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西文庙坪里的长沙记忆

西文庙坪里的长沙记忆

西文庙坪片区示意图。

如果说建筑是石头的史书,那城市就是史书的图书馆。城市的一切文化积淀形成、发展和衰落,都可在时间轴上找到坐标。

西文庙坪作为长沙市历史风貌区的中心区,东起黄兴路步行街,西至湘江中路,南临西湖路,北达人民西路,总占地面积33.85公顷。

西文庙坪由长沙府学宫而得名。北宋治平元年(1064),潭州设立州学,为潭州的最高学府,亦为长沙府学之始。学宫建有文庙,作为祭祀孔子之所,后习惯称学宫为文庙。

1938年,学宫毁于“文夕大火”。今片区内仅存“道冠古今”牌坊一座,并有梅公馆等文物和其他历史建筑,学宫门正街、古潭街、豆豉园、白鹤巷、岳园等历史街巷,是“老长沙”的核心区域,也是长沙老城区中城市肌理保存较好、历史文化底蕴极为深厚的地块。这里保留有长沙老城区的独特记忆,也孕育并勃发着新的生机和活力。

长沙文运,这里最昌盛

西文庙坪为长沙历代文运昌盛之地,是宋、元潭州州(路)学和明、清长沙府学的所在地。

北宋治平元年(1064),潭州知州吴仲复“筑庙学于”州城,王安石作《潭州新学》以贺。州学行“左庙右学”之制,庙以祭孔,学以育人,史称文庙、学宫,是为长沙地区最早的高等官学机构。此后,历千百年,经元、明、清代,学宫屡有修建,规制完整,渐成大观。哪怕是今天,这里仍可见当年文脉痕迹。

“道冠古今”牌坊是府学宫仅剩的原物

作为湖湘长沙官学的重镇,长沙府学对湖南文教的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明清时期,学宫设有教授、训导。长沙知府在此主持通府十二州县学子考试,是为府试。通过的学子,即可参加院试。

西文庙坪,点一杯3元的茶,就可以很惬意地坐一下午。

2020年10月,专门画古建筑的连达来到西文庙坪,和柳肃、刘叔华等人同画“道冠古今”牌坊,这是连达的素描。

清末,府学废弛。民国成立初期,府学宫仍保持了祭祀孔子的功能,湖南省省长赵恒惕、省政府主席何键曾多次在此主持祭孔大典。抗战爆发后,府学宫被湖南省政府征用。1938年长沙大火后,原府学建筑群变为一片废墟,称西文庙坪,后逐渐形成街巷,今西文庙坪及周边修文街、学宫门、登瀛桥、东学巷、西学巷等街巷均由此得名。现存“道冠古今”牌坊,原立于学宫西边,因夹于房屋之中而幸存,于2005年被公布为长沙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杜甫的“清绝之地”

杜甫人生中最后两年一直在长沙漂泊,他称长沙为“清绝之地”。因穷困潦倒,疾病缠身,他只能在湘江边租了一处房子,并将之名曰“江阁”。今杜甫江阁为2004年仿唐代建筑风格新建的纪念性建筑,位于长沙市天心区湘江河畔西湖桥。

长郡中学原是长沙府中学堂

清代学院街的湖南学政衙门之右,原有一粮捕厅,称为“三府”。清光绪三十年(1904),长沙府知府颜钟骥创建长沙府中学堂,以取代府学,请湖南著名绅士龙绂瑞任堂长。光绪三十四年(1908),学堂迁至学院街三府坪。1912年民国成立后,长沙府中学堂改为湖南长郡公立学校,又先后更名为湖南第一联合县立中学、长郡公学、湖南长郡联立中学校、长沙市第一中学、长沙市第二中学,1984年恢复长沙市长郡中学校名。

遐龄井边曾有官办书局

清代,上黎家坡有一遐龄庵,康熙年间建,内有遐龄井,光绪年间盐道熊某重修。同治年间,湖南巡抚在此创办传忠书局,以刊印《湖南褒忠录》等官方书籍。

古井巷,遐龄古井。

市井老街里曾经商肆云集

现在的西文庙坪烟火气繁盛,凉面、米粉、糖油粑粑、紫苏桃子姜、猪油拌粉等,让吃货们流连忘返。这些烟火气散布在该片区每一条街巷里弄里。透过这些烟火,这些街巷里弄曾经各有模样。

引铺巷东起学宫门正街,北止白鹤巷,后又名富训里,以巷中有生产、售卖鞭炮所用引线的店铺而命名。

豆豉园巷豆豉园巷东起学宫门正街,西止永湘新街。相传明末清初时,一位浏阳商人带领家人以及大群老家的工人在此搭建作坊,制作豆豉,邻近各县商贩均在此处批发。故名豆豉园巷。

半湘街位于文庙坪社区西部,北起人民西路口,南到古潭街口。这里原是靠近城墙的洼地,清同治初年尚未形成街道。后洼地逐渐填平,人们遂在此处搭建棚屋,形成街道。初名半边街,到同治末年改为半湘街。由于地处湘江岸边,民国后渐成商品交易场所,建了许多店铺。近年由于棚户区改造,其北段已经拆除,仅余南段,仍名半湘街。

永湘新街位于半湘街东,亦为南北向街道,北通坡子街,南至人民路。旧时此街香烛、花炮、饮食等店铺林立,原有多栋民国老公馆,清水砖墙,石库门洞,防火墙高耸,设有木梯和长廊。

