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进位天后是武则天控制朝政的开端,其治国得失参半

进位天后是武则天控制朝政的开端,其治国得失参半

唐朝尤其是初唐,是个相当开放的时代。这个时代的开放,不仅表现在文化、政治以及中外交流上,且表现在社会风气上,其中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妇女有着和男子近乎平等的地位。

得宠之前的武则天

在如此社会风气的烘托下,走出了一个千古绝唱的女人,一个长期被男性津津乐道的女人,一个永远被女性当作荣耀的杰出女性。这个女人叫武则天。

她是唐初二等功臣武士彠的小女儿,父亲亡故后跟着守寡的母亲杨氏生活。由于杨氏是武士彠的填房,故而她们母女受尽了正房子女的欺辱。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武则天产生了想要摆脱困境成为人上人的强烈意愿。

十四岁那年,唐太宗听说她长得美,将她召入宫里做才人(嫔妃的一种名号)。按说,上层社会的家庭是不愿让女儿进宫的。因那意味着从此天各一方。可君王之命不能违,母亲杨氏大哭着与女儿诀别。而武则天却洒脱得很,不仅洒脱,且带着兴奋说:“见天子庸知非福,何儿女悲乎?”

进了宫,因模样妩媚,唐太宗给她赐了个号,唤作“武媚”。据武则天日后回忆,那段时光,她是得宠的。这完全是言过其实,因为一则她的才人名号始终未曾向上挪动过,二则正处于生育旺期的她却从未怀孕过。

李世民

在唐太宗弥留之际,武则天生出了浓重的心事:按照唐朝内宫规矩,先帝驾崩,凡没子女的嫔妃,都要被送入寺庙,出家为尼。这规矩等于要把她余下的漫长生涯,断送在青灯黄卷边,这是她所不愿的。为了改变命运,她使出手段,和太子李治建立了暧昧关系。

坐稳皇后之位的武则天

尽管按例她还是被送进了感业寺,然对她魂牵梦萦的李治,在上台后不久,就迫不及待地将她接进了宫。唐高宗的王皇后是欢迎武则天的,因她正在嫉妒嫔妃萧良娣的受宠,而要武则天来帮她一把。

武则天百般奉迎王皇后,在取得昭仪名号,再夺了萧良娣的宠以后,她变换策略,开始打击王皇后,欲取而代之。她不择手段,将王、萧二人置于死地。

武则天在她的左右手李义府、许敬宗的帮助下,终于成了皇后。然而她是杀开一条血路,才冲破重重阻力的。在这前后,曾反对过她做皇后的元老大臣,如长孙无忌、褚遂良、韩瑷、来济等等,不是被赐死,就是被送上了断头台。在她成了皇后之后,大臣上官仪密奏唐高宗,说她作威作福,滥用大权,建议将她废黜。

唐高宗同意了,可武则天闻讯后,反而逼唐高宗处死了上官仪。上官仪的被杀是一个重要的政治分水岭,标志着武则天彻底控制了政权。

控制朝局的武则天

唐高宗长期头昏目眩,史称“痛风”,可能患有今天高血压的病,苦于理政,加上性格多少有些懦弱,很需要这个能干的皇后来帮他分担政务。每次上朝,唐高宗和武则天并坐在宝座上,在前面垂一道帘子。百官所奏的各种政事,多由她决断。各级机构、官员上表,将他们并称为“二圣”。

武曌

中国史学界在对武则天的研究中,一直将“二圣”这个称呼作为武则天准备夺取帝位的过渡信号。其实不然,“二圣”并非武则天的独创,隋朝的独孤皇后与隋文帝也曾并用过这个称号,其只是显示了皇后与君主并驾齐驱的地位。

真正的信号是在上元元年(674年),她借唐高宗称号“天皇”之名,自己进号为“天后”。天后的提法旷古未有,其使皇后从皇帝的配偶,提升为上天所降赐的女性最高掌权者。此时,为病魔所苦的唐高宗对武则天失去了最后的约束力。不仅一任她所为,更准备下诏将帝位转给她,只是在宰相的劝阻下才作罢。

弘道元年(683年)唐高宗驾崩,由武则天所生的第二子李显继位。唐高宗共有八子,其中武则天生了四子:李弘、李贤、李显、李旦。早先册了宫人刘氏所生的李忠为太子,后被武则天用李弘所取代。李弘成了太子,却在许多方面与母亲不同心而遭鸩杀,改立李贤为太子。李贤仍看不惯母亲结果流放远地被逼自杀。

