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八路军被日军合围,蒋军忽然求上山,王建安:可以上来

八路军被日军合围,蒋军忽然求上山,王建安:可以上来

作者:东旭

“司令员,蒋军喊话,请求上山,怎么办?”哨兵跑来报告。

接到报告,王建安司令员脑子转得飞快,开始思索。

这时候,日军四面八方将八路军包围,蒋军从哪里来的?

再说,蒋军抗日没兴趣,和八路军搞摩擦倒是专家,对我军的威胁也不能小视。

王建安司令员陷入艰难抉择。

八路军如何被日军合围,王建安有没有放蒋军上山,后来结果如何?

回答这些问题之前,首先要说说日军的“一〇五作战计划”。

陈奇、王建安、罗舜初在鲁中

(一)一份假情报,八路军上当

在人们的印象中,日军很暴力,打仗靠的是武器装备,指挥官根本不会用兵,都是猪脑子。

其实这是受一些影视剧中误导,如果日军真那么蠢,真那么好打,抗战何需14年?千千万万的抗日军民还会付出那么大的代价?把敌人简单化,就简化了抗日战争的艰难和伟大,低估了抗日军民克服万难、战胜强敌的不朽功绩。

日军侵华野心久矣,早就磨刀霍霍。日军中不乏会打仗的将领,他们的高中级将领大多是军校毕业,是职业军人。

当时中国军队的军官,从少尉到将军,可能十年就能达到,在日军往往需要二三十年。

冈村宁次发动的“五一大扫荡”,欠下累累血债,让抗日根据地蒙受重大损失,聂荣臻对其战术岂会评价为“蠢”?

有的时候,八路军还会进入日军设下的圈套。

1942年10月上旬,八路军山东军区敌工部门获得了日军一份军事情报,即济南日军参谋部一〇五号作战计划。

该“计划”的核心内容是,日军将出动万余人,在10月中旬至11月底,分两期对我八路军滨海根据地进行扫荡。

在敌后根据地,日军出动扫荡的人数一般都是几百人,最多千人,出动万人前所未有。

因此,看到情报后,军区首长非常重视。

然而根据地的决策层对此却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必须重视,采取对策;一种意见认为,是假情报,别理他。

115师政委罗荣桓属于后者,怀疑情报的真伪。

道理很简单,日军作战一向谨慎,扫荡日期都是最后敲定,计划透露得这么早,还这么具体,有点反常。

事出反常必有妖,要继续核实情报真伪,然后再做决定。

罗荣桓进一步分析说,日军善于声东击西,假如我们把情报当真,将部队转移到沂蒙山区,日军真正意图是沂蒙山的话,我军就会成为口袋里的老鼠,想跑就难了。

罗荣桓的意思是机关暂时不动,还驻扎在老地方滨海。

然而,有一部分干部持相反意见,觉得情报可靠。

正在纠结的时候,14日我军又得到一份情报,情报显示日军将于2天后对滨海区进行扫荡。

这使得决策层进入两难抉择,万一敌人真来了怎么办?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多数领导人觉得应该转移。

最后决定转移一部分人,这样敌人如果设下的是圈套,也不至于全军覆没,这叫不能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15日,我军部分机关工作人员开始向沂蒙山区转移。

他们包括,山东分局、山东军区、战工会、抗大一分校等机关。

山东军区政委兼山东战工会主任黎玉与山东军区副司令员王建安率领山东军区直属特务营进行护卫。

罗荣桓则率115师师部,继续留驻滨海区南部。

事实证明,之前的判断是正确的,日军透露的情报是假的,是故意设下的圈套。

十余天后,转移人员在沂蒙山中了敌人的圈套,在南墙峪、对崮峪接连遭遇日军优势兵力的残酷合围。

黎玉(左二)、陈毅(右二)

面对敌人的合围,我军在黎玉的率领下,与敌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保存了革命力量。

但是有大批机关工作人员的我军,战斗力不行,先天不足,日军岂能善罢甘休。

更大的阴谋开始酝酿,考验还在后面。

(二)八千军民,落入合围

1942年10月26日开始,日军果然调集1.5万兵力对我根据地进行大扫荡,计划发起六次“拉网合围”式“扫荡”,目标自然是沂蒙区,而非情报所说的滨海区。

27日,滨海我军得到一个惊人消息:

黎玉所部还有鲁中区等机关,以及沂南、沂水县的部分群众,共计8000人左右在南墙峪进入日军合围圈。

日军这次合围的可怕之处,不是一股一股敌人前进,而是散兵拉圈,相互之间的间隔只有十几米。

他们齐头并进,将包围圈渐渐缩小,就连山中狐狸、野兔也无处藏身,被他们惊得到处乱窜。

这种战术似曾相识,那时就日军后期常用的“扫荡”新战术——“梳篦扫荡”,也叫“拉网”战术。

陷入包围的八路军临危不惧,从容不迫,采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硬是杀出一条血路,从敌人的“篦子”缝里分路突围出去。

