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蒙典1456:蒙顶山茶香飘五朝皇都,至今被故宫珍藏

蒙典1456:蒙顶山茶香飘五朝皇都,至今被故宫珍藏

蒙山茶自唐代天宝元年入贡皇室,后飘香宋元皇都,又开千古清饮之源,成为了紫禁城中的帝王雅事

明清时期,正德帝朱厚照品饮蒙顶甘露,雍正帝胤禛在茶中御书朱批,乾隆帝弘历以仙茶供献祖先……

这一期,我们从明清出发,探寻蒙顶贡茶如何载誉史册,让帝王视为至珍,成为进贡时间最长的五朝贡茶

明初时,明太祖朱元璋下旨“唯采芽以进”,罢造团茶,改贡散叶。此后,两宋时期的斗茶之风渐渐消失,碾末而饮的唐煮宋点饮法,变成了以沸水冲泡叶茶的瀹饮法,品饮艺术开千古清饮之源。

“废团改散”后,蒙顶贡茶遵旨行事,不再生产团茶,改为炒青散茶。明朝时期蒙顶山茶进贡品目主要是仙茶、陪茶等,有甘露黄芽雀舌、芽白。

蒙顶甘露是在宋代贡茶“万春银叶”的基础上加以改进而来,按照一芽一叶初展标准原料制作烘炒相结合的绿茶类散茶,明代正德时期基本定型,深受正德帝喜爱并正式命名为甘露,因原料采自蒙顶山,又称蒙顶甘露。

正德帝朱厚照

明代黄龙德《茶说》载:“先将釜烧热,每芽四两……炒至十余釜,总覆炒之……其茶碧绿,形入蚕钩,斯成佳品。”蒙顶甘露在明以后遂成佳品、贡品,与现代蒙顶甘露的“三炒三揉”工艺如出一辙。

明万历十八年,李时珍三易其稿,结合祖传医术和数十年学习、尝鉴与临床经验,终于完成了巨著《本草纲目》,成为中医药学的里程碑,其中记载了蒙顶山茶的特性为“温性茶”

《本草纲目》记载:“真茶性冷,唯雅州蒙山出者温而主祛疾”。蒙顶山茶独特区域条件使得茶多酚类物质比例低、茶氨酸等物质比例高,呈现苦涩较轻,回甘较快的口感,成为与众不同唯一温性茶的依据。

满族入关建立清朝,满汉一家文化高度融合,在明朝的基础上,茶道发扬光大。紫禁城内外,与茶相关,百花齐放,大放异彩。

在康乾盛世一百二十余年的历史中,雍正帝是位承上启下的关键皇帝。众所周知,雍正帝是位工作狂,在位十三年间,御书朱批达数千字。对于这位经常熬夜工作的皇帝来说,用于提神醒脑的茶叶成了生活与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物品。

雍正帝 爱新觉罗·胤禛

清代承袭了明代的贡茶制度,并在其基础上扩大了贡茶区域,贡茶数量和品种也相应增加。作为久负盛名的历史产茶区,以“仙茶”为代表的蒙顶贡茶,以最珍贵的姿态出现在了皇家视野中。

清雍正十二年,沈廉在《退笔录》写道:“仙茶,每年送至上台,贮以银盒,亦不过钱许,其矜如此。”可见蒙顶贡茶产量稀少,品类珍贵。雍正六年,蒙山天盖寺还建立了《天下大蒙山》碑,碑上详细记载了吴理真种蒙茶的史实。石碑保存至今,证实了蒙顶山是我国有文字记载人工种茶最早的地方。

蒙顶山景区 《天下大蒙山》碑

清代宫廷茶文化集养生养身、愉悦情志、教化安邦作用于一体,既属于皇室贵族喜好,又属于朝堂国事政务,在清朝宫廷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除供皇族日常品饮外,贡茶亦用于赏赐、宴会、药用、祭祀诸事。

乾隆皇帝酷好饮茶,又擅作诗,每年正月初二至初十选吉日在重华宫举行茶宴,其中诗品优胜者,可得御茶及珍物赏赐。这种品茗与诗会相结合清宫茶宴持续了半个世纪之久,传为清宫韵事。

乾隆帝 爱新觉罗·弘历

乾隆皇帝曾作《烹雪叠口旧作韵》:“通红兽炭室酿春,积素龙墀云遗屑。石铛聊复煮蒙山,清兴未与当年别。”乾隆帝在品尝蒙山茶后,思想几乎进入参禅悟道的境界,这是对蒙山“仙茶”给予的圣赞。

清代所有贡茶中以银瓶包装的唯有四川五种茶品,即仙茶、陪茶、菱角湾茶、观音茶和春茗茶,其中以仙茶为首,其余为专补仙茶的不足,包装才一如仙茶。这种银质茶罐虽无雕琢,但在材质上做文章,体现着茶叶有以享神灵的价值。

