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云说家风】管教孩子秘诀:错不在你,而是在我

【云说家风】管教孩子秘诀:错不在你,而是在我

作者:张建云

#

对自己狠一点,对他人好一点

‍‍

昨日。暴雨未下之时整个天黑如夜半,心里不免压抑。雨后清爽,空中似洗,叶绿风清,心里敞亮很多。

思考:雨前是我,雨后亦我,情绪为何截然变化?

境随心转则悦,心随境转则烦。是我的心力不足,才受阴晴圆缺,寒来暑往影响。天无错,错在我。

与妻子结婚多年,前些年一度争吵,面红耳赤,互相指责。近些年研习国学家风,深感惭愧,新婚之际不争吵,婚后数年偶尔吵,有了孩子经常吵,最近几年不再吵。

夫妻吵架的根本原因就是看对方不顺眼。不顺眼又不愿离开,不能离开,不必离开,事实证明也无法离开,所以只能吵。吵架是不满的代名词,是将挑剔转化成攻击,使对方屈服,实则伤害的是自己。

夫妻之间,无论何事,只要争吵,就是败了。一段时间里,日子过得丢盔弃甲、流水落花,还自鸣得意,妄自尊大。傲慢、鲁莽、侥幸、自私在心里日益升腾,化为恶人先告状的冲击,于是:吵架!

错不在妻子,而是在我。

儿子上初一的时候考试全年级倒数第一,似乎当时也没多大心理压力,只是一个劲儿地批评和埋怨,发现这孩子不单学习不好,而且贪玩,经常跟我对着干。似乎,对他已经失去希望,便不再憧憬一个伟岸的儿子。

直到前几日儿子将他文章《活出传奇》发给我,改变了我近几年的看法。

文中写到:加冠后,有了迷茫。总是在寂寥的星空下,呱呱的河田边,春风烂熳的桂树下,问着同样的问题:我是谁?我为什么要活在这个世界上?我到底为什么活着?多少次我视生命如草芥,但想着那些铭记于心的经典: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孩子的心理变化令我震撼,看似懵懂逆反的他,心灵竟如此缜密,而且国学经典用得恰到好处。

不禁对自己开始批判,我关注他不足,没有发现他的深邃。经常大言不惭地给别人讲课:教授在一张白纸上画了一个黑点,问学生看到什么?学生说,黑点!教授说,你们为什么没有看到白纸而只看到一个黑点?

多年来,我只看到了孩子的黑点,忽视了他也是一张白纸,我作为父亲要在他纯洁的心灵上给予鼓励、欣赏、引导和一缕灿烂斑斓的爱。

儿子说:小的时候天真浪漫,所有的人都以我为焦点,天气凉了要先想到我衣服是否穿暖了,饭菜熟了要先想我是不是吃饭了,受到了伤害要先问我有没有事。这种感觉真好啊,只是小的时候在父母的呵护下才可以感受到,在事隔多年的现在,这种唯我独尊的感觉早已变成了唯唯诺诺。可否有一种造化弄人的感觉,早在冥冥就已经给了这种优越感,但伴随着成长会将你打的溃不成军,这时就会滋生出我是谁?我为什么要活在这个世界上?我到底为什么活着?这些问题始终没有答案,所以才需要努力探索,真正明白这些是与非就才真的可以活出传奇。

我在年轻的时候也思考这些问题,别人都以为我大脑有问题。后来读了释迦摩尼、孔子,他们年轻的时候也思考这些问题。实际,每个人,稍微有一点理想抱负的人都会思考这些问题。前不久,在家庭会议中,一家人还专门就“为什么活着”讨论了很长时间。

我作为父亲,是要给孩子们一个为什么而活的答案的。孩子有迷茫,是因为父亲太慌张。

儿子找到了活的传奇:用毕生的精力去坚持一个梦想,只有这样才能活在主流的社会之内,而不让自己边缘化,不会给压抑麻木冷漠虚荣滋养的机会。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不是古人告诉我们的真谛呢?

只有与心连接的人,才能活出自己。我要的是常驻于心灵而不流逝的觉醒,所以也郑重的像自己保证:在以后的日子里不会有不良嗜好,很好地坚持早睡早起的作息时间,一以贯之地读背古人经典,杜绝一日曝十日寒,每天自省并发现别人的好和感恩别人。我认为能这样一定可以活出传奇。

读到此处,我满含热泪,泣不成声。他的思想和决定正是我近10年以来每日坚持,每天思考,时刻付出的事业。

蓦然回首孩子初一的时候倒数第一,他哪里有错,错在我这个不合格的父亲!

昨日家庭会议,儿子踌躇满志,准备考研;侄女也踌躇满志,准备考研;女儿依然踌躇满志,势在必得中国传媒大学,说以后也考研。

真是欣喜,一家有三个研究生。侄女说,您不也是吗?

忘了,多年前花了好多钱读的EMBA。看来,我的家庭命运要改变了。

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

大意是,教育孩子,却得不到孩子的认可,就应该回过头来考虑自己爱的方式、方法和路径;管教孩子,却不听话,不争气,拖后腿,丢父母的脸,就应该回过头来考虑自己的智慧够不够;你想制定家规来要求家人,让他们懂文明、讲礼貌,但却得不到回应,甚至他们离开你很远,不愿意回家,就应该回过头来考虑自己的恭敬心足不足,是为了自己好,还是为了家人好呢?

孟子曰: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孟子他老人家的意思是,如果孩子失败,如果伴侣失误,如果你的付出没啥效果,如果你到现在还没有成功,没有幸福,都应该回过头来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自身端正做对了,天下没有难管的孩子,自身走在正道上,家里没有不厚重的儿郎!

今天的原文选自《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四节》:

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作者简介

张建云作家、学者、全国妇联家庭建设专家智库成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版权声明:除原创文字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2_112746.html
上一篇北京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机构:不要轻易说破孩子的隐私
下一篇怎么给孩子找到称心的老师?遇到老师配备不够诚心,做好这三点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