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顶流+大咖,却是最难火的综艺

顶流+大咖,却是最难火的综艺

科幻治好了无数人的精神内耗,但却没人愿意为科幻综艺买单。

几天前,国内首部科幻漫谈综艺《不要回答》收官了。

读过《三体》的人,对这档综艺的名字肯定不陌生。作为其中最出圈的梗之一,“不要回答”竟然真的被做成了一档节目。

就像东方红一号开启了刘慈欣的科幻大门,最终创作出《三体》一样;被《三体》震撼的一群年轻人,也攒出了《不要回答》这个局。

当然,这部综艺并不是针对《三体》本身的解读剖析,而是借助其宇宙观,探讨了存在于未来的新型生活方式,如火星移民、大数据爱情、买卖睡眠、AI家人、虚拟演员……科幻感、科技味虽浓,但话题却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此外,节目的嘉宾也颇有亮点:有王子文、许知远、郝蕾这类的文娱咖保流量,也有徐冰、张双南、尹烨这样的技术咖保质量,外加贾樟柯主持、刘慈欣镇场,阵容之强大,可谓综艺天花板。

只不过,《三体》ip助阵 + 大咖捧场,却没能取得预期的市场反馈,科幻综艺注定只能困在小众圈层?

带着疑问,我们与这部综艺的主创团队聊了聊。

顶配综艺,就这?

《不要回答》是国内首部科幻类漫谈综艺,但它并不是第一部科幻综艺。

在它之前,还有《智造将来》和《未来中国》,其中的《未来中国》还有头部脱口秀艺人加盟,但这些也都没能掀起水花。

《智造将来》的策划团队在接受《齐鲁晚报》的采访时曾提到这样一个观点:凡是和科技相关的议题,都是很难往模糊了谈。因为需要严谨,所以节目氛围做出来很容易严肃化,难以达到娱乐的效果。

《不要回答》在策划阶段也遇到过类似的困惑,主创团队不止一次告诉《新周刊》:这类综艺最难的环节其实是如何把握节目的分寸,即究竟是该做得垂一点还是泛一点。

节目导演举了个例子:一个恋爱节目,不管是什么样的受众,都可以看得进去,对于爱,大家似乎天生就能懂。但是一个科幻类的节目不一样,科幻迷和普通观众对于节目的需求是完全不一样的。对于科幻迷来说,他们会很期待在你的节目中吸收一些高精尖的知识点,否则会失望。

王子文在节目中谈到自己的婚恋观。

究竟是要照顾大学生,还是兼顾小学生,成了主创团队在前期一直要思考的问题。

而尹烨曾说过:没有科技的人文可能是愚昧的,但是没有人文的科技一定是危险的。和很多科幻迷一样,制片人杨舟更希望这档节目可以展示科技中的人文魅力。

所以,为了提高节目的趣味性、降低节目观看所需要的专注力、让更多人看到科幻的价值,他们最终还是放弃了垂类的打法。希望在科幻大品类之下,节目内容可以有科技与人文的思维碰撞感。

“毕竟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短视频盛行的年代之下,大家对于内容的耐性正在逐渐降低,如果讨论的问题太‘硬’,估计受众会变得更少。”

定位明确之后,《不要回答》就采用了【自制小短片引出问题+嘉宾对问题的深入讨论】的形式,最终做出了8集小而精的谈话节目。

每集都会配个故事短片引出问题,似乎越来越成了谈话类节目的标配。

果不其然,硬核科技理论与温情人文关怀达到平衡之后,《不要回答》凭借《星际移民:再现三体冷酷宇宙观》和《用大数据找真爱:够胆你就来》这两集中的话题上了几次热搜。

【不要回答】的热搜表现。/ 猫眼专业版截图

《新周刊》追问《不要回答》创作团队,给自己的节目打几分。得到的回复是:如果作为观众,可以给到70分,但作为创作者,他们只能给自己打59分。

“我们也知道《不要回答》确实不完美,还有很多改进空间。在整个视觉的丰富度上,我们留的遗憾比较多,包括前沿科技的展现和科技思维的动态呈现,其实可以做得更好。”

科幻注定与综艺无缘?

在思考“科幻综艺为什么吃力不讨好”之前,我们先来做一道选择题。

忙了一天,当你终于瘫在屏幕前想要松一口气的时候,你会选择看的节目是:

A、歌舞选秀

B、恋综

C、脱口秀

D、科幻漫谈综艺

毫无疑问,大多数人只会在前三个选项中纠结徘徊。至于第四个,除非是科幻死忠粉,否则宇宙的有趣,打工人才没有力气在意。

宁愿跟着王心凌再跳一遍、由着诞总冒犯一回、陪着节目里的CP再心动一次,都不想再碰任何需要动脑的内容。

又或许,更多打工人连消遣的劲都没有,回家只愿意摊着。

也正是因此,唱、跳、语言类节目一直称霸综艺市场,当然,偶尔也有一两部真人秀、竞技类的节目走红,但科幻一直是综艺人不敢挑战的禁区。

具体的原因,《造神年代》一书中给出了解释:“我们都爱音乐的原因是,其节奏韵律大体相同,频率序列大体相似,但每一段、每一阶稍有变化。这是大脑最享受的体操,细胞会全体起舞。”