“第一网”敌人的毒计没有得逞,岂肯罢休,狡猾的日军来了个孙子兵法上的“欲擒故纵”,突然撤兵,给我军一个“宽松”的环境,让我军放松警惕。

刚刚虎口余生的省军区、战工会机关等部一千多人,没有保持高度警惕,觉得危机已经消除。

他们没有抓住有利时机快速离开这个是非之地,而是在对崮峪一带一边休整,一边慢速转移。

11月1日晚上,宿营桃峪村的黎玉接到报告:“报告首长,我们在公路上发现部队日军的钉钉鞋痕迹!”

侵华日本陆军士兵穿的是“昭和五年式军靴”,靴后跟处不但嵌有近10毫米厚的马蹄形铁掌,靴底还有三十颗左右的防滑铁钉,主要是起防滑作用的。

但是有利就有弊,却因此暴露日军行踪。

黎玉当机立断,下令向芝麻峪方向转移,然而为时已晚。

次日拂晓,沂水城、东里店、大关的8000名敌人兵分十几路,向以对崮峪为中心的区域合围过来,“第二网”几个小时之间形成,我军岌岌可危。

万般无奈,我部立刻向对崮峪转移,因为那里有对崮山,我军可以占领制高点。

关键时刻,山东军区副司令员王建安一马当先,担任突围总指挥。

王建安是来自湖北黄安的名将,26岁就担任了红四军政委,久经沙场、身经百战。

不过王建安手中也只有一个特务营,满打满算500来人。

王建安

虽然人少,也要硬着头皮上,王建安随即作出部署。

特务营长严雨霖奉命迅速抢占对崮山,打算坚持到天黑,然后掩护机关突围。

特务营接到命令之后,以冲刺速度前进,抢在了敌人前面占领制高点。

这时候,东南、西北、东边和南面都响起了枪声,日军从四面八方向对崮山压来。

对崮顾名思义是两个山峰,一南一北,相互对应。

两崮之间,有一条弯曲的深沟,直通对崮峪村。

我军兵力少只能占领一个,当时我军占领的南崮,是东西走向,有一华里长,那里山势陡峭,还有残破的石寨。

在它的东北方向300米处,有一个前突的小高地,特务营一个排部署在此这里,主要防守西面和南面主要的敌人。

(三)昔日两“对手”,并肩来作战

部队部署不久,便发现一支部队向他们走来,特务营的战士立刻警惕地高喊:“站住,什么人?”

“我们是51军113师,你们是哪一部分的?”

“我们是八路军!”战士回答。

“让我们上山吧,日本人就在我们后面!”对方喊道。

“你们先站住,等我向上级汇报!”

这就出现文章开头一幕,哨兵向王建安司令员报告。

王建安得到报告之后还没有说话,旁边的同志发言了,他们纷纷表示,不能让蒋军上来,他们一向敌视我军。

再说了,谁敢保证他们跟日军没有瓜葛,放他们进来未必是好事。

放,还是不放他们上山?王建安一时也拿不定主意。

经过思考,王建安最终做出决定:“让他们上山!”

王建安认为,两军以前有摩擦不假,可是现在都到了生死关头,还翻那些旧账干吗?

人多力量大,一起打鬼子。

而且看样子他们也不是给日军带路的,因为也没有日军紧跟着他们,因此王建安就决定让他们上山。

那么,这伙蒋军怎么到了这里?

原来,8月份刚经历了唐王山战斗的51军,当时正在安丘王家沟休整。

两天前,蒋军51军113师上校军需处长周日丰,奉命到沂水王庄附近来拉军饷。

周日丰率677团步兵九连从王家沟出发,一天后来到沂水马头店子村宿营。

就在这时候,他们发现了日军。

他们不知道日军在“扫荡”,还以为日军冲他们来的。

无论如何,他们也是中国军队,日军不会放过他们。

情况紧急,别无选择,他们也想到了抢占对崮山。

由于半路上他们一路收容了蒋军散兵游勇,人马也达到了300多人。

当他们来到山下,才发现八路军已在山上驻防。

此刻,跟踪而来的两股日军也已赶到,占领了南崮对面的北崮,并开始向南崮射击。

形势万分危急,周日丰别无选择,只好见派人上山联络,要求跟昔日的对手八路军并肩作战。

听取周日丰部的火力情况后,王建安立即将周日丰部纳入山上布防,负责北面的防御:特务营一个排依然在最前哨——东北角小高地。

鲁中军分区三个分队部署在东南角,特务营一连则守卫主防御面——西面。

这时候,日军也赶到山下,开始了猛烈的炮击。

在持续了40分钟炮击后,北崮的敌军冲下山,沿着东西大沟从南西北三个方向同时开始向前推进。

霎时间,枪声、手榴弹声、掷弹筒的声音响成一片。

大约一个小时后,枪声稀疏下来,小高地周围的烟雾渐渐散去,山头上一面“太阳旗”在风中摆动!

