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宠物 > 为啥西方备受追捧的火鸡,在中国很少人吃也很少有人养?

为啥西方备受追捧的火鸡,在中国很少人吃也很少有人养?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更多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砚台纪实

编辑|砚台纪实

每年11月美国感恩节来临,家家炉灶都要烤上一只金灿灿的大火鸡,这已经成为西方节日不可或缺的习俗。

而对中国人来说,火鸡算不上什么美食佳肴,反倒更像一个来自异域的“外国异类”。

火鸡在西方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在中国却无人问津,这其中原因究竟为何?

为什么西方人那么爱吃火鸡?

火鸡原产于北美洲,是一种体型巨大的野生鸟类,当1492年第一批欧洲殖民者乘坐满载物资的大船,翻过汹涌的大西洋来到新的大陆时,他们首先注意到的就是这里遍地游荡的火鸡。

这种鸟类个头巨大,一只成年火鸡体重可达10公斤,展开双翅更是长达1.5米,让习惯于饲养体型小巧的鸡鸭的欧洲人大吃一惊。

起初,殖民者并不知道这种鸟的来历,以为它们产自遥远的土耳其或印度,所以各国语言中的“火鸡”都与这两个地方有关,像英语的Turkey,法语的Dinde等。

殖民者很快发现,这看似凶猛的大鸟拥有非比寻常的鲜嫩多汁的肉质,是绝佳的食材,欧洲各国的厨师开始发挥创造力,研发像烤全鸡,鸡肉馅饼等火鸡菜肴,引发了一股烹饪热潮。

在欧洲上流社会,火鸡成为晚宴和节日的重头戏,平民百姓也渴望能尝上一口这种来自新大陆的美味,可以说,火鸡凭借其超群的口感征服了欧洲人的味蕾。

1620年,清教徒乘坐“五月花号”逃离英国宗教迫害,来到了北美洲的新英格兰地区,在这里,他们遭遇了严峻的寒冬和粮食短缺。

正在绝境时,当地印第安人伸出援手,慷慨地分享了自己的冬季储备,一年后丰收时,感恩的清教徒精心准备了一场盛宴,用味美的火鸡招待印第安人,由此奠定了感恩节的传统。

也因此感恩节成了西方人食用火鸡的重要节日。

事实上,不仅节日,在日常生活中,西方人也经常食用火鸡,这除了文化传统,也与火鸡本身的特质相关。

相比鸡肉,火鸡肉含更高的蛋白质,胆固醇更低,且脂肪以健康的不饱和脂肪酸为主,现代营养学家都推崇它是“超级食物”。

另外,火鸡体型巨大,生长迅速,即使在早期殖民地艰苦的养殖条件下,也能提供可靠的肉食来源,帮助营养不良的殖民者获得平衡膳食。

西方人热衷于火鸡,既源自它与感恩节等节日的历史文化渊源,也得益于这种鸟类自身的生长特性和营养价值。

它已经成为西方文化中一个独特的象征,从每年感恩节期间,美国人就要消耗3亿公斤的火鸡肉这件事来看,足见这一传统已经深深扎根。

可以说火鸡已经在多年的历程当中俘获了欧洲人的味蕾,奇怪的是这个极受欧洲欢迎的美食却很少出现在中国人的餐桌。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一直追求美食的中国人对火鸡望而止步的呢?

没市场没人买 没人养:为何中国人不爱吃火鸡?

火鸡是一种原产于美洲的大型鸡类,在西方国家是传统节日如感恩节和圣诞节的主要食材之一。

然而在中国,这种鸡类却很少登上普通百姓的餐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从生物学角度来看,火鸡的体型要比肉鸡大几倍,成年火鸡体重可达10公斤以上。