在这种节奏之下,大脑才会真正得到放松。这也是为什么视频号在大力推广直播时,会打出“音乐”这张牌的原因。

而语言类节目能走红,则是因为其中的观点戳中了大家的情绪,有了情绪点,自然会忍不住转发分享,这样的节目想不火都难。

但是科幻题材,没法复制这种玩法。一位老综艺人指出:在大众眼中,科幻这个东西天生就缺少一丝综艺感。不像选秀节目可以pk,让观众拥有养成感。科幻节目无血无肉,就容易变成一块硬骨头。

这个道理,《不要回答》的团队也懂,但他们并不认为这是“科幻”题材本身的原因,而是该如何做的问题。

因此,去年7月,当主创团队知道自己可以与《三体》联动,搞一场科幻综艺的时候,大家的态度都是“再难,也要做”。

科幻综艺,难但正确的事

对于两位主创来说,大家在接到项目消息时,思考的都是“该怎么做”,没有人犹豫过“要不要做”。

两位主创虽说不算是科幻迷,但也都曾经因《三体》大受震撼。在这本奇书初步塑造了他们的科幻观之后,他们对于科幻的态度也如这部综艺名称《不要回答》一样——充满了敬畏。

一个好的科幻作品,不光会提升受众对自然、宇宙的感知力,也会让大众意识到人类的渺小与人性的复杂,从而对于个人处境以及周遭环境产生新的思考。

可以说,科幻绘出的远方,更能缓解眼前的苟且之痛,而“科幻”这颗解药的药效也更持久。科幻综艺理应埋着同样的魅力,只是尚未被人发掘有效的食用方法。

正如冷淞所言:“科技综艺类节目的制作空间其实非常大,仅从科技发明这个内容来看,制作者就可以做顶级或终端的发明,永远不用担心找不到选题。虽然这个类型不好做,可一旦钻进去了,就是个富矿。”

《不要回答》的主创团队深以为然:“其实我们在审片的时候,也经常会被这些科幻观点再次震撼到,就比如数字克隆人,可能等我们 45 岁左右的时候,身边真的会有很多赛博人,我们相信这种话题是值得被讨论和关注的。”

毕竟,和“”元宇宙里的自己聊天”这件事,马斯克已经做过了。/微博截图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科幻漫谈类的节目,必定能在文娱市场找到自己的生态位。

虽然《不要回答》仍有很多短板需要完善,但是作为首部科幻漫谈节目,能体现出科技人文交融的奇思妙想,把科幻综艺的大门再推开一点点,这档节目就已经完成了其自身的使命。

就像刘慈欣对科幻综艺的期望一样,“只要能通过一个节目感受到科幻思维的魅力,对科技、大自然、人类产生好奇心,就够了。”

因为当时疫情的反复,原本确定参与线下录制的刘慈欣老师,最终只出现在了演播室的一块屏幕上,成了制作团队很大的一个遗憾。

从这个角度来说,《不要回答》能面世,不管作品本身有何种瑕疵,都是一次成功的试探。一如网友评论所言“这种节目的存在很有必要,作为到达更高处的一张梯子。”

至于科幻综艺如何利用垂直到底的打法培养出更多的受众,在曲高和寡与流量至上之间寻求平衡点,希望下一季的《不要回答》,可以帮我们回答这个问题。

[1]《从地球出发》:综艺恐怕还是无法让科学流行 冷眼看电视 2020-02-09

[2]“不要回答”给未来多一个“机会” -人民网- 2022-08-10

[3] 科幻漫谈节目《不要回答》,啃了块“硬骨头”,-齐鲁壹点,2022-08-01

[4] 贾樟柯当科幻节目主持人,尹烨成为科普网红,科技节目又能了?齐鲁晚报 2022-08-04

作者 詹世博

校对 向阳

封面 《三体》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_136247.html
上一篇《浪姐3》团综评分8.9,3大问题不容忽视:刻意煽情、强塞男嘉宾
下一篇亲历者:《万里归途》和我的非洲记忆

为您推荐

以科幻之名,中国电影亮相戛纳

以科幻之名,中国电影亮相戛纳

戛纳时间5月17日上午11点,在戛纳电影宫Main Stage ,主题为“中国电影新展望,国际合作新航道”的中国国际电影合作峰会正式举办。这是戛纳电影市场史上首次关注中国科幻电影,也是疫情结束之后,中国电影从科幻出发,以更自信的姿态出现在国际电影节的舞台。本届峰会上,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张宏进行了远程开场致辞,从中
播放破亿,网友吵翻天,《三体》动画注定钉在“历史耻辱柱”上?

播放破亿,网友吵翻天,《三体》动画注定钉在“历史耻辱柱”上?

