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不追流量不赚快钱,Keep的用户逻辑

不追流量不赚快钱,Keep的用户逻辑

2022年9月6日,Keep向港交所更新了包含2022年最新数据的招股书,冲刺港交所。

更新后的招股书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Keep实现收入4.17亿元,同比2021年第一季度3.03亿元增长37.6%,营收大幅增长;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下Keep公司经调整净亏损1.55亿元,相比去年同期2.37亿元大幅收窄。

Keep的商业模式,主要分为内容和消费品两块核心业务,这些都需要前期大量的资金和时间投入,来培育起用户和市场,Keep的发展道路印证了其坚持“长期主义”。

从过去一段时间在线健身赛道的表现来看,其既经历了疫情催化的爆火高光,也经历了因亏损带来的外界质疑,但最新招股书中提及,Keep IPO募集所得资金主要将用于研发,以提高技术能力并推动产品创新,以及健身内容的开发及多元化。这意味着未来Keep仍将不疾不徐地培养内容生态,强化与用户更紧密的的连接能力,在产品创新的道路上不断衍进。

应对世界环境复杂的不确定性,长期主义是最好的选择,但与此同时,长期主义本身就需要定力。美团创始人王兴曾经不止一次地公开表示认同长期主义,美团持续投入科技和未来, 2021年全年由盈转亏,而拼多多也选择重金押注农业与跨境电商等未来新业务。

在回报到来之前,Keep仍坚定投入科技创新。如若此次上市成功,Keep将是第一家冲进资本市场的线上健身企业,对于其他企业来说,也将具有标杆性的借鉴意义。

长期主义的投入

从招股书来看,Keep的“长期主义”首先体现在用户侧。招股书的数据显示,于2020年、2021年及截止到2022年6月30日的六个月内,Keep平台的平均月活跃用户分别为2970万、3440万及3770万。2022年第二季度,平均月活用户达到4108万,用户数量高速奔跑。

作为一家以内容起家的运动科技企业,内容是Keep创造用户粘性的根基。一直以来,Keep首先考虑的都是根据用户需求,打造专业性、系统性的内容,目前Keep的内容生态包括录播课、直播课、短视频等课程体系。

疫情下全民健身浪潮掀起,社交平台、内容平台的健身垂类都在迅猛增长,一夜之间,刘畊宏走红,健身内容几乎成为了抖音、微博、小红书等平台的标配,热度意味着平台间的竞争加剧,但对于同质化的内容,平台该如何脱颖而出,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Keep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与泛娱乐式的健身不同,用户选择Keep健身,是希望能获得系统性的健身训练,因此Keep也在加大投入,构建出更优质、更专业的结构化课程,每一个阶段都能找到对应的课程体系。

首先根据基础的数据信息,用户可通过身体部位、训练难度和器械种类,来选择最适合自己并且感兴趣的课程。Keep的内容生态做得既重且细,平台官方及第三方授权创建的PGC、PUGC及达人IP内容,既有针对健身小白的简单训练,也有针对已有运动基础并希望能得到提升的用户。对于UGC构建的社区空间内容,则能通过广泛互动性的分享,鼓励基础用户坚持运动。

但反馈到使用端,基于Keep的AI大数据推荐机制和打卡功能,用户感受到的没有“重”只有“细”,可针对性地看到属于自己的训练计划调整。

从Keep目前的动作上来看,这方面也在持续发力,促进优质内容生态打造,在技术和内容的投入上,Keep都在朝着精品的方向发展。

用户数据方面,招股书显示,Keep平台的会员渗透率,由2020年的6.4%增长至2021年的9.5%,并由截止到2021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8.7%增长至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9.7%。近年会员渗透率的稳步增长,都侧面证明了精品内容是在线健身平台永远的核心竞争力。

在商业模式上,Keep也采取了更稳健、更需时间打磨的软硬件融合模式。招股书显示,Keep的营收主要来源于三部分,自有品牌产品、会员订阅及线上付费内容、广告和其他服务。以软件平台为入口,用内容生态留住用户,同时硬件及内容广告构成长期盈利点,形成三者的有机结合,打造起一套完整的健身闭环。

