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立宪改革强制铁路国有化,盛宣怀给了清廷一记闷棍

立宪改革强制铁路国有化,盛宣怀给了清廷一记闷棍

不少朋友问我:“大清后十年大搞立宪改革,咋就说没就没了呢?”这话跟问国民党败逃台湾也差不多,真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简言之,一是天时,中国历朝历代都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大清太迟暮了,什么三高啊、老年痴呆啊,都得上了,死是早晚的事;

二是地利,沿海沿江的租界城市,从哈尔滨、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厦门、武汉,直到广州等,实业、贸易、金融蓬勃发展,与中原、以及内陆板块,已经开始撕裂了;最后是人和,老百姓期盼过上好日子,野心家们何尝不想抢班夺权,尤其是留学的年轻军官,与日本的士官生一样狂躁。

但是,断裂的点在哪儿呢?没人可以预见,是什么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为什么事,扇动了一下翅膀。百年过去,一切都清楚了,是盛宣怀这个幺蛾子。1911年的今天,他宣布各省商办公司的铁路,都有偿收归国有,直到闹出了保路运动,引发了武昌的那一枪。

政策出台以后,得到云南、贵州等边远省份的响应,反对态度最激烈的是四川和广东。这俩省的总办都是詹天佑兼着,公然发电反对,认为国有政策失信天下。川汉铁路是一家民营公司,原本募集股本1400万两,其中700万两已投入铁路建设;余下的一半,有300万两被一个叫施典章的经理,挪到上海去做墨西哥的橡胶期货,亏空殆尽。

当时,根据不同省份商办铁路的情况,盛宣怀制定了不同的赎买收回方案。对川汉铁路,他只同意发给股东大约400万两的国家保利股票,拒绝为经理人亏空买单。他说:“朝廷的钱来自全国,政府没有权力慷百姓之慨,来弥补四川公司自己造成的投机损失。”

同时,经过20多轮艰苦谈判,盛宣怀与外资银行达成了600万英镑的借款合同:贷款年利息仅为5%,而国内钱庄的平均利息是13%。这使得他态度更加强硬,力劝摄政王绝不妥协,结果,害了自己不说,也葬送了大清朝。

那会儿,川人办铁路的热情极高,几乎是全民参与,茶馆里全在议论这事,憧憬着未来的发财梦,一听亏了,心里顿时承受不了了。四川在民间,是袍哥控制的,手里有武装,而且已经与不断起义和暗杀的同盟会联手了,成都全市罢市,学校停课,各街供光绪牌位,处处都有革命党人的身影。

川督赵尔丰逮捕了几位带头的激进分子,巡防军开枪射杀民众数十人。血案发生后,局势越发不可收拾了。各地袍哥会攻成都,那叫一个热闹啊。武汉调兵去镇压,结果,留下的新军起义了。其实,朝廷的皇二代都没啥经验,要是袁世凯、徐世昌在,那会吝啬这点小钱,秋后再算账嘛。

4年后,也是5月9日,袁世凯政府接受了日本政府的最后通牒,就是那个臭名昭著的二十一条,惹得群起而攻之。这事是这样的。

日本趁欧战方酣,无暇东顾,主动对德宣战,强占了青岛。1月19日,正式递交了觉书,一共21条,除了要求全面继承德国在山东的权利,关键是第五号条款下的五条希望的要求: 聘用日本人为军事顾问、警察教官、小学教员, 合办兵工厂,允许日本僧人许在中国内地传教。如果答应,不仅辱国,甚至可能亡国。

袁世凯十分震怒,日本这是把民国当作朝鲜一样的保护国了,日方心知肚明,因而特别注明,只是建议性条款。段祺瑞曾主张不惜一战,袁反问能够抵挡多长时间,回答是3个月。打不过,那就谈吧,双方会谈了25次。陆徵祥、曹汝霖动了很多小脑筋,比如:

不顾保密条款,故意将内容透露出去,以引来西方列强的干涉,和激起国民大规模的反日行为;还利用日本反对派扯后腿;再就是拖延时间。5月7日,日方给出最后通牒,25日,在北京签订了所谓中日条约,即山东民四条、满蒙七条。民国政府大体同意了一至四号条款,第五号条款的要求基本没有答应。

日本在获得旅顺展期、修筑铁路、开矿权等,也算达到了一定目的,就没再坚持。那会儿,工商业反应最激烈,上海张园举行了3万人的国民大会,提出了6条抵制办法,号召各地请愿、抵制日货,通电政府维持国家体面,募集救国储金,支持政府与日一战。全国商会应声而起,给日本巨大压力,没想到中国人如此刚烈。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84402.html
上一篇斗罗大陆三大谣言,第一个一直没人解释,到现在很多人都信以为真
下一篇《推背图》靠谱吗?竟预言2022年会发生这些大事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