孝友里东起唐家湾,北止石门坎。“孝友”,意为孝顺父母和友爱兄弟,出自《诗·小雅·六月》:“侯谁在矣,张仲孝友。”小巷的水源也和“孝”有关。据《后汉书》载,东汉建武时,孝子古初居长沙,父丧未葬,邻家失火,以身护柩,火乃灭。长沙大守郅恽以孝廉举之。另据《湘城访古录》,元代又有孝女翊刺氏,相传在黄香井旁割股救母。明代这里树起一座牌坊,即孝顺坊,即为表彰翊刺氏的孝道而立。到清末,孝顺坊字迹剥落,渐就倾圮。

旧时衙门机构,今日寻常巷陌

除了学宫、文庙,西文庙坪还曾设有长沙府署,以及同知署、司狱署等附属官厅,留下了今天二府坪、三府坪、师敬湾(司禁湾)等街名。民国时期,又有省教育司、省官书报局、省政府等机构在此办公。

师敬湾巷曾有晚清和民国的监狱

南起上黎家坡,北止成仁街。原名司禁湾,系因湖南按察使司和长沙府所辖监狱均设于此,为司禁重地,故此得名。晚清时期,著名革命党人禹之谟、反洋教人士周汉均曾被关押在此。1930年,毛泽东夫人杨开慧被捕后,也被狱禁这里。后因此名颇具令人恐怖之感,又因长郡中学与此街相邻,遂取谐音雅化为师敬湾,以彰尊师重教之风。至今在师敬湾60号处还留存了一道古墙,长约100米,高6.2米,系清末所筑,为长郡中学的西围墙。下部墙基高1米,以花岗岩碎石垒砌;上部为青砖清水墙,一眠一斗灌斗墙,对近代长沙城市历史的研究具有一定的价值。

二府坪巷曾入驻部分省政府机关

位于学院街北侧。据清嘉庆《善化县志》县城图,学院街门左设有清军厅。又据光绪《善化县志》“省城图”,此处已改设同知署。同知位次于知府,为知府的佐官,俗称二府,分掌督粮、缉捕、江防、水利等。民国时期,此处成为街巷,故称二府坪。1930年秋,湖南省政府机关曾迁移至此。

上黎家坡巷的湖南地质调查所湖南省第一家官办地质矿产调查研究机构——湖南地质调查所,曾落址于上黎家坡巷33号。据湖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总工程师童潜明所著《缅怀湖南地质调查所》一文介绍:1926年,国民革命军发起了北伐战争,攻克湖南后,建设新政。次年3月,省政府决议组建湖南地质调查所,员工10人,由李毓尧任所长,刘基磐、田奇 任调查主任,三人均是著名的地质矿冶学家。地质调查所东边是一墙之隔的私立孔道中学(后归长郡中学),西边则是宽不到2米的泉嘶井巷。

“文夕大火”后,很多富人来文庙坪建公馆

1938年“文夕大火”,这里的学宫、官府、学院等都付之一炬。大火之后,人们又回到这里,按照原先的街巷格局,富人建公馆、穷人搭棚子,继续生活。唐家湾巷至今仍保存着许多上个世纪40年代建的公馆,是长沙现保存较完整的六大公馆群之一。当然,西文庙坪的公馆不只是在唐家湾。

梅公馆里有木制盘旋楼梯

位于长沙市天心区学宫门正街23号的梅公馆有一百多年历史,“梅公馆”为民国时期永安福洋广货号老板梅景福的公馆,建于民国初期。公馆由大门、庭院和主体建筑构成,青砖,蓝瓦,两层楼房,采用了诸多西式建筑方法。大门以砖砌成,进入楼房,有一小型厅堂,周围有三间房,一角为木制盘旋楼梯。屋顶一侧为凉台,砌有透风围栏。2010年,该公馆被列入《长沙市新公布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有着公馆群的唐家湾是风水宝地

唐家湾地处僻静,是现在长沙剩下为数不多的老街之一,当年富人们相中了这块风水宝地,纷纷在这盖起了自己的公馆,形成了唐家湾公馆群。小巷中的10号、15号、35号、43号、72号、73号、74号、76号(现门牌号有所改动)均为上世纪40年代的公馆。其中唐家湾巷45号老屋,是解放前资本家吉永昌开的机械厂厂房。

南墙湾曾住着我国最早的一个科学院院士

田奇为我国最早的科学院院士之一。田奇于1927年进入湖南省地质调查所,从技正做起,一直升至所长。1949年8月5日长沙和平解放,田奇继任湖南省地质调查所所长,为了工作方便,他把原长沙市留芳岭的住房卖掉,购买了与黎家坡33号湖南地质调查所近在咫尺的南墙湾78号公馆。田奇及其家人,一直住到1955年。这年,田奇调到北京工作,遂举家迁往北京居住,将住宅捐给政府,政府以公房出租给居民居住。

来源:潇湘晨报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46141.html
上一篇大家都说酒桌文化是糟粕,但是这个糟粕却是老大哥苏联那学来的
下一篇世界上50%的白银都被明朝赚走了,为何它还是穷死了?原因很无奈

为您推荐

湖南湘西前十名网红都是谁?

湖南湘西前十名网红都是谁?

湖南湘西,这片神秘而美丽的土地,蕴藏着无数的自然奇观和历史文化宝藏。著名的景点如张家界、凤凰古城等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探索。
快来!长沙300亩樱花林开了

快来!长沙300亩樱花林开了

紧接着玉湖公园的樱花季拉开序幕,300亩樱花林,将浪漫值拉满,井吉樱、广岛樱、大寒樱等多个品种的樱花肆意绽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