早在2018年起,Keep就开始向自有品牌运动产品(消费品)的方向探索。通过数年时间,目前,Keep在售的自有品牌健身产品包括Keep智能单车、Keep手环、智慧秤及跑步机等,配套运动产品包括健身装备、服饰及食品,产品生态逐渐打通“吃、穿、用、练”四大领域。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Keep累计卖出大约10.8万台Keep智能单车、150万条Keep手环、100万台Keep智能秤、19.7万台跑步机以及其他运动周边产品。根据灼识咨询报告,按商品交易总额计算,Keep已经成为2021年中国最大的瑜伽垫品牌,市场份额占比达14.9%;同时,Keep的智能单车累计销量在中国智能单车市场中排名第一。

除了家庭训练场景,Keep还延伸到城市场景,2017年起Keep在北京和上海开设了十几家线下运动空间Keepland,希望能全场景地覆盖用户需求。

有所为有所不为

在消费品快速迭代的当下,Keep放弃了对流量的过分追逐,也放弃了赚快钱的机会,比如打造噱头产品健身镜等等。在当下的环境里,长期主义的价值在于,帮助企业用底层逻辑来辨识外界传达的是信号还是噪音,在衡量决策上也能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近两年,起源于美国的智能健身镜产品,正在成为创投界的新宠。2018年9月,美国企业MIRROR推出全球首款智能健身镜后,Lululemon、咕咚、乐刻、亿健、百度、FITURE等国内外的运动公司甚至互联网公司也纷纷下场,跟进占领了从2000元到8000元的价位产品。

但对于外界褒贬不一的健身镜产品,Keep没有选择盲从,而是仍然专注于自身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商业道路。

至于外界关注的亏损问题,亏损并非是评价企业的唯一标准。对比海内外优质公司,很多企业初期阶段也并未盈利,例如早期投资亚马逊就是一个非常冒险的主意,亚马逊连续亏损了20年,但这并不影响它坚持长期主义后,迎来的可持续商业化,乃至成长为伟大的企业。

“长期主义”的核心就是在于,不局限于眼前的利益,而是看到未来的市场前景,一切投入都是围绕用户的核心需求,例如在亚马逊亏损的20年里,就成功押注了物流体系、AWS云服务等核心产品。

Keep同样如此,当前,中国在线健身人群渗透率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根据灼识咨询报告,2021年中国的健身人群数量为3.03亿,位居世界第一,而至2026年这一数据将达到4.16亿。同时,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健身人群的平均年支出为2596元/人,远低于美国的14268元/人,增长潜力巨大。

Keep面对的是有潜力但仍需要长期教育用户的蓝海市场,无论是硬件产品,还是软件内容,甚至线下的成本运营,都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资源,去做基础工作来建立起用户习惯。

尽管Keep当前的账面仍然亏损,但面对市场红利,Keep围绕着用户价值构建商业模式,提供优质且系统的健身内容和用户体验,并不影响其长线发展。坚持“长期主义”,实现商业化变现,甚至打开行业的天花板,最终或许也只是时间问题。

*以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不代表刊登平台之观点。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独立判断和决策。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4_112592.html
上一篇抢占新一代AI前沿高地,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热议图智能
下一篇微星 MPG A1000G PCIE5 电源上市,售价 1399 元

为您推荐

Keep更新招股书:一季度收入4.17亿,净亏损1.55亿

Keep更新招股书:一季度收入4.17亿,净亏损1.55亿

经济观察网 记者 郑淯心 9月6日北京卡路里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Keep”)更新招股书。8月26日,Keep的IPO申请状态曾转为“失效”。一位外资投行人士对记者称,公司提交招股书后,等待上市的时间超过了审计报告有限期,申请状态就会显示为失效。根据香港联交所的规定,拟上市公司(发行人)在原申请六个月到期后的三个月
老会员权益如今要买更贵畅练卡才能享受?Keep回应质疑

老会员权益如今要买更贵畅练卡才能享受?Keep回应质疑

北京的消费者高女士向澎湃质量观投诉平台(http://tousu.thepaper.cn)反映,自己购买Keep动感单车时,宣传介绍称开通Keep会员可享受直播课程、实感骑等权益。没想到刚用几个月,Keep推出直播畅练卡,原来普通会员就能享受的直播课程、实感骑等权益,需购买价格更高的直播畅练卡才能享受。高女士购买单车时的网页宣传介绍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