李显是个无用之人,加上唐高宗有遗言,凡不能决定的军国大事,均由武则天处置,从而他只是个供摆设的傀儡。实际是皇太后武则天在临朝称制。

尽管李显无半点君主气象,可武则天为了加重她专权的威势,仅两个月就将他废为庐陵王,外迁到房州(今湖北房县),另立李旦为帝(庙号唐睿宗)。李旦是比李显更为虚化的政治符号,大小政务的处理权全部落到了武则天手里。

李显、李旦均是长君,也就是成年的君主,按理应该由他们来亲政。然武则天非但把他们当成傀儡,且毫无顾忌地玩废立君主的游戏,吞噬了唐朝的政柄。这激起了所有忠于唐朝的政治势力的愤怒,他们为了维护唐朝和唐朝给他们带来的利益,纷纷起来,从朝内到朝外,用各种方式反对武则天的行径。

徐敬业

反对得最激烈的是李勣的儿子徐敬业,他以匡复庐陵王为号召,在扬州举起了反武的旗帜,自称匡复府上将,大军十万多,兴师问罪。武则天沉着应对,命左玉钤大将军李孝逸率三十万大军前去征讨。

徐敬业的军事才干远不及他的父亲,在战略上犯了严重的错误,不渡江向洛阳挺进,而贪于在江南发展地盘。最后兵败被部下所杀。徐敬业的军事反武不过是昙花一现,仅三个月便败,而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为他所撰写的《讨武曌檄》倒成了一篇经典散文,流传千古。武则天读了,竟说:“有如此才,而使之沦落不偶,宰相之过也!”

继徐敬业之后,唐宗室成员也付诸了军事行动,唐太宗之子越王李贞起兵于博州(今山东聊城东北),琅邪王李冲父子起兵于豫州(今河南汝南),然均被武则天所镇压。

朝内反武的代表,是宰相裴炎。他要求武则天归政于唐睿宗,被武则天投入大狱后再处死。

为扫清朝内的政治阻力,她制造了“铜匦”,接受来自各方上下的言论,更接受不论事实的告密。只要符合她的心思,不仅予以接见,还可破格升官。即使告密失实也不追究。如此使朝廷臣僚们随时可能处于被告密的危险之中。此外,她大用酷吏索元礼、周兴、来俊臣、侯思止等人,让他们用各种惨无人道的刑具,审讯被告入狱者,并将其大多折磨致死。恐怖的气氛笼罩于整个朝廷,以致大臣每日早晨上朝都要和家人诀别。如此,凡是不利于武则天的臣僚几乎被清除一空。她大开杀戒,不仅杀宗室,杀大臣,且清算了从前欺负她的同父异母兄弟,除去了阻挡她篡权的家庭成员。

称帝后的武则天

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一脚踢开了唐睿宗向天下宣布易唐朝为周朝,自己走上皇位,号“大周圣神皇帝”。作为女皇的武则天,以她独特的政治手腕,经营她来之不易的周朝。

为打破传统政治格局以建立承认她的政治基础,武则天一边不拘一格,把仕途向所有人开放,有意造成官吏冗多的现象;一边对那些不称职者随时予以贬职与杀戮。这种带有滥用性质的走马灯式的用人方式,为她改造了朝廷的人事组织,彻底实现了政由己出的政治局面。

狄仁杰

然而,同时她又用她的慧眼在审察着臣僚,对那些正直并有才干的大臣,如狄仁杰、姚崇、宋璟等,不仅给予一定的保护,还放手予以任用。在这些大臣的辅助下,朝廷逐渐出现了转机与生机。

武则天的功过

武周王朝是乱的,但只是乱在初期,乱在官场,乱在中央,而整个社会基本仍处于安宁的状态。当中央政府按照武则天的意志被改造后,乱就结束了(比如酷吏在完成作用后,全得到了严惩),重新发挥了正常的政治功能。

客观而言,武则天的政治作为,大部分还是建设性的,其为“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做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外交和民族关系上,武周王朝是有得有失。早在垂拱年间,吐蕃以强劲之势,向西域发展,迫使唐朝放弃了对于阗、疏勒、龟兹、碎叶等安西四镇的控制权。长寿元年(692年),武则天调大军奔赴西域,征讨吐蕃,连克四镇,再度设置了安西都护府。

