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曲堤地名的历史演变

曲堤地名的历史演变

沁河影像

接地气

山西沁水东部沁河岸边的曲堤村,是个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古村落。早期的曲堤村,在原始初民时期,其东沟宅曾是一处古人类遗址。曲堤初名少水皋,夏帝少康(前1972年--前1912年)曾在少水皋制曲造酒酿醋,沁河因此而名少水。商朝时曲堤曾经是个诸侯国,后归顺西周,建有城池,依附晋国,晋文公时被灭国。孔子高足端木赐子贡(前520年--前456年),出使或经商曾寓居曲堤诸侯国旧地,端木赐家族一支遂聚居曲堤,曲堤方名“端氏聚。”至三家分晋,晋孝公最初被迁至曲堤端氏聚为食邑,晋静公继位又被迁至西城端氏聚,继而被贬为庶民,晋国最终灭国。战国时,曲堤端氏聚属韩国上党郡十七城之一。秦国统一天下,推行郡县制,曲堤端氏城归属上党郡。二汉时推行郡国制,曲堤端氏聚被封为端氏侯国,置为端氏县城。延至北魏,曲堤端氏县城北迁固县,又迁西城端氏聚与郎壁枣棋县,至隋朝开皇年,再回迁曲堤村。至金太祖天会十四年(南宋高宗绍兴六年,1136),曲堤古城毁于宋金战火,曲堤端氏县城方北迁5里至今端氏之地。130年后的元朝至元三年(1266年),端氏县并入沁水县,曲堤进入后曲堤时期。

此时的曲堤古城,自夏帝少康时计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沧桑,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曲堤村先后名曰东沟宅、少水皋、佚名诸侯国、端氏聚与端氏崴、少曲城、端氏侯国与端氏县城、东曲里、曲堤村、琉璃村、秀才村、慈村、善花花曲堤等地名。不同时期的地名,体现了曲堤村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由于古代沁水在隋朝之前,沁东沁西皆属端氏县,元代端氏县方并入沁水县。所以,理清曲堤元前曲堤端氏县的地名历史演变,有助于理清了元朝之前沁水县大半部的历史,故作《曲堤地名的历史演变》之文。

另外,曲堤村一系列地名与史迹,在曲堤村民中曾经世代流传。近期,笔者在坊间发现一部记载曲堤历史文化的民国残本古籍《东曲邨嬗之轶事逸闻杂记》(简称《东曲邨杂记》),对曲堤村一系列地名与史迹,都有明确具体记载,其对《曲堤地名的历史演变》之文的作成,提供了直接可靠的文献依据。

东沟宅

东沟宅位于曲堤东北部一条大沟中,其东南沟口直通沁河,故称东沟。由东南沟口而入,循沟西北而行10余里,即抵嵬山。嵬山雄伟峻拔,其东其北,群山连绵,沟壑纵横,树木茂密,旧时常有野兽出没。嵬山与位于曲堤西北部的榼山,隔沁河东西相望。嵬山为古端氏地区的镇山,其西麓为今端氏镇,西南麓即今端氏曲堤村,端氏镇与曲堤村的地脉气运,皆源于嵬山。东沟两边山梁为嵬山衍脉,山梁地势缓平,村落星布,土地肥沃,适宜五谷生长,是端氏地区重要产粮之地。

东沟宅很适合于人类生活,所以东沟两边山梁为黄土山崖,土崖间掘有诸多窑洞。村民世代相传,这些土窑都是古人居住之地。这些古人可不是一般的古人,可能早在原始社会,东沟宅就有人类活动。

《东曲邨杂记》:曲堤村在“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就有“原始之氏族”的活动。这个记载似乎有点耸人听闻,其实一点也不夸张。后文记载可以证实这一点:曲堤早在 “夏末商殷”之前就有居民,他们在“水边凿窑而居,粒食而食,训养禽□□□□□□□。”这个地方指的应该就是东沟宅。

“凿窑而居”者,《易·系辞下》记:“上古穴居而野处。”原始初民最先是“穴居”岩洞,在黄土高原则渐而“凿窑而居”,这明确记载的就是原始初民 “穴居而野处”的活动。“粒食而食”者,粒,谷粒,米粒,意即以谷物为食。《书·益稷》:“烝民乃粒。”孔安国传:“米食曰粒。”孔颖达疏:“今人谓饭为米糂,遗余之饭,谓之一粒两粒,是米食曰粒,用米为食之名也。”原始初民最先是采集渔猎为食,后渐培育种植五谷为食。“训养禽□(兽)”者,原始初民最先是狩猎为食,后渐训养禽兽。

