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飞信落幕,中国移动又在押注哪些新布局?|钛度热评

飞信落幕,中国移动又在押注哪些新布局?|钛度热评

《钛度热评》直播间是由钛媒体钛度热评发起的原创直播栏目,邀请对不同行业、不同商业模式有着独到见解、深度观察的媒体人和行业从业者,第一时间就热点事件进行深度点评,通过多角度解读全面展示事件的影响和意义。

2022年7月15日,中国移动发布公告称,和飞信将从2022年9月30日开始停止提供服务,曾经拥有5亿注册用户的飞信将正式走下历史舞台。飞信当时成功的原因是什么?飞信也曾做出转型B端、加入移动“和字辈儿”成员等改变,但都未能扭转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颓势,相较于移动社交霸主微信,飞信做错了什么?用户对社交的需求发生了哪些变化呢?在C端场景,中国移动又在押注哪些新布局?

本期《钛度热评》栏目特邀元一资本合伙人安吉拉,一点财经创始人刘彦领,大力财经创始人魏力以及《钛度热评》主编车铭德一起就话题“飞信落幕,中国移动又在押注哪些新布局?”进行了讨论。

对于飞信当时成功的原因。大力财经创始人魏力认为,当时中国移动用户基数比较大,做产品会有先天的优势,对飞信本身既是基础也是铺垫。

一点财经创始人刘彦领对此亦表示赞同。他认为“飞信当时的成功”主要源于三方面:

第一,因为它便宜免费。飞信是 2007 年诞生的,它的成功某种程度上也是契合了当时网络通信资费贵的痛点,满足了移动用户的短信需求。

第二,就是它的方便性和及时沟通。飞信的模型其实是融合了短信和彩信的功能,然后以一个即时聊天的界面呈现,这相当于创造了一个沟通的管道,极大的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一个由大量熟人构建起的社交环境。

第三,是网络效应发挥的作用。当朋友、同学,家人都在用飞信聊天的时候,那大家自然而然也会加入。这也是为什么它在高峰期,用户可以达到5,6亿人的原因。

《钛度热评》主编车铭德认为,首先肯定是便捷,2G时代主要还是短信的时代,一方面是可以在电脑上敲字代替手机打字;另一方面是联系人的分组和群发功能。

其次,优势还包括打通了PC端和移动端的信息传输,当时信息的中枢还是在pc,手机浏览器和APP都不完善,一个是手机网速慢、一个是流量贵,所以当时将PC的信息转移到移动端是有优势的,但是当网速和流量费用的问题解决了,短信的红利时代过去了,飞信也就被抛弃了,它是一个锚定产品被时代淘汰所带来的一个间接的结果。

第三,飞信在营销的一个举措,就是当时飞信接收消息时候的提示音,声音即品牌,类似英特尔的“等等等等”,飞信当时的“气泡声”也是一种成功的营销。

元一资本合伙人安吉拉表示,飞信的成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它是 2007 年上线,那个时候整个手机产业还处在2G到3G交接的时期。这个时候中国移动作为一个运营商,它来做这件事情是一个必然。在当时它能够同时覆盖完全实时(两个人都同时在线)、准实时(一人在线)以及非实时的三种不同形态的通讯服务。再加上它可以同时提供移动端和 PC 端两种设备端的链接,可以说是极大程度地解决了当时用户通讯的一些痛点。

第二点,其实是它可以免费发短信,尤其是在当时短信的资费还很贵的时代下,不仅可以免费发短信,甚至还可以免费分组群发。而且可以直接用电脑端来操作, 非常的便捷。

关于飞信相较于移动社交霸主微信,飞信做错了什么。一点财经创始人刘彦领认为,能做出来飞信这么一款产品说明团队还是很有眼光的。站在当下去复盘这款产品的成败,我们也能更清晰地看到这款产品的局限性。

第一,产品的局限性。飞信诞生之初的局限性,它是在中移动生态内诞生的一款产品,它的出世就是为了帮助移动扩张地盘,抢占用户,所以一开始只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耕耘,并跟自己的邻居联通和电信划定了明确的三八线,不互联互通。这就让大家使用起来很难受。尽管移动一直是运营商中的老大,但它终究无法大量获取联通、电信的用户,将对方用户全部吸纳,这是它的先天短板。