文|令狐伯光这个艺画开天的动画《三体》正式播出了,播出两集,原著粉和动画观众相互间都吵翻天了,当然他们各自给的理由又是有道理的,毕竟动画《三体》不是敷衍的作品,相反非常的用心。如果你把它当作一部商业动画,这部《三体》还是国内顶尖级别的科幻动画产品了,节奏快,场面大,f科幻元素和结合原著的噱头很唬人。但
怀旧服也能有科幻感?新天龙八部嘉年华先导片曝光,新门派太气派

怀旧服也能有科幻感?新天龙八部嘉年华先导片曝光,新门派太气派

算下时间,一年一度的《新天龙八部》嘉年华又快要到了。以往的嘉年华,除了会有《新天龙八部》怀旧服的各种更新内容爆料以外,还是一场玩家们的狂欢。而今年的嘉年华干脆就以玩家为主题,这一点在最近刚刚曝光的《新天龙八部》嘉年华先导片中体现得特别明显,那么这次的先导片究竟曝光了哪些东西呢? 本次嘉年华先导片
《三体》真的顶住了

《三体》真的顶住了

昨天晚上,有多少人跟我们一样追了《三体》?不记得多久没有见过这样的国剧盛况,打开朋友圈,基本上满屏幕都是“三体三体三体”,各种剧照、截图、小作文都来了。不过也很正常。毕竟,这可是《三体》啊。还记得之前看腾讯版《三体》的预告片,有个很好玩的画面,画面上的字幕在说“不要回答”,弹幕上也争先恐后地出现了“
豆瓣8.8,科幻新剧接档《西部世界》,超杀女玩转赛博朋克

豆瓣8.8,科幻新剧接档《西部世界》,超杀女玩转赛博朋克

挖坑小天王诺兰夫妻又开始挖坑啦,之前是因为开发《西部世界》系列坑掉了《疑犯追踪》,这回又坑掉了《西部世界》,开发了带有赛博朋克气质的新项目-《边缘世界》。《边缘世界》又名《外围》,由超杀女-科洛.莫瑞兹领衔主演,剧集改编自赛博朋克之父-威廉.吉布森的同名作品(不过这部书目前只有台译本),原著讲述了主人公
剧版《三体》来了 科幻题材能否“破壁”?

剧版《三体》来了 科幻题材能否“破壁”?

新年伊始,由超级科幻IP《三体》小说改编的同名电视剧于1月15日在腾讯视频首播。《三体》自2016年首次公布影视化后便备受关注,立项、确定主创、开拍、演员公布等每个节点都能登上热搜,开播前,腾讯视频《三体》预约人数超过300万,豆瓣想看人数接近10万。翘首以盼7年,《三体》真人版剧集终于与观众见面。中国剧集市场科
机甲游侠打折推荐|机甲游侠手游是一款以科幻射击为题的游戏

机甲游侠打折推荐|机甲游侠手游是一款以科幻射击为题的游戏

机甲游侠是一款以科幻射击为题材的动漫风格纵战游戏,游戏里有怪物和boss,画面令人耳目一新,在这里,玩家可以和朋友组队,也可以做孤胆英雄勇敢突破关卡,经历困难甚至无尽关卡,还可以体验移动电池的快感,在各种模式下畅游。一款多人在线实时激战RPG战斗手游,硬汉钢铁风格设计,真实机甲世界,超刺激挑战系统和不同机
三体人为什么那么害怕地球人的加速器?

三体人为什么那么害怕地球人的加速器?

| 作者:王力实 刘芳| 文章来源:科学大院(ID:kexuedayuan)原文有修改电视剧版《三体》的第一集中,我们看到了电视剧中 “中华二号高能加速器基地”,并跟随剧集看到了《三体》中杨冬博士进行粒子对撞实验的过程: “中华二号高能加速器基地” 的对撞机剧照当然也看到了智子对实验的干扰。三体人为何如此害怕地球人的
看似硬核科幻的《流浪地球2》,其实是在重启我们的爱与信心

看似硬核科幻的《流浪地球2》,其实是在重启我们的爱与信心

大年初一去看了《流浪地球2》,在众多的影片中选择它,是因为对它有一种“资优生”的期待。做科幻片是有门槛的,在已经成熟的上一部《流浪地球》的基础上再拍出更进一步的《流浪地球2》,这无异于是一次艰难的自我超越。结果是,观众席上的每个人都目不转睛地盯着荧幕,忘记了时间。有些场景出现时,我也忍不住心下惊呼,原
硬科幻能给孩子带来什么

硬科幻能给孩子带来什么

《流浪地球2》中的太空电梯。电影片方供图    一部硬科幻作品会给青少年带来什么?    截至2月9日0点,《流浪地球2》这部国产科幻片上映19天后,国内累计票房34.71亿元。    四川高中生张佳怡从电影院出来,觉得这部片子最吸引她的是震撼的视听体验,以及对未来世界的构想,“好像我们能看到自己的未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