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重磅!闻大翔履新、邬惊雷卸任,上海中医药管理局局长换帅!

重磅!闻大翔履新、邬惊雷卸任,上海中医药管理局局长换帅!

近日,上海市政府发布关于闻大翔等同志职务任免的通知,决定任命闻大翔为上海市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免去邬惊雷的上海市中医药管理局局长职务。任命徐徕为上海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免去闻大翔的上海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职务。

在此之前,邬惊雷同时担任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党组副书记,上海市中医药管理局局长。

此前,9月17日,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发布了干部任职前公示。其中显示,闻大翔拟为市级机关正职人选。

闻大翔,1969年3月生,籍贯江苏高邮,2005年7月入党。研究生学历,医学博士学位,主任医师职称。曾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副院长、上海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上海市红十字会兼职副会长。2018年11月任上海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闻大翔任职仁济医院副院长期间,大力推广日间手术,使得仁济医院日间手术的标杆地位得以树立。

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于2018年7月召开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时任上海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闻大翔曾表示,要把上海建设成为医学科技领先,高端医疗服务业发达,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健全的亚洲医学中心城市。

2018年11月,闻大翔被任命为上海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在2021年的一场学术论坛上,他表示,上海不能只成为研发高地,也要成为高端制造业的高地,上海还要把前沿高端制造业留在上海。要充分发挥上海在生物药物领域的人才优势,研发优势和技术优势。

健康界注意到,2017年7月起,闻大翔担任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开始与邬惊雷搭档。

公开资料显示,邬惊雷现60岁,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此前他曾任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院长和多家医疗机构的管理职务,既熟谙管理,又擅长医疗业务。

自2016年2月起担任上海市卫生计生委主任以来,从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到稳妥推进各项医改措施,邬惊雷重任在肩,带领大家砥砺前行,一同为上海的卫生计生事业结出别样硕果。

上海疫情爆发以来,他因经常出现在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而为人所熟知,并给荧屏前的公众留下了温文尔雅的印象。

当时,他亲力亲为指导上海疫情防控工作,几次发言感动了无数人。屏幕前给人儒雅、温和、专业的直观感受,使得他成为上海那段无比艰难的日子里,民众心中的定海神针。

健康界深度陪伴万家医院和百万医生成长,有深度、有故事。在这里,您可以第一时间获取医疗政策专业解读、前沿医疗科技、医务职场动态。立即关注我们,锁定健康界云峰会,相约每周六,十期思想秀,与行业专家大咖直播交流!2947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关注健康界 在这里读懂中国医疗

曾用日间手术撬动诊疗模式变革

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得意见》,其中提出力争通过5年努力,实现公立医院得「三个转变、三个提高」。「三个转变」是指发展方式从规模扩张向提质增效转变,运行模式从粗放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资源配置从注重物质要素转向注重人才技术的要素转变。「三个提高」是指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提高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而闻大翔在2016年受访时就表示,医院发展不能继续追求规模扩张,而是要通过改变诊疗模式,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

日间手术就是一种诊疗模式的改变。

闻大翔和日间手术的渊源,始于2006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组织一批医学院和附属医院管理者到澳大利亚的一次培训。在澳大利亚两个月的学习、考察期间,澳大利亚医院高效的日间手术模式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2006年起,仁济医院开始在泌尿外科进行试点,在普通病房划出2个病房作为日间手术病房,改变住院和手术的流程。

经过将近10年的努力后,2015年1月至11月,仁济医院的日间手术占全年住院手术比例已经达到34.1%。虽然低于欧美国家(超过50%),但远高于当时上海地区平均水平(12.25%),在全国也处于领先地位。

日间手术这一诊疗模式的转变,极大地释放了医院的潜力,2015年手术量突破9万例,全院平均住院天数降至6.7天。

与大力推广日间手术相呼应的,是仁济医院在「十二五」开局之年,提出的「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方针。