而在互联互通上,微信一开始就没有这样的障碍,3G、4G时代以后,流量费用也不贵,开通流量以后,大家都能在微信这一款软件上友好的沟通。

之前都说微信一出生就带着“狼性”,确实如此。从上线语音聊天,再到一年多用户数突破1亿,再到后续“朋友圈”、“微信公众号”、“微信支付”等功能的上线,更是让它完成从通信平台到生活方式的跨越。即便飞信后来破除了与联通、电信之间的障碍,也拥有着庞大的用户,但奈何同时代的微信诞生了,它很快形成了很强大的网络效应。这个时候,微信或飞信的功能已经不是最核心价值,跟我联系的朋友才是最大的价值。他们在哪里,那我就会在哪里。

第二,商业模式上的局限性。飞信是基于中国移动和神州泰岳等公司合作运营的一款产品,它贩卖的是移动增值服务。因为它是依附于移动的,收费模式都要围绕着移动,将原本移动短信业务费用,低成本的收归己有。这样的免费短信与中国移动短信业务,在利益上也是相互冲突的。所以从收费逻辑结合应用场景上看,飞信的盈利天花板很容易就能看到。

第三,时代的局限性。飞信是介于2G到3G的过程中而诞生的,用PC上的飞信客户端给手机发短信,是免费的,且不用受到机型的限制。要知道在2G到3G的档口,当时app开发,需要基于不同机型去做各种适配的。所以飞信有了一个很好的时间窗口。

3G时代,谷歌正式发布Android操作系统,这是一款开源系统,各种爱好者开始在上面开发各种应用,让安卓系统得以大流行的同时,各种移动app开始大爆发。由于飞信产品是基于移动语音业务延展的增值服务,不像安卓应用市场上各种应用,万马奔腾竞争出来的结果。竞争对手多,再加上自身迭代慢,市场自然也就出现分化了。

第四,不做第二个微信,转而做小众、细分领域的办公软件确实还有机会,就像主打职场社交的脉脉。飞信转型B端市场是在2016年,的确是为自己找到一条新道路。但2016年,B端那时候需求尤其是中小企业的需求还没觉醒。市场潜力也是需要长久的坚持和培育的。再加上本身的基因与合作模式,飞信能不能冲到盈利的那一刻,内部能不能给这样的支持和机会,从它当下选择停运,就能反推它的处境,不容乐观。

另外,在线办公市场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好做,像阿里钉钉,从阿里2022财年财报上可以看到,从2014年开始这么多年来实现首度盈利,即便在线办公市场市场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但也是充满了红海竞争。也就是说入局的时机很关键,很多时候,最先做的不一定能坚持到最后,反而为别人做了嫁衣。

大力财经创始人魏力表示,飞信的落寞和失败,主要是遇到了真正强大的对手——腾讯微信。张小龙深谙人性,做出来了IM的全民级产品。

另外一方面,是飞信产品的定位问题,最初还是想做一个类短信的社交产品,在功能上没有突破,也没有创造用户新的需求。

第三,是内部投入的力量不够强大。要知道,微信是腾讯早期三支同步开发的社交产品中的胜出者,即使没有了微信,还有其他的产品会问世,中移动和腾讯的社交之战,是不可避免的。

《钛度热评》主编车铭德认为,飞信定位的是正式场景,工作、发通知这些,而不是社交,而当时社交的市场明显更大,而且工作相较于社交是反人性的,所以微信打败飞信是注定的。

另外,飞信当时的用户群主要还是年轻人,上学的时候发通知是没问题的,但是工作后如果不是公司来推动员工很少会主动使用,当时飞信的功能过于单一,没有类似钉钉、飞书这类综合性办公软件的功能,当时市场不成熟,生不逢时。

最后,飞信只存在于移动体系内,用户规模受限,因为不可能只有移动跟移动的人联系,所以飞信难以成为网络身份证,在流量时代,是无法跟那些全网流量平台竞争的。

元一资本合伙人安吉拉表示,最本质的还是移动自身战略的思考。移动始终还是把飞信的定位和发展路线局限在和联通、电信的运营商之争这一层面了。移动并没有真正把它放到战略层面来思考社交软件这件事情。