东北角小高地的八路军阵地一片寂静,空气中弥漫着硝烟和血腥的味道,坚守在此的八路军一个排,战斗到了最后一个人!

他们有的腹部中枪,倒在地上血流一地;有的拉响手榴弹跟敌人同归于尽;有的则跟敌人进行白刃战,牺牲了还双手紧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怒目圆睁。

接着,敌人的总攻开始了。

大概是觉得山上的火力弱,日军非常放肆,端着明晃晃的刺刀往上冲。

没想到,快冲上小高地的时候,劈头盖脸挨了一顿手榴弹雨。

原来一连连长王继贤带一个排早已埋伏在小高地,等着日军到来。

随着一排排手榴弹倾泻下去,山坡上日军的尸体横七竖八越堆越多。

与此同时,我军的伤亡也在不断增加。

“三连伤亡19名!”“一连伤亡16名!”……在阵地指挥的营长严雨霖,不断接到伤情报告。

但是八路军战士越战越勇,士气高昂,日军进攻受挫。

下午1时许,恼羞成怒的日军从沂水调来两架飞机,向崮顶轮番投弹并伴随机枪扫射,地面上的大炮也发出震耳欲聋的炮声。

炮声一停,日军步兵呐喊着开始又一轮冲锋……

八路军携带的弹药本来就不多,又不能补充,很快就用差不多了。

子弹和手榴弹都没了,战士们毫不犹豫端起步枪,和冲上来的敌人开始白刃战。

在惨烈的肉搏战中,日军倒下了一大片,特务营官兵也牺牲200多人,连长王继贤也英勇牺牲。

让日军抓狂的是,对崮山主要阵地依然控制在我方手中。而蒋军51军的士兵同样表现非常英勇。

在子弹打完之后,他们也和日军进行惨烈的白刃战。

周日丰处长始终不避枪弹,挥着手枪,站在第一线指挥,就在他组织士兵进行反冲锋时,一颗罪恶的子弹打来,他不幸中弹牺牲。

历经大约半小时的殊死搏斗,终于将敌人的四次进攻打退了,可是蒋军这边也有200余人牺牲。

有位不知姓名的副营长,在身负重伤后拒绝了卫兵背他突围的请求,趴在机枪前扫射,掩护战友撤退,在敌军逼近后拉响手榴弹殉国。

到了下午,战况依旧激烈,进入胶着状态。

随着战斗进行,我军伤亡不断增加,兵力显得不足,军区机关的参谋、干事和首长的警卫人员都先后投入战斗。

黎玉

司令员王建安、政委黎玉等干部,也挥着手枪投入战斗。

首长以大无畏的精神,跟战士共进退,大大地鼓舞了士气,让他们爆发出了惊人战斗力,咬着牙坚持下去。

不久太阳终于落山,夜幕就要垂下来,我军阵地一阵欢呼。

然而日军也不肯放过这个机会,从三个方向冲上来。

这时候,王建安耳边响起了特务营营长严雨霖的声音:“报告司令员,我的营只剩下14人了。”

王建安与黎玉迅速做出决定,严雨霖带着十几名战士坚守阵地掩护机关突围。

与此同时,通知51军所部分路突围。

山东军区政治部主任江华带一个警卫班率先从东北角突出,杀出一条血路,后面的同志迅即跟着冲了下来。

正在冲锋的日军发现我军突围,立即发射夜光弹并点燃了火把。

紧接着,便是密集的弹雨。

东北突围方向枪声停止了,严雨霖和身边的战士发出一阵欢呼,这说明首长们已经突围出去了。

按照之前的约定,首长和机关突围开始20分钟之后,严雨霖他们就可以突围了。

因此,严雨霖他们做好准备打算突围。

就在这时,密集的枪声再次响起,敌人的又一轮冲锋开始了,敌人黑压压的一片借着火光和夜光弹冲了上来,皮靴撞击山石的声音越来越近。

严雨霖和13名战士边打边退,敌人则紧追不舍,步步紧逼。

打着打着,严雨霖回头一看,已经到悬崖顶上,无路可退了。

“营长,怎么办?”战士们齐刷刷把目光投向严雨霖。

严雨霖果断说:“跳崖,不能让敌人抓住我们!”

“对,不能!”

