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卡牌风靡低龄群体,监管和监护都不能缺位

卡牌风靡低龄群体,监管和监护都不能缺位

很多80后、90后小时候都有吃着小零食,收集附赠卡片的记忆。若干年过去,当年的小朋友长大了,但如今的小朋友依然对集卡这件事兴致勃勃。只不过,当年的卡片已经从单纯的营销工具,变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产业。近两年,奥特曼卡牌在低龄人群中爆火,甚至大有成为低龄人群“社交密码”之势。由此引发的低龄人群高额消费、沉迷卡牌收集等问题引起广泛关注。

围绕卡牌的“新兴”产业,可以说是网游、手游外的另一个游戏领域——“卡游”。“卡游”针对的就是未成年群体,甚至是未成年低龄群体。从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出发,对于新兴“卡游”产业存在的乱象,有关部门的监管和父母的监护均不能缺位。

据报道,知名IP叠加游戏、盲盒、集邮、社交等多重属性,价格还低廉,奥特曼卡牌就这样在低龄人群中流行开来。而奥特曼并不是目前流行的唯一卡牌IP,斗罗大陆、海贼王等知名IP的卡牌,也有不小的粉丝群体,其运营方式与奥特曼卡牌基本类似。表面上看,孩子集卡就像玩玩具一样,但是,逐利的商家以各种方式刺激孩子攀比、竞争集卡,就不但会诱导学生沉迷其中,且出现围绕购卡、集卡的高消费,增加家庭的支出负担,也引发消费纠纷。

因此,孩子自发的集卡行为可以允许,但是,商家诱导孩子沉迷购卡、高消费的营销手段必须遏制。监管部门应该明确限制商家面向未成年孩子的营销行为。

首先,应该把卡游纳入游戏进行监管,规定学校周边商家不得进行卡牌销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学校、幼儿园周边不得设置营业性娱乐场所、酒吧、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酒吧、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的经营者,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游艺娱乐场所设置的电子游戏设备,除国家法定节假日外,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经营性卡游由于具有对未成年学生的诱导性,应该限制其经营场所。

其次,把采取盲盒销售的卡牌销售纳入盲盒经营治理。今年8月16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就《盲盒经营活动规范指引(试行)》公开征求意见,拟对盲盒销售的内容、形式和销售对象等方面作出规范。该意见规定,不得向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销售盲盒,盲盒经营者应以显著方式提示8周岁及以上未成年人购买盲盒应取得相关监护人同意。鼓励地方有关部门出台保护性措施,对小学校园周围的盲盒销售模式包括距离、内容等进行具体规范。显然,如果销售卡牌采取盲盒方式,应该禁止向8周岁以下孩子销售,而8周岁以上孩子购买,也必须征得监护人同意。

再次,明确不得面向未成年孩子组织“卡牌”对战,刺激“集卡”的竞赛活动。这类活动就是以刺激孩子集卡为目的的,因为想要参加比赛,就得先买卡、抽卡,并集齐一套卡牌。虽然这也是商家经营活动,但由于面向未成年群体,有鼓励未成年人非理性消费的倾向,因此,应加以限制。

当然,经营卡牌的公司会把孩子高消费、沉迷集卡的责任推给孩子的父母、监护人,没有尽到监护责任,一味纵容孩子。据媒体报道,北京一位家长为了帮助儿子集齐奥特曼卡牌,陆陆续续花费近200万元抽卡,且未能集齐。显然,如果确实有这样的家长,这位家长的行为也是极为不理性的,就不只是孩子沉迷集卡,而是家长沉迷集卡了。

培养孩子形成健康的消费意识和习惯,需要家长对孩子从小就进行理财教育,培养孩子的自立自强意识和责任心,告诉孩子花钱要量入为出,不能大手大脚,要把钱用到学习、生活必须的刀刃上,不能超前消费、攀比消费。孩子在直播间打赏、游戏充值、无节制地购买卡牌,都和家长没有对其进行理财教育、消费习惯的培养有密切关系。

未成年孩子沉迷集卡与沉迷手游等一样,都有家长不重视培养孩子的兴趣、孩子的兴趣不广泛的因素。家庭教育最有效的方式是父母陪伴孩子成长,与孩子一起做家务,一起产生户外活动……在陪伴过程中,培养孩子养成健康的价值观,并促进孩子的兴趣发展。调查显示,沉迷游戏的孩子,大多有较重的孤独感,在家庭中感受不到温暖。这要求父母必须尽到对孩子的监护、引导责任。

(原题为《卡牌风靡低龄群体,监管和监护都不能缺位》 作者 蒋理 来源 北京青年报)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2_83965.html
上一篇5个亲子运动游戏,在家玩起来!
下一篇孕妇子宫破裂大出血,只因丈夫犯的这个错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