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滨州地名文化展播——临池镇

滨州地名文化展播——临池镇

临池镇位于邹平县最南端,长白山中南部东麓,西与济南章丘区、东与淄博市周村区相邻,处于滨州、淄博、济南三市交界处。历史上,临池镇以凤凰山顶为界,山南一带属于淄川,山北一带属于长山县,直到1956年区划调整以后,临池镇的建置格局才正式形成。目前有43个行政村,人口近3万,面积51.19平方千米。属半丘陵地区,山岭起伏,是邹平市山体最多的乡镇之一。河川纵横,山以白云山、柱似山、凤凰山、卧牛山等最为著名,河则有淦源、白泥、淦水诸河。胶济铁路、309国道从境内穿过。农业以粮、果、林为主,工业以传统建材、耐火材料等引领经济发展。区划代码371681102。

临池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缘其政治、自然地理位置,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主要是以陈仲子为代表的於陵文化,以边联中队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以高大姑为代表的孝道文化。

一.於陵风韵

(一)於陵起源

“於陵”之名,最早见载于先秦典籍,如《孟子》《荀子》《战国策》等,宋《路史》一书称:“於陵,商世侯国。”可见於陵城早在商代就已经存在。宋《太平寰宇记》载:“汉於陵县地也。按汉於陵县,在今县南二十五里於陵故城是也。自汉至晋,恒为於陵县地不改。”元代于钦《齐乘》一书中载:“於陵城,长山县南二十五里。”北魏《水经注》载“鱼子沟水又径於陵县故城西,王莽之於陆也。”而鱼子沟即今古城村西之河流,当地俗称“泔沟河”。清嘉庆版《长山县志》载:“於陵城,长山县南二十五里,陈仲子所居处。”“此城今名为古城,在周村镇南,城址尚存。”上述引文中之“二十五里”,即是古城村至长山城实际距离。这些成书于不同年代的史籍,所述於陵城俱指向今临池镇古城村一带,应非巧合,这当可证明,古城村坐落之上的旧城城址,为於陵故城无可置疑。

关于“於陵”之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於”即乌鸟之意;而“陵”,则指高埠。先秦之前东夷先民以鸟为图腾。“於”是祥瑞之鸟,又建城于高埠之上,故此取“於陵”为名,当可信也。

先秦文献中记载,於陵为齐国辖下之“邑”,史称於陵邑。秦汉时期,邑改县,则为於陵县。从秦统一全国到隋开皇十八年这800年间,於陵虽然有过几次改名,如王莽时期之“於陸县”、晋朝之“乌陵县”、南朝宋孝武帝在此地域扶正侨治“武强县”,但所辖区域未有大变,其治所一直在老於陵城。“古城村”之名,顾名思义,即是“古代之城”。自1980年始,於陵故城中心区域“大堂地”一带,先后被县、市、省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陈仲子与“於陵子”

在鲁中的广大地区,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众多城市,但绝大多数稍纵即逝,甚至未留下蛛丝马迹。而於陵城,当属一个奇迹。作为城市,虽然它早在隋代就开始走向没落,历经一千多年风风雨雨,易城为村,但城市的轮廓居然清晰可见,更重要的是,在汗牛充栋的历史典籍中,更是可见载有关于“於陵”的大量信息。究根溯源,这应该与一个历史人物有关。他就是陈仲子。

陈仲子,出身战国时期贵族世家,思想家,历史上著名的廉士、隐士。据考,陈仲子生卒年史无详载,参考史载颇详的同时代人如孟子、赵威后等,陈当生活于公元前300——200年间。陈仲子一生厌恶仕途,数拒齐、楚两国之聘,曾隐居于於陵城,以织屨灌园为生。史传,奠定了他思想家地位的传世著作《於陵子》一书,即完成于此一时期。陈仲子隐居於陵,天下皆知,故而以“於陵子”代指之,其唯一传世著作,便也叫做了《於陵子》。《於陵子》篇幅不长,只有短短十二篇,三千多字。但正是这几千字,奠定了陈仲子的思想家地位,历史上也是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古老的於陵之名,没有湮没于历史烟云之中,陈仲子可说是功莫大焉。

(三)关于“於陵”思想文化遗产

就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来看,於陵在历史早期虽然是一个世侯国,但影响并不大,后来演变为邑县,级别也不高,而且早在隋代就因为治所北迁,而终结了一个城市的行政使命,从此变作了一个历史符号。但好在还有一个陈仲子,一部《於陵子》,这一人一书,足以让后世享用不尽。历史过去了两千多年,华夏文明的星空之中,仍然可见陈仲子的思想之灯。后人总结其思想核心为“洁身自律,克私奉廉,纯化世风,天下为公”,这些具有超前价值的重要思想,一方面通过他许多特异的处事行为来体现和展示,一方面则是通过他的传世著作《於陵子》作进一步的阐述和宣解。《於陵子》篇幅不长,只有十二篇短文,三五千字,但字字珠玑,说人论世,句句透辟。汉代大文人刘向言其“砺志洁身”,“有益道教”;晋代大诗人陶渊明称之“养气浩然”,明代则有人喻之为“治世之药石”。《於陵子》之思想精髓,既可警世,又可醒世,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宝库。

