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5-3等于8?是算错了还是不会算,背后隐藏着什么

5-3等于8?是算错了还是不会算,背后隐藏着什么

前几天,同事琪琪跟我说了一件关于她儿子做计算题的事情,让她处于心脏病爆发的边缘。顿时来了兴趣,我所了解到的琪琪是一个很淡定、佛系的人,于是问她发生了什么事?

图源/网络

琪琪跟我说,她儿子今年5岁多了(我们就叫他弟宝吧),幼儿园中班刚结束,现在放暑假在家里,于是就买了一些网络上蛮火的某些机构出版的亲子操作册,让弟宝提前感受下幼儿园大班的知识点。

但是昨天下班回家后,发生了这样的一件事情。

图源/网络

琪琪下班回家后,看见弟宝非常认真的在写操作册,很高兴,于是上前进行辅导,刚好弟宝在做计算题——5-3=?

琪琪看见他儿子伸出小手,然后开始掰手指,伸出了5根手指,然后收回3根手指,然后大声的告诉妈妈:“妈妈,5减3等于8”

琪琪耐心的跟弟宝说,减法是越来越少哦,8可是越来越大了哦。

可是第宝坚决的说到就是5减3就是8,并且还伸出了手指,进行演示,演示一番后,朋友知道了为什么会“等于8”了。

原来弟宝的确是按照减法,要收手指头的方法,但是最后的展示是这样的。

同事立马想到,弟宝在家里,家人经常会用手势来代表数量,久而久之,也可能影响了弟宝对数量的认识。

听完琪琪讲述了自己这件事情后,我把它定义为哭笑不得的亲子时间。

我立马想到了之前我在网络上也刷到了许多类似的视频,视频的标题无一不写着,“不写作业就母慈子孝,一写作业就鸡飞狗跳”

图源/网络

看似是娱乐搞笑类,实质上反馈出孩子对数字与手指的关系并不是很清楚

遇到这样的情况,以我自己为例,可能我不会像朋友那样处于心脏病爆发的边缘,毕竟身体是自己的,孩子是可以慢慢引导的。

1.认识数字

认识数字?我每次去幼儿园培训的时候,很多老师会说,数字,我们班上的娃都认识一百以内,甚至两百、几百都不在话下,我觉得数字没有必要,单独的花时间去给娃去学习。

对于老师们的这种想法,在我刚从业不久的时候,可能会觉得,数字嘛,就是在生活中学习到的,只要娃们认识都可以的。

图源/网络

毕竟,俗语都说,黑猫白猫,能抓到老鼠的都是好猫嘛!

但是我清楚的记得,在我去一个幼儿园培训的时候,遇到这样的一件事。

在我和园长沟通了今天的培训大纲后,园长让我展示一节关于《基数与序数》的数学活动。

图源/网络

于是我问老师:小朋友的数概念大概掌握到哪里呀?

中班的老师很自豪的说:啊,这个呀,娃娃们都蛮好的,数字基本上一百以内的都认识,20以内的计算娃娃们都会的。

图源/网络

听到老师这么说,心里还有点窃喜,于我看来今天的这节活动课应该很顺利的。

但是在我上课的时候,发现小朋友们对数字都很敏感,但是请小朋友们来进行演示的时候却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很多数字都反了。

要不小朋友把数字写反了,要不就是小朋友把数字卡片贴反了。

看到此情景,中班的老师或许还想解释到,平时他们都会写的,都会认的,但是今天可能来了新老师,大家比较兴奋吧!

但是看到,这样的情景我想说的是,认识数字,很多家长甚至老师会把数字当成学习的目标。

图源/网络

但是认识数字实质上去认识数字的数形

这个数字宝宝长的是什么样的?生活中有哪些东西和数字宝宝长的很像呢?你可以用什么物品代替数字宝宝吗?

图源/网络

最终,我们也是落脚在生活中,用生活中熟悉的物品去认识去学习数字宝宝。

2.感知数量

认识完数字后,接下来呢?我们可以带着孩子去感知数量

数量?什么叫数量呢?这是许多家长的疑问。

数量用比较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多少个?让孩子提前感受到多,少的概念。

图源/网络

像我,平时带我侄子出门玩,我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考”我的小侄子,毕竟小侄子读幼儿园,和我的职业相近嘛!

导致小侄子的口头禅就是,小姑老师又来了。

就平时吃完饭和小侄子一起散步,“浩浩,小姑问你呀,今天奶奶,还有小姑浩浩一起出去散步,但是呢?天气太热了,出去前小姑想拿一些饮料喝,希望每个人都可以喝到一瓶饮料,那浩浩,小姑应该拿几瓶饮料呀?”

散步结束回到家里,“浩浩,现在大家都回家了,麻烦浩浩帮小姑拿一些水果过来哦,还是水果每人一个哦”

图源/网络

看似一些简单的指令,让浩浩帮小姑拿东西,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却是浩浩去拿矿泉水,去拿水果就是一个感知数量的多少,对数量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3.量与手指的对应

数量,孩子是可以从多少上面感知,那单独的一个量,如何去跟孩子解释呢?

如何让孩子将量与手指结合,也就是我同事琪琪的孩子弟宝,像这样的情况就是最终的体现。

图源/网络

对于像弟宝这样的孩子,我们可以锻炼孩子量与手指对应。在这里呢,跟大家分享一个游戏——《手指变变变》

手指可以变什么?手指可以变毛毛虫、手指可以变小兔子,手指可以变小花猫,手指可以变成小老鼠,手指还可以变成漂亮的小花,手指还可以变成什么呢?

图源/网络

我们可以伸出自己的两只小手来,我一边唱儿歌一边做动作——

一根手指头呀,一根手指头呀,变变变,变成毛毛虫呀,爬爬爬

两根手指头呀,两根手指头呀,变变变,变成小白兔呀,蹦蹦蹦

三根手指头呀,三根手指头呀,变变变,变成小花猫呀,喵喵喵​

图源/网络

这样就可以在手指游戏中一边感受手指的变化一边感受数量与手指的对应,平时家长在家也可以和孩子一起玩起来哦!

或许很多家长会觉得,就是一个数量与手指对应嘛。

图源/网络

像上面弟宝的这种情况我们是可以避免的,毕竟很多小孩子都是处于一个模仿的状态,只要把这个模仿的过程经过,后面小孩子就自己懂得了数量关系,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了。

但是数量关系却不时的影响着小朋友。

图源/网络

1.节律感

数数也是数量关系的一种,我们为什么要求孩子手口一致的点数,这就是为了避免小孩子说话,一个字一个字的说,让他养成一种节奏感。

图源/网络

2.对数量的感知

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很多小孩子的数感很好,其实这种好,就是从小对数感的培养,让孩子对数感有一定充分的认识,这样小到计算题,大到微积分都可以轻松解决。

图源/网络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2_155983.html
上一篇章女士卵巢早衰,泰国试管婴儿筛查结果在DHC出来啦!
下一篇幼儿疫情防控心理疏导指南(特别家教1178期)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