如此而观,曲堤东沟宅可能是一处古人类活动遗址。可惜东沟宅被今人推平建起了瓦斯发电站,也就无从考察东沟宅这处古人类活动遗址了。

少水皋

曲堤村最早地名“少水皋”,即少水岸边一个地方。《东曲邨杂记》:曲堤在“夏末商殷时,称古少水皋也。”少水是沁河別称,宋程公说《春秋分記·书·疆理书·水·少水》:“《水经注》:‘沁水径沁县故城北,盖藉水以名县,乃春秋之少水也。’京相璠曰:‘晋地矣,又曰少水,今沁水也’。” 然而沁河何以又名少水,历来未见确切解释。简单解释:沁河是黄河支流,黄河称谓“大河”,沁河只能称谓“小河”,也就是“少水。”如此解释不算错,却少了些深厚历史文化意义。少水是个历史地名,传达出一个重要的历史文化事件。《东曲邨杂记》:曲堤曾“为酒曲始发地,□□□□。相传夏朝有记载始,吾邨为酒曲亦□□□□□□□始创之地也。”曲堤村民世代传说:曲堤村自古以来曾是一位古代帝王制曲造酒之地,夏朝与酿酒相关的帝王,只有第五代国君少康(前1972--前1912),少康就是古代酿酒始祖杜康。少康在曲堤造曲酿酒,曲堤成为天下酒曲“始创之地。”旧时曲堤曾经有座“母曲祠”,“母曲”即最早的酒曲之意,“母曲祠”即祭祀少康在曲堤造曲酿酒之地。旧时北方很多地方的酒坊,每年都要来曲堤“母曲祠”祭祀发明酒曲的少康。我们也就因此理解了,正是因为“少康曾在沁河岸边曲堤村用沁河水始创酒曲”,不忘少康造曲酿酒之功德,才别称沁河为少水,曲堤村才名“少水皋”或“少曲城。”

佚名诸侯国

曲堤村至晚在商朝,曾是一个诸侯国。《东曲邨杂记》:“稽考周初,为八百诸侯国□□□□□□□□□□,春秋兼并为百七十诸侯国,□□□□□□□□□。”商朝末年,周武王联合天下800诸侯会盟孟津,讨伐商纣。《史记·周本纪》:武王东观兵,“至于盟津,为文王木主,载以车,中军。武王自称太子发,言奉文王以伐,不敢自专。”是时,“诸侯不期而会盟津者八百诸侯,诸侯皆曰:‘纣可伐矣。’”商朝灭亡后,曲堤诸侯国归顺西周,依附于晋国,并建有城池。记曰:曲堤古城曾是古代“兵家首选之地也,是兵家必争之地也。城门砦□□多毁于兵灾,历朝历代城毁无数,重建城池无数。□西周诸侯国城池被晋灭。”西汉时曲堤置为端氏县城,“重筑城,围三里三十八步,高两丈广丈二。”

晋献公朝“骊姬之乱”,公子重耳(前697--前628)曾经避难曲堤,遭遇诸侯国君不恭。《东曲邨杂记》:“大钟铭文记载:晋文公在他父晋献公在位时,深受后母迫害。逃难时曾避难于灵岩洞,观音指点迷津,护他大难不死。”重耳流亡列国19年回国继位晋文公,遂灭亡曲堤诸侯国。曲堤村有耆老相传:曲堤诸侯国好像名“少国”,或名“曲国。”晋文公灭亡曲堤诸侯国时,意欲彻底抹去曲堤诸侯国在历史文献中的痕迹,下令史官不准记载这个诸侯国国名,曲堤诸侯国名遂佚名失传,曲堤古城成为一座无主人的空城。

端氏聚与端氏崴

曲堤佚名诸侯国被晋文公灭国之后的春秋末年,孔子高足端木赐子贡(前520--前456),卫国黎(今河南鹤壁浚县)人,善于经商,有古代第一儒商之誉。曾任鲁卫二国的丞相,善于雄辩,先后出使齐、吴、越、晋四国,有卓越的外交才干。子贡出使或经商出入晋国,曾频繁路经沁河岸边的曲堤,看到曲堤“为商周丝麻集贾之地”,有水陆交通之便利,遂有端木氏家族一支聚居于曲堤诸侯国旧地,曲堤村因此而名“端氏聚”或“端氏崴”,简称“端氏。”《东曲邨杂记》:“盘古开天辟地,为端氏聚,为端木姓氏聚居之地也,亦为古端氏崴也。”

“端氏”一词,既指沁水曲堤“端氏聚”之地,又指“端氏”之姓,曲堤“端氏聚”是天下“端氏”得姓之地,端木赐子贡因被尊为“端氏”得姓始祖。记曰:“天始地荒,时为端木姓氏聚居之地也,亦为端姓奴隶主聚居之地,故称端氏聚也,故称端氏地也。”后世为纪念端木赐子贡的开姓之功,在曲堤曾为端木赐修建“端木殿”以示纪念。古代曲堤也一直有个端木家族,其与窦、酒、赵、田,合称“五府争雄。”直到金朝初年,岳家军与金兵在曲堤古城激战,古城被毁,端木家族外迁不知去向。