在东北,契丹攻陷营州,武则天两次派出讨伐大军 ,一次中伏全军覆灭,一次大败而回。接着,她在神功元年(697年)第三次派出达二十万的大军,击破契丹,迫使契丹余众投奔突厥。

在政权结构上,武则天在任用了一批原唐大臣的同时,将她的侄子武承嗣、武三思等人安排到了执政的位置上,以构成武周王朝的特征。此外,她还先后置换了不少面首,如和尚薛怀义、御医沈南璆、美少年张昌宗与张易之兄弟等,一则消除理政的疲惫,愉悦身心;二则作为政治羽翼以强化她的私人政治。

武曌

然而,不管武则天多么精明强干,能在许多无路的地方走出路来,但在改唐为周后,作为李唐皇族的媳妇,又作为武氏家族的族长,遇到了一个难以克服的悖论式的难题:在她百年之后,到底将皇位传给儿子,还是传给侄子?

皇位传承困扰下的武则天

传给儿子,无疑会恢复李唐王朝;传给侄子,在姓氏上虽顺理成章,可究竟是传给了外人。武则天为此踌躇日久,在狄仁杰、李昭德等大臣的劝喻下,最终,她将李显接了回来,立为太子。

神龙元年(705年)年初,趁年事已高的武则天病重之际,宰相张柬之会同大臣敬晖、崔玄玮、桓彦范、袁恕己,组织羽林军发动了政变。杀死张昌宗、张易之兄弟,逼前后执政近半个世纪的武则天将皇位传给李显,使李唐王朝复辟成功。

当年的年底,被迁入冷宫的武则天在弥留之际,被迫取消了武周的帝号,改称“则天大圣皇后”。武则天去世后,与唐高宗合葬在乾陵(今陕西乾县境内)。

在名分上,她只是以皇后的身份与丈夫唐高宗合葬。但由于她在历史上的影响比唐高宗大得多,后世已将乾陵视为她的陵墓,反而把唐高宗淡化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59268.html
上一篇“诽谤之木”的变迁
下一篇历史上手足相残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唐朝时期的玄武门之变

为您推荐

李世民为何就那么在乎自己的《起居注》?

李世民为何就那么在乎自己的《起居注》?

撰文:赵立波“不要人夸好颜色,但留清气满乾坤。”翻开厚重的历史可以看到无数个人物最终黯然凋落成几片文字,而他们生前无不想以昂扬的正面角色出现在史书之上,以此让自己的色彩穿越历史受人仰慕。无疑大唐的李世民对于身后名做了最为全面的保护,​因此如同一个高超的时间设计者,最终让他的身上披满了光环,事情发生在
史上第二个武则天,被扼杀了

史上第二个武则天,被扼杀了

读历史有个问题值得探讨:为什么有武则天的先例,中国历史上却再也出不了女皇帝?常见的解释是,女人窃权,就像牝鸡司晨,必定乱政,武则天之后,整个社会已经不能容忍女皇帝的出现。所以,没有女皇帝,是王朝之幸,天下之幸。这种解释,在历朝历代都很盛行,构成我们认识历史的“常识”的一部分。但是,背后的逻辑,细思恐
改变了唐朝命运的香积寺之战,为何在史书中寂寂无名?

改变了唐朝命运的香积寺之战,为何在史书中寂寂无名?

在军迷圈中流传着一句“黑话”,叫穷则战术穿插,达则给老子炸。这说的是以前的人民军队装备差、火力不足,想战胜敌人就必须多动脑子,甘冒风险和损失以达到以巧破力、以弱胜强的战术目的。现在国家富强了、军队强大了,打起仗来似乎就简单多了,只需要火力开路、狂轰滥炸过去,一切顽敌都得灰飞烟灭。兔子和鹰酱这对老冤家
唐朝最特殊的藩镇将领:放弃割据归顺朝廷,帮助唐宪宗中兴

唐朝最特殊的藩镇将领:放弃割据归顺朝廷,帮助唐宪宗中兴

安史之乱后,河北地区形成藩镇割据的情况,其中以“河朔三镇”最为强悍,他们表面上臣服于唐朝朝廷,但实际上拒绝向朝廷缴纳赋税,并且自行任命官员,节度使的职务甚至可以传给兄弟子侄,唐朝皇帝对于这些情况也无可奈何。可是后来,藩镇中出现了一位特殊的将领,他主动放弃割据,助唐宪宗实现中兴!那么,这位将领到底是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