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你以为的共情可能是同情

你以为的共情可能是同情

我们常常混淆同情与共情

共情是从他人的角度出发去理解他人

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试图去理解他人那叫同情不是共情。

怎样区分同情与共情,一般同情的表现是我以为、我认为、应该是、我觉得、我理解,这些都是以我为前提,是我在思考这个问题,是我了解问题后思考得出的结论,而并非当事人真正的心里状态。

比如你看到别人受难你很难过,你表达的就是同情的感受,因为你觉得如果是我的话我会很难受,但我们毕竟不是他,怎么能判定他到底怎么想、是什么感受呢?

共情的经典表达是“我不知道,所以我想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而同情总是会把“我都知道了,我都理解了”挂在嘴边。

所以真正的共情是充分了解事情的本身,了解对方的心里状态,去感受他的感受,去接受和认可他的感受。

我们平时说的换位思考其实就是共情的一部分,真正能做到换位思考,那其实就是共情了。

换位思考就要抛开自己的身份及想法,真正的把自己当成对方,去听对方的故事来理解对方的感受,用对方的视角看待问题。

学会用共情的方式处理问题常常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不管是职场问题、人际交往问题、亲子问题只要能真正用到共情的方式去沟通就会大大增加沟通的效果。

马歇尔·卢森堡博士的一本《非暴力沟通》一书中有个案例,就很好的诠释了共情,卢森堡博士是一个美国人,有一次他要去巴勒斯坦发表演讲。因为当时的巴勒斯坦人是很恨美国人的,如果美国人去巴勒斯坦都会有生命危险。

卢森堡博士竟然要去巴勒斯坦演讲他的非暴力沟通。就在他讲这个话题的时候,他听到底下开始窃窃私语,然后很多人开始交头接耳地聊天。

这时候翻译过来跟他说,博士,你要不然就赶紧撤吧,这些人发现你是美国人了,他们在议论你是美国人。

然后过了一会儿,底下人开始喊起来,说刽子手,你们这些谋杀婴儿的杀人犯,你们这些杀手,滚出去。当时翻译就让他赶紧走,这些人都有枪,再不走的话,随时可能被这些情绪暴躁的巴勒斯坦人开枪打死。

但是卢森堡博士没有选择走,然后接下来他在台上对底下的人展开了一段谈话,最终让大家都平静下来,并且接受演讲后还被巴勒斯坦人请到家里做客。

接下来我们看看卢森堡博士当时的对话内容,当底下的这些人非常凶地喊滚出去,你是个杀人犯的时候,卢森堡博士是这样说的,他他说:你生气,是因为你想要我的政府改变它使用资源的方式吗?

巴基斯坦人说:天杀的,我当然生气,你以为我们需要催泪弹,我们需要的是排水管,不是你们的催泪弹,我们需要的是房子,我们需要建立自己的国家。

卢森堡博士接着说:所以你很愤怒,你想要一些支持来改善生活条件,并在政治上独立?

巴勒斯坦人说:你知道我们带着小孩在这里住二十七年是什么感觉吗?因为那是一个临时难民营。你对我们长期以来的生活状况有一点点认识吗?

卢森堡博士说:听起来你感到绝望,你想知道我或别人是不是能够真正了解这种生活的滋味?

巴勒斯坦人说:你想了解吗?告诉我,你有孩子吗?他们上学吗?他们有运动场吗?我儿子病了,他在水沟里边玩耍,他的教室里没有书,你见过没有书的学校吗?

卢森堡博士说:我注意到你在这里培养孩子是多么痛苦,你想告诉我,你索要的正是所有父母想给孩子的好的教育、健康的环境以及他们的玩耍和成长?

巴勒斯坦人说:不错,这些是最基本的人权。你们美国人不是说这是人权吗?为什么不让更多的美国人来这里看看你们给这里带来了什么样的人权?

卢森堡博士说:你是希望更多的美国人了解你们的痛苦,并意识到我们政治活动的后果吗?

巴勒斯坦人说:对

最后,卢森堡博士说:我今天到这里就是想做这样的事情。能不能再跟我讲讲你们家里发生的事?

接下来就是巴勒斯坦人慢慢变的很平和的跟卢森堡博士讲述了这里发生的事情,最后卢森堡博士得到大家的认可和欢迎并被巴勒斯坦人请到家里去做客。

你看,卢森堡博士全程跟巴勒斯坦人的对话都是在提问,所有语言没有任何的评判,都是在猜测对方为什么生气并用提问来找到答案,只是清晰明确地讲出对方此刻内心当中真实的感受。

当卢森堡博士准确说出对方的心里感受跟需求的时候,你发现没,这时候巴勒斯坦人的情绪就好转了,就已经从愤怒转化成宣泄了,说出了自己的痛苦何无奈,这就共情,叫反映情感。

这招用在任何沟通上都是有效的,孩子的教育也一样,当你学会不用评判和指责的方式来跟孩子沟通时,当你能真正的理解孩子,站在他的视角去看他世界时,你会发现很多事情真的你说的做的未必对他是好的是对的。

为什么人与人之前会有很多矛盾,就是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看待世界的视角,都以为自己看到的是对的,殊不知每个人的阅历、经历、认知、思维、年龄、都是不一样的,同样是事情给不同人感受是不一样的。

就比如大人提一袋5公斤的米很容易,而一个5岁的孩子他就不能提起来,大人看一只羊觉得它小又温柔没有威胁,而孩子看到一只羊可能觉得他是庞然大物,会很害怕。

不会共情的大人会跟孩子说,羊羊多温柔的一点都不害怕。

会共情的可能就会蹲下来以孩子的视角去看羊,只有当你蹲下来变的比羊矮需要仰头看羊的时候,你才知道这样看羊不温柔也不小,才会发现羊确实是会让人害怕的。

所以真的只有你能设身处地站在他人的角度,去理解他人的想法和感受时才能真正做到共情,才能不以自己的想法来强加给别人。

共情是一种能力,拥有共情的能力,会让我们摆脱以自我为中心,让我们看到自己和他人的区别。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2_168446.html
上一篇口才”优势助力一生?原来孩子语言表达训练是有“关键期”的!
下一篇孤独症孩子的“海洋之旅”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