曲堤佚名诸侯国旧地得名“端氏聚”后不长时间,晋国遭遇“三家分晋”之变,晋孝公携其子姬俱酒(晋静公)被迁往沁水曲堤“端氏聚”为食邑。曲堤又名“东曲邨”,故曲堤“端氏聚”又名“东曲邨端氏聚。”

《史记·赵世家》:“(赵敬侯)十一年(前376年),魏、韩、赵三家共灭晋,分其地。”又“(赵成侯)十六年(前359年),与韩、魏分晋,封晋君(晋孝公)以端氏。”又“(赵)肃侯元年(前349年),夺晋君(晋静公)端氏,徙处屯留。”

康熙《沁水县志·地理志·沿革》:沁水“春秋属晋,赵、韩、魏共分晋地,迁晋君于端氏聚。今县东四十五里有西城,即古端氏聚,非今之端氏镇也,则地在三晋之间矣。赵肃侯夺晋君端氏而迁之屯留,地又属赵。”

《东曲邨杂记》:“古端氏在春秋末,魏、韩、赵三家分晋地,迁晋君于吾邨。又吾邨端氏聚也,后废晋君端氏食邑,汉置端氏邑。”又“三家分晋迁晋君于端氏聚矣,吾邨再复侯国也。”东曲邨端氏聚为三家分晋“封晋君(晋孝公)以端氏”的始迁之地。晋孝公逝后,其子静公继位。韩国又夺晋君“东曲邨端氏聚”食邑封地,再迁静公于“西城端氏聚”,贬静公为庶民,晋国灭亡,沁水东西端氏聚成为晋国最后的国都与亡国之地。

少曲城

在三家分晋初期,曲堤“端氏聚”归属韩国,改“东曲邨端氏聚”为“少曲”,成为一座“韩小国城池。”《东曲邨杂记》:曲堤自“盘古开天辟地为‘端氏聚’,为端木姓氏聚居之地,亦为古‘端氏崴’也,后称少曲,属韩小国城池,为秦灭,端氏聚即少曲也。”三家分晋“封晋君以端氏”之时,少曲城复名“端氏聚。”后韩国再夺晋君食邑封地,“东曲邨端氏聚”复归韩国,遂用“少曲故名”之“少曲”,旋即又名“端氏城”,战国时属韩国上党郡17城之一。秦国统一天下,少曲城改称端氏城,记曰:“西周诸侯国城池被晋灭,少曲城池被秦灭。”

所谓“少曲”者,意即“少水环半岛弯曲之地”,是曲堤晚于“端氏聚”的一个地名,流行于春秋末至战国初期。记曰:东曲邨端氏聚“为商周丝麻集贾之地,故称端氏地也。因少水环半岛弯曲之地,改少曲故名也。”如此解释,有点过于简单,还是用“夏帝少康曾在沁河岸边东曲邨用沁河水始创酒曲”来解释“少曲”更具历史文化内涵。

春秋末至战国时期,《史记》还记载有二个“少曲”,一般认为其位于太行山之南与黄河以北之河内地区的沁河岸边。《苏秦列传》记:战国著名纵横家苏秦之族弟苏代,东周洛阳人,曾游说韩国,正告韩曰:“我起乎少曲,一日而断太行。我起乎宜阳而触平阳,二日而莫不尽繇。我离两周而触郑,五日而国举。”司马贞索隐“少曲”曰:“地名,近宜阳(今属河南洛阳)也。”张守节正义:“在怀州(治今河南沁阳)河阳县(今河南孟州)西北。”又“宜阳、平阳,皆韩大都也,隔河也。”

《范雎列传》记:“范雎相秦二年,秦昭王之四十二年(周赧王五十年,前265年),东伐韩少曲、高平,拔之。”裴駰集解解徐广曰:“苏代曰:‘起少曲,一日而断太行’。”司马贞索隐:“刘氏以为盖在太行西南’。”张守节正义:“《括地志》云:南韩王故城,在怀州河阳县西北四十里,俗谓之韩王城,非也。春秋时周桓王以与郑,《(竹书)纪年》云:‘郑侯使辰(丞)归晋阳,向(作者注:古邑名,春秋时周畿内邑,在今河南济源南。《诗经·小雅·十月之交》:“皇父孔圣,作都于向。”)更名高平,拔之’,则少曲当与高平相近”。

少曲这一地名到底指何地?司马贞以为少曲“近宜阳(今属河南洛阳)”,张守节以为少曲“在怀州(治今河南沁阳)河阳县(今河南孟州)西北。”河南济源人则以为少曲位于沁河流出山西,穿过太行山口,流入河南济源五龙口镇牛王滩的一段峡谷地段。

