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会宁有这么一段路,承载了多少历史的厚重!

会宁有这么一段路,承载了多少历史的厚重!

有这么一段路,承载了多少历史的厚重!

贠守勤

(2022年7月26日)

引 言

先借用一句话: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应当说,历史文化也不例外。

会宁有这么一条路:

它是平民和皇上都在走的路,

它有一个名字叫左公大道,

它还有一个名字,民间叫中大路,

它是承载了厚重历史文化的路,

它是有史以来,从未间断过的会宁东西主干道,是甘肃境内绵延两千多年的重要通道。

它就是青江驿到会宁县城的路,距离会宁县城仅30公里。

青江驿到会宁县城的这条路是历史上的古道,金代,开通六盘山大道,由静宁县界石铺入会宁,沿祖河经今县城、鸡儿嘴、定西,到兰州去河西。

明代,陕甘新驿道畅通。

清代,从兰州经定西、西巩驿、会宁、青江驿、静宁、平凉去西安的兰州官道,按走车标准,拓宽改造,盛极一时,群众俗称“中大路”。

《甘肃省志·公路交通志》记载:“会(宁)界(石铺)公路,起自会宁县城南关,东经翟家所、太平店、青江驿到达静宁县的界石铺,与西兰公路相接,全长57.2公里。该线是‘丝绸之路’中线和‘左公大道’的一部分,民国时期‘兰平汽车路’亦经此道。民间称之为‘东大路’。”

一、秦始皇嬴政曾经走过这条路

《会宁县志》记载:“始皇二十七年(前220年),秦始皇西巡陇西、北地二郡,到达陇西狄道(今临洮),再自狄道经榆中、定西、会宁、静宁,到达北地郡义渠(今庆阳东南),返回咸阳。”秦时,会宁属于北地郡,雍州辖。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二十七年(前220年),即统一全国的第二年,开始巡视边疆,“二十七年(前220年),始皇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过回中。焉作信宫渭南,已更命信宫为极庙,象天极。自极庙道通郦山,作甘泉前殿。筑甬道,自咸阳属之。是岁,赐爵一级。治驰道。”治驰道,即修国道。秦始皇二十七年“巡陇西、北地”后即宣布“治驰道”,从此开启了帝国道路建设的宏大工程。

“二十七年(前220年),始皇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过回中(回中,在今甘肃华亭南,陕西陇县西北)焉。”鸡头山就是崆峒山,鸡头道就是由崆峒山前峡至今庄浪县通边的道路,它是黄帝“西至空同,登鸡头”古道的向西延伸。

这次出巡,文武百官及武士三千多人。始皇所乘的车称金银车,6马挽驾。秦始皇登上了崆峒山,并命李斯在一块巨石上写下“西来第一山”几个大字以示纪念。

秦始皇平生八次出巡,“二十七年(前220年),始皇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过回中”是唯一一次西向巡行。

二、汉武帝刘彻曾经走过这条路

《汉书·武帝纪》中记载说:“五年(前112年)冬十月,行幸雍,祠五畤。遂逾陇,登空同,西临祖厉河而还。”雍州,是古代的九州之一,当年祖厉县属雍州所辖。五畤又称五畤原,在今陕西凤翔县南。陇就是陇山,为现在的六盘山。空同就是崆峒山。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元鼎五年十月,武帝巡视西部进入雍州境内,在五畤祭祀天帝后,翻越陇山,登上崆峒山,最后西行到达祖厉河边后开始返回。祖厉河就是今天祖厉河,由祖河和厉河组成,汉武帝由青江驿翻越大山顶进入祖河境,再向西到达祖厉河(位于会宁县城,在此祖河和厉河的交汇)。