它们大部分时间在室外放养,四肢发达,浑身都是结实的肌肉,这导致火鸡肉质比较老,与中国人偏爱的嫩滑肉质大不相同。

据专业餐饮从业人员表示,烹煮火鸡需要各种技巧,但终究很难达到中国食客对鸡肉的口感预期。

就连在中国生活多年的外国厨师也承认,相比火鸡,他们现在更喜欢吃烤鸭。

其次,一只完整的火鸡体型巨大,普通家庭聚餐很难在短时间内吃完,以火鸡为主菜的西方式烤鸡需要整只上桌,而中国人吃鸡一般是切块烹调,很少吃整只。

何况火鸡个头大,保存不便,吃剩的不太适合第二天继续食用,这与中国的餐桌习惯不符,也增加了家庭的餐饮成本。

而且中国的鸡肉来源主要靠肉鸡养殖业提供,国内已经建立起完整的肉鸡标准化养殖体系,而火鸡的饲养条件与肉鸡不同,适应性较差,想要规模化生产难度很大。

目前国内只有少数农户在小规模养殖火鸡,同时,火鸡在中国的消费市场有限,餐饮业和家庭的购买力弱,导致产业链上游不愿投入养殖火鸡。

更何况从文化层面来看,中国已经形成了自己系统的鸡肉烹调用法和食用习惯,如白切鸡、鸡汤、盖浇饭、椒盐鸡块等,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做法。

处于东方饮食体系中的中国人,也不太需要从西方引入新的鸡类食材。

最重要的是,火鸡与中国已有的饮食习惯不吻合,也与目前的市场环境不匹配有关。

这种外来鸡类想要进入中国餐桌,在可预见的未来都会困难重重,当然,也会有少部分人尝试这种新奇的鸡肉,但无法成为主流。

未来如果火鸡产业能适应中国实际,或许还有转机,只不过国内能够接受的概率依旧很小罢了。

毕竟饮食习惯并不是随随便便能够更改的,那么中国与欧洲的饮食文化差异究竟有多大呢?

中欧饮食文化差异探源

中国和欧洲的饮食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源自地理环境、历史发展和社会习俗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中国与欧洲的地理位置差异使两地的食材选择存在区别,中国气候温和多雨,适宜种植水稻等粮食作物。

而且中国拥有广阔的种植区,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如长江中下游地区温暖湿润,稻米等温热作物产量高,黄河中下游半湿润气候带,小麦、高粱等旱作物丰收,西北干旱地区适宜发展畜牧业。

丰富的农牧产品奠定了中餐厚重的底蕴,相比之下,欧洲地处高纬度地区,气候更为寒冷干燥,四季变化明显。

在欧洲广袤的大陆内部,气候也呈现出多样性,如地中海型气候更适合栽培葡萄酒,东欧和北欧林区则以畜牧业为主。

这种气候环境不太适合稻米等温湿作物生长,小麦等谷物更能适应欧洲的气候环境,因此面包在欧洲成为主要的碳水化合物来源。

中国和欧洲的饮食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得到了发展,中国饮食文化可追溯到商周时期,已形成系统完整的烹饪技艺和餐桌礼仪。

《诗经》中就有“陈鱼烝”的记载,中餐的酸、甜、苦、辣、咸调味法则也源自古代,汉代的《食经》记录了当时的烹调用具和烹饪方法。

进入唐宋时期,中国菜肴种类进一步丰富,形成了鲁菜、川菜、粤菜等多样的地方菜系,相比之下,欧洲的饮食文化要到17-18世纪才被系统论述,此前更多依赖本土食材的简单加工,如烤、煮、腌制等。

直至工业革命和殖民扩张,欧洲的烹饪技术、餐桌礼仪和食材选择才得到长足发展,法国菜代表欧洲高级烹饪的精髓。

最后,中欧两地的不同社会习俗也影响了饮食文化的形成,中国人注重家庭聚餐,共享美食是增进亲情的方式。

中餐强调食材的和谐搭配,代表着团结和睦,中国人使用筷子进餐,注重餐桌礼仪,不发出声音。

而西方社会更强调个人主义,西餐以个人分餐为主,偏爱刺激口味,西方人则更注重餐具的功能性,用餐时注重个人隐私,可以边吃边聊天。

中国和欧洲的饮食文化差异源自地理、历史和社会习俗等多方面因素,这些差异既代表了两种文化的独特性,也反映了不同发展历程。

我们应该加强交流,互鉴其长,共同促进饮食文化的繁荣发展,近年来,随着中国元素在海外的推广,中餐已成为世界三大美食之一,展现了中华美食文化的魅力。

西方国家对中国菜的认知也在不断提高,这为两种饮食文化的交流融合创造了契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3_188651.html
上一篇猖狂!继北极鲶鱼之后,网友曝光嚣张的“泰山麦兜”,终于被拿下
下一篇中医说:要像小猫一样生活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