可能的情况是,“少曲”可能非指一地。古今天下同名的地方很多,山西沁水曲堤村之“少曲”,与河南河内地区的“少曲”,是二个并存“少曲”之地。

但曲堤村曲堤村民坚持认为“少曲”,指的就是山西沁水曲堤村,其证据有二:

其一,《东曲邨杂记》:记曲堤村在元代泰定年曾重修玄武庙,玄武庙有钟楼、鼓楼,钟楼曾有一口铁钟,一直保存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据曲堤村的老人回忆,玄武庙铁钟很大,可以钻进五六个儿童游戏。铁钟有铸文,1958年大炼钢铁时铁钟被毁,铁钟原铸文没能保存下来。但有老人清楚记得,铁钟铸文记载有曲堤村曾名“少曲。”所以曲堤村民才坚持认为,“少曲”指的就是山西沁水曲堤村。

其二,曲堤村至今还保存一幅《曲堤村古少曲平面图》(图名为编者自定),图中亦有曲堤村即“古少曲”的标记,曲堤村民因此更加坚持认为:“少曲”指的就是山西沁水曲堤村。《曲堤村古少曲平面图》原存于曲堤村清代咸丰乙卯科(1855年)举人霍兆梅后裔家中。上世纪90年代,霍兆梅后裔改建庭院,将家中所存一些古旧图书散页,以为“废纸”而撒落。曲堤村民霍胜利捡起几页,将《曲堤村古少曲平面图》等古旧图书散页收集起来。霍胜利在复印了《曲堤村古少曲平面图》之后,原图随即成为一堆纸屑,其他图书散页也很快就灰飞烟灭,曲堤村至今仅存《曲堤村古少曲平面图》的复印件。

端氏侯国与端氏县城

秦国统一天下,推行郡县制,天下最初设36郡,沁水曲堤端氏古城隶属上党郡。二汉推行郡国制,在沁水曲堤端氏聚旧地正式设置端氏县,同时将曲堤端氏县封为端氏侯国。

西汉元封二年(前127年),汉武帝(前141年--前87年)施行“推恩令”,分封同姓诸侯王子孙,给以封地食邑。湿成侯刘忠封至曲堤端氏县,建立了一个小小的端氏侯国。《汉书·王子侯表》:“(汉)湿城侯(刘)忠,代共王子。正月壬午封,后更为端氏侯。薨,亡后。”《后汉书·成武孝侯顺传》:“成武孝侯顺字平仲,光武族兄也。(中略)建武二年,封成武侯。(中略)降为端氏侯(李贤注:端氏县,属河东郡,故城在今泽州端氏县西北)。遵卒,子弇嗣。弇卒,无嗣,国除。”

端氏县的设置要早于端氏侯国。《汉书·地理志》记河东郡辖二十四县,其中有“濩泽(阳城)、端氏、临汾”等,《后汉书·郡国志》记河东郡辖二十城,其中有“濩泽、端氏”等。同时,沁西地区不设县,其与沁东地区同属端氏县,曲堤端氏县成为沁水历史上第一个行政县治,唐代一度为泽州府治。

光绪《沁水县志·沿革》记:“汉置端氏县,属河东郡。别置沁水县,属河内郡。”这个“汉置端氏县”,指的就是位于曲堤的端氏县。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河东道·泽州》:“沁水县,本汉端氏县地。后魏孝庄帝于此置太宁郡及东永安县,髙齐省郡而县存。隋开皇十八年,改为沁水县。”

《东曲邨杂记》:“古端氏聚,春秋末魏汉赵三家分晋地,迁晋君于吾邨。又□□端氏聚也,后废晋君端氏食邑。汉置端氏邑□□□,重筑城,围三里三十八步,高两丈广丈二。□□□□宫室之制,魏焕壮观也。城围宫室,屡遭□□□□□。唐初重修城围,移泽州府治于端氏。”

北魏时,位于曲堤的端氏县城曾经北移,太平真君七年(446年)北移固县,正平元年(451年)西迁西城端氏聚旧地,北齐天保元年(550年)又北移郎壁,至隋开皇三年(583年),复迁回曲堤端氏县旧城。至南宋绍兴六年(金太宗天会十四年,1136年),曲堤端氏县城毁于宋金战火,端氏县城方迁至今端氏之地。记曰:“(绍)兴丙辰年(绍兴六年,1136年),吾邨端氏邑再废矣。人多□□□□□□北移五里,置为端氏邑也。”

曲堤先后二度置为端氏县治,共约1200年。今端氏之地,晚至南宋绍兴六年(金太宗天会十四年,1136年)才置为端氏县城,至元代至元三年(1266年),端氏县并入沁水县,今端氏之地置为端氏县城仅130年。光绪《沁水县志·沿革》记:“五代、宋、金,皆属泽州,而沁水与端氏两县并建。元至元三年,省端氏入沁水,属晋宁路(治今山西临汾)。”