二.红色地名文化

临池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也涌现过众多的革命志士、战斗英雄和革命烈士。临池处在白云山东麓,重要的交通运输大动脉胶济铁路就从此经过,整个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这里都是重点封锁区域,英雄的临池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英勇顽强,不惧牺牲,创造了可歌可泣的伟大业绩。据邹平市党史研究中心编辑的《邹平市革命烈士英名录》中记载,临池前后有86名烈士为革命事业捐躯,其中有记载的38人牺牲于抗战时期。

说起临池的革命历史和英雄人物,首先要提的就是全国战斗英雄,曾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纪委书记、中纪委委员的张明将军。他是临池镇北山村人,1938年参加革命,曾被评为华东一级战斗英雄,1988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曾担任全国政协常委。

临池镇还有过一支英雄的抗日队伍--边联中队。当时东兑村有一位在共产党清西军分区任连长的军人,叫李治瑞,1942年,他受党组织派遣,回到家乡发动群众组织抗日队伍。这年农历六月,经过他的积极发动,东兑村11个村民,在东兑村北山上率先组成了边联中队。为什么叫边联中队呢,因为当时临池这个地区属于长山、淄川、章丘三县交界处,所以才起了这个名字。这支队伍发展很快,周围邻近村庄如梁家、北园、西兑、大小房、大小洞、殷家、桥子等等村庄都有很多民众踊跃参加。可惜的是,由于各种历史原因,至今无法统计出一个具体的名单,也无法得知他们参加过多少次战斗,消灭过多少敌人。很久以来,特别是最近几年,临池镇党委政府非常重视有关边联中队的资料搜集挖掘整理工作,整理撰写了数万字的文字材料,在此基础上,撰写一部十多万字的长篇小说。同时,临池籍的著名连环画脚本作家董乃德先生据此编写了上下两册的连环画脚本,临池镇组织的图画创作也基本完成。北京一家影视机构还把边联中队的事迹编成电影剧本,准备拍成电影。东兑村在边联中队成立的地方立碑纪念,并成功申报为邹平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临池镇革命教育基地。

三.孝德文化

孝德文化也是临池传统文化中的一笔宝贵财富。临池也又关于孝子董永在“於陵”的故事。据传董永在父亲死后,为了让父亲用上一副棺材,早日入土为安,便来到於陵城里,头插草标,卖身求棺。一位姓傅的员外得知此事后,深为其孝心感动,遂拿出一些银两,让董永赶快回家为父亲送葬。董永有恩必报,安葬了父亲后,来到傅员外家做工,一干就是三年。董永卖身葬父的事於陵城里本来就有很多人知道,再加上傅员外的刻意宣传,更使董永孝名远播,无人不晓。西汉时代尊崇儒学,倡扬孝道,身为孝子的董永很快被朝廷树为典范,广为宣传,并封其官于於陵县衙。自此,董永在於陵城里安家置业,直至终老。董永死后,葬于於陵城东大埠山。据说好生街道的东董村、西董街道的西董村都与董永有关系。后人为纪念他,又在墓北约二里的一座山上修建了了“董孝子祠”,这座山又叫“董永山”。

在临池镇,特别是北部红庙村、兴安村、高旺、古城及广大的周边地区,还流传着一个刮海寻父的孝德故事,主人公就是高氏族人高大姑。据传其父在一次抵御外敌入侵的海战中葬身海中,为寻找回父亲的遗体,高大姑以羸弱之身赴东海刮水寻父,最后感动了泰安奶奶,在她的帮助下,找回了父亲的尸身,又在本族乡亲的帮助人葬埋了父亲。之后她在父亲墓旁结庐守孝,守满三年后殉父而死。这里的人们为纪念高大姑至亲至孝之德,专门建庙纪念,这就是现在红庙村的“高大姑庙”,又称“高孝祠”。久而久之这里形成了庙会,每年的农历六月初四、五、六,这里搭台演戏,自发起农贸市场,而初六这天则以集体祭奠达到高潮。近几年,当地各级政府因势利导,从2016年开始,设立了“孝德基金”,每年在高孝祠庙会时评选孝德模范,予以奖励和宣传。已在临池镇转化为积极向上、凝聚民心的文化力量,推动当地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 责任编辑:杨孟子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4295.html
上一篇三国中,悍将马超也惧怕的五个人是谁?
下一篇今日分享3篇爱国抗日英雄小故事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