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廖耀湘被俘后不服,刘亚楼请出一人,廖耀湘连忙敬了三杯酒

廖耀湘被俘后不服,刘亚楼请出一人,廖耀湘连忙敬了三杯酒

1948年11月2日,历时52天的辽沈战役结束。我军以伤亡6.9万人的代价,歼灭国军47.2万人的战绩取得了这场大战的胜利。

其中,被俘官兵32.43万人,包括国军少将以上的高级军官186人。战后,我军开了军宴,邀请那些被俘的国军将领参加。

但在宴会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个小插曲。一个高级将领在被人敬酒的时候,大发脾气,扬言要“光明正大”地打一场。

这个大发脾气的人是廖耀湘,向他敬酒的是刘亚楼。面对廖耀湘的发脾气,刘亚楼也没多说什么,而是微微一笑,请来了一个人。

刘亚楼

这个人出现之后,廖耀湘非常惊讶,并向刘亚楼道歉,自罚了三杯酒。那么,刘亚楼请的是谁呢?

被曹祥仁怒怼

其实早在廖耀湘被俘的时候,就已经展现出自己的嚣张态度。他一直将失败的原因推动老蒋身上,我们一看廖耀湘这股劲,就请出了比他还“混”的曹祥仁去审讯他。

曹祥仁是辽沈战役期间,四野的副参谋长。廖耀湘在见到他后,不忿地说道:我在缅甸的时候全歼日本一个军团,这次败了不怪我。

曹祥仁也不惯着他,说:你们五个军打一个师,有什么好吹的?

就是这样一句话,让廖耀湘被怼得说不出来话。

见廖耀湘说不上来话,曹祥仁就接着数落起廖耀湘。最让廖耀湘破防的一句话,就是:你们是不是以为就新六军有广东人啊?以为在电台用广东话我们就听不懂?

曹祥仁

接着,又说廖耀湘的电台密码很差,被我们非常轻易地就破解了。一连串的数落,让这个刚刚还“嚣张无比”的廖耀湘有些焉气,低头沉默不语。

不过,他有没有服气,我们不知道。那么,廖耀湘为什么这么狂呢?打了败仗还这么嚣张?

其实了解完他的人生,就能理解他为什么如此不服气了。

年少有成

廖耀湘祖父是个私塾先生,自懂事起,就在祖父指导下读书。读了六年私塾后,廖耀湘考进了县里的高等小学,开始接受现代教育。

思想刚刚开化的廖耀湘,见识到中国的内忧外患,心里面非常愤慨。同时,他也意识到,单凭内心的不忿是没有办法救中国的。

廖耀湘

于是在1925年的时候,他打算报考人才辈出的黄埔军校,从这里学习报国的技能与知识。廖耀湘的成绩一直很优秀,所以进入黄埔军校也不难。

更重要的是,他在这个时期碰到了“贵人”。这个“贵人”就是蒋校长。他看廖耀湘天资聪慧,如果好好锻炼一番,绝对会是个可造之材。

后来蒋介石钦点廖耀湘前往法国的圣西尔军校留学,六年后,廖耀湘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回国。

对这样的高材生,老蒋是非常珍惜和爱护的。所以廖耀湘一回来,就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的骑兵少校连长。

廖耀湘

对于一个只有学历,而没有任何资历的人就委以重任,可见老蒋确实很喜欢廖耀湘。在之后的抗日战争期间,老蒋又任命廖耀湘为第五军第200师的参谋长。

一个背景普通的人,光靠学历,就能走到这一步,是非常罕见的。这也让廖耀湘感到膨胀,觉得自己不是一般人。这也是他为什么一直态度嚣张的原因。

但廖耀湘并非“纸上谈兵”的将领,确实是有些实力的。1939年的昆仑关战役中,廖耀湘就初露锋芒,带领部队攻占了日军在昆仑关南面的阵地。

桂南会战结束后,廖耀湘论功行赏被提拔为新22师的师长。之后,他被蒋介石派往缅甸与日军交战。

廖耀湘

在缅甸对日军作战时,廖耀湘可谓是战功赫赫,多次攻克日军要地。解放战争中,廖耀湘又被多次提拔,被任命为国民党最精锐的第九军团司令,手下有五个军。辽沈战役爆发前,廖耀湘又被任命为辽西兵团司令,到达了自己人生最鼎盛时期。

从1936年毕业时的少校连长,到1948年时的兵团司令,廖耀湘用了12年的时间。看到这里,你们也许能理解他为什么被抓后会如此嚣张了吧?

毕竟换谁,都会吹这样的履历,所以他骄傲自满,也是有原因的。但过度的骄傲,也会迎来毁灭,廖耀湘就是如此。

值得一提的是,廖耀湘的失败,也确实如他所讲,和老蒋离不开关系。

卫立煌

穷途末路

当时卫立煌与蒋介石在东北的决策有很大冲突,卫立煌主张死守长春、沈阳和锦州。对于这个提案,廖耀湘也深表赞同。

但蒋介石却有不一样的想法,他认为,只需要守住锦州就可以了,让卫立煌将所有兵力都部署于此。

官大一级压死人,卫立煌也没法去反驳,最终听了蒋介石的安排。后来我军直捣黄龙,一举攻破了锦州后,老蒋才后悔不已。

但他没有弥补这个错误,而是将错误不断放大。按照当时的战局来看,最后死守沈阳。但老蒋听了杜聿明的话,打算趁解放军未立稳脚跟夺回锦州。

蒋介石

而去攻打锦州的任务,最后交给了廖耀湘。后面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廖耀湘惨败,被我军给俘虏。

被活捉之后的廖耀湘,是一百个不服气。因为他知道攻打锦州是错误的决定,但还是被蒋介石赶鸭子上架,最终酿成这样的结局。

11月2日,廖耀湘得知辽沈战役结束,解放军大胜后,一度非常郁闷。总在想,当初如果违抗蒋介石的命令,说不定不会落得这样的结局。

除此之外,廖耀湘还觉得我军是在瞎打,根本不懂得战略和战术。林总在听完后,微微一笑,说:他廖耀湘又懂战略又懂战术,怎么还被我们俘虏了呢?