东曲邨、东曲里与曲堤村

《东曲邨杂记》:位于曲堤的端氏县城北移今端氏之地后,曲堤进入后曲堤时期,始名东曲邨,即东曲村。《东曲邨杂记》:“吾邨□□□□□(绍兴丙辰)年(绍兴六年,1136年),吾邨大毁矣,北移五里置端氏邑城焉。□□□□,鸣呼!再无复置矣,吾邨又曰东曲邨矣。”

东曲邨之地名,历经金元二代,沿革至明初,天下推行里甲制,东曲邨改名东曲里,又称“西曲里。”因其所辖村庄散布沁河两岸,沁河东者称沁河西者为西曲里,沁河西者称沁河东者为东曲里。记曰:“明初置里甲制,一百十户为一里,一里为十甲,一甲为十户。关知县念吾邨昔为旧邑,令东曲里辖□诸多疃邨外,特划沁河西岸诸疃邨,归东曲里管辖。”关知县即明朝洪武年间沁水县令关键,里籍生平不详,为明代首任县令。

旧时东曲里曾为诸侯国,曾为端氏县城,设立里甲制时,东曲里管辖的村庄较为宽广。记曰:“东曲里辖三百多户,为大里也。沁河西岸其疃窦庄、坪上、樊庄、上中下韩王、刘家、后槽、中山岭、郭家岭,至亢底界西阳城界。明清间,因大多里甲在沁河西岸,数百年来,沁河西岸诸邨人,对他里人称为西曲里人也,渐通称西曲里,因故此名也。民国初,废里甲制。设区邨,辖闾邻户,一闾五邻,一邻五户也。东曲里辖柿沟、李庄、潘河、野娄庄、板掌,及邨八个自然庄。”

民国初年废里甲制,东曲里改名曲堤村,一直沿用至今。如今的曲堤村,除本村之外,并有霍家山、后岭庄、瓜圪廊、背后沟、背坡、沟北岭、香沟等七个自然村庄,皆属曲堤附属村庄。记曰:“东陵山上自然庄八处,水泉沟(即霍家山)、揹后沟、□□(板掌)、圪梁、香沟、揹坡沟、北岭”,另外还有一个嵬山寺庄田高庄,上世纪建国前夕独立建村。曲堤村民以农为主,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兼营运输业,五业兴盛,村里尚有电厂、煤矿等企业,富甲一方,依然是沁河流域最富庶的乡村之一。

秀才村、琉璃村、慈善村与花花曲堤

《东曲邨杂记》:“吾东曲村元明两代,还有两个雅号村名,即秀才村与琉璃村也”,另外,曲堤村还有一个尊号“慈善村”与俗称“花花曲堤。”

秀才村——意指曲堤村在元明两代文化兴盛而多出秀才,而曲堤的秀才又有他的特殊性。曲堤霍氏家族是西汉博望侯大司马霍光的后裔,汉宣帝朝霍光死后“骖乘之变”,霍光家族慘遭族灭,霍光九位曾孙出逃三人,避难长子大柳村,霍氏家族得以延续。曲堤霍氏家族遂办有,后世尊霍光为“老先祖”,三兄弟为“三先祖。”三兄弟相约:经营驼帮镖局,“耕读传家,尚武习医,只求功名不出仕”,后世奉为霍氏“祖训。”清康熙年《霍氏四次重修祖族谱序》:“骖乘之难后,吾霍氏族重耕读传家,崇武习医,尊儒行道,商贾创业,□□□□(只求功名),不再出仕。”

故此,迁居曲堤的霍氏家族,虽然办有乡学,元代以来,未见有通过科举得以出仕者,倒是霍氏家族所办的武学,通过武科取得秀才、举人功名者比比皆是,所以,历代《沁水县志》所记载的武秀才、武举人,亦皆出自曲堤霍氏家族。《东曲邨杂记》载有一份明初洪武年以来至清代暨民国初年,曲堤霍氏家族镖局驼帮武将之主将、副将、武师、拳师,以及霍家拳掌门167人名录,其中大多为文武双秀才,又记“旧志所记载吾霍氏武状元一位,武举二十六位,武庠生数百之多,文武庠生(文武秀才)为最。”又记“霍氏家族,武风极盛。世代文武庠生,盛于他族。以武见长,以武立功,以武护民,以武治恶,以武治乱,以武震寇,以武平世,以武名留青史。”曲堤村涌现出如此多文武双秀才,周边村民很是羡慕,雅称其为“秀才村。”

