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医生术中改麻醉,家属质疑多收费

医生术中改麻醉,家属质疑多收费

上午,“车水马龙”的手术室门口突然变得异常吵杂起来。

扒开人群,看到一个家属正怒目圆睁地问麻醉科的赵医生:你们改麻醉也没跟我们说呀!多花的钱怎么办?

面对咄咄逼人的家属,赵医生一时不知怎么应付。

确实是,这种情况很少见。

好在手术室护士长及时出面,好言好语把家属拉到一旁解释。

都说“伸手不打笑脸人”,护士长这样的态度,家属的情绪也稳定了一些。

让大家散开后,护士长解释说:术中改麻醉,肯定是手术需要的。

家属打断她的话问:又不说你做的麻醉,你怎么知道?

护士长解释说:我们常年在手术室里合作,改麻醉是经常发生的事,这一点我们是非常了解的。

这时,赵医生解释说:手术前拟定的麻醉是臂丛神经阻滞。但是,实施臂丛神经阻滞的时候,你家的患者不能配合,总是躲我们的针。

按着肩膀打了一针,效果也不理想。那个时候,也可能是他太紧张了,根本也分不清是疼痛还是紧张的问题。总之,在那里一直说没有效果。

患者都躺在手术床上了,只能继续。于是,我们把麻醉方式改为静脉麻醉了。

推上静脉麻醉药之后,他终于不再抵抗,手术也顺利做了下来。

家属还是一脸质疑地说:不打那一针,手术就不能进行?

是的,他一直喊疼啊!赵医生回答道。

这么说,我们家得多花一支药钱呗?

不是这样的。由于当时麻醉方式已转变为静脉全麻的性质,因此麻醉费也有变化。

听到这里,家属的脸色一下就变了。提高嗓门说:我还没说你们技术不好呢!怎么还能多收费呢?

由于已经在手术室门口引起了人群攒动,麻醉科主任也发现了问题,很快就赶到了手术室门口。

了解情况后,把家属拉到了楼上办公室。

到办公室后,让大家都坐下消消气。

此时的家属,越想越气,甚至把网上“术中加价”的例子摆了出来。

麻醉科主任解释道:术中改麻醉是手术室内经常发生的。由于每个人体质不同、体重不同,麻醉医生只能根据大多数人的平均用量来给药。

既然是“大多数人的平均用量”,总会有一些人不适合这个剂量。因此,麻醉医生就会不断调整剂量。

麻醉方式也一样,拟定的麻醉并不一定最终适合这个患者。

就像您家的病人一样,他很害怕或者对疼痛敏感,最终导致神经阻滞实施得比较勉强。

加上这个麻醉得通过他的表现来判断麻醉效果,麻醉医生很难确定这个麻醉是否起效。为了确保他不遭罪,及时更改麻醉方式是对的。

通过赵医生的反馈,臂丛麻醉的效果肯定是有的。但是,由于他总是抵抗,导致目标神经区域麻醉药不太足,也就导致效果差了些。

好在及时增加了静脉麻醉,最终手术完成了,也没遭罪。

咱们做手术,不就是图个治病和别遭罪吗?是不是?麻醉科主任笑呵呵地开导。

那费用怎么办?

费用的事,就别纠结啦。改一个麻醉,并不会多收多少钱。再说,费用都是院里收的。如果是我们个人收费,那什么都好说。

最后,家属看到只多花了几十块,也就没说什么了。

事情到了这里,大家都感叹:本来做了一点好事,但最终家属也不太理解。关键一点:家属对麻醉还是太不了解了。

另外,工作中也确实缺少了一些解释?假设在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的时候就把每一条都解释清楚,或许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误解。

【温馨提示】点个关注,这里有大量专业的医学科普,为您揭秘手术麻醉的那些事儿~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6_88331.html
上一篇藏在美食中的能量,悄悄让你发胖|医者名片
下一篇常做核酸会增加鼻咽喉癌风险?专家:完全没依据

为您推荐

手术一切顺利,麻醉恢复过程突然肌肉强直,幸好医生反应快

手术一切顺利,麻醉恢复过程突然肌肉强直,幸好医生反应快

作者:麻醉科的小茹子每天,麻醉恢复室就像车站一样。患者经过短暂的停留,各种指标完好,之后顺利回到自己病房。恢复室的医生和护士,也都习惯了这种平稳而又快节奏的工作。然而,这天的恢复室发生了严重的情况。打破恢复室平稳的是一名甲状腺术后患者。患者为53岁女性,行甲状腺癌根治术,带气管插插管入恢复室。入室后评
国际最新研究:3万年前人类已能做截肢手术

国际最新研究:3万年前人类已能做截肢手术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张赫 侯佳欣人类最早何时出现截肢手术?考古专家们最近有了新的发现。据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近日发布的一篇论文,研究人员在印度尼西亚婆罗洲东加里曼丹一处偏远洞穴中,发现了一具可追溯至3.1万年前的人类骨架,此人左脚曾做过截肢手术,且在术后康复。《自然》杂志:3.1万年前在婆罗洲的一次截肢
女子上了手术台还喋喋不休,结果多花了20块

女子上了手术台还喋喋不休,结果多花了20块

上午,骨科手术间正在热火朝天忙着手术。突然,急诊科通知要加一台手术。没办法,一切都得给急诊让路。进入手术室的,是一位年轻女性患者。负责麻醉的刘医生,立即准备实施麻醉。但过程中,让刘医生感觉她极不配合。这种不配合,主要体现在话太多。受伤的部位在手指,并且一直在滴血。喋喋不休的表现,让刘医生一度以为她是
肺结节微创手术不是小手术,创伤比以前小,但绝不像切阑尾那么简单

肺结节微创手术不是小手术,创伤比以前小,但绝不像切阑尾那么简单

有一些肺部结节患者在做手术之前并不知道微创手术的真正含义,认为微创嘛,打个洞,把结节抠出来就完了,和切皮肤上的痣差不多,其实这是一个严重的认知错误,虽然手术该做还是要做的,但手术之前把微创手术搞清楚还是很有必要的。所谓的微创手术是相对于以前开大刀而言的,以前内镜技术不成熟,外科医生需要肉眼直视下切除
高龄老人不宜做白内障手术?东莞爱尔眼科成功帮99岁老人复明

高龄老人不宜做白内障手术?东莞爱尔眼科成功帮99岁老人复明

耄耋之年,本是共享天伦之乐之际,奈何疾病的出现总是让人有苦难言。家住东莞市东坑镇的刘奶奶,虽说今年已经99岁,但是头脑清醒、身体健朗。唯一令她遗憾的是双眼患白内障多年,早已经“伸手不见五指”。 成功为9旬老人实施白内障手术 都说白内障只要上年纪,人人都会有,只要及时手术治疗就能重见光明。但是,刘奶奶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