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情感 > 我国首个非遗高层次人才培养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京签署

我国首个非遗高层次人才培养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京签署

我国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层次人才培养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订,拉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国内一流高校合作开展非遗教育教学和学科建设探索的序幕,聚合优势资源共同打响“非遗学”品牌,齐心打造非遗人才“蓄水池”。

图1 签约仪式现场

2022年9月3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签订《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层次人才培养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下简称《合作框架协议》)。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非遗保护中心主任王福州,中国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郝庆军,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副院长郑光旭,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党委书记吕学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主任李梅田等领导和专家出席签约仪式,共商共议中国非遗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理念、路径和方案。以此为起点,中国非遗保护中心与中国人民大学首批联合培养的非遗方向专业硕士生也于今年九月份入学。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非遗保护中心主任王福州讲话

《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是全面构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的关键一步,将对中国非遗事业迈上新台阶产生重要影响。一方面,新时期中国非遗保护呼吁更多的主体参与和智力支持。以中国非遗近20年的保护实践和近10年的学科建设为积淀,中国非遗事业的主基调和主路径正处于从履约实践向理论构建、从移植借鉴向自觉创新转变的新阶段,需要以高层次人才培养推动学科建设和保护工作的行稳致远。另一方面,非遗高层次人才培养受到国家层面的支持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2021年,《教育部关于公布2020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正式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新专业名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要求完善理论研究体系和强化机构队伍建设;同时,学位主管部门鼓励相关学术机构、高校和院所推进先行先试,展开非遗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探索,全面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国民教育体系。

图3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党委书记吕学明讲话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作为全国非遗保护实践、国际履约和政策制定的中坚力量,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作为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和教育教学的先行队伍,两者共同致力于推动机构发展与学科建设,实施双轮驱动。2022年8月,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非遗系正式成立,确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一整套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案,通过与多所高校签订合作协议的方式,先行先试,将非遗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推向深入。

图4 签约仪式现场

《合作框架协议》是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主导下,结合中国艺术研究院和相关院校的优势资源,探索构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层次人才培养、发展与转型的全链条和新生态,具有以下特点:

在培养理念上非遗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专注于围绕非遗主题展开系统性、专门性与规范性教育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富有责任感、批判思维和国际视野,具有较强科学研究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熟知文化遗产理论与工作实践问题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和拔尖创新型人才。

在培养路径上,非遗高层次人才培养秉持课程设置综合化、专业发展特色化和教学方式活态化,倡导传承人深度介入。构建以非遗本体为核心、非遗研究与保护为外环的课程体系,打造以非遗特征为依据的“双丛五类X支”专业方向框架,探索形成以学者专家和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相结合的“双导师”制度。

在合作模式上,盘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研究与保护领域的资源优势,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等高校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学术优势,充分调动存量资源,相互补益、共促发展,为学生更深地理解和感知非遗提供渠道,为人才更好地对接社会需求、服务文化事业发展提供支撑。

在实践目标上,围绕非遗本身的发展规律及其事业的内在需求,形成非遗高层次人才培养主脉与支脉同频共振的良好效应。《合作框架协议》通过特色专业及活态育人等方式,使各个机构均能发挥其优长,共同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培养及学科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呈现出美美与共的景象,也带动非遗学在各地高校中成为强学之学、强校之学和强地方之学,构建文化遗产学科群,进一步提升非遗学科、团体及其行动的社会影响力及社会参与度。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始终秉持以人为本、以实干促发展的理念,将高层次人才培养作为支点,拓展并推广《合作框架协议》的理念和行动,旨在点燃中国非遗事业的新引擎,撬动科学理论研究、文化自觉自信和国家话语构建的新动能。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1_149382.html
上一篇中秋之夜写下一首古诗,异乡人站在窗前望月,诉说思念与孤独
下一篇心中有你,默默惦记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