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慈禧和他到底有何深仇大恨:凌迟6岁孩子3000刀,行刑9年才结束

慈禧和他到底有何深仇大恨:凌迟6岁孩子3000刀,行刑9年才结束

凌迟始于五代,定于辽朝,兴于明朝,废于清朝。

就在清朝末年凌迟快要被废除的时候,却有一个6岁的孩子在九年的时间里,被执行了3000刀。

下令行刑的不是别人,正是清朝末年执掌大权的慈禧太后。

那么问题来了,凌迟这种刑罚是从何而来,为什么发展到了清朝以后可以出现3000刀的恐怖数量。

还有就是这个孩子是谁,他到底和慈禧有着怎样的仇恨?

一切的答案都掩藏在历史的迷雾之中,让我们抽丝剥茧,一步步探求历史的真相。

古代许多皇帝都非常清醒地认识到,一个好的王朝必须抑制死刑的数量,减少或者废除一些残忍的肉刑。

所谓肉刑也就是采用极端的手段将罪犯杀死,比如车裂、腰斩、凌迟等等。而在所有残忍的肉刑之中,又属凌迟最为残酷。

不过翻开历史典籍,真正意义上的凌迟其实出现得比较晚,第一次凌迟应该发生在五代的东魏。

按照《五代史》记载,东魏权臣高澄被徐州总督杀死。高澄的弟弟高洋为报杀兄之仇,带兵占领徐州并使用“千刀斩”,也就是后来的凌迟,将徐州总督杀死。

不过该刑在当时只是一种私刑,在南北朝以及隋唐时期都是如此。

比如公元706年,静德王武三思杀害平阳郡王敬晖的时候,武三思下属公报私仇,没有按照斩首执行,而是采用了凌迟的私刑。

图:要被执行凌迟的犯人

到了北宋时期,凌迟这种私刑传入大辽,而且被写入了法典,从此凌迟有了法律依据,成为了正式的肉刑。

不过凌迟发展的最高峰不是辽、宋、金以及元等朝代,而是朱元璋建立的明朝。

此时的凌迟已经发展得非常细致,从什么地方下刀,每次割掉多少皮肉已经非常讲究。并且刀数也达到了巅峰,最多可以执行3000多刀。

之所以说明朝时期是凌迟发展的最高峰,是因为明朝的法律非常严苛,之前只有触犯了谋反等大罪的时候才会遭受这种刑罚。

可到了明朝连打骂老师,或者说了藐视皇权的话,都要执行凌迟。

因此到了清朝时期,提倡废除凌迟的声音一直存在。

尤其是康雍乾几位皇帝在位的时候,他们也觉得过于残忍,因此很少使用。可到了清朝末期,由于洪秀全起义,朝廷才重新启用这种刑法。

根据《清史稿》的记载,庐江战役胜利后,清军凌迟处死了180名太平军俘虏。

紧接着奉新战役之后,又有221名俘虏被凌迟。

等到清朝彻底胜利之后,被俘的24位太平军将领也被凌迟处死。其中最为悲壮的就是翼王石达开,整个过程他默然无声。

然而事情到这里并没有结束,石达开虽然死了,但他的孩子还在。

那么这个孩子应该怎么办?历史上给出了3个说法。

一是出自清朝学者费行简的狱中被害说。

二是民间传说的成功逃脱并长大成人说。

三是出自骆秉章奏折中凌迟3000刀说。

如今这份奏折收藏于故宫博物院,奏折内容如下:

“其子石定忠现年五岁,例应监禁,俟及岁时照例办理。”

意思是说,孩子现在太小,应该按照《大清例律》先监禁,等长大后再凌迟处死。

可是第二年慈禧接见参与剿灭太平军的将领时触景生情,想起太平军差点将清朝推翻,想起曾经的心惊胆战,如坐针毡的痛苦,那真是恨入骨髓。于是下令不用等孩子长大,现在就开始执行凌迟刑罚。

