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王泉媛是红军独立团团长,为何解放后,丈夫副国级,自己却是村妇

王泉媛是红军独立团团长,为何解放后,丈夫副国级,自己却是村妇

红军长征路上,尽管要历经千难万险,要经历成百上千次战斗,但男女战士在朝夕相处的过程中,仍会擦出爱情的火花,比如王泉媛和王首道。只不过,这对夫妻仅相聚了两天,便为了革命不得不匆匆分别。没想到这一别,竟等到47年后,才有了再见的机会。

那会儿,关于谈恋爱,红军部队是有严格纪律的:一是没恋爱的不谈个人感情;二是恋爱的不准结婚;三是结婚的不能生育。2008年,王泉媛在讲到长征时,谈到了红军部队的纪律。随后她告诉记者,正因如此,她和王首道结婚属于特例,这也让她和王首道,成为长征路上唯一一对结了婚的夫妻。

1935年初,王泉媛随红军进入贵州遵义。由于她很会做群众工作,所以她到遵义后,就从卫生连调到地方工作部,而王首道就是地方工作部的负责人。

在工作中,王泉媛和王首道多有接触,慢慢地,两人就有了感情。

其实,王泉媛和王首道也算老相识,他们早先就在工作中有过几次交集。

最早是在苏维埃第一次会议上。王首道异常精彩的演讲,让王泉媛听得热血沸腾。会议结束后,她主动和王首道打了一个招呼。

在湘赣省委妇女补习班学习时,王泉媛再次和王首道相逢。这次,王首道对于革命思想的诠释,更是让王泉媛有醍醐灌顶的感觉,让她在心里愈发钦佩王首道的才华和见识。王泉媛却不知道,她在课堂上的精彩发言,也同样给王首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王泉媛第三次和王首道相遇时,是在1934年。

当时王泉媛刚入党不久,由于正处于反“围剿”时期,红军急需扩充队伍,所以组织成立了扩大红军工作队,并把她调到了工作队。当时扩大红军工作队的负责人正是王首道。

工作结束后,由于工作需要,两人又奔赴不同岗位。直到再见面时,已经是在遵义了。

第四次相逢,让王泉媛心生欢喜。每天,她、金维映和蔡畅都走街串巷,宣传党的方针和政策要,忙得连吃饭都顾不上。但到了晚上,她却彻夜难眠,心里总想着王首道。

王泉媛对这段感情,颇有些踌躇。

因为早年,王泉媛曾做过童养媳,又没有文化。

确实,王泉媛是个苦出身。

由于家境贫寒,11岁的时候,她被父母以四石谷子,许给了王家做童养媳。她每天不仅要照顾小丈夫王照斗,还要起早贪黑干活。就算如此,婆婆还总是对她百般刁难,非打即骂。

王泉媛受了委屈,母亲却一味劝她孝顺公婆,服侍丈夫。因为多少年来,女人的命都是如此。

王泉媛没想到,在她16岁的时候,红军的来到改变了她的命运。

红军来到村里后,不仅打倒了恶霸地主,还把地主家的田地和财产分给了农民,这让她受到了很大震撼。在红军的影响下,王泉媛不顾丈夫和婆婆的责打,坚持报名参加了红军,开始了她的人生新篇章。

王泉媛聪明能干,又能言善道,因此她在参加革命不久就被选为妇女队长。由于王泉媛为革命做出了贡献,组织对她非常器重。在那之后,她还先后担任过妇女部长和妇女主席等职务。

不过,王泉媛在工作中也有烦恼,比如没有文化。

王泉媛曾被推荐到共产主义马克思大学高级班学习。上课的时候,别人都忙着做笔记,她却因为不识字,只能把老师讲的内容牢牢记在心里。考试的时候,别人用笔答题,老师考虑到她是个文盲,就让她用嘴答题。

尽管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从那以后,王泉媛就规定,自己每天必须学会2个字。由于有恒心,这样坚持了数月之后,她竟也能看报纸了。可惜长征开始后,每天都要行军打仗,学习的事情就给耽搁了下来。

虽然王首道也出身于农家,但他却是个知识分子。

王首道是湖南浏阳人,家境很贫寒,父母靠着造纸的手艺,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虽然家贫,但王首道的父亲却是个有远见的人。他看王首道聪明,于是举全家之力供王首道读书。读到高中时,家中再无力继续供他读书,所以王首道退而求其次,考到了湖南修业农专。

王首道不仅是知识分子,还是革命前辈。

他在学校里就加入了共青团。毕业后,又被组织送到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当时负责教学的正是毛主席。

早在1926年,王首道就在湖南祁阳开展农民运动。到土地革命时期,他已经是湘鄂赣特委书记了,后来他还参加过长沙战役。

总之,王首道能文能武,不光深受毛主席信任和器重,也是红军队伍里光彩熠熠的领导人物。

王泉媛觉得王首道太优秀了,自己虽然努力要求进步,但和王首道相比,还是有太多不足。再说了,单身不恋爱是铁的纪律。革命尚未成功,自己怎么能违反纪律呢!

