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美国这位高级将领竟然想除掉蒋介石,两人为何结怨这么深?

美国这位高级将领竟然想除掉蒋介石,两人为何结怨这么深?

作者:乃大有容

“解决中国问题的药方就是除掉蒋介石”。很难相信,这出自一位和国民党政府合作多年的美国高级将领的私人日记之中。这位将领就是约瑟夫.史迪威。

史迪威对中华民族充满敬意,他深信穿草鞋、营养不良的中国士兵,一旦装备完善,训练有素,指挥有方,就能与世界上任何民族的士兵相抗衡。他坚信,他能以中国的人力和美国的武器,创造一支强大的军队,将日本人赶出中国。

史迪威

史迪威其人

约瑟夫·史迪威,美国佛罗里达州巴拉特卡市人。1904年西点军校毕业,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担任过美国驻华大使馆武官。1919年任驻华美军语言教官,学习中文,并取了“史迪威”这个中国名字。1926-1929年他出任美军驻天津的第15步兵团营长、代理参谋长,晋升中校。当时马歇尔任该团副团长、代理团长,两人在此结识。

珍珠港事件之后,美国参战。史迪威于1942年晋升中将,并再次被派到中国,先后担任中国战区参谋长、中缅印战区美军总司令、东南亚盟军司令部副司令、中国驻印军司令,分配美国援华物资负责人等职务。

与史迪威曾有矛盾、素以忠厚著称的驻印军副总指挥郑洞国,在回忆录中对史迪威作中肯评价∶“……应当承认,他(史迪威)是一位正直的、很有才华的军事将领。在对日作战问题上,他的态度不仅始终是认真、积极的,而且颇具战略眼光,在指挥上很有一套办法。”

郑洞国

史迪威对国民党高级将领惯有的患得患失、敷衍推诿、厚此薄彼、“吃空额”那一套作风深恶痛绝,直言批评,为此得罪了不少人。在战场上,他以身先士卒、平易近人的作风获得了军官们的尊敬,他经常用一口流利的北京话称呼吃苦耐劳、服从上级的中国士兵为“我的孩子们”,中国士兵们则以亲切的“乔大叔”来回应他。

在中国建功立业

作为职业军人的史迪威,是美国陆军优秀的指挥军官和步兵战术家,他与艾森豪威尔、麦克阿瑟等人一样,渴望在为美国利益的服务中成就个人功业。正如艾森豪威尔之于欧洲战场、麦克阿瑟之于太平洋战场,史迪威将建功立业的平台定位于中缅印战区。

艾森豪威尔

他的全部努力就是让美国意识到这个战场的重要性,首先将中国军队装备训练成一支现代化的军队,用这支军队切断日军占领的缅甸防线,从而打破对中国的封锁;最后,再整训一支更为强大的中国军队收复中国大陆,加入太平洋联盟,以中国大陆为跳板实施对日本的总体反攻。

第一次入缅作战失败后,这个瘦削单薄、左眼失明、年届六旬的倔强老人扛着卡宾枪,率领一百多名部属和医护人员,14天徒步行军140英里撤退到了印度。在印度,从不分亲疏的为驻印军配发武器装备,到监督中国军官发饷到每个士兵手中,再到纷繁复杂的各级军事训练,史迪威事无巨细,亲历其为,干起这些真正的军事工作,他显然不比任何一个中国将军差。

他对蒋介石“三倍防之、五倍攻之”的经验之谈嗤之以鼻。在史迪威看来,既然你蒋委员长不相信一支由壮丁拼凑起来的杂牌部队能打败日军精锐师团,那么就请见识一下建立在科学军事训练与充足物资保障基础上的美式中国“新军”,到底能发挥出何种效能。后来,他也确实在中缅印战场上说到做到了。

醋乔与花生米

史迪威个性要强,说话直言不讳,很多人认为他尖酸刻薄,1929年他在本宁堡步兵学校战术系主任期间被人称作“醋性子乔”(亦称“醋乔”)。史迪威还很喜欢给别人起外号,“花生米”这个外号就是史迪威给蒋委员长起的,讥讽蒋某人心胸狭窄、胆小如鼠、患得患失。客观的讲,以才能和个性而论,史迪威更适合做一名带兵打仗的战将,让他做中美斡旋之桥梁实在勉为其难。

蒋介石需要的是一个安心待在重庆,偶尔纸上谈兵的美国顾问,最好一门心思去跟美国国会催要租借法案允诺的战争物资,其他大可不必操心。天不遂人愿,命运将两人捆绑在了一起。两人无论是立场还是性格都有极大分歧,必然不会有一个圆满的结局。

貌合神离的史迪威与蒋介石

随着战局推进,史迪威和蒋介石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一次在与史迪威正面冲突之后,蒋委员长竟当着宋子文的面伤心落泪,并在日记中写道:“(史迪威当面递交侮辱性的罗斯福电报事件)实为余平生最大的耻辱也。”史迪威甚至动了除掉蒋介石的心思,他亲自秘密筹划了一个通过破坏飞机的手段暗杀蒋介石的计划,但由于没得到罗斯福总统的授权而作罢。

武器应该给奋勇作战的人

“中国所有政府机器上都有相互交错的家族利益纽带。无论一个人多有办事效率,他都不会因为最称职而升官,他还必须要有后台。”对此史迪威的结论是——要改革这样一种制度,就必须将其打得粉碎。史迪威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前文所说的,秘密暗杀计划就是最为过激的一种表现。