廖耀湘

事实上,我军能获得胜利,是早已注定的事。首先我们不想国民党那样派系林立,我们是全军上下都拧成了一股绳。

除此之外,我军的战斗力也很顽强。在重火力稀缺的情况下,我们依旧能克服各种阻力。再反观廖耀湘的部队,个个有自己的想法,失去指挥部后,整个兵团都如同无头苍蝇一样。新一军的军长更是直接扔掉部队,自己逃回沈阳。

这样的军队,怎么可能不打败仗呢?

为此,廖耀湘越想越气。以至于在我军设宴款待这些被俘将领时,廖耀湘也是黑着脸。这样的态度,对我军后续开展工作是非常不利的。毕竟如果能将廖耀湘收为己用的话,对建设祖国,以及后续的发展还是有帮助的。

廖耀湘

而想让廖耀湘服气,也是很难的,除非能找一个压得住他的人。前面提到的曹祥仁,虽然能怼得廖耀湘说不出来话,但无法让他服气。好在刘亚楼将军有杀手锏,他就是廖耀湘曾经的上司郑洞国。

郑洞国

郑洞国是黄埔一期学生,在国民党是非常有名的将军,廖耀湘对他也是特别尊敬。在入缅作战的时候,廖耀湘所率的新22师就归郑洞国统辖。

在作战期间,郑洞国曾多次亲临战场督战,为取得多个战役的胜利做出贡献。对于廖耀湘来讲,郑洞国无疑是一个学习的榜样。

但他搞不明白,为什么郑洞国在这里。因为他没有得到任何消息说郑洞国被俘。

郑洞国

这其实也和蒋介石的微操有关,当时解放军攻克锦州后,蒋介石下令让郑洞国率部队向沈阳方面突围。

但在解放军的包围下,突围是非常困难的。而且,此时郑洞国的士兵因为长期饥饿,也失去了战斗的意志。但蒋介石不管那么多,下了命令,就必须要执行。

无奈下,郑洞国制定了突围计划。但曾泽声的突然起义,打乱了郑洞国的部署。郑洞国最终对突围感到失望,此时郑洞国的手下也对国民党政权寒心,认为蒋介石等国民党高层总是将他们往火海推,所以不愿为蒋介石卖命,就挟持了郑洞国向解放军投降。

和廖耀湘一样,郑洞国一开始也不甘,但在接触我党之后,被我党政策所感化,决定与我们一起做事。

郑洞国

廖耀湘在听完事情的原委后,也感受到欺骗。不过,他不是怪罪郑洞国,而是怪罪蒋介石。原来,蒋介石对外声称,说郑洞国已经阵亡了。

廖耀湘还因为这件事悲痛了很久,现如今才明白,蒋介石是隐瞒了郑洞国被俘的消息。为的就是稳定军心。

廖耀湘恨不能理解的是,欺骗士兵就算了,居然还欺骗自己。这让他非常寒心,让蒋介石在他心中的形象开始崩塌。

毕竟他是蒋介石一手提拔起来的,所以对蒋介石很是尊重。但阴谋郑洞国被俘的这个消息,让他感觉蒋介石根本没将他当成自己人。

蒋介石

再想到辽沈战役中,国民党内部的种种内斗,廖耀湘也明白了跟着这样的人注定没有前途。在与郑洞国更深入的交流之后,廖耀湘也终于释怀了,不再纠结自己为什么失败。

总的来说,廖耀湘本人是不坏的。他接受教育,远赴法国留学,为的就是立功报国,只是选错了人,所以才落得今天的结局。

之后,廖耀湘为自己当初不理会刘亚楼的敬酒赶到羞愧。他连忙举起酒杯,走到刘亚楼面前向刘亚楼道歉,并自罚三杯。

建国后,廖耀湘被送到了功德林监狱改造学习。出狱后,和末代皇帝溥仪以及原先的一些国民党干部一起在全国政协做文史专员。

刘亚楼

再说回辽沈战役,起初的廖耀湘一直不明白我们为什么能赢,甚至还“嘲讽”我们不会战略和战术。

而且,他最不能理解的,就是我军为何不怕死,敢充当先锋。只要他稍微了解一些东野的战士其实就能明白了。

当时的东野,大部分都是来自东北的人。那个时候,东北已经完成了土地改革,农民们都分到了土地。对于那些战士来说,他们明白跟着我党才是正确的。

如今国军要夺东北,这些战士自然不会轻易拱手让人,所以个个都抱着无畏的心态去打仗。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29312.html
上一篇《漫漫长路》:所有个体的故事,都不过是战争画面的冰山一角
下一篇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

为您推荐

黄维唯一一次违抗蒋介石命令,空军副司令飞往制止,黄维心意已决

黄维唯一一次违抗蒋介石命令,空军副司令飞往制止,黄维心意已决

1948年12月,正在解放军发起猛攻的时候,蒋介石给黄维和他手下各军长们写了亲笔信,签署了给十二兵团全体官兵的“嘉奖令”,连同早已准备好的毒气弹说明书空投到他的阵地上。然而,黄维兵团的官兵却把蒋介石的“嘉奖令”看成是“催命符”,一见这道“催命符”就知道快完了。仔细琢磨,却不无道理,蒋介石一到部队危急的时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