想的固然没错,但王泉媛还是无法克制对王首道的爱。

王首道对王泉媛也很有好感。

其实王首道也有过一段婚姻,他和妻子王绍坤是革命同志,两人不仅是同乡还是同学。只是婚后第二年,由于叛徒出卖,王绍坤被捕入狱,被杀害在浏阳门外。

自从王绍坤牺牲后,王首道把痛苦化作革命的动力,一直埋头苦干。直到王泉媛出现后,他的心里才又生出了一丝别样的涟漪。

尽管王泉媛和王首道都尽管压抑内心的感情,但细心的蔡畅和金维映还是察觉到了两人的秘密。身为老大姐的蔡畅更是热心地牵线搭桥,做了两人的媒人。

战争年代,没有花前月下,结婚更没有繁琐的仪式。那天,蔡畅和金维映把王泉媛送到王首道的房间,对王首道说:“我们把王泉媛交给你了,以后你可要对她好一点。”

说完,她俩就起身离去,还顺手关上门。

新婚之夜,王首道把一把小手枪和8发子弹当作新婚礼物,送给了王泉媛。王泉媛抚摸着小手枪,很惭愧地说:“按我们那里的风俗,我今天该送你一双亲手做的新布鞋。这样你只要穿着它,不管走到哪里,都会回到我的身边。可是我现在做不出来。”

王首道紧紧握着王泉媛的手安慰道:“你放心,就算没穿你做的鞋,我也会回到你身边的。等革命胜利了,你再给我做鞋吧。”

第二天,由于部队要撤出遵义,王泉媛和王首道只能匆匆分别,回到各自的队伍中。后来,由于信息不通,两人再也没有对方的消息。

直到1935年6月,王泉媛随卫生队连抵达两河口后,她才在那里和王首道再次相聚。次日,由于部队要继续前进,两人只能再次依依惜别。然而,他们并不知道,这一别,等再见面时,一切早已物是人非。

王泉媛在行军的过程中,白天照顾伤员,晚上还要赶路。挑夫不够的时候,她就抬担架。遇到国民党队伍追击时,她必须抬着担架跑步前进,有时候一跑就是好几公里。

调到红四方面军工作不久,王泉媛就被任命为西路军妇女独立团团长,开始随部队西征。然而,在穿过河西走廊时,西路军遭到西北军阀马步芳的围追堵截。

马步芳兵强马壮,西路军却兵少将寡,武器装备也所剩无几。在突围的战斗中,西路军死伤惨重。参与战斗的妇女独立团,也几乎全军覆没,而王泉媛就是在那时做了马步芳俘虏。

马步芳为人歹毒,当时和王泉媛一起被俘的约有100多名女战士。他用尽手段侮辱这些女战士,还丧心病狂地残杀了一部分女战士。在得知王泉媛是团长后,便四处散布谣言,说王泉媛叛变了,再也不当红军了。并且还以王泉媛的名义,给王首道写了封信,说从今后,再也不想和他见面了。除了散布谣言,马步芳还把她赏给手下马进昌做妾。

为了逼王泉媛就范,马进昌经常殴打她。有一次,马进昌把棍子都打折了十几根,直到她被打昏过去才停手。

有一次,马进昌率兵出外作战,王泉媛才得到机会,逃出了魔窟。她听人说八路军在兰州有个办事处,于是她一路乞讨,终于找到了“八办”,结果接待她的干部告诉她,中央有规定:离开队伍1年的可以去延安,2年的要审查,3年的劝返原籍。说完不顾她解释,就给了她5块银圆,把她打发走了。

王泉媛在兰州流浪的时候,才得知马步芳散布的关于她的谣言,而这些谣言已经在社会上流传了3年。

尽管王泉媛非常气愤,但她又拿不出反驳谣言的证据,因此非常苦恼。后来,王泉媛想再去找“八办”说明情况,可是“八办”却已经撤离了。

和组织失去了联络,丈夫又杳无音信。绝望中的王泉媛,只得靠乞讨回到了江西老家。在那之后,王泉媛碍不过家人的劝说,嫁给了革命烈士的后人刘高华。从此后,她一直靠种地为生。但王泉媛并不想向命运妥协,她一直盼望着,能重新回到红军队伍中去。

随着时间的推移,王泉媛越来越觉得回归的希望渺茫。不过,她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党员身份。所以新中国成立后,她以火热的热情,投身于家乡的建设。

