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原创】云南是三星堆文明进入中南半岛的通道

【原创】云南是三星堆文明进入中南半岛的通道

云南是三星堆文明进入中南半岛的通道

——三星堆文明与云南的文化传播关系考释(一)

中华书局1987年出版的方国瑜《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

作者 吴光范 云南省人大常委会

最近,中共云南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强调,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以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为主题,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深化中国文明历史研究的高度重视。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用好云南独有资源,加强中华文明探源工作。要结合云南地域特点、民族文化特色,深化历史文化研究。

三星堆文明与云南关系的研究,是关系中华文明探源的课题之一。本文通过考证认为,云南是三星堆通往中南半岛的重要通道,越南出土与三星堆遗址相同的器物,可能系古蜀国灭亡时,蜀王子率众经云南南下,进入交趾称安阳王时期文化交流的产物。对三星堆文明与云南关系这一课题的研究,将有助于增强云南建设世界花园、康养胜地、旅游目的地的历史文化魅力,并为中华文明史的研究作出贡献。

元江——红河航道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与三星堆遗址相距1000公里以外的越南北部等地,发现了玉牙璋、玉璧、玉瑗、陶豆等大量与三星堆遗址相同的器物。2006年,中国四川省、陕西省的考古研究机构参与了越南永福省义立遗址的考古发掘,发现与三星堆遗址同期有一定文化联系的一批遗物遗迹。参与此次发掘的中方考古专家认为,三星堆遗址和义立遗址,相互之间应该有文化交流和影响。

那么,三星堆与越南的相关文化遗址,是通过什么渠道实现交流的呢?

越南古称交趾,云南历来有元江——红河航道,这是三星堆与交趾之间的古代通道。方国瑜《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古湧步之位置》说:“安南与南诏之交通,自安南府城沿红河上,经峰州至古湧步(即贾勇步),称峰州路;仍航红河经步头登陆,再至安宁,称步头路;在古湧步登陆,经通海镇至拓东城,称通海城路。”东汉马援说,泠水道出进桑王国至益州贲古县,这即是从交趾航红河至河口,再至蒙自之通道。郦道元注释:自西随至交趾,崇山接险……则在今之蛮耗附近登船,河道行经山区至进桑关。方国瑜先生考证:“进桑关应在今河口,在唐代为古湧步,此由于地理条件,自古相沿为重镇也。”方国瑜认为,云南自拓东城(今昆明城)经通海镇(今通海县城)至蒙自(今蒙自市)到蛮耗登船,经元江——红河至进桑关(今河口县,自古相沿为重镇),古为入交趾之“通海城路”。

尤中《中国古代的红河航道》载:“历史上云南曾有过一条水陆交通线,即通往今天境外越南的红河航道。这条航道自先秦至元代存在并不断发展变化,史书对此有不少记载。红河航道的商业运输至唐朝时期(618—907年)繁荣发展到相当高度,可以由越南河内北上,入今云南东南部、南部,转陆路交通路线,北上至昆明,再转西折至今云南西部、西南部,入今缅甸境内,更北折西入今印度,形成通往东南亚、南亚国际水陆交通路线。同时又可以自今昆明陆行北上,入今四川,更达中原。”

司马迁与《史记》

蜀王子自立为安阳王

史载,蜀王子曾经至交趾自立为安阳王。蜀王子从蜀地到达交趾的路线,是经云南红河航道南下。郦道元《水经注·叶榆水(卷三十七)》《交州城记》载:“交趾昔未有郡县之时,土地有雒田。其田从潮水上下,民垦食其田,因名为雒民,设雒王、雒侯主诸郡县,县多为雒将,雒将铜印紫绶。后蜀王子将兵三万来讨雒王、雒侯,服诸雒将,蜀王子因称为安阳王。”

《东亚古代民族与文明通史》载:“秦灭蜀后,开明氏蜀国仅存的一位王子杜泮(蜀泮)率部众南逃到交趾(今越南北部),灭掉了文郎国,建立起瓯雒国,自称安阳王朝,持续了一百年后被秦末将领赵佗所灭。”按此说,后蜀王子姓杜,名泮,故又称蜀泮,是“秦灭蜀后,开明氏蜀国仅存的一位王子”。

上述文字记载了蜀王子率兵3万,由古蜀国南下赴交趾,“服诸雒将”,自立为安阳王。这一事件发生于什么时间呢?张宏儒《文白对照全译廿五史纲鉴》载:东周“慎靓王【纲】乙巳,五年,秦伐蜀,取之。【目】巴、蜀相攻,俱告急于秦。秦惠王欲伐蜀,韩又来侵。司马错请伐蜀……惠王从之,起兵伐蜀,取之。秦益富强。”即东周慎靓王五年,秦惠王采纳司马错的建议,发兵攻取蜀国,秦国越来越富强了。

尤中《中国古代的红河航道》说,“后蜀王子将兵三万,来讨雒王、雒侯,服诸雒将。蜀国因称为安阳王。按:秦灭蜀国的时间在周慎王五年(前316年)。其时,自蜀国境内南下,陆行经今云南北部和中部,南下入今红河水道以达今越南北方,已经存在一条陆行转水路的交通路线,为人们所经常往来。故蜀国灭亡时,蜀王子率众南下,进入熟悉的交趾地方(今越南北方)征服土著的雒王、雒侯、雒将,据其地而称安阳王。汉晋时期,这条自北而南或自南而北的水陆交通路线上的交往又有所发展。”