在九字方针的指引下,仁济医院取得了令人感到惊讶的成绩。2017年的一次研讨会上,闻大翔给出了仁济医院2016年的数据,着实让不少人吃惊——1400张编制床位,12.1万出院人次,手术例次已经连续4年在上海市所有医院排名第一,年业务总收入40.8亿。

那个时候,闻大翔就已经认清了一个趋势——未来公立医院发展过程中,不能再依靠药品和医用耗材增加医院的收入了。

「作为公立医院的管理者,一定要合理控制住药品和耗材的费用。医院不要靠这个挣钱,而且现在也挣不到钱。」

「仁济医院如果未来想建设成为亚洲一流的标杆医院,我们一定要对收治病人的病种和手术的病例要进行聚焦和优化,提升医院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提高医院处理疑难杂症的能力,而不是和二级医院、社区医院去抢生意。」闻大翔坦言,这也是基于仁济医院的现实考量。

「作为院长、学科带头人一定要学会思考和改变。改变什么?理念和诊疗模式。」

可见,闻大翔在担任医院管理者时候的发展思路,无不契合了对未来发展趋势预判的远见。

建设「有头脑的医院」

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的闻大翔,在参加工作的头11年里,共施行各类手术麻醉5000余例,并参加院内各科室危重病人抢救、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心肺脑复苏及疼痛治疗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此后,他先后承担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学系本科生、英文班以及7年制硕士生的大课讲学任务,并承担全国成人继续教育麻醉学讲习班的讲学任务。

丰富的临床和教学经历,使得闻大翔对于大医院医生的医教研问题,态度十分鲜明。

他一向主张,大型教学医院医、教、研三者不可偏废,而具备科研素养,可以让临床医生从繁重的临床工作中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路径和方法,从而提升自身的临床技能。

「临床和科研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浑身一体,不可分割。」2014年,在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媒体中心发表的一篇闻大翔署名文章中,他表示,医学科研工作是很辛苦的工作,要做好一个临床医生,必须要具备胆识和勇气,还要有目标和追求,不能只顾眼前利益。

「医生是上帝伸向这个世界唯一的手。」他写道,医者之一生,乃为他人非为自己,不思安逸,不顾名利,唯舍己救人而已,对不治之病绝不可告知以不治。然而,做一个好医生,除了要有高尚的品德,还必须要有刻苦学习的精神。

「学医不读书,犹如出海不带航海图;而只从书本上学医,等于根本没有出海遨游。只有不断地用新的知识、新的技能来充实扩展自己,你的知识结构才不会老化,你的操作技术才不会过时,你的临床思维才不会僵化。」他在文中说。

闻大翔认为,就目前国内医院的运营模式来讲,知识、技术、智力以及管理均是重要的竞争砝码。在现代化医院建设中,每家医院都有其独特的医院文化,科研文化作为医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建设和质量的标志,也是学科建设的重要依据,不断延伸和充实着医院文化的内涵。

要在未来进一步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将医、教、研相结合,医是应用知识,教是传授知识,研是创造知识,三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联动发展,不可偏废。只有将三者有效结合,均衡发展,才能成为一个有「头脑的医院」。

在科研与临床工作中,亦要加强合作意识,要学会「借力」,要领悟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以疾病为纽带的跨学科或多学科合作模式是现今和将来的发展方向,也是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的保证。只有强强联合,资源共享,才能在明天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这曾经是他对自己供职的仁济医院的深切期许,如今,将是对上海中医医院的殷切嘱托。

参考资料:

1.闻大翔:尽好本责、守住底线,助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健康界

2.闻大翔:做懂科研的临床医生 来源: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媒体中心

3.闻大翔:把上海建成医学科技领先的医学中心城市 来源:央视新闻

4. 日间手术时代来了!来源:医学界

5.手术量连续4年上海第一,这家医院咋做到的?来源:医学界

健康界出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撰文| 阳子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6_150125.html
上一篇虚拟健康诊所Salvo Health完成种子轮融资,聚焦慢性肠道护理
下一篇速递|CAR-T细胞疗法新突破:迅速消除严重副作用,还能克服肿瘤耐药性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