​不幸的是,在后来的肃反运动中,刘高华受到诬陷,被错划成反革命分子,不久后就病逝了。而她因为是反革命家属,在村里受尽白眼。

但她仍然坚信,清者自清。

转眼到了1962年,曾经一起走长征路的康克清到井冈山故地重游,在打听到王全媛的消息后,两人终于见了一面,后来在康克清的照顾下,王泉媛被安置到市敬老院做了院长。

1982年,王泉媛为了恢复党籍,到北京找康克清给自己做证。已经是全国政协副主席的王首道,得知消息后,匆匆赶来探望她。

见面后,王首道紧紧握住王泉媛的手,而王泉媛的眼泪也止不住地往下淌。两人都情不自禁地感慨:“还以为这辈子见不着了,没想到过了几十年,居然还能见上一面。”

王首道告诉王泉媛,他在延安等了她三年,还向那些来到延安的西路军战士打听过她的下落。有人说她离开红军队伍嫁人了,也有人说她牺牲了。时间一长,王首道以为王泉媛不要他了。

那次相见,两人说了许多话,内心的疙瘩也解开了。

但时隔近半个世纪,王首道也已经再婚,所以两人也只能唏嘘一番,作别而去。

1989年,在王首道和康克清等人的帮助下,76岁的王泉媛终于恢复了党籍,并享受到了老红军待遇。

1994年,王首道病重。年迈的王泉媛在得知消息后,乘火车赶到北京去探望这位曾经的丈夫,并给他带去了一双亲手做的布鞋。

抱着布鞋,王首道老泪纵横,他哽咽道:“你兑现了承诺,可是我们都回不到从前了。”

那次,王首道特意让女儿给他和王泉媛拍了一张合影。而那也是两人唯一的一张合影。后来,王泉媛把那张照片镶在了相框里,每次擦拭相框时,她望着照片中的王首道,眼里仍然充满了柔情。

王泉媛和王首道原本是一对恩爱夫妻,可是因为革命,他们在一起一共只有两天,而且还是两次见面的两天。后来在残酷的革命战争中,两人再也没能相见。王首道后来成了副国级干部,王泉媛却成为一个村妇,其命运的传奇实在让人叹息。好在王泉媛始终没有忘记革命信念,一直在为自己正名。虽然最终不可能和王首道走到一起,但是她坚定的信念,依然是让人深深敬佩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65113.html
上一篇韩信之死是必然事件
下一篇虎毒不食子,《雍正王朝》中雍正为什么狠心杀死亲儿子弘时?

为您推荐

《长征之歌》第六集《长征让世界读懂中国》

《长征之歌》第六集《长征让世界读懂中国》

长征在人类精神家园中具有史诗意义。片中介绍了第一位通过著述向世界讲述长征的外国人勃沙特,展示了重要领导人陈云首次向共产国际介绍中国红军长征的珍贵文献,美国记者斯诺在陕北保安为毛泽东拍的照片,使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形象在世界亮相。美籍医学博士乔治·海德姆见证人民军队,成为坚定的革命者。长征的光辉照耀世界
【红色文化】红军时期部队番号的演变——人民军队番号历史沿革之三

【红色文化】红军时期部队番号的演变——人民军队番号历史沿革之三

欢迎关注“方志四川”!红军时期部队番号的演变人民军队番号历史沿革之三王  澎 进入解放战争时期,人民军队的称谓逐渐统一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并沿用至今,部队番号也经历了一个从繁杂到统一的发展过程,具体体现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野战军和以华北军区野战部队为代表的五大野战集团番号的演变。征战西北的第一野
陇南两当举行卫国戍边英雄陈红军烈士铜像揭幕仪式

陇南两当举行卫国戍边英雄陈红军烈士铜像揭幕仪式

中国甘肃网11月22日讯(本网记者 程健)11月22日,陇南市两当县举行卫国戍边英雄陈红军烈士铜像揭幕仪式。陈红军烈士的铜像在县人武部营区,高1.6米,主体由黄铜铸造,造型庄严、肃穆,洋溢着崇高、不朽的英雄气质,极富感染力和震撼力。两当县县长武冰表示,陈红军烈士铜像的揭幕,旨在让红色基因的种子生根发芽、代代相
赓续红色血脉 闽东红军独立师研究会福建宁德成立

赓续红色血脉 闽东红军独立师研究会福建宁德成立

活动现场。 吴允杰 摄 中新网宁德9月29日电 (吴允杰)“希望研究会的同志不忘初心,踏踏实实研究闽东独立师,把研究工作推向实际化,有长远安排、有每年的工作安排,真正出些精品。”阮英平烈士之子、原解放军总装备部综合计划部部长、少将阮朝阳29日在福建宁德如是说。    阮英平烈士之子,原解放军总装备部综合计划部部
【讲好红色巴中故事59】吴瑞林迎接红军入川

【讲好红色巴中故事59】吴瑞林迎接红军入川

END往期推荐紧急寻人!巴中一地3名密切接触者活动轨迹公布速自查!巴州区公布1名密接者部分活动轨迹!巴中一县区招聘大量见习岗位,详情来源丨巴中日报编辑 | 陈益斌  责编 | 韩梅  审核 | 张容 余小林报料热线 | 5011111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04你们点点“分享”,给我充点儿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