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宝宝说话晚发音不准?有人说啃鸡腿管用,真的吗?

宝宝说话晚发音不准?有人说啃鸡腿管用,真的吗?

宝宝说话晚,发音不准,啃鸡爪有用吗?这是一位广东的家长的询问。广东有句老话——啃啃凤爪,说话有牙力。对于宝宝来说,啃鸡爪确实可以增加咬合肌肉的锻炼,对舌头的灵活性也有增强。但是仅凭啃鸡爪,就能纠正说话晚,发音不准吗?

最常见的三个原因

发音不准确、吐字不清是语言发育关键期的主要表现。大数据显示,0-3岁期间,有25.7%的宝宝伴随有一定程度的构音障碍。

很多宝宝的发音不准,表现各不相同,但基本上都属于构音障碍的三种类型:

1、最常见的功能性构音障碍。它是指各个发音器官的功能异常,所导致的语音障碍。像舌肌力量不足,腭咽闭合不全等。很多发音不准的人通常会表现为发音部位错误,气声协调能力差等。

2、不多见的器质性构音障碍。这类宝宝发音不准很容易判断,因为他们的发音器官存在肉眼可见的缺陷,唇腭裂是典型之一,由于这些发音器官的本身缺陷,使得说话时必然会出现各种情况的“发音不准”,比如唇腭裂会出现舌根音、鼻音的错误,是因为口腔压力不够,上腭出现裂隙等等。这种构音障碍需要进行术后康复,才可以进行语音训练。

3、最常见的运动性构音障碍。这类宝宝说话晚,说话慢,发音不准。看上去语言整体发育都不达标,这是因为他们的语言运动中枢出了问题,使得大脑传导语言指令受阻。其原因有病理性问题,也有意外损伤等。运动型构音障碍涉及到的发音系统较多,包括肺、声带、软腭、舌、下颌、口唇等,如果这些发音系统的肌张力异常,或者运动不协调。一定会出现声调错误,气声不足,节奏混乱,发音不准。

回到家长的问题,对发音不准,说话晚的宝宝来说,啃鸡爪有用吗?确实有一点点作用,它可以锻炼咀嚼和咬合能力。但作用有限。对于器质性构音障碍、运动型构音障碍的宝宝来说,啃再多的鸡爪也不会有效果的。

发音不准,说话晚,应该怎么办?

宝宝说话晚,发音不准,如果不及时纠正,可能会发展成为语言生长迟缓。搞好新生婴儿语言障碍预防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发现后能开展早期干预和恢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对语言发育和认知发展的影响,乃至使语言发展趋势接近正常的儿童。

2岁之上的儿童说话晚,发音不准,不仅会影响语言发展,还会给社交技能带来困扰。所以假如宝宝出现发音不准,说话不清楚,应该寻求专业的语言康复师,并立即开展专业化.规范化的语言康复训练,比如舌唇训练,呼吸训练,正音训练等等。

针对发音不准,说话不清楚的宝宝来说,尽管他们智商正常,但会因为沟通表达受困,减少了使用语言的机会,所以,也会出现语言发展缓慢。

更繁杂的是那些大脑发育落后、自闭症儿童等。很多相似的发育障碍通常交织在一起,同时出现,不容易区别。如果仅凭说话晚,发音不准,是很难准确区分的,这就为后期的语言康复训练带来很多干扰,增大了语言训练的难度。

再一次提示爸爸妈妈,假如家里小孩“说话晚、发音不准”,我们一定要在简单评定后,才能开展语言学习培训,为孩子选择合适的语言训练方法,才是家长最需要了解的关键点。这可能让那些说话晚,发音不准的孩子早早回归正常人的生活。

在线咨询语言障碍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2_28357.html
上一篇放暑假啦!这份便利贴家长孩子都要看!
下一篇你最无助的时候是怎样度过的

为您推荐

市动物园折衷鹦鹉宝宝成功出巢

市动物园折衷鹦鹉宝宝成功出巢

(通讯员:高鹏伟、王梓)立夏已至、万物繁茂,经过28天孵化期,70余天的育雏期,2024年5月,市动物园鹦鹉馆喜添新丁,一只身披绿色羽毛的雄性折
狗狗与宝宝的童话之旅:安全指南

狗狗与宝宝的童话之旅:安全指南

最近,有人在家中的监控录像中发现,他们养的狗狗竟然对他们三四岁的儿子进行攻击。在这个家庭中,监控录像显示,当大人不在家的时候,狗狗对小孩进行攻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