历史上秦始皇、汉武帝、宇文泰、宇文邕、成吉思汗,以及林则徐、左宗棠、谭嗣同、邓廷桢和藏传佛教领袖班禅尔德尼·洛桑土登·曲吉尼玛曾经惠临会宁。

三、民族英雄林则徐曾经走过这条路

由于“虎门销烟”引发了鸦片战争,道光皇帝选择了屈辱的“议和”,将林则徐革职查办,“从重发往新疆伊犁,效力赎罪”,途中走过了这条路

林则徐携三子林聪彝(时年18岁)、四子林拱枢(时年15岁)一行分乘三辆马车(其中一辆装的全是书和宣纸)于清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二日(1842年11月27日)清晨从静宁州城住所起身,晚上到达会宁青家驿,在驿城用晚饭并住宿。然后经过罐子峡、大山顶、太平店、翟家嘴、张城堡于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三日(1842年11月28日)晚入住在会宁县城,还为桃花山乐楼和关帝庙题写“镜花水月”和“物华天宝”的匾额,也留下了不少中堂对联墨宝。林则徐也对会宁城给予很高评价,认为“颇为完整,自泾州西来,皆无其比”。

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七月二十二,林则徐路过青江驿时曾住宿一晚,还表扬了青江驿行馆。林则徐《荷戈纪程 》记载:“又五里青家驿,宿。此地有堡城,行馆在堡内,颇新洁。”

林则徐《荷戈纪程 》记载:“又三十里罐子峡(今属会宁杨崖集镇)。又十里清水河。又五里倒回沟(位于青江驿东侧,倒回沟上有利济桥,左宗棠题名),缘山路回环复叠,中隔山沟,后行望前行者似折而回,故为是名。”

四、晚清重臣左宗棠曾经走过这条路

清同治五年(1866年),已经54岁的左宗棠由浙闽总督出任陕甘总督,遂以钦差大臣督办陕甘军务。他一路向西走来,出长安,过潼关六盘山、会宁、青岚山、定西、兰州、河西走廊,一直到新疆喀什。

西行路上,他倡导修筑从陕西长武经定西至新疆的驿道,让树开路,遍栽杨柳,人称“左公柳”。

左宗棠的西征军在整修道路的同时,还修了大量桥梁。仅青江驿到会宁县城这条路就修筑大小砖石、土木桥19座。19座古桥中,除了明天启四年(1624年)修的青江驿通涉桥外,其余18座皆应该为光绪元年(1875年)或光绪二年(1876年)建造。

根据两次实地考察判断,19座古桥中,除了张城堡桥、涝子(刺)沟桥、七里铺桥,利济桥之营房沟桥、大湾口桥、孙家岔沟桥6座桥在祖河以南外,其余13座都在响河和祖河以北。其中董家沟桥、桥子沟桥、白家沟桥、古城子桥等四座桥梁,起名“平政桥”。

今定西市安定区的“永定”桥当年也在会宁县境,为陇西段丝绸大道中路必经的官商要道,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巩昌知府王廷赞主持在此修建一桥,后人称之“王公桥”。此桥一遇山洪,即行坍毁,年复一年,劳费民力不少。左宗棠进驻安定时,王公桥已毁弃不能通行。遂命其对此桥进行了彻底修建,“工峻,幕府请作记,宗棠曰:掠美沽名吾不为也,但名之曰永定”

左宗棠题会宁昭忠祠联:

百战树功名,跃马横戈,豺狼丛中争效命;

千秋怀义烈,刑牲击鼓,麒麟冢畔与招魂。

五、九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曲吉尼玛曾经走过这条路

当地百姓传说,九世班禅曾经过祖河源头之大山顶(我们在《古今会宁》第三集《穿越千年祖厉河》,2018年5月2日播出,采访太平小学退休教师滕树田时,进行了现场解说)。

《会宁县志》记载:“民国13年(1924年)9月,九世班禅额尔德尼·曲吉尼玛赴北京途经会宁,乘黄缎八抬大轿到达县城,县长王密及群众百余人前往北河湾迎接,夜宿县高等学堂(今601站),次日晨即东去。”

班禅额尔德尼·曲吉尼玛赴北京途经会宁,请武国柱就地烹饪了几道小菜和薏米莲子汤。九世班禅进食后,非常满意,惊叹道:小城竞有如此高师!在夸赞的同时,又接见了武国柱,送给他一些麝香等名贵药材,以示犒赏。

