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朱棣夺皇位,并非因为朱允炆的“削藩”,1副对联给出最终答案!

朱棣夺皇位,并非因为朱允炆的“削藩”,1副对联给出最终答案!

中国最残酷的两个地方,一个是大狱,一个是帝王家。

生于帝王家,看似风光无极,其实却危机四伏。古代皇帝三宫六院七十二妃,皇子们动辄就是几十人,甚至上百人,可是太子位置只有一个,谁人不愿争取?

从杨勇被废,杨广登基,到李世民宣武门之变,杀死兄长李建成和兄弟李元吉,再到赵光义暗害兄长赵匡胤,篡位登基,又暗害侄子等。皇位之争,向来不乏于历史。

在明朝,也有这么一次篡位,他发生在朱允炆和朱棣之间。

大家都知道,明朝开国皇帝是朱元璋。在他临死的时候,并没有把位置传给儿子,却传给了孙子朱允炆,也就是历史上的明惠帝。

明惠帝登基后,开始在全国推行了一系列新政,有“四年宽政解严霜”之誉,在民间广为赞誉。然而后期,他为巩固自己的统治进行削藩,惹恼诸王。

在诸多藩王中,燕王朱棣最先起兵,他起兵北京、1402年攻入南京夺取政权,建立建元永乐,是为明成祖。

在谈论这段历史的时候,很多人都把朱棣的造反,归结于朱允炆的“削藩”政策。

以为明惠帝如果不削藩,或者缓慢削藩,就不会激起“政变”,也不会丢失皇位。以文史君之见,其实不然。朱棣的造反,可以说是铁定的,是早晚的事!

1、势力庞大,不甘屈人之下

史料记载,在朱元璋时期,朱棣已经作为燕王,镇守着中国北方。在连年对北方的战争中,朱棣积累了丰富的军事经验,麾下也有很多军事人才,势力庞大,岂能久居人下?

另外朱元璋去世,立孙子为皇帝,作为最有作为的儿子,朱棣心里多少有些不服气。

2、性格使然,早晚取代皇位

朱棣的性格很像朱元璋,豪迈大气,也都是打仗打出来的人,很有英雄气。而反观朱允炆,从小没上过战场,饱读四书五经,儒学思想根深蒂固。

另外,朱允炆身边的人也都是文人,不堪重要用。如方孝孺、齐泰、黄子澄,忠诚度是有,但和赵括一样,如同废物。

朱允炆管理能力很差,让纯文人方孝孺去搞政治,让应天乡试第一名解元齐泰去管兵部,让管礼仪的太常卿黄子澄决定国家大事,放着忠勇的徐辉祖不用,却派纨绔子弟李景隆去带兵送人头。再加上后来朱允炆昏招迭出,天平不倾斜都不行。

3、心怀大志,从小志向高远

厉害的人,从小都是看得出的。为何说朱棣从小胸怀大志,有个对联的故事,可以看出。

相传明太祖朱元璋游马苑,朱棣与朱允炆同侍。太祖出句:“风吹马尾千条线”,让两人对对联。朱允炆对曰:“雨洒羊毛一片毡”。太祖以为“气弱”。

朱棣对曰:“日照龙鳞万点金”,后一对句比前一对句气象雄浑得多。往往文辞见志向,由此,“马苑应对”一事已经显示出朱允炆,远不是朱棣的对手。

历史没有如果,功过任评说。在大时代面前,谁都无能为力,也无可奈何!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69294.html
上一篇戏说阪泉之战和涿鹿之战
下一篇湖北男子带欠条给政府:红军欠我家400块海洋,还多少?

为您推荐

沐春风一句话暴露《少年歌行》结局,萧瑟放弃皇位,白王登基称帝

沐春风一句话暴露《少年歌行》结局,萧瑟放弃皇位,白王登基称帝

由李宏毅、刘学义、敖瑞鹏主演的电视剧《少年歌行》正在播出,这部剧是越来越好看,大家有没有越看越上头呢?千金台的一幕看得人热血沸腾,明德帝的登场让储君之位变得毫无悬念,很明显,明德帝更喜欢萧瑟,当所有人都以为萧瑟会成为皇帝的时候,结局却令大家意外,萧瑟并没有当皇帝。那么,《少年歌行》的结局是什么呢?其
多次被朱元璋称赞高风亮节的刘伯温,为何还是不能避免被害结局?

多次被朱元璋称赞高风亮节的刘伯温,为何还是不能避免被害结局?

文|赵立波题记:先生此去归何处?朝入青山暮泛湖。这是朱元璋亲自给刘伯温的一首诗,希望他能过上这样的美妙生活。洪武元年,刚刚诞生只有八个月的大明帝国万事待理之际,朱元璋刚刚大封功臣不久,就收到了刘基请求“告归”的上疏。临行前,刘基书面向朱元璋郑重提出两个建议,算作临别赠言。第一件是不建议朱元璋将都城定都
朱元璋剥削东南士人,东南士人最终坑死明朝,一切源头却在张士诚

朱元璋剥削东南士人,东南士人最终坑死明朝,一切源头却在张士诚

今天都知道明末党争是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明末党争的主角就是东南士人组成的东林等党,从某种程度上说东南士子坑死大明朝也不为过。其实在有明一代,尤其是明朝初期,朱元璋特别痛恨东南人,尤其是江苏人,对他们采取极度压制态度。因为元末诸义军中,张士诚占据江苏,采取文治手段,颇得江苏士子、百姓的拥戴,给朱元璋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