至元末明初,曲堤村霍氏家族“只求功名不出仕”的祖训渐被突破,诸多秀才参加乡试考举人再考进士,取得功名,出仕官场,又给曲堤秀才村带来无限风光。

据《沁水县志》或《东曲邨杂记》载:

霍 敏,明洪武三年(1370年)武举人。

霍惟准,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举人。

霍得威,康熙五十二年(1731年)武举人。

霍庆姚,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举人,二十二年中进士。

霍润生,清咸丰二年(1852年)举人,十年中进士。

霍兆梅,清咸丰五年(1855年)举人。

曲堤村另有尚氏家族,明朝初年由沁水中村上阁村迁入曲堤村,始祖尚科,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乡试亚魁;五世尚五品,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高中进士。

曲堤村明清二代共8位举人3位进士,这在古代沁水乡村中,可谓是“独占鳌头”,无可胜比。

琉璃村——曲堤村历史悠久,曾为商周诸侯国都,又为天下端氏得姓之地,春秋末年又为晋国最后的国都,二汉时又为端氏侯国食邑。尤其是西汉至金初,二度为端氏县城,唐代一度为泽州府治,直到金朝初年宋金之战,曲堤端氏县城毁,方北移今端氏之地。

至晚在西周(前1046--前771年)诸侯国时,曲堤村就建有城墙,记曰:“相传城围初创于西周,重修□□□□□□□□□”,至今已有3000千多年历史。诸侯国与晋国国都,以及端氏侯国与端氏县城时期,曲堤古城内先后建有诸侯国王府与宫廷,建有“古司徒、司空、司马、司寇”,以及“尚书院”“宫上院”等诸侯国官府官宅,汉朝以来又建有端氏县衙与官府。同时,曲堤古城又以多庙宇著称,而且历史悠久。东汉光武帝建武六年(30年)建起城隍庙,东汉桓帝元嘉三年(153年)建起文庙,北魏宣武帝登国元年(386年)建起玄武庙,隋文帝开皇十三年(593年)建起关帝庙等。曲堤古城的城墙及官府与庙宇,曾六次被毁六次重建,南宋绍兴年间,彻底毁于宋金战火。

元朝至元十一年(1275年)霍氏家族迁居曲堤以来,自元朝泰定三年(1326)至明朝嘉靖六年(1527年),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曲堤古城重建,前后长达200多年。新建起的曲堤古城,辟有北、西、南三座城门与西北、东南二座便门,城门上建有雄伟壮丽的城楼,城角建有森严壁垒的角楼,并建起东西二座瞭望楼,楼顶建有瞻远瞩的八角亭。整个古城分大小两砦,大砦西城门內建有內砦门,又称罗门,其上建有罗汉阁。城东高处建有小砦,砦门上建有文昌阁,亦称望河楼、观景楼。同时重修了城隍庙、文庙、玄武庙、关帝庙、观音菩萨洞等,新建起华佗庙、黑虎庙、河神庙、龙王庙、牛王庙等,号称十庙,又新建起土地庙、山神庙、送子娘娘庙、疙瘩老爷庙等众多庙宇。曲堤古城庙宇之多多,在古代沁水所有城乡中,翘楚首举,无可伦比,曲堤古城的城楼、瞭望楼以及遍布全村的十庙,或红墙黄墙绿墙灰墙不等,或红瓦黄瓦绿瓦碧瓦蓝瓦青瓦等,清一色的琉璃瓦,在阳光照耀之下,金碧辉煌,光怪陆离,五彩六色,竟相争胜,周边村遂称曲堤村为“琉璃村”。

慈善村——霍氏家族自元朝至元年迁居曲堤村以来,继承长子大柳村霍氏家族祖业,继续经营驼帮、镖局、货场与酒业,很快成为沁河流域富庶之乡。他们的驼帮、镖局、货场,以及制作并销售的潞酒,几乎遍布淮河以北的北部中国,至明清二代达到全盛。酿酒与驼帮,整个家族的生存繁衍,众多庙宇与家族祖墓的香火祭祀费用等,都需要大量五谷粮草与钱财,霍氏家族遂在曲堤及周边村庄,拥有了大量的土地与庄田。

据《东曲邨杂记》:曲堤村拥有的土地与庄田,除北滩“良田六百亩,南滩四百亩”,以及嵬山之下所附属的高庄、霍家山、后岭庄、瓜圪廊、背后沟、背坡、沟北岭、香沟等八个自然村大片庄田之外,曲堤村在“沁邑固镇、河北、野娄庄、五里庙、土砦□□□岭、刘家、后槽、寺地岭、水泉沟、大昌凹、姬庄、曲宅□”, 在“□(阳)邑北留、石崖岭、北下庄、南岭及南树,北岭及北树,□庄、董家岭一带”,包括“泽州府大阳一带,高邑南庄东里一带,河南沁邑返故一支,在翼城邑南良、霍家涧,与吾邑南阳、蒲泓一带诸地矣”,以及沁邑殷庄、贾封、殷庄、五里庙等村,皆有土地与庄田。