第二,是移动对飞信的市场的思考和认知的局限。在以前春节还没有抢红包和群发的功能出现,拜年的时候其实是短信拜年的,而短信拜年当时可以直接为移动带来 30 亿的收入,飞信的免费和它固有的短信业务其实是直接冲突的。所以在移动内部,飞信的权重是要往下放的。

可以看到飞信也有做 ToB 的企业服务平台,但那时像钉钉、企业微信这类软件都已出现,而且牢牢占据了头部的市场地位,飞信作为后来者已经没有太大优势。

关于用户对社交需求发生了哪些变化。一点财经创始人刘彦领认为,从产品形态来看,从最初的OICQ、MSN、米聊到QQ,再到微信这样的通用型社交选手,细分领域的社交软件机会也很多,比如小红书种草打卡式社交,微博的广场式社交,脉脉这样的职场社交产品,我们看到它们也在当下这个时代活了下来,且活得可能还不错。

另外就是媒介形式开始更加多样,比如文字、图片到语音、视频,功能越来越多,且越来越类似真实社交,比如4G推出后,视频对话的出现。基于当下的云技术支撑,互联网大会已经实现了这种云交流的形式。包括当下流行的元宇宙,未来大家在元宇宙空间里面对面聊天也未必不可能。

不过,形态上如何变化,本质上来说,产品还是需要有闪光点,做到对用户的强吸引,最后让用户留在平台上离不开。社交软件的成长过程必然也是如此。始于你的闪光点,然后聚合更多人去使用,慢慢的让我们离不开你。这个过程如果走不完,那就只能是始于亮点,终于亮点。

从始至终,用户对社交的底层需求都没有变化过。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看,无论是生理、安全、社交需要还是尊重和自我实现。需求还是那些需求,只不过,满足需求的技术手段和场景发生着变化。

不论是古代的飞鸽传书,还是之前所说的社群社交概念,到后来的即时工具,再到QQ,微信等更便捷沟通的需求。亦或者是,伴随元宇宙时代到来的虚拟社交,很多人未来足不出户,通过虚拟社交满足需求,比如虚拟结婚、虚拟生娃等等。这些都是技术手段围绕着“人”在不断的创造沟通场景,满足需求。

元一资本合伙人安吉拉表示,社交软件的本质就是网络效应。它通常是赢者通吃的,我们会发现头部效应非常明显。但尽管如此,社交产品领域迭代速度依然很快,不断有新的玩家想要进入这个领域来撼动老玩家的地位。

但是社交软件还是可以分成三大类,以微信、钉钉为代表的熟人社交,以微博为代表的半熟人社交,以及以陌陌、探探为代表的陌生人社交。但是不管用户通过哪些新的社交平台结交,之后还是会迅速地转移到熟悉的社交工具上。新产品通常会有比较高的信任门槛。用户会自然而然的把聊天的场所迁移到这种低信任门槛的平台上,这个是用户需求侧导致的。

还有一点很关键的是由于技术的发展带动社交平台的发展。社交 APP在媒介的载体、内容的形式,包括交互的方式都会有很大的变化。

另外,新一代的互联网用户对于娱乐的需求也是很强烈的。现在不管是购物电商还是游戏直播,都正在跟社交进行深度的融合,不仅游戏往社交化发展,社交也开始呈现出游戏化的趋势,包括在元宇宙社交产品上,也都是以游戏为底色的一种社交产品。

《钛度热评》主编车铭德认为,首先,社交产品要复刻真实的用户社交场景和沟通场景,像朋友圈、snapchat等都是符合真实的社交状态的产品,也都是比较受欢迎的社交产品。

同时,社交产品将经历网络效应和逆网络效应,从线上社交的便利到个人安全边界的保护,所以头部网络效应下,总有垂直的小众社交产品的生存空间。

“社交+娱乐”是方向,社交不是为了工作,是为了满足,之前是从社交(积累流量)到娱乐产品满足(微信游戏),但是抖音、快手这些平台,是基于碎片化的时间建立的从娱乐到社交的反向逻辑,出发点不同,但是社交的网络效应更强,娱乐的竞争相对同质化,竞争会更激烈一些。