六、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曾经走过这条路

传说金哀宗完颜守绪正大三年(1226年),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在征伐西夏时,遇天气酷燥,曾上山避暑,并留有“大汗拴马树”耸翠于戏楼侧。后遂建元塔“罗罗王塔”可透梗概。

历史记载:“1227年8月,被誉为“一代天骄"的成吉思汗走到了人生的终点,在六盘山的萨里川行宫中,他召集左右,做出了人生中最后的一项谋划。”

《会宁县志》有:“哀宗正大四年(1227年)春季孛尔只斤铁木真(即成吉思汗)攻西夏。三月,破西宁州”的记载。

据史书记载,南宋宝庆三年(1227年)春,成吉思汗率蒙古大军南下,“二十二年丁亥春,帝留兵攻夏主城,自率师渡河,攻积石州。二月,破临洮府。三月,破洮、河、西宁三州(原文为二州)。夏四月,帝次龙(隆)德,拔德顺州,德顺节度使爱申、进士马肩龙死焉。五月,遣唐庆等使金。闰月,避暑六盘山”。

可见,成吉思汗在渡过黄河进入金政权辖境内得了今属青海循化县治的“积石州”以及今甘肃境内的临夏(河州)、临潭(洮州)、临洮(临洮府)、会宁东(西宁州)的广大区域后,进入了六盘山区的龙(隆)德。

南宋宝庆三年(1227年)4月,成吉思汗大军在攻打西宁城东侧的德顺州时(今隆德县)时,花了近1个月时间。而西宁城作为重要战略要道,成吉思汗在征西夏途中,应该确实亲自到过。

期间,成吉思汗的指挥部就极有可能设在西宁城。根据诸多史料记载,成吉思汗病死六盘山,而六盘山是一个宽泛的地域概念,涉及到今天的六盘山东麓、西麓,今甘肃和宁夏的广大区域。而西宁城位于六盘山西麓余脉的两山间,距六盘山主峰150公里处,在当时是个非常重要的城市,并且城墙坚固、三城相连、易守难攻。因此可以推断,成吉思汗死在西宁城的可能性极大。

据查脱脱生于元皇庆三年(1314年),幼时由其伯父伯颜抚养。至元四年(1338年)为御史大夫。时伯颜专权,为顺帝所忌。至元六年(1340年),他奉诏罢逐伯颜,次年任中书右丞相,恢复科举,雪冤狱。用贾鲁治黄河,主修宋、辽、金三史。至正十一年(1351年)红巾军起义,他率军围徐州,杀芝麻李。十四年又率军到高邮围攻张士诚,旋被劾劳师费财,撤职流放,至正十五年(1355年)被毒死,年仅41岁。传说脱脱谪居西宁城期间,曾于会宁县城北20公里之放马塬(亦称沙石塬),县西北60公里之铁木山放牧马。

王文元《会宁西宁城·三城相连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一文记载:“而根据《元史》记载,公元1227年春,成吉思汗率蒙古大军南下时曾经在西宁城驻扎过。”

《金史》记载,在1227年的4月,成吉思汗大军攻打德顺州(今隆德县)时,花了近一个月时间,期间成吉思汗的指挥部极有可能在西宁城。如果成吉思汗从西宁城经过隆德县,再上六盘山,那会宁县城至青江驿的这条路就是必经之路了。

七、会宁的丝绸之路曾经经过这里

“丝绸之路”自长安开始,翻越六盘山进入会宁境内,经过的路线大体有两条,其中一条从静宁界石铺进入会宁境内,经过青江驿(当年无驿)、西宁城(当年无城)和今会宁城(当年无城),然后向北,经过新会州州治郭虾蟆城或祖厉县县治大羊营城,再折向西北经过关川(因乌兰关而得名)到达乌兰县县治马家堡城,最后进入定西鲁家沟向金城兰州进入河西走廊。一条同样经过青江驿、西宁城和今会宁城,向北,经过郭虾蟆城后继续向北,通过“丝绸之路”北线之靖远县城,再由靖远以西之虎豹口过黄河经吴家川进入景泰,或由索桥堡渡黄河进入景泰,再向西北进入河西走廊。