曲堤村因此积存有大量钱粮,不仅供曲堤村霍氏家族享用,每逢灾荒年,曲堤村都要搭设粥棚,救济灾民。记曰:“从元泰定甲子年间,□□□□□□□□六百年来,每逢大侵灾年,吾邨□□□□□□□□开粥棚,救饥民,使地方官府汗颜。”又“明崇祯庚辰年,山西河南大旱,又逢蝗灾。义军占领河南、安徽等地。吾霍氏镖局、驼帮,被困河南南阳府赊旂店会馆,长达年余也。酒路不通,灾民涌入东曲粥棚,灾年长达两年多矣。酒粮被赊用,酒坊停作年余也。不得已,将酒坊迁回老家长子邑矣。”又“元末明初时,□□(东曲)邨霍氏族人居住在外者,大都在吾邨□□□□□避难。河南霍氏族、安徽霍氏族人□□□□□□□难民避难不拒。历代每馑年,吾邨□□□□□□□粥棚,接济灾民,十多庙灾民满。□□□□□□□□‘慈善村’,驰名河南、安徽一带”。

花花曲堤——这是曲堤村至今最富盛名的一个美称。自西周(前1046--前771年)以来,曲堤村先后建有诸侯国宫廷与王府,建有“古司徒、司空、司马、司寇”,以及“尚书院”“宫上院”等诸侯国官府官宅,汉朝以来又建有端氏县衙与官员府第。又据《东曲邨杂记》:曲堤村先后居住有端木氏(端氏)、窦氏、酒氏,赵氏、田氏,以及刘氏、贾氏、李氏、王氏等世家大族,皆先后建有豪宅府第。曲堤村世代流传曲堤古城內原有“十二府”,即十二家族府第,并以“五府争雄”之“中端木、东窦,西酒,南赵、北田”等五大家族的豪宅府第最为著名。

可惜世事多变,战火频起,陵谷变迁,沧海桑田。“南宋绍兴年间,岳家军与金兵在吾邨大战,城毁八成也。唐初刑国公之战,吾邨全毁矣,固定六户逃走,诸侯国城池之地,端邑之地,被兵灾所毁,暗道因故填平大半矣。南城门里卫尉、廷尉、内史、少府,早已不存矣。” “几千年来诸多家族只剩不足十户”,“远古至今轶失几百姓氏与吾东曲邨诸多姓氏家族消失。”曲堤古城中的官府官宅,世代家族的豪宅府第,遂之灰飞烟灭,颓垣断壁,满目萧然,遗址废墟。

霍氏家族自元朝至元年迁居曲堤村以来,遂在一片遗址废墟之上,陆续新建起霍氏祠堂,以及多座霍氏府第。记曰:“元明两代建起八院官宅与民居,其前街院、屋底院、尚书院、宫上院为官宅。”其中,以明代万历朝乡试“亚魁”南京大理寺评事霍惟准,清代康熙朝武科举人宫廷侍卫霍得威,道光朝武科举人福建建宁、兴化知府霍明高三座府第最为著名。之所以著名,是因为三座府第都是由朝廷下圣旨诏令地方官府为之建造的。三座奉旨建造霍氏家族府第,明代霍惟准与清代霍明高的府第至今保存完好。另外清代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进士汾州府教授霍庆姚,咸丰五年(1855年)举人□□知州学正霍兆梅,咸丰十年(1860年)进士夔州知府霍润生等,也先后修建起府第,至今保存完好,霍兆梅的府第,则在2022年被其后裔拆毁重建。

新建起的霍氏祠堂与众多府第,极其富丽堂皇,一般规模较大,大多建有花园。记曰:“北有东西两院,两座瞭望楼也,供□□□□□□南园为霍惟准花园,原为钟楼遗址。” “官室早已废毁,道光乙已在古遗址上,改建第三处霍家府第,一进三院六门带花园,是三晋赫赫威名之霍明高之武略第府也。”

多属座北朝南。临道建有三门或独门石制牌坊,高大巍峨,气冲霄汉。石砫底部础石,前有石狮,雕刻精细。方形石砫刻有龙凤图案,鬼斧神功。牌坊上首,有记载主人功德的门额。牌坊内至门楼之间,甬道两边,植有各种花卉,四季常青。门楼规制更为考究,门匾多为名家书法,概括府第主人功德,阴面多刻主人功名。门楼内一面木制屏风,迎面多绘吉祥图案,阴面多刻家训族规。循屏风两侧进入院内,豁然开朗,常见一进三院。