关于哪些厂商在做垂直的市场布局,如何看待社交软件场景化的深耕,以及他们如何突围。大力财经创始人魏力表示,目前腾讯有腾讯会议,企业微信,阿里有钉钉,字节虽然有多款社交产品的发布,大都是无疾而终,但是飞书起来了。字节跳动的社交之梦,还没有破灭,张一鸣会继续发起总攻的。

陌生人社交领域已经有陌陌、探探、Soul等产品,罗永浩还曾经发布过社交产品“聊天宝”、“子弹短信”,最终也都没有成功。

在后疫情时代下,互联网居家办公、线上会议、上网课、移动办公等需求,都有不同的产品,用户的需求是多元化、多样化的。只要有机会,社交的需求一定存在。

“移动运营商们”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都有哪些优势和局限。元一资本合伙人安吉拉认为,在优势方面,首先,移动运营商对于 5G 基站等基础设施的覆盖度绝对是其他市场化的公司无法比拟的。第二,移动用户的数据金矿。这个数据可以给它带来准确性高、全域覆盖,以及业务全覆盖这样的优势。第三,它具备资源的统筹能力。

局限,首先是缺乏网感,也是全世界所有的运营商都普遍存在的。另外决策周期长、市场反应慢,所以做产品会相对处于被动的地位,特别是随着互联网产品的崛起之后,运营商也渐渐地被边缘化了,而慢慢地回到所谓“管道”的这一层作用上。

大力财经创始人魏力表示,移动运营商的优势,还是在5g的流量分发层面,解决用户的一些底层需求,做好技术层面的维护,优势要继续放大。局限就是不够开放,在和BAT公司的竞争层面,还是更多抓住了B端市场,C端用户变现难的产品,运营商们可能不会去亲自着手去做,通过收购、或者资本布局会比较好。

关于在 C 端场景,中国移动又在押注哪些新布局。一点财经创始人刘彦领认为,移动通信运营商们一部分优势是“有钱有人有路有资源”。

但从基因上来说,它并不是一个好的开创者,相比搞基础通信基础建设,相比一些开创性的C端业务,移动还是比较适合面向B端去做。比如飞信,在工作场景里,相比QQ这种通用型的聊天工具,飞信在当时是一种很商务性质的沟通方式。这其实也说明,飞信某种程度上还是有比较重的TOB基因。包括飞信后来转入到B端在线办公赛道,这其实都是基因使然。

虽然可以看到,中国移动一直想在C端有所布局,像咪咕音乐,咪咕视频在冬奥会还刷了一波存在感。但我认为做C端对于移动运营商来说跨度太大。这些领域对于很多面向C端的企业来说是生死存亡,对于它来说,做成了也许只是锦上添花。

相比之下,“移动运营商们”更适合做整合服务。包括上面我们提到的咪咕切入长视频,是很好的入局时机;虽然这些业务都不是具有开创性的,但它可以结合资源、资金等优势顺便收拾局面。

相比基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C端业务布局,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通信运营商们相对劣势,因为没有落地足够产品和生态将自己的流量优势去转化和落地。与其死磕移动互联网,反倒不如在物联网上去布局。以连接为基础,向下延伸卡位物联网入口,向上延伸拓展平台和应用,向外建立产业生态,促使更多的物联网应用加入到移动通信网络中来,这样既能保持话语权,又能引领下一个时代。

元一资本合伙人安吉拉认为,关于移动的布局,一方面是关于 5G 的布局,我们看到三大运营商都在发力基于VoNR的5G新通话。比现在微信、QQ 这类社交软件,拨打的视频通话效果要高很多。用户不用换卡换号或者换套餐,也不需要下载 APP或者添加好友,直接可以共享屏幕做远程协作。一旦搭建成了,可能会对于现在的即时社交软件造成一定的冲击。

另外,就是咪咕系列,主打年轻人的消费场景。包括现在还在布局二次元的 IP ,第三,在元宇宙这方面的布局也是比较超前的。去年北京冬奥会期间打造了一个谷爱凌数智人,相当于对于元宇宙做了一次初步的试水。云游戏上也是做了很多跨界的合作,而且成为了官方正式的电子体育比赛项目的推动者。

