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子宫内用干细胞修补脊柱裂,母胎医学首创历史

子宫内用干细胞修补脊柱裂,母胎医学首创历史

3名经治婴儿已降生

撰文 |燕小六

来源 | “医学界”公众号

‍‍

母胎医学又现里程碑式进展。

截至目前,全球前3例经宫内干细胞治疗的脊髓脊膜膨出(MMC)胎儿,已顺利诞生。其中1人满周岁。

相关治疗发生在孕中期。手术团队通过子宫切口,把含有特殊干细胞的生物补片,放置在胎儿暴露的脊髓上,以修复周围的保护组织,减少或预防致残性并发症。

“我为这一天,努力了近25年。”世界首位女性母胎医学外科医生戴安娜·法默(Diana Farmer)领导该研究。她如是说。

图片说明:宫内干细胞治疗示意图。/UC Davis

寻找“治愈之路”

在孕25周零5天时,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州的艾米莉(Emily)完成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场手术”。

手术对象是肚子里的胎儿。

“我和丈夫从没想过孩子会有发育问题。”艾米莉回忆,自己的早孕阶段很顺利。但孕中期彩超检查显示,胎儿有MMC。

这是一种严重的脊柱裂,属于先天性发育缺陷。具体表现为部分脊髓、神经没有被骨骼或皮肤覆盖,而暴露在外。患儿多有认知、行动、泌尿和肠功能障碍等多种并发症,还可能因脑积水造成脑部损伤等。

图片说明:左侧为正常发育的脊髓和脊柱。右侧为MMC患儿。/Mayo Clinic

根据“梅奥诊所”信息,外科治疗MMC的方法主要有产前、产后矫正手术,旨在将胎儿暴露在外的脊髓放回原位,再使用补片等闭合创口。

早期研究证实,脊髓暴露时间越长,损伤越大,并发症越多且程度越重。因此,产前手术被寄予厚望,多在孕26周左右,或是经开腹,或是在胎儿镜下完成。

2000年代初期,戴安娜·法默领衔“脊髓脊膜膨出管理研究(MOMS)”临床试验。她发现,产前矫正手术确实能有效减少MMC导致的神经功能损伤。但超过一半的患儿经治后,仍无法独立行走。

作为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首席研究员,戴安娜·法默希望寻找新的方法,不仅能实现局部修复,还能逆转损伤。

图片说明:戴安娜·法默(Diana Farmer)怀抱接受治疗并顺利降生的婴儿。/UC Davis

动物实验现曙光

十余年前,戴安娜·法默和同事、生物医学工程教授王爱军携手,成立外科生物工程实验室,致力于干细胞和生物工程研究。

在其看来,干细胞作为一类具有增殖和分化潜能的细胞,在再生和修复受损组织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细胞治疗与手术连用,应该可以促进组织再生,帮助修复永久性损伤。”王爱军解释。

2015年,研究团队开始在动物实验中证实细胞治疗的可行性。

“我们在决定选用哪种细胞、建立什么样的动物模型时,花了很多时间。我们尝试过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纳米纤维支架,尝试过各种解决方案。”外科生物工程实验室主任克里斯托弗·皮瓦迪(Christopher Pivetti)介绍。

最终,研究团队选择了间充质干细胞。这是来源于胚胎发育早期中胚层的一种成体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潜能,且经体外规模化扩增仍能保持其生物学特性。

“我们称之为身体的‘护理员’,因为它们能产生愈合因子,非常适合修复脊柱裂等受损组织。相较于胚胎干细胞,使用间充质干细胞的并发症要少。”克里斯托弗·皮瓦迪说。

团队选择一款已获批上市的硬脑膜补片,作为生物材料支架,在其上放置人胎盘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然后,和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兽医医学院合作,通过产前手术,将补片固定在羔羊的先天性脊柱裂部位。羔羊出生后,可以行走,没有明显残疾。

图片说明:硬脑膜贴片。/UC Davis

后来,团队还给两只斗牛犬做了产后干细胞治疗脊柱裂手术。术后4个月复查显示,受试狗能独立走路、跑步和玩耍。

团队认为,相关技术在动物中取得显著结果,“不仅安全,还能有效提高行走能力。干细胞分泌的神经细胞因子,成功挽救了动物模型的运动机能。”

2021年3月2日,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宣布,经FDA批准、启动全球首个“脊髓脊膜膨出宫内修复的细胞疗法临床试验”。

它被称为“治愈试验(CuRe Trial)”。

图片说明:戴安娜·法默和王爱军怀抱经治疗的羔羊。/UC Davis

全球首例人体试验成功

在获得胎儿MMC诊断的当天,艾米莉第一次听说“治愈试验”。

“这是我们无法拒绝的救命稻草。”她说。

胎儿手术定于2021年7月12日。从前期材料准备到手术执行,有40多人参与其中。

术前,王爱军等人从艾米莉的胎盘组织中,提取并制造出临床级间充质干细胞,并用其制作干细胞补片。

外科生物工程实验室普里亚·库马尔(Priya Kumar)领导团队,制作细胞补片。“需要4天。从取出细胞,到在支架上种植,再到交付,每一分钟都至关重要。”