曲堤村的院落多属“四合院”,一般按“四大八小”建筑,即四座二层楼房各三间正房二侧各带二间耳(小)房,四座楼房按北、东、西、南依次高低有差,不可僣越。二层楼房之间皆出挑,建有楼杆护栏,上下有立柱支撑,并有楼梯想通。院落东南方位耳房之下即院门,西北方位耳房之下有曲径与其他院落通幽。四座楼房的门户窗棂,按各式吉祥图案制作,富贵寿喜,花草树石,古香古色,寓意绵长。立柱楼杆,或绘或雕,花卉锦簇,百鸟争鸣,五彩云霓,喜庆祥瑞,其乐也融融。庭院中,建有一个花圃,栽有一棵枣树,或海棠、石榴、梅树,或种几株迎春、牡丹、月季、凤仙,或架一棚葡萄,或拉几根常春藤,四季花开花落,风光也宜人。厅堂内,雕梁画栋,珠围翠绕,琳琅满目,珠光宝气,富丽堂皇,富贵也吉祥。

曲堤村民嗜花如命,专门在南城门内街道两边建有二座花园,俗称“霍家花园。”记曰:“隋朝废古旌善亭、申明亭,遗地建双尚和,东西各立石碑数通,善恶于匾,以示劝戒,往南扩改,重建霍氏祠堂,家庙先祖与环翠院、花鸟园为邻,以安慰英魂。”

环翠院分东西二院,隔街相望,二院已经败落,一片残墙断垣,二院砖砌拱门匾额皆刻“环翠”二字,至今保存完好。据村民传说,二院遍植四季花草,还有松柏、杨柳、梧桐、梅花等应时嘉木,间有异石假山与池水小溪错置期间,满园青翠,故名环翠院,分明一处林苑胜景植物园。环翠院除遍植当地花草外,还有许多南方多年生盆栽奇花异卉。每到冬季,便将这些盆栽花卉搬回窑洞保温保护。旧时曲堤村就建有窑洞温室与盆景花卉,实在令人惊叹。东院除遍地花草应时嘉木之外,养有丹顶鹤、捞鱼鹳、天鹅、孔雀、鸵鸟等各种珍禽异鸟,以供村民观赏。因为有诸多树木,引来众多飞鸟栖息,林苑百鸟争鸣,莺歌燕舞,鹳鸣鹤翔,村民遂称其为“花鸟园。”

曲堤村官宅府第的花园,四合院的花圃,以及环翠院与花鸟园,嘉木异卉满园错落在众多红墙碧瓦的庙宇中,相辅相成,对比鲜明,使曲堤村名气响亮。曲堤村的众多庙宇也以多嘉木异卉闻名,城隍庙中的松柏,文庙中桧树,尤其关帝庙中大片桃林,华佗庙边3000亩杏园,加之村中几棵苍劲古槐,曲堤村可谓是花的天下树的世界,周边村民遂称曲堤村为“花花曲堤。”

“花花曲堤”之名不知起于何时?旧时曲堤周边村落流行有几首民谣曰:“郭壁日进斗金银,窦庄日进斗白银,曲堤日进石金银,坪上日进合白银。”又曰:“郭壁金银摆厅堂,窦庄白银摆炕上,曲堤金银修门楼,坪上白银罐里装。”又曰:“郭壁牌楼染坊多,窦庄进士举人多,曲堤花园寺庙多,坪上松柏泉眼多。”又曰:“郭壁金银修染坊,窦庄白银建学堂,曲堤金银富公族,坪上白银靠丧葬。” 又曰:“郭壁金银摆设桌上,窦庄白银铺在炕后,曲堤金银花在门楼,坪上白银烂在流寇。”直到民国初年,郭壁有位文人绅士,几首民谣概括三句:“金郭壁,银窦庄,花花曲堤烂坪上。”其它几首民谣很少被人流传,三句民谣则流传至今,“花花曲堤”遂扬名沁河流域。

来源:沁河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00827.html
上一篇山西74岁老人捐赠珍贵物件 纪念抗战胜利77周年
下一篇大臣请假6天,朱元璋爽快批准,第7天回朝报道,朱元璋:斩

为您推荐

晋文公的19年逃亡线路图

晋文公的19年逃亡线路图

晋文公,姬姓晋氏,名重(chóng)耳,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晋献公二十一年(前656年),骊姬(春秋时期骊戎国君之女,晋献公妃子)进一步陷害太子申生,申生自尽。骊姬又开始诬陷晋献公另外的两个儿子……
流亡十九年的晋文公终成霸主【花咪读史0038】

流亡十九年的晋文公终成霸主【花咪读史0038】

第三十八章 晋国霸业时来运转秦穆公先派人到楚国把重耳接到了秦国,两人见面后,秦穆公就问重耳,你愿不愿意回晋国做国君。重耳在外流亡了十九年,可以说是受尽了白眼,这一次他无论如何也不会再错失良机了,因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