史迪威与中国远征军将领孙立人、廖耀湘

宝贵的武器支援应该给予奋勇作战的军队,而不是畏首畏尾、推诿塞责、保存实力的军队。史迪威多次态度强硬地要求国民政府撤出包围陕北的几十万军队,他认为这些军队应该投入到他们应该去的战场。他还萌生了让蒋委员长感到恐惧的想法:确有必要拨出一些美援物资,给抗日的八路军和新四军。

1944年滇缅反攻期间,史迪威经过与蒋介石反复交涉后,与美国驻华大使高斯联手,于当年7月和8月两度向延安派出美军观察组,实现了美国与中国共产党的直接接触,积极谋求合作的可能。倘若他实现了那个曾经的闪念∶用美国的援华武器来装备八路军在华北战场打击日军,也许中国后来的历史乃至世界格局都会改写。但当时的现实证明,那个闪念连个梦想都算不上。

滇缅反攻胜利会师的驻印军士兵和远征军士兵

前来延安考察的美国总统特使及外交情报官员中,对中国共产党有好感的不少,但他们都改变不了意识形态上的傲慢与偏见,史迪威的想法仅仅止于建立沟通,最终武器装备支援未能付诸实施。在离开中国时写给朱德的告别信中,史迪威表示由于不能与你和你所发展的优良部队并肩战斗,而非常失望。

八个月的奋斗,得到的却是一个耳光

性格决定命运。史迪威急躁、刻薄的致命性格弱点终于让他犯了一个难以挽回的错误。1944年9月,他不听劝阻,一意孤行,直接将一份美国总统罗斯福的电报当面交给蒋介石,电报以命令口吻要求蒋介石将全部中国军队交与史迪威指挥。这一行为彻底撕碎了一个大国元首应有的“体面”。蒋介石被彻底激怒了,他认为罗斯福的电报是对中国主权的挑衅,这次他铁了心让史迪威走人,哪怕因此会失去美国的支持,也在所不惜。

是成全一个美国将军的理想,还是稳住一个在国家战略中有价值的国家?老谋深算的政治家罗斯福,在冷静之余,果断选择了后者。此时美军已在太平洋战场上彻底掌握了主动权,一年前在德黑兰会议上斯大林也允诺苏联打败德国后6个月即出兵中国东北对日作战,利用中国大陆做反攻基地的“史迪威梦想”价值似乎不大了。就这样,史迪威被魏德迈取而代之。

魏德迈

“两年八个月的奋斗,得到的是一个嘴巴。”史迪威很早就发现“不理想”中国的总根源都来自蒋介石,出于对蒋介石政府的绝望,他认为要使中国对美国战略有用的话,就必须将这个“花生米”换掉,或者让其靠边站。作为一名斡旋中美关系的重要角色,中美双方政府对他的期待与其自身的职责,都是缝缝补补,而不是打碎重来。史迪威严重“越位”了,出局是必然的。

准确的预言

1946年11月13日,回国仅两年,这个拥有“钢铁意志”的军人郁郁而终,死于肝癌。也许当他扛着步枪行进在缅北丛林时癌细胞已在肆虐,但真正能放倒他的却是政治,癌细胞不过是落井下石。

1945年底,日本投降后几个月,病体沉重的史迪威拜访继任美国总统杜鲁门,恳求他不要为了蒋介石而干预中国的事务,他对杜鲁门说:“我们必须撤出中国,就是现在”。

马歇尔

闻听已卸任的老朋友马歇尔将奉命去中国调停国共内战,他在1946年4月6日写给友人的一封信中评论说“马歇尔不可能在水面上行走(预言马歇尔的调停必将失败)”,甚至在信中提及国共在东北的纷争时率性直言∶“我心里痒痒地想丢下铲子,到那里去和朱德并肩作战。”国共内战尚未开始,史迪威便准确预测到了战争的结局。

诚如史迪威所料,对美国而言,继续扶持“在中国日益不得人心和不为人所信任的垂死政府”,正是招致未来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乃至冷战格局中强大对手的致命错误,它就像多米诺骨牌中倒下去的第一块。后续的历史进程也进一步证明,被人指责缺乏政治头脑的军人史迪威,有着无与伦比的政治洞察力和预见性。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46377.html
上一篇郭建龙新书《盛世的崩塌》丨大唐盛世的前世今生和局中人
下一篇李碧华|短篇小说:樱桃青衣

为您推荐

美军无人机坠入黑海:白头老鹰和北极熊从未停歇的争斗

美军无人机坠入黑海:白头老鹰和北极熊从未停歇的争斗

黑海,是在欧洲和亚洲之间的一个内陆海,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这里经常是白头老鹰和北极熊斗法的前沿。3月14日,美国欧洲司令部发言人消息称,被俄罗斯战机“击中后坠毁”的美军MQ-9“死神”无人机尚未在黑海被找到。出自澎拜新闻视频截图美国欧洲司令部的一份声明称,俄军出动两架苏-27战斗机拦截MQ-9无人机,其中一架多次
黄维唯一一次违抗蒋介石命令,空军副司令飞往制止,黄维心意已决

黄维唯一一次违抗蒋介石命令,空军副司令飞往制止,黄维心意已决

1948年12月,正在解放军发起猛攻的时候,蒋介石给黄维和他手下各军长们写了亲笔信,签署了给十二兵团全体官兵的“嘉奖令”,连同早已准备好的毒气弹说明书空投到他的阵地上。然而,黄维兵团的官兵却把蒋介石的“嘉奖令”看成是“催命符”,一见这道“催命符”就知道快完了。仔细琢磨,却不无道理,蒋介石一到部队危急的时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