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孙中山在伦敦蒙难当时,给清使馆的舆论压力:无心插柳也源于努力

孙中山在伦敦蒙难当时,给清使馆的舆论压力:无心插柳也源于努力

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者孙中山,伦敦蒙难的事件,发生在1896年十月份。

1895年,孙中山领导的第一次反清武装起义失败后,逃往香港,后来又由日本转至檀香山,最后在朋友兼老师康德黎先生和夫人的帮助下,来到伦敦,住在了葛兰旅店。

1896年深秋,孙中山走在半路的时候,碰上了一位老乡邓廷铿,邓延铿以老乡的身份和孙中山攀谈起来。

其实邓延铿是大英使馆的英语翻译,他把孙中山骗到了英国的大清公使馆。

孙中山被秘密逮捕,清使馆的人还想把孙中山送回国内,然后处决。

在狱中的孙中山,想尽一切办法要出去。

最终,在英国清洁工的帮助下,孙中山把信传了出去。

康德黎夫妇和孙中山的另一位老师孟生立马对他展开了营救。

因为清使馆在英国捕人,是违反国际公法的。

康德黎和孟生把这件事反映到《泰晤士报》,但《泰晤士报》把这件事报给了当地的政府,政府中的一名官员感觉,这件事情涉及与中国的一些关系,就有意要把这件事给压下去,不公布于报端。

但人一旦有了努力,就会出现柳暗花明的一幕,就会出现无心插柳柳成荫的结局。

康德黎和孟生向《泰晤士报》记者反映这件事的时候,《环球报》的一名记者,刚好在《泰晤士报》附近蹲点,就听到了这件事,回去以后,《环球报》率先把这件事了出来,引起了民众的公愤。

然后康德黎夫妇和孟生就率领伦敦的进步人士向政府施压,最后迫于舆论的压力,孙中山得以被释放。

后来,新中国成立以后。周总理还对孙中山先生的蒙难室的改造进行过询问。

如果没有《环球报》记者的蹲点,孙中山先生的营救过程或许还要更困难一些。

在这件事当中,我们确实应该感谢《环球报》的那名记者,但更应该感谢的还是康德黎夫妇和孟生的努力。

因为没有他们的努力,《环球报》的记者不可能获得这个新闻。

可以说,努力是因,然后无心插柳的荫,是努力的结果。

说到因果,这让我想起了《红楼梦》当中的一段姻缘。

当年,贾雨村在甄府隔壁的葫芦庙里落魄的时候,无意间看到了一个女子在掐花,而这个女子是府里的丫鬟娇杏。

娇杏掐拉花要走的时候,猛然间一抬头,看到有人在呆呆地望着她。

当时娇杏心里就想:“这个人生的这样雄壮,却又这样褴褛,我家主人并没有这样的贫穷朋友,想必他就是贾雨村了。

主人经常说他必非久困之人,每每有意帮助周济,他只是没有什么机会。”

想到这里,娇杏就多看了贾雨村几眼。

贾雨村看这个女子居然不嫌弃自己,嗯,就认为她是慧眼识珠,对自己有意。

后来,贾雨村中举又做了官,就把娇杏纳为妾,然后娇杏第一年便生了一个儿子,又半年后,贾雨村的正室夫人过世,贾雨村又把她扶了正。

娇杏的命运可以说是《红楼梦》中为数不多的好运女子,与其说把娇杏的运气归功于她的幸运,不如说更是她当年对贾雨村多望了两眼的心意。

在这个世界上,真正的无心插柳的事,不能说没有,应该说是极少的。

想要取得好的结果,遇见柳暗花明的未来,遇见无心插柳柳成荫的美景,还需要我们在向着自己目标前进的路上做出相应的努力。

有时候,或许努力的结果不是我们本来想要的,但它可能会另辟蹊径,带我们来到一个全新的境地,结出我们意想不到的另一个果实。

我是红七六,关注我,我们一起学习、改变、成长。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42177.html
上一篇粉彩缠枝瓜果纹赏盘-雍正年制【九五品】
下一篇相较于霍去病,漠北大战时卫青战绩不佳,全因李广拖后腿吗

为您推荐

网友伦敦偶遇李湘母女买电脑,王诗龄瘦到认不出,筷子腿超吸睛

网友伦敦偶遇李湘母女买电脑,王诗龄瘦到认不出,筷子腿超吸睛

11月13日,有网友晒出在伦敦偶遇李湘与王诗龄选购笔记本电脑的画面,能够看到李湘着一身黑衣,头戴墨镜身材似乎胖了不少。李湘的手放在笔记本电脑屏幕前翻看,表情看上去有些严肃。李湘看电脑时,王诗龄看着妈妈的眼神受到了网友的热议。 有网友发帖感慨,王诗龄看妈妈的眼神太真实了。  评论区有的网友认为王诗龄是一种嫌
10年花90亿英镑改造,伦敦老电厂变超时髦!

10年花90亿英镑改造,伦敦老电厂变超时髦!

英国巨型火电厂变身伦敦新地标伦敦热爱吃喝玩乐的“时髦精”最近都在重开的巴特西电厂。这座泰晤士河畔的老电厂,到现在其实已经快90岁了。作为英国的第一个超级电站,它曾一度是伦敦的城市地标,被称作“能量圣殿”。10年前人们对它进行新一轮改造和修缮,花掉了整整90亿英镑。重开之后,立刻在社交媒体上爆红。走进这里,
六善酒店之上,坐拥伦敦经典地标,圣诞季的温暖全有了

六善酒店之上,坐拥伦敦经典地标,圣诞季的温暖全有了

伦敦百年地标化身高端住宅营造英伦优雅生活橱窗一侧是琳琅满目的新奇商品,一侧是打扮时髦的年轻女性,大而明亮的玻璃上仿佛覆着一层糖霜,散发着前所未有的甜美气息。在伦敦西区的Whiteleys百货商店,一位西装革履的绅士漫步登上楼梯,步履款款,气定神闲。这是高分英剧《赛尔弗里奇先生》中对上世纪英国上流生活的精准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