其实说白了,就是胜者为王的心态在作怪。

众所周知,当初石定忠的父亲被定的就是3000刀的凌迟,所以他也是一样,也是3000刀。

不过当时孩子太小,割两刀就疼得晕过去了,连行刑的人都不忍心下手。

四川总督见状于心不忍,于是上奏折为孩子求情,结果直接被慈禧驳回,甚至下旨,但凡有求情者,同罪同罚。

就这样,这个无辜的孩子子受父过,整整割了9年,到了15岁的时候才执行完成,孩子也就此一命呜呼。

虽然凌迟可以起到震慑人心的作用,但真的太过于残忍,因此到了戊戌变法之后,反对的声音再次响起,清朝不得已顺应潮流废除了这个实行了1355年的刑罚,只留下了斩首。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历史上石定忠的结局有三种,而且可信度最高的应该是狱中被害的说法,可凌迟的说法始终是主流。

或许是后人为了烘托他们父子的惨烈,也或许是为了体现慈禧的狠毒。

可不管怎样,按照古代对叛军子嗣的处罚,这个孩子都不可能有什么好下场。

当一切远去之后,那段残酷的历史也最多只是后人的一句感慨,除此之外还能有什么呢?

参考资料:《清史稿》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66977.html
上一篇皇帝为何一生痴迷比大他17岁的宫女,甚至为她废除皇后
下一篇克里特岛“偷肉”:德军空降师师长被英军特工绑走,下属竟开香槟庆祝

为您推荐

慈禧最喜欢吃的十道菜

慈禧最喜欢吃的十道菜

主要食材和烹饪方法:清炖肥鸭的主要食材是老鸭,经过拔毛去脏器后进行腌制,然后放入磁罐中蒸煮长达七十二小时。在蒸煮过程中需要持续观察,直到鸭肉变得
晚清老照片:慈禧太后出游前呼后拥,丐帮帮主衣衫破烂

晚清老照片:慈禧太后出游前呼后拥,丐帮帮主衣衫破烂

晚清的大事小事、大人物小人物早已化作烟尘,只有那些流传至今的老照片,能让我们直观感受彼时的社会图景。清军士兵,站姿端正。这位清军士兵站姿端正笔挺,显然受过严格的训练。他的装束带有新旧交织的特点,是晚清朝廷学习西方、编练新军的结果。端方(左)和陈启泰。这张照片拍摄于1908年,当时端方任两江总督,陈启泰任
杨秀清不死,太平天国能推翻清朝吗?概率很低

杨秀清不死,太平天国能推翻清朝吗?概率很低

杨秀清能力强悍,却缺乏大格局,即便没有天京事变,东王、北王、翼王、燕王也会各自独立,被清军各个击破,过程很精彩,失败也更惨烈。一、杨秀清没有“大格局”,缺乏进取心,采取内线作战模式不可否认,东王杨秀清能力强悍,也有魄力,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壮大,杨秀清功不可没。没有杨秀清的奋斗,就不会有太平天国的辉煌
明朝为何坐视努尔哈赤崛起于辽东?细说明朝经略辽东的失败原因

明朝为何坐视努尔哈赤崛起于辽东?细说明朝经略辽东的失败原因

明朝虽然最终是被李自成的农民军所灭,但崛起于辽东的满清对于大明的威胁和牵制同样极为致命。那么,仅凭父祖遗甲十三副、将士数十人起兵的努尔哈赤,到底为什么能够崛起,进而一统女真各部,而当时的明朝到底在做什么,竟然坐视努尔哈赤于卧榻之旁崛起?01.明朝经略辽东的策略变化明末努尔哈赤的崛起其实并非偶然事件,从
朱元璋剥削东南士人,东南士人最终坑死明朝,一切源头却在张士诚

朱元璋剥削东南士人,东南士人最终坑死明朝,一切源头却在张士诚

今天都知道明末党争是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明末党争的主角就是东南士人组成的东林等党,从某种程度上说东南士子坑死大明朝也不为过。其实在有明一代,尤其是明朝初期,朱元璋特别痛恨东南人,尤其是江苏人,对他们采取极度压制态度。因为元末诸义军中,张士诚占据江苏,采取文治手段,颇得江苏士子、百姓的拥戴,给朱元璋的
明朝时期,西藏属不属于中国领土?

明朝时期,西藏属不属于中国领土?

西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区,早在古代就有各种部落和政权存在。随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西藏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在明朝时期,西藏属于中国领土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