大力财经创始人魏力认为,在C端,中移动押注了咪咕视频,还是比较成功的。比如音乐、动漫、网剧中长剧、和互联网体育版权的转播。咪咕视频的崛起,更多还是抓住了冬奥会的赛事红利的机会。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4_98006.html
上一篇安踏、华为运动健康合作验证跑鞋缓震性能
下一篇热到空调宕机?格力官方回复:假的!地面超60℃仍能正常运作

为您推荐

谷歌推出文本到图像模型Muse:生成图片质量更高、推理时间更短

谷歌推出文本到图像模型Muse:生成图片质量更高、推理时间更短

作者 | 冬梅自 2021 年初以来,随着大量深度学习支持的文本到图像模型(例如 DALL-E-2、Stable Diffusion 和 Midjourney 等)的诞生,人工智能研究的进展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近日,谷歌Muse AI 系统正式亮相。据谷歌 Muse AI 团队称,Muse 是一种文本到图像的 Transformer 模型,该模型可以实现先进的图像生成性能。我们提
T3出行进驻微信交通出行板块,在南京、成都等全国96城上线

T3出行进驻微信交通出行板块,在南京、成都等全国96城上线

图片来源:东方IC蓝鲸TMT频道9月26日讯,今日,T3出行正式对外宣布进驻“微信-服务-交通出行”板块。即日起,T3出行在“微信-服务”页面限时提供一级菜单入口“T3打车”,并对南京、成都、武汉等全国96座已开通运营城市的用户开放。据了解,这是继T3出行接入腾讯出行服务以后,在微信服务页面提供的第二种服务方式。2020年
谷歌街景独立 App 将于 2023 年停止运营

谷歌街景独立 App 将于 2023 年停止运营

IT之家 11 月 2 日消息,安卓和 iOS 版谷歌街景 App 将于明年初停止运营,并将在未来几周从应用商店中删除。一位 Google 发言人证实,该应用将从 2023 年 3 月起停用。这是安卓和 iPhone 上的专用街景应用程序,允许用户使用谷歌公司的服务来获得世界各地的 360 度视图。需要注意的是,该功能不会从标准的谷歌地图应用中删
Android 13正式版发布,Pixel系列机型已推送

Android 13正式版发布,Pixel系列机型已推送

继谷歌方面此前陆续推出了Android 13的多个开发者预览版后,其凭借着包括功能性等方面的诸多改进,也受到了众多消费者的关注。今天官方也正式推出Android 13正式版,并已向Pixel系列部分机型推送,据悉其进一步增强了Android 12中引入的Material You主题,并改进了现有的隐私保护等功能。根据此次官方公布的相关信息显示,
苹果谷歌牵头制定追踪行业规范草案 防止功能遭滥用

苹果谷歌牵头制定追踪行业规范草案 防止功能遭滥用

【CNMO新闻】在2021年的春季发布会上,苹果推出了蓝牙追踪设备AirTag,该产品配合苹果设备的“查找”应用,可以追踪和查找重要物品。然而,也有用户发现这类设备可能会遭到滥用,例如将其放在他人不知情的地方,可以对个人进行跟踪。AirTag为了杜绝此类现象,苹果与谷歌宣布联合提交一份行业规范草案,帮助应对蓝牙定位追踪
中国移动非骨架式带状光缆集采:10家入围,“五巨头”排名前五

中国移动非骨架式带状光缆集采:10家入围,“五巨头”排名前五

今日,中国移动公示2022年至2023年非骨架式带状光缆产品集中采购中标候选人。长飞、中天、亨通、烽火、富通等十家厂商入围,“五巨头”排名前五。根据此前集采公告显示,本次集采的骨架式带状光缆产品,预估采购规模约5.19万皮长公里,折合986.33万芯公里。项目最高总预算48962.59万元(不含税)。C114通信网 水易
劈柴哥预告Bard将迎重磅升级,谷歌“最强大脑”能否超车ChatGPT?

劈柴哥预告Bard将迎重磅升级,谷歌“最强大脑”能否超车ChatGPT?

