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福建这座小山城,是我国东南抗战文化的中心|文物里的福(94)

福建这座小山城,是我国东南抗战文化的中心|文物里的福(94)

永安抗战旧址群

永安抗战旧址群位于福建省永安市,目前保存比较完整的有渡头宅(羊枣被捕处);刘氏祖屋(《老百姓报》编辑部旧址)等20多处,其中有12个点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永安成为东南抗战文化的一面旗帜·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福建省政府从福州内迁至福建中部山城永安,从1938年5月到1945年10月,永安作为战时省会长达七年半之久。

刘氏祖屋(《老百姓报》编辑部旧址)

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一大批革命知识分子、爱国进步人士、热血青年和一些身份隐蔽的共产党员云集永安,在这个物资匮乏、疾病肆虐、环境险恶的小山城里,以笔墨作刀枪,谱写了抗日救亡的英雄战歌,使永安成为东南抗战文化的一面旗帜。

萃园

大夫第

据统计,战时永安曾有过39个出版社、19家印刷所、15家书店,先后出版了12种报纸、129种期刊、800多种图书。先后成立戏剧团体10多个,发表剧本70多种。新办了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省立永安中学、省立师范学校、省立农学院等多所中高等学校。

·永安抗战进步文化活动声势浩大·

永安抗战进步文化活动时间之长、出版物之多、作者阵容之大、内容之广、战斗性之强、斗争之激烈,在当时仅次于重庆和桂林。起到了教育人民、团结人民、打击敌人、推动抗战胜利的积极作用。

棋盘厝

在永安出版和发表的王亚南的《中国经济原论》等经济学理论著述,郭沫若的著作《先秦学说述林》及译著歌德的《浮士德》和《少年维特之烦恼》等,今天依然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这些作品“有着充实的内容与生龙活虎的精神”,“它保留下一个伟大民族在苦斗中的血肉与呐喊”,在中国新文化运动史上写下了光彩壮丽的一页。

·永安进步文化活动核心人物羊枣不幸牺牲·

1941年皖南事变后,国民党采取高压手段摧残进步文化。许多进步刊物被迫停刊。1943年初夏,在中共南方局和中共福建省委的领导下,永安抗战文化活动以《建设导报》为开路先锋,再次全面铺开。

上新厝

1945年,当人们盼望已久的抗战胜利即将来临之际,国民党顽固派却制造了“永安大狱”事件,逮捕了30多名文化界爱国进步人士。我国新闻巨子羊枣被国民党当局虐待至死。“羊枣事件”震惊中外,延安《解放日报》连续发表新闻、通讯和悼念文章。美国著名记者爱泼斯坦、史沫特莱等24人,致电国民党政府抗议。

渡头宅(羊枣被捕处)

羊枣是抗战后期永安进步文化活动的核心人物,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共产党员和革命知识分子坚定不移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为我们留下了不朽的精神标本。

总顾问:傅柒生

顾 问:谢平、陈方昌、杨明

总监制:邓金木

监 制:赵林

策 划:武永征、冯媛媛、李栋柠

制 片:敖峥嵘、张蓓

撰 稿:孙世庆

摄 制:蓝步华 、黄峰

视频包装:樊永升 、陈宇立、 刘伟

图文包装:马棋午、姜盈盈

播 音:李栋柠、阮娜

主 持:朱俐烨

音频包装:阮娜、周磊

图文来源:福建省文物保护中心、永安市博物馆

审核:赵林、阮怡、冯媛媛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22552.html
上一篇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
下一篇日本战败投降后,对日军下手最狠的,当属澳大利亚了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