《故宫贡茶图典》里的仙茶

在故宫出版的《故宫贡茶图典》里写道:仙茶作为皇家最重大之典礼郊天及祀太庙之贡品,每岁仅供三百三十五叶。

《清代贡茶研究》写到:“宫廷中用作祭祀品的茶叶大都是由皇帝精心挑选的。”如此殊荣,使得蒙顶山茶自唐代“号为第一”以来,又一次达到了皇家贡茶的高峰。

《故宫贡茶图典》

光绪时名山县令赵懿《蒙顶茶说》记载:“其叶细而长,色黄而碧……每岁采贡三百三十五叶,天子郊天及祀太庙用之。”,可见当时此茶产量不多,多用于皇家祭祀。

仙茶独一无二的贡茶地位,使得“皇茶园”再次成为赫赫有名的皇家茶园,茶园之外又圈以石栏,并增石雕白虎巡守

清晚期时,制作仙茶的原料更为讲究,主要为独芽及一芽一叶,且一年只采三百六十叶,采时指派僧人十二人入园,由地方官亲自监督,可谓精挑细选。

《名山县志》记载:“自是相沿迄清……采三百六十叶,贮两银瓶贡入帝京,以备天子郊庙之供。”仙茶采摘数量极少,以稀有之物供献祖先,也代表了皇帝的仁孝之心

直至1911年,清朝灭亡,之后,贡茶制度取消。至此,蒙顶山茶作为贡茶的历史划上句号,长达1169年

蒙顶山茶自唐代入贡皇室,凭借卓越的贡茶品质,贡及唐、宋、元、明、清五朝。而蒙顶石花、万春银叶、玉叶长春,到蒙顶甘露、蒙顶黄芽等,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一段真实而生动的历史。

蒙顶山作为中国最古老的茶产区,这片土地曾饱经战火,几度民生凋敝,而这里的茶却始终为王侯将相文人墨客所偏爱,皇家宫廷,雪域高原,都流动着她的身影……

『蒙典1456』以蒙顶山最优质的茶园为产品根本,以蒙顶山璀璨茶文化作为品牌灵魂,以传承千年的贡茶作为产品的基因。

聚焦千年贡茶中最受欢迎的“蒙顶甘露、蒙顶石花、蒙顶黄芽”,严格遵照千年贡茶的标准、工艺和精神,不断去传承和研制最好的蒙顶山茶。

蒙典1456,不生产高端绿茶,只追求千年贡茶。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45522.html
上一篇波兰索要赔偿背后是整个欧洲的危机
下一篇宋英宗赵曙:幼年被宋仁宗收为养子,36岁时因体弱多病而去世

为您推荐

换个视角重看《雍正王朝》(1)

换个视角重看《雍正王朝》(1)

这些天,有网友给我提出了建议:      鉴于我迄今为止已经写了很多和《雍正王朝》有关的文章,而且深挖了不少剧中的内容和细节,何不按照电视剧既有的剧情,再结合这些细节,重新把这部电视剧再进行一个全方.
《雍正王朝》VS《狂飙》:雍正和高启强的相似之处(纯属玩笑贴)

《雍正王朝》VS《狂飙》:雍正和高启强的相似之处(纯属玩笑贴)

这些天,电视剧《狂飙》正在热播,几乎是吸引了所有观众的目光。这是继《人民的名义》以来,又一部可以引起所有人广泛共鸣的电视剧。就连向来不怎么看电视剧的笔者,也随着电视剧的热播,不断在追剧。众所周知,笔者创作了很多和电视剧《雍正王朝》有关的文章,对《雍正王朝》的电视剧情早已烂熟于心。今天,偶然的机会,发
雍正的奏折为何最有趣?暖到心窝,骂道骨头,评语至今堪称字字珠玑

雍正的奏折为何最有趣?暖到心窝,骂道骨头,评语至今堪称字字珠玑

文|赵梦得康熙登基后,非常重视其父顺治留下的密奏制度,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人不能欺朕,亦不敢欺朕”。此后他规范了在密奏时的一些程序和规范:“凡奏折不可令人写,但有风声,关系匪浅。小心、小心,小心、小心!”这就是是重要的话说四遍了。影视画面现存康熙朝的密奏三千余件,由百余人所写,虽然较顺治时期大有增加,
他是雍正即位最大的威胁,被软禁十数年,但始终未发动兵变逼宫

他是雍正即位最大的威胁,被软禁十数年,但始终未发动兵变逼宫

雍正关于雍正篡改圣旨登基的故事,已经在很多小说和影视剧中上演,而其实这种传言早在雍正年间便已传播于民间社会。就当时有机会成为皇帝的几个阿哥来看,人们很少认为康熙皇帝会传位于所谓的“贤王”八阿哥,反而都认为康熙会传位于十四阿哥胤禵,因此才出现了雍正篡改圣旨,将传位十四阿哥中的“十”字改为“于”,进而成
《雍正王朝》:康熙为什么不让十三阿哥参与追比欠款

《雍正王朝》:康熙为什么不让十三阿哥参与追比欠款

电视剧《雍正王朝》中的一个重头戏,便是胤禛奉康熙之命,追比国库欠款。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因为八阿哥管理下的国库,已经造成了一千多万两银子的亏空,而且拖欠人员形形色色,既有王公贵族、也有文武大臣,想在短时间内完成追债,难度之大,可想而知。胤禛原计划希望十三阿哥能够和他一起参与办理此项重任,却被康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