手术当天,艾米莉经全身麻醉,仰卧在病床上。

胎儿外科医生在其子宫上开了一个小口,小心翼翼地挪动胎儿背部至切口处,充分暴露其脊柱。再接着,将细胞补片直接放于暴露在外的脊髓上。然后,封闭切口,等待组织再生。

“植入非常顺利。妈妈和胎儿都很棒!”戴安娜·法默介绍,这是全球首例经宫内干细胞治疗MMC的手术。

图片说明:手术中。/UC Davis

在孕35周零5天时,婴儿露比(Robbie)经剖腹产出生,体重约2.4公斤,身长48.26厘米。

“她被抱到我身边。我看到她的脚趾头在扭动。”艾米莉说。

“我清楚地记得,当时我喊出来了:天哪,她在扭动脚趾!你们看到了吗!”戴安娜·法默说,露比的脊柱裂程度很严重。若没有宫内治疗,出生时她的双腿可能就已失去功能。

2022年9月20日,露比庆祝了自己的周岁生日。随访显示,她的身体状况良好。

图片说明:新生儿露比(Robbie)。/UC Davis

研究团队称,“治愈试验”计划招募35名MMC胎儿。对照组是0-4个月龄的MMC婴儿,有的进行产后传统手术修复。

研究随访会延续至30个月龄。届时,婴儿们会接受关键性检查,包括行走和如厕测评,以全面评估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一般,这个月龄的孩子已全面掌握走、跑、跳、站、蹲、坐、摸、爬等大运动。

同时,研究团队会监测其生长发育至6岁。

近年来,干细胞治疗出生缺陷的应用潜力逐渐被人们知晓。有研究称,胎盘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制成“生物贴片”,给发育不全的心脏“打补丁”。还有的研究希望用它来修复发育不全的肺组织。

“研究似乎进展顺利,但我们保持谨慎、不匆忙下结论。”戴安娜·法默表示,每一个成功的故事都是剥洋葱,肯定会遇到坏的。“幸好,我们从未放弃。”

“我们很荣幸成为创造历史的一部分。”她表示。

参考资料:

[1]World’s first stem cell treatment for spina bifida delivered during fetal surgery.UC Davis Health

[2]Stem cell patch surgery to mend spina bifida in the womb.BBC

[3]The CuRe Trial:Cellular Therapy for In Utero Repair of Myelomeningocele.Study Pages

[4]First stem cell clinical trial for spina bifida treatment announced.UC Davis Health

来源:医学界

校对:臧恒佳

责编:田栋梁

* 医学界力求其发表内容在审核通过时的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已发表内容的适时性,以及所引用资料(如有)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等作出任何承诺和保证,亦不承担因该些内容已过时、所引用资料可能的不准确或不完整等情况引起的任何责任。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者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6_176797.html
上一篇警惕!超10亿年轻人听力受损,祸首是谁?
下一篇这个年龄段是“长胖加速期”,比你想象中更早

为您推荐

手术一切顺利,麻醉恢复过程突然肌肉强直,幸好医生反应快

手术一切顺利,麻醉恢复过程突然肌肉强直,幸好医生反应快

作者:麻醉科的小茹子每天,麻醉恢复室就像车站一样。患者经过短暂的停留,各种指标完好,之后顺利回到自己病房。恢复室的医生和护士,也都习惯了这种平稳而又快节奏的工作。然而,这天的恢复室发生了严重的情况。打破恢复室平稳的是一名甲状腺术后患者。患者为53岁女性,行甲状腺癌根治术,带气管插插管入恢复室。入室后评
国际最新研究:3万年前人类已能做截肢手术

国际最新研究:3万年前人类已能做截肢手术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张赫 侯佳欣人类最早何时出现截肢手术?考古专家们最近有了新的发现。据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近日发布的一篇论文,研究人员在印度尼西亚婆罗洲东加里曼丹一处偏远洞穴中,发现了一具可追溯至3.1万年前的人类骨架,此人左脚曾做过截肢手术,且在术后康复。《自然》杂志:3.1万年前在婆罗洲的一次截肢
女子上了手术台还喋喋不休,结果多花了20块

女子上了手术台还喋喋不休,结果多花了20块

上午,骨科手术间正在热火朝天忙着手术。突然,急诊科通知要加一台手术。没办法,一切都得给急诊让路。进入手术室的,是一位年轻女性患者。负责麻醉的刘医生,立即准备实施麻醉。但过程中,让刘医生感觉她极不配合。这种不配合,主要体现在话太多。受伤的部位在手指,并且一直在滴血。喋喋不休的表现,让刘医生一度以为她是
肺结节微创手术不是小手术,创伤比以前小,但绝不像切阑尾那么简单

肺结节微创手术不是小手术,创伤比以前小,但绝不像切阑尾那么简单

有一些肺部结节患者在做手术之前并不知道微创手术的真正含义,认为微创嘛,打个洞,把结节抠出来就完了,和切皮肤上的痣差不多,其实这是一个严重的认知错误,虽然手术该做还是要做的,但手术之前把微创手术搞清楚还是很有必要的。所谓的微创手术是相对于以前开大刀而言的,以前内镜技术不成熟,外科医生需要肉眼直视下切除
高龄老人不宜做白内障手术?东莞爱尔眼科成功帮99岁老人复明

高龄老人不宜做白内障手术?东莞爱尔眼科成功帮99岁老人复明

耄耋之年,本是共享天伦之乐之际,奈何疾病的出现总是让人有苦难言。家住东莞市东坑镇的刘奶奶,虽说今年已经99岁,但是头脑清醒、身体健朗。唯一令她遗憾的是双眼患白内障多年,早已经“伸手不见五指”。 成功为9旬老人实施白内障手术 都说白内障只要上年纪,人人都会有,只要及时手术治疗就能重见光明。但是,刘奶奶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