汉代丝绸之路经过青江驿——会宁县城图。图片来自甘肃省志交通志

清代丝绸之路经过青江驿——会宁县城图。图片来自甘肃省志交通志

八、这条路曾经是“甘肃省”东西通道、“巩昌府”第一驿站

青家驿,明洪武十年(1377年)设,与会宁县治所由西宁城迁于今会宁县城同期。明正统年间(1436—1449年)建成驿城,即驿所早于驿城(今寒陵关城)60年左右。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裁驿,驿所存在了378年。民囯时改地名为青江驿,青江(家)驿地名延续了六百多年。

“甘凉孔道,巩郡首驿”,出自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楚南毕蓂阶纂修的《会宁县志》,原文:“青家驿,即古寒陵关。东自界守铺入峡,两面高山屹立,蜿蜒三十里,有关隘形势。前代皆名‘青家镇’,明因之。又名‘青家所’。国初改为驿。其城半跨东崖山,周围三里九十余步。东西二门。东接静宁西至县治,皆九十里。为甘凉孔道,巩郡首驿。”

青江驿曾有“甘凉孔道,巩郡首驿”之谓,“甘凉”指甘州、凉州即张掖、武威等地这里代指甘肃。

“甘凉孔道”即从长安进入甘肃通过青江驿、经过陇中、进入河西走廊再进入新疆。青江驿既是丝绸古道,也是明清及其民国以来的中大路,是甘肃境内绵延两千多年的一条重要通道。

“巩郡”指巩昌郡,实际在设驿站时,青江驿属于巩昌府隶陕西行中书省,“巩郡”是习惯称呼。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置陕西等处行中书省巩昌府属之。《子部·明代笔记》:明姜清《姜氏秘史》卷二/豫章丛书本:“己丑(1589年)改巩昌府会宁县青家驿巡检司为古城巡检司。征谪戍官伏离等入京复为指挥佥事等官。李景隆次于德州征谪戌武官赴德州操备。调抚州守御千户所官军赴德州听操。”

“巩郡首驿”是指明代甘肃从东到西的第一个驿站。

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置陕西等处行中书省,巩昌府属之。时隔8年,至明洪武十年(1377年)设驿,隶属关系没有发生变化。

《子部·明代笔记》,明姜清《姜氏秘史》:“己丑(1589年,明万历十七年),改巩昌府会宁县青家驿巡检司为古城巡检司。征谪戍官伏离等入京,复为指挥佥事等官。李景隆次于德州,征谪戌武官赴德州操备。调抚州守御千户所官军赴德州听操。”文中说明这时青江驿驿站属于巩昌府。

明代,巩昌府辖陇西、安定、会宁、通渭、漳县、宁远、伏羌、西和、成县、秦州、秦安、清水、礼县、阶州、文县、徽州、两当等十余州县。

《巩昌府新志》记载:“明时,陇右地区设4府,巩昌府最大,管秦、徽、阶三州、14县以及岷州卫、洮州卫、靖远卫、西固所,辖区相当于今天水、定西、陇南、白银和甘南的大部。清朝因之。”

清代,巩昌府治陇西(今陇西县),辖区因明,即相当于今天水、定西、陇南、白银、甘南5市州等。

清乾隆时期,陇西商业及商品市场空前活跃,巩昌府城是当时陇右繁华的大城市。下辖:陇西、安定、会宁、通渭、宁远(今武山县)、伏羌(今甘谷县)、西河(今西和县)共7县,岷州(今岷县)1散州,洮州(今临潭县)1散厅。此处再见青江驿为巩昌府所辖。

由此可见青江驿至会宁县城在甘肃古道驿站历史上的地位。

九、过路诗人的罕见吟咏

这一条曾经西安到兰州的必经通道,很多历史名人从这条路上经过,并且留下了大量的诗词,如像明赵完璧《青家驿晓发》、《宿青家驿》、《次韵岁寒亭》,清俞明震《朝发青家驿》、清李苞《青家驿道中》、清严廷中《青家驿晚眺怀同人》、清王崧《青家驿次张二如题壁韵》、清青家驿丞陈联壁《木石歌》、明栗奎《乌兰霜歌》、赵完璧《会宁县旅夜简吴桧皋太守堂翁》、赵完璧《月夜会宁县道中》、明杨旦《会宁道中》、明黄英《会宁县其一》、黄英(番禺人)《会宁县其二》、明张佳赢《登会宁原上作》等。