财联社4月2日讯(编辑 赵昊)上周,美国科技巨头谷歌公司推出了聊天机器人“巴德”(Bard)的测试版本。由于用户使用体验远不如ChatGPT,Bard反响平平。当地时间周五(3月31日),谷歌首席执行官"劈柴哥"桑达尔·皮查伊(Sundar Pichai)在播客节目中表示,这种状况可能很快就会改变,因为Bard将在未来几天从目前基于的LaM
微信视频号将新推“创作分成计划”、“付费订阅”提高创造者收入

微信视频号将新推“创作分成计划”、“付费订阅”提高创造者收入

【微信视频号将新推“创作分成计划”、“付费订阅”提高创造者收入】《科创板日报》28日讯,在今天广州举行的2023微信公开课PRO上,腾讯视频号团队宣布推出包括“创作分成计划”、付费订阅功能与“原创权益”扶持等多项产品计划,未来将支持创作者设立付费内容专区,同时提供包括评论区广告分成、原创内容保护等功能,助力
科技巨头欧洲裁员不易,谷歌亚马逊设法“吸引”员工离职

科技巨头欧洲裁员不易,谷歌亚马逊设法“吸引”员工离职

勒紧裤腰带“过冬”的美国科技巨头现在碰到新的难题,想在欧洲搞大裁员谈何容易,特别是要在国内劳动法对员工保护力度位居欧盟成员国前列的法国和德国,更是难上加难。在美国,企业宣布大裁员后就能在几个月内解雇数百甚至数千名员工,许多公司已经这样做。而在欧洲,媒体发现,科技企业的大裁员已经停滞,因为在一些欧洲国
谷歌Stadia发布新试玩系统:玩家解锁特定成就完成试玩

谷歌Stadia发布新试玩系统:玩家解锁特定成就完成试玩

【CNMO新闻】游戏试玩我们都曾有所接触,在过去游戏试玩版本通常是开发者在游戏上市之前发布的一个涵盖游戏部分内容的封包进行上传后,有意试玩的玩家进行下载测试,这样的方式已经延续了很久,其弊端就是玩家需要在游戏正式发布后在单独下载新的游戏包体,增加了重复下载的困扰。也有一些开发者选择游戏整包作为测试版本上
史上AI最高分!谷歌大模型创美国医师执照试题新纪录

史上AI最高分!谷歌大模型创美国医师执照试题新纪录

杨净 羿阁 发自 凹非寺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史上AI最高分,谷歌新模型刚刚通过美国医师执照试题验证!而且在科学常识、理解、检索和推理能力等任务中,直接与人类医生水平相匹敌。在一些临床问答表现中,最高超原SOTA模型17%以上。此进展一出,瞬间引爆学界热议,不少业内人士感叹:终于,它来了。广大网友在看完Med-PaL
谷歌计划打造全新搜索引擎应对必应等竞争 推AI功能升级现有引擎

谷歌计划打造全新搜索引擎应对必应等竞争 推AI功能升级现有引擎

【美媒:谷歌计划打造全新搜索引擎应对必应等竞争 将推出AI功能升级现有引擎】财联社4月17日电,据纽约时报消息,新必应等AI竞争者正成为25年来谷歌搜索业务的“最严重威胁”,作为回应,谷歌据悉正寻求打造一款由AI技术驱动的全新搜索引擎。查阅的内部文件显示,谷歌还在用AI功能升级现有引擎。据悉,谷歌正测试项目名为“
消息称谷歌正测试一款类似ChatGPT的聊天机器人

消息称谷歌正测试一款类似ChatGPT的聊天机器人

鞭牛士 2月2日消息,据外媒报道,据知情人士表示,谷歌正在测试新的人工智能驱动的聊天产品,可能会影响未来公共产品的发布。这些产品包括一个新的聊天机器人,以及一种将其整合到搜索引擎的潜在方式。
负责人离职,谷歌AR似乎是要复刻Android模式

负责人离职,谷歌AR似乎是要复刻Android模式

2022年年末ChatGPT的横空出世,让人工智能再次踏上了风口浪尖,甚至一众科技巨头也纷纷为之“倾倒”,仿佛错过它就错失了通往未来的船票。特别是在微软方面将ChatGPT与Bing搜索引擎结合、以挑战谷歌搜索之时,谷歌很快就成为了这些巨头中反应最激烈的一个,但与ChatGPT针锋相对的产品Bard,出道即遭遇了翻车。然而强如谷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