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胡同烟火,是我赖在北京的一大理由

胡同烟火,是我赖在北京的一大理由


在北平,

即使不出门去吧,

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

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

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

向院子一坐,

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

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郁达夫《故都的秋》


关于北京的全部记忆,

或许,

是充斥着脚步声和汽油味道的。


早上六点,西二旗地铁站,

人潮汹涌的样子,

像极了被春风吹皱的福海,

一块石子,

激不起一点波澜。


视角转换,同样,早上六点,

地点,某不知名胡同。

盘着核桃的大爷,

一边逗着鸟,

一边不忘身旁的豆腐脑油条。



对于北京人来说,胡同,

那可是城里的宝贝。

地道的北京人,

不喜欢灯红酒绿的国贸,

也不留恋商圈里的霓虹灯箱,

他们爱那深不见底的胡同,

用京片子味儿,

诉说着一整天的趣闻。


01

胡同·半是北平半是京


小小的胡同,

在晨昏晴雨、春夏秋冬的变换中,

展示着古城北京的独特风韵。

这样的北京,

才是人们印象中的北平。


随意步行至某四合院门前,

门口一辆“二八大杠式”老旧自行车

吸引了双眼。

院子里,

是几家几口多年的生活轨迹。



老北京胡同里的四合院,

大多,是以“大杂院”形态呈现出来的。

邻里之间,

从闲聊家常到包饺子年夜饭,

岁岁年年待在一起。


来到这里,不需要通讯工具,

只需搬个马扎,

便可以畅聊天地。

当然,胡同里藏着的烟火,

不仅是几户人家的四代同堂,

更多的,是属于北京城

历史的变迁。



汪曾祺曾言,

“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

四方四正。”

从二十六坊到胡同文化,

老北京人的生活,

一直是方正又笔直的。

来到北京,随便逛逛,

无量大人胡同、石老娘胡同,

每个匪夷所思的名字背后,

都有一段老故事。



世人常言,

作家和俗人之间,

横亘着一条银河,

但要我说,其实不然。

仔细聆听,

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十九号里,

老舍先生的笔墨并未停歇;

阜成门内宫门口二条十九号的

鲁迅故居中,

呐喊声震耳欲聋。


他们的琐碎生活,

与我们又有什么不同呢?

除了创作,除了呐喊,

无外乎是观云观雨,

观自己。



老北京话中有一句是这样说