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女心理师》揭开原生家庭之痛!微书课李宁解读七种有问题的父母类型!

《女心理师》揭开原生家庭之痛!微书课李宁解读七种有问题的父母类型!

由毕淑敏小说改编,杨紫、井柏然等主演的电视剧《女心理师》已经播完,剧中其中最能引起大家共鸣的部分,是关于原生家庭的内容。

说到“原生家庭”这个概念,相信很多家长并不陌生,小时候生活的家庭环境以及抚养我们的人,对我们的心理、性格、行为、习惯会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原生家庭出了问题,相应的孩子也会出现很多的问题。

比如父母酗酒、经常吵架或是冷战、对孩子殴打、虐待、性暴力等等,这些都是原生家庭里会给孩子带来伤害的东西。因此,有问题的原生家庭就可以称之为“有毒的家庭”。那么,在一个有毒的家庭里,一定有一个或一对有问题的家长,那在原生家庭里都有哪些有问题的父母类型呢?

第一种,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样的父母觉得自己永远是对的,永远不会错;这样的父母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不理解孩子的感受,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也不明白孩子为什么会跟他对着干;这样的父母的口头禅就是“无论做什么,都是为你好。”

第二种,不称职的父母。很多人误以为只要自己有了儿女,想当然就是称职的父母。事实上,这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并不是你做了父母,就一定是称职的父母。有没有这样的父母,孩子生完以后,直接交给老人,自己除了赚钱几乎不去管孩子。有人会说这也是生活所迫,是的,如果不是生活所迫,谁愿意把可爱的孩子放在老人身边。生活所迫虽然可以理解,但作为父母,不能陪伴孩子成长的失职也是客观事实。

第三种,操控型的父母。这类型的父母有句口头禅:无论什么事儿,听我的就对了;这个类型的父母喜欢告诉孩子: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在我们身边大家有没有见过这样的家长?真的是把孩子照顾的无微不至,做到了“拿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境界。这样的孩子从出生开始,就生活在过度保护或是过度安排的环境中,吃什么、穿什么要被安排,上学、要不要出国也要被安排,甚至和谁谈恋爱,要和谁结婚也不能避免。

第四种,酗酒型的父母。他们要么把家里搞得乱七八糟,要么把家人闹得不得安宁。我有一个发小,他的爸爸就属于酗酒型的。酗酒的人不单单是把自己搞得整天迷迷糊糊,关键是他喝完酒以后又闹又作的,耍酒疯会打人。有一次,他喝完酒,自己蹦到猪圈里打滚,家人费了半天劲把他弄出来洗干净,这个时候如果他见孩子不顺眼,上去就是一巴掌。总之,只要他喝酒了,家人就没有了安宁。

第五种,身体虐待型的父母。这里面分了三类:

第一类是完全丧尽天良型,无缘无故的虐待孩子,好像孩子生下来,就是为了被虐的。这样的家长完全没人性,他们通过打孩子,虐待孩子刷存在感,在虐待孩子的过程中,他们享受乐趣和快感。

第二类是家长自己没长大,内心深处还是个孩子。这样一个拥有外在力量,内心却还是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如果他被挑战,或是遇到不开心的时候,他最有可能采取的方式就是打回去。这个时候如果是妻子让他不开心,他就可能会打妻子,就像“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里的安嘉和一样,他就是一个没长大的孩子,只要妻子让他不开心,他就会拳脚相加;同样,如果是年迈的父母让他不开心,他会打父母;如果是孩子让他不开心,他会打孩子。

第三类是陷入了重复的魔咒里。自己小时候就是这样长大的,也挺过来了,然后等自己有了孩子以后,也这样去对待孩子,他也会挺过去的,然后一代一代地重复下去。这几个就是身体虐待的三类父母。这里大家要知道,对于那些被父母虐待过的孩子来说,要重新获得信任感和安全感是很难的。

因为他们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是成年后我们同别人交往并建立关系的基础,如果我们和父母的关系比较健康,父母充分尊重我们的权利和自由,并给予我们情感上的慰藉,等我们长大后就会希望,别人也用这样方式对待我们。这种正面的期待使我们在成人的关系中更为坦诚,而且内心柔软。被虐待长大孩子,他们的童年都是紧张、痛苦和充满伤害,最终孩子会患上抑郁症或是恐惧症。

第六种,言语虐待型父母。有人会说言语虐待型是不是要比身体虐待型好一点?事实上,有过之而无不及。身体虐待是有形的虐待,而言语的虐待是一种无形的虐待,你会发现很多时候,这种无形的虐待要比有形的虐待更伤人,这种精神的虐待要比肉体的虐待更厉害。

第七种,性虐待型父母。很多人会认为这个应该不多,但数据显示即便在中国,性虐待型父母的比例也不低。如果孩子受到了自己父母的性虐待,第一、孩子的心理会受到极大的伤害;第二、孩子会觉得自己特别地肮脏;第三、孩子会认为自己是一个异类。总之,这样的原生家庭很糟糕,会给孩子带来一生都挥之不去的伤痛。

那到底怎么做才是合格的父母呢?你至少要做到这几点:

第一,父母要满足孩子最基本的物质需求,既然生了孩子你就要养,要让孩子能够活下来,你要能够提供这样的物质基础;

第二,你要保护孩子免受身体上、心灵上以及情感上的伤害,父母必须保护孩子的安全;

第三,你要能够满足孩子对爱、对接纳以及更深层的情感需求,让孩子感受到安全感和价值感;

第四,你可以在道德伦理方面,给予孩子正确的指导以及能做孩子的榜样。

没有人一生下来便会做父母,通常是经过长期的磨合,才能慢慢的体会到当父母的责任。基本上没有孩子能脱离父母而独立存在,父母与孩子的天性关系便是无法断绝的。原生家庭会对孩子们的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家长的教育方式应该针对性的有所调整和改进。

父母一定要记住,原生家庭的不良影响,孩子将要终其一生去治愈!父母承受过的苦,不要再让孩子去背负!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2_30106.html
上一篇5岁男孩被蜱虫咬伤,爸爸的果断处理被医生称赞,值得家长学习
下一篇泰国试管婴儿弊端多不多|恒健海外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