林则徐路过青江驿时曾经解释“倒回沟”。林则徐《荷戈纪程 》记载:“又三十里罐子峡(今属会宁杨崖集镇)。又十里清水河。又五里倒回沟(位于青江驿东侧,倒回沟上有利济桥,左宗棠题名),缘山路回环复叠,中隔山沟,后行望前行者似折而回,故为是名。”

林则徐曾在青江驿留宿,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七月二十二,林则徐路过青江驿时曾住宿一晚,还表扬了青江驿行馆。林则徐《荷戈纪程 》记载:“又五里青家驿,宿。此地有堡城,行馆在堡内,颇新洁。”

左宗棠曾撰写《平政桥碑记》(位于翟家所),王复旦曾撰写《重修通涉桥记》(位于青江驿)。

仅在两个相邻的驿站之间(古为九十里,今为三十公里)的古道中由外地过路人人吟咏出出十五首诗词,这在白银市绝无仅有,在整个陇中也难以见到,乃天下奇观也!

十、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曾经多次走过这条路

(一)会宁县城第一次会师,红一方面军左权、聂荣臻等曾经走过这条路

1936年10月7日,红一方面军一军团一师,十五军团七十三师在会宁县城与红四方面军四军两个团会合,从此拉开了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的序幕。

10月4日,红一方面军一军团代理军团长左权、政治委员聂荣臻率领一师、二师经过宁夏西吉县硝河城南下,同先期占领界石铺的特别支队靠拢,最后到达会宁县城,形成会师,他们的行军路线是:宁夏西吉硝河城——静宁界石铺——会宁青江驿——会宁县城。

(二)青江驿第二次会师,红四方面军孙玉清、陈海松等曾经走过这条路

1936年10月17日, 红二方面军六军团进入会宁杨崖集、青江驿一线,与红四方面军九军会合。其中红四方面军九军(军长孙玉清、政治委员陈海松)的行军路线是:会宁县城——太平店——青江驿。

(三)老君坡第一次会师,红一方面军曾国华、郑雄等曾经走过这条路

1936年10月18日,红二方面军军长陈伯钧、政治委员王震等,从青江驿到达老君坡,与红一方面军一军团二师(师长杨得志、政治委员萧华)五团(团长曾国华、政委郑雄)等会师。其中红一方面军一军团二师五团:会宁县城——太平店——老君坡。

(四)老君坡第二次会师,红二方面军任弼时、贺龙、关向应、王震等曾经走过这条路

1936年10月15日至17日,中国工农红军二方面军总指挥部和第二军团、第三十二军等曾在侯家川村侯家川社街道上驻扎休整。10月17日,(红二方面军)任弼时、贺龙、关向应、王震赴会宁县城参加中共中央西北局会议。10月21日,红二方面军总指挥部和二军团、三十二军等,从侯家川、谷头岔经太平店到达老君坡,与红一方面军一军团二师政治委员萧华等会师。由于10月17日任弼时、贺龙、关向应、王震赴会宁县城参加中共中央西北局会议,10月21日在老君坡会师,任弼时、贺龙、关向应、王震很有可能从会宁县城经翟家所、太平店、到达老君坡会师,不可能再返回侯家川走翻越西兰公路、太平店去老君坡这条路线,故有任弼时、贺龙、关向应、王震等由会宁县城去老君坡走会宁、青江驿这条路。

