或许可以从下面这个故事中体会到。

一位汽车修理师傅问一位来店里修车的教授:

“有一位聋哑人到五金店买钉子,他把两个手指头并拢放在柜台上,用另一只手做了几次锤击动作,店员给他拿来一把锤子。

他摇摇头,指了指正在敲击的那两个手指头,店员便给他拿来了钉子,他选出合适的就走了。

那么,接着进来了一个盲人,他要买剪刀,你猜他要怎样表示呢?”

教授自信地笑了笑,举起右手,用食指和中指做了几次剪东西的动作。

修理师傅大笑说,“他可以用嘴巴说要买剪刀呀。”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不难发现,日常生活中在思考问题和处理事情时,都会受到潜意识的影响。

例子中的教授就是受到了前面聋哑人通过动作来传达消息的思维影响,而忽略了盲人可以说话的事实,但实际上教授的回答并没有错误,只是用嘴巴说比猜动作更清晰高效。

所以,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缺乏灵活性。比如,有老师问学生:“杯子可以用来做什么?”

学生回答:“装水、装沙子、装花......”

这些答案很明显都是常规的思维想出来的。但是杯子的用途不仅限于用来装东西,比如杯子的材质是玻璃,玻璃可以折射光线;玻璃还很锋利,可以用来割断绳子......

我们从杯子的材质上去思考,就会发现其实杯子除了装水,还有其他很多用途,以此类推,日常生活中的其他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就会有不同的答案。

在学习上也是如此,同样的题目,如果孩子学会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那他得到的答案肯定比其他同学更快、更精准、更全面。

就像德国著名数学家高斯10岁时,数学老师让他们全班计算:“1+2+3+...+100=?”的答案,当其他学生都忙着在草稿纸上计算时,高斯却在思考一定要一个数一个数的相加吗?

思考之后,他发现1+100=101、2+99=101......这样的等式一共有50个,因此可以简化成:101*50=5050。

当其他同学都在“认真验算”时,高斯突破了思维定势,快速地得出了答案。

当然一个数一个数的相加也可以得出答案,只是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

其实,我们都知道知识是死的,如果我们在处理问题时,一切都按照书本所教的方法,那么就会受到思维定势的禁锢而脱离实际,就变成了人们常说的“死读书”。

不仅不能综合地运用知识,反而会抹杀了孩子们的创新能力。

所以,我们一定要让孩子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还要保持思想的灵活性,通过学习基本原理,学会“善于归纳,举一反三,一题多解,一物多用”等本领。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对于简单问题,可以让孩子直接去寻求答案;对于复杂,我们要让孩子多方面、多角度地去思考 ,从固有的思维习惯出发,想用一般的方法来找出解决问题的答案而又事与愿违时,就改变方向,从另一个方向入手,从完全不同的方向来思考问题。

现实生活中,做事灵活,懂得变通的人,总是能够取得比别人更大的成就。因此,学会思维变通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习惯,而培养孩子的这个习惯需要家长们有意识地去引导和鼓励。

马上点击小程序

收听儿童心理成长故事

为孩子筑起梦想,点亮未来

精彩内容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2_166868.html
上一篇3岁时就该带孩子检查视力,近视预防需要早发现!
下一篇那个开车撞父的天才花滑女孩,被斯坦福除名了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