越南文献也有蜀王子经云南到达越南建立瓯雒国的记载。据《安阳王(越南瓯雒国)》载:“安阳王本名蜀泮或开明泮,原是古蜀的王子,乃为鳖灵的后裔。在秦国于西元前316年灭古蜀之后,辗转到达越南北部,建立瓯雒国,自称为安阳王,建都于古螺,乃今河内近郊的东英县。”“根据越南官修史书《大越史记全书》和《钦定越史通鉴纲目》的说法,蜀泮本为中国战国时代蜀国的王子……在蜀国被秦国灭亡之后,蜀泮率军南下,到达广西和云南,随后辗转南下……自立为王,称安阳王,改国号为瓯雒。”

关于蜀王子赴越南的时间,另一说法认为是在秦始皇逝世时(公元前210年)。法国学者鄂卢梭说:“蜀王子(蜀泮)在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时,乘中国内乱,夺取象郡地区,蜀王子夺取该地后自号为安阳王。但不久被赵佗所反击,到公元前207年将之消灭”(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秦代初平南越考》)。此说也论述了蜀王子自立为安阳王的史事,但其所说事件发生的时间与史籍记载不符。

纪念安阳王的传统民俗

现代越南民间仍有纪念安阳王的传统民俗。1994年,笔者经麻栗坡前往越南河内出席第三届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会议。我们乘汽车从昆明出发,经越南河江省、宣光省,1994年4月19日(星期二)进入永福省:“永福省(又译为永富省),下辖2 市(永安市、福安市)、 7 县(平川县、立石县、麋冷县、三阳县、三岛县、永祥县、安乐县)……说话间忽闻唢呐声声,见道旁一群男女,着古装,举旗幡,抬轿子,轿上无人,只有香蕉一簇。翻译罕畔说,是几千年前,中国一男子,到此为王,娶越南女子为妻,建城池,人们为纪念他,每年4月19日举行一次仪式。”(吴光范著《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亲历记》)

由此可见,越南永福省等地,2000多年来每年都举行纪念安阳王的活动,证明《水经注》记载和尤中《中国古代的红河航道》所说:蜀王子“自蜀国境内南下,陆行经今云南北部和中部,南下入今红河水道以达今越南北方”所述有据。四川、陕西参与的跨国考古活动,地址正是在越南永福省的“桐荳遗址”,也就是笔者亲见越南群众纪念安阳王之地,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桐荳遗址出土和三星堆出土文物极其相似器物,可能系蜀王子率兵3万赴交趾那段历史时期的文化交流产物。

蜀王子自立安阳王与“庄蹻王滇”

对蜀王子经云南赴交趾的史事进行研究,可补云南古史记载之阙。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载:“始楚威王时,使将军庄蹻将兵循江上,略巴、黔中以西。庄蹻者,楚庄王苗裔也。蹻至滇池,(地)方三百里,旁平地,肥饶数千里,以兵威定属楚。欲归报,会秦击夺楚巴、黔中郡,道塞不通,因还,以其众王滇,变服,从其俗以长之。”

《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楚将庄蹻到滇为滇王为“楚威王时”,方国瑜考证认为:“杜佑《通典》认为应在楚顷襄王时(约当公元前二百八十年),所说可从……战国晚年,秦楚征战激烈,在巴、黔中以西亦为其扩张势力区域,庄蹻既至滇,不得回军,就留在滇池了。”

滇与交趾近在咫尺,声息相闻,又与蜀地相连。蜀王子到交趾自立为安阳王与庄蹻到滇为滇王,都与秦军的军事活动有关,蜀王子到交趾比庄蹻王滇早30多年;蜀王子率众南下,进入熟悉的交趾地方(今越南北方),据其地而称安阳王,“娶越南女子为妻”“建城池”,这与庄蹻王滇的“变服,从其俗,以长之”之史事,都是因为秦军的军事行动而采取的相似手段。

《新纂云南通志·卷二·大事记二》首页

民国《新纂云南通志》大事记“中古代第一期”载有楚将军庄蹻“以其众王滇,变服从其俗而长之”的记载,而无蜀王子率众经云南入交趾自立为安阳王之事,故研究此段历史,可补云南古史记载之阙。

综上可知,周慎王五年(公元前316年),秦惠王发兵攻取蜀国,在古蜀国面临覆亡之际,蜀国仅存的一位王子杜泮(又称蜀泮),率兵3万南下,陆行经今云南北部和中部,南行入今红河水道到达今越南北方。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与三星堆相距1000公里以外的越南,发掘出玉牙璋、玉璧、玉瑗、陶豆等大量与三星堆相同的器物,可能就是蜀王子泮据其地而称安阳王那段历史时期生产使用的珠宝玉器和象征王权器物中的一部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2501.html
上一篇我不叫朴(瓢)刀,也不叫朴(补)刀,俺叫朴(坡)刀
下一篇安倍之后,建议看看《二二六》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