十一、会宁第一个秦剧团红星剧团从这里走来

民国31年(1942年),青江驿人和为贵、侯重山从通渭聘请秦腔演员魏国玺、何三娃、陈风歧为师傅,购置行头道具,收徒授戏,起名同乐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同乐社延请通渭演员入社,扩充戏班,演职员达20余人,行头道具增加,表演技艺渐进,成为长年职业剧团。1953年3月,以同乐社为基础,邢正国牵头成立秦剧团,会宁县长冯琯命名红星剧团。1956 年6月,经甘肃省文化局批准,命名为“会宁县红星剧团”。田宗义、陈玉梅等一批青年演员演技较好,颇受观众欢迎。1963年3月,红星剧团撤销,38名演职员中10名调定西地区秦剧团,28名回家务农。

十二、大山岭将这条古道分为黄河流域与渭河流域

大山顶以东的响河水向东流,汇入界石铺河,再经界石铺河流入葫芦河,通过葫芦河最终汇入渭河,称为渭河的一条支流;大山顶以西的祖河水向西流,汇入祖厉河,再向北汇入黄河,祖厉河是黄河的一条主要支流。

说明:渭河在陕西潼关汇入黄河。

青江驿是白银市丝绸之路入口第一站、白银市明清古道入口第一站。

青江驿曾经是甘肃省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排头兵,甘肃省的“小岗村”。

青江驿到会宁县城的这条路上分布着19座古桥遗址、“七十二道脚不干”遗址,分布着西宁城遗址、张城堡红军战斗遗址、明代递运所翟家所古城遗址、太平店红军长城过境遗址、“左公大道”遗址(位于大山岭,非常难得)、二阴湾齐家文化遗址、青江驿红军会师旧址、海原大地震遗址、代湾汉墓遗址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47809.html
上一篇中国最后一名进士——邯郸人李景濂
下一篇宣传的目的就是彻底征服民众:纳粹宣传部长戈培尔的理论

为您推荐

左宗棠洋务企业主帅被遗忘?今人的见识和思想,让李鸿章角色彰显

左宗棠洋务企业主帅被遗忘?今人的见识和思想,让李鸿章角色彰显

洋务运动是在1840年,中国大门被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列强打开后,最具实质性的“自强”运动。一方面它受林则徐、魏源思想激发;一方面直接因应对太平天国运动而出现。洋务运动首先是军事上的洋务运动,这和明朝向葡萄牙学习进而仿造佛朗机铳的明朝军事洋务运动是一样的。但比明朝更先进的地方在于:清朝的洋务运动,从军事拓展
左李何以不能共存?陕西助剿中李鸿章怎样意图夺左宗棠的兵权

左李何以不能共存?陕西助剿中李鸿章怎样意图夺左宗棠的兵权

上文“1866到1874年李鸿章四次陷害左宗棠:陕西助剿背后的算计”,从曾左李三人的关系入手,谈了曾李特别是李与左宗棠之间的矛盾。二人的矛盾起于军饷之争,这在任何时代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本质性的矛盾则分裂于路线之争,即中国在自强的过程中如何把个人利益、集团利益、朝廷利益、天下利益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如何应对外
千人骑兵队被灭口,依靠母骆驼确定位置,成吉思汗陵为何如此神秘

千人骑兵队被灭口,依靠母骆驼确定位置,成吉思汗陵为何如此神秘

一、一代枭雄 横空出世十二世纪中期,中国正值北宋末期,北方鞑靼的蒙古社会尚处于没有开化的部落社会。在蒙古草原上,一个叫达达尔的地方(属今蒙古国肯特省),有一个部落的首领叫也速该,1162年,他在激烈征战中打败了强劲的对手,杀死了另一个部落里叫铁木真的勇士。5 月 27 日凯旋回来,正好自己的儿子出生不久,为了
19岁才女公开招婿,穷小子左宗棠妙对奇联,抱得美人归

19岁才女公开招婿,穷小子左宗棠妙对奇联,抱得美人归

1831年,湖南湘潭有位周姓大户为姑娘公开招婿。周姑娘是位才女。她出了7副对联,其中一对“凤 凰遍体文章”,就难倒众多求婚才子。20岁的乡下穷小子左宗棠前去打擂,抱得美人归。​左宗棠是湖南人,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但是他属于大器晚成,60岁之后才成为封疆大吏。之前并不顺利。左宗棠的童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