接着,严雨霖一声“跳!”十四勇士没有一个犹豫,他们在黑暗中一个接一个纵身跳了下去。

最终,14勇士6名牺牲,8人幸存。

在严雨霖带领下历尽千难万险,终于返回部队,严雨霖满嘴牙齿都摔没了。

严雨霖和战友的故事被拍成电影:《坚守1200秒》

此次战斗,两军和比自己多几倍的日军血战,粉碎了日军消灭我领导机关的企图。

一团长刘毓泉、政委王锐等数百名指战员壮烈牺牲。蒋军51军等部亦有200多人也在这场血战中献出了生命。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51650.html
上一篇老蒋:若来投,赠黄金50斤及绝世美女!叛徒张清荣,结局如何?
下一篇魂穿无知小儿,他却乐道:狄仁杰是我爹!

为您推荐

八路军旅级干部,私自出走投奔石友三,命运坎坷当了理发匠

八路军旅级干部,私自出走投奔石友三,命运坎坷当了理发匠

作者:武陟东旭1939年初的一天,八路军129师副师长徐向前早上起来,看见外面的窗台上有一封信。他打开一看,脸色大变。徐向前信是129师青年抗日游击纵队司令段海洲写来的,那是一张请假信。徐向前看后,不由得长叹一声,他知道已经覆水难收,段海洲要离队出走,不会再回头了。1909年,段海洲出生在河北安平一个小康人家,从
军区司令接受蒋军起义,林总严厉批评:这是严重错误

军区司令接受蒋军起义,林总严厉批评:这是严重错误

作者:老黄有话1948年11月1日拂晓,东北人民我军向沈阳发起总攻,在沈阳外围,却遇到蒋军嫡系第207师的顽抗。第207师是蒋氏嫡系青年军,官兵受顽固思想影响较深:该师全系美式装备,战斗力较强。师长戴朴,坚决为蒋氏卖命。207师下辖3个旅(每旅3个团,相当1个师的兵力),除第3旅随廖耀湘兵团西进被歼外,1、2旅担任沈阳西
百岁“慰安妇”制度受害者离世!当年还未出月子就被日军掳走

百岁“慰安妇”制度受害者离世!当年还未出月子就被日军掳走

12月13日,南都记者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获悉,12日,侵华日军“慰安妇”制度受害幸存者方奶奶去世,享年101岁。方奶奶为今年5月新确认的3位日军“慰安妇”制度受害幸存者之一。据统计,目前中国大陆登记在册在世的日军“慰安妇”制度受害幸存者已不足20人。今年5月,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分馆—
蒋军嫡系打仗很特殊,金砖悄悄埋地,投降时要求“不搜腰包”

蒋军嫡系打仗很特殊,金砖悄悄埋地,投降时要求“不搜腰包”

作者:九鱼亭国军60军经过长春起义后,改编为第50军,1949年6月,50军在就九台召开誓师大会,准备南下,开始和蒋军作战。经过数个月的改造、训练,50军已经脱胎换骨,从一支杂牌滇军,变为了真正的人民军队,不过,要想让50军在强者如林的解放军中站稳脚,还需要实实在在的军功做支撑。11月25日,主席回复四野总部:“同意
日军哨兵投降,决死队审讯发现:居然是早稻田大学的高材生

日军哨兵投降,决死队审讯发现:居然是早稻田大学的高材生

作者:SOUL迪尔1939年4月1日,侵华日军为打通同蒲-白晋路,摧毁太岳根据地,抽调了第91混成旅团约2000人的兵力,进攻根据地各级领导机关所在地——山西沁源县王和镇。此时驻扎在王和镇的是山西新军决死一纵队一总队,总队长是阎锡山手下旧军官台耀玺,政治部主任则是黄埔六期生周仲英(解放后任人民公安学院书记兼副院长)
八路军留守兵团,兵力装备堪比主力师,为何授衔仅1名大将?

八路军留守兵团,兵力装备堪比主力师,为何授衔仅1名大将?

作者:相忘于江湖全面抗战爆发后,陕北红军改编为一个路军和3个主力师。为了保卫陕甘宁边区,又在这3个师抽调部队组建了一个留守兵团。可不要小看这个留守兵团,1937年8月25日成立时,留守兵团的兵力和装备都和三大主力师的120师和129师不相上下。全面抗战爆发后,陕北红军有7.5万人完全可以编为4个军。这7.5万人包括朱毛红
北平公安局礼貌邀请开会,蒋军上将刚上车,察觉大事不妙!

北平公安局礼貌邀请开会,蒋军上将刚上车,察觉大事不妙!

作者:海风1949年1月,北平宣告和平解放。2月中旬元宵节刚过三天,北平市处处张灯结彩,十分热闹。一辆车从市公安局驶出,车上坐着市公安局干部的任远,他穿着军管会肩章的黄色棉军服,带了一名警卫员。任远此行,是秘密去张荫梧家中。那么,这是一次什么样的秘密行动?张荫梧又是谁?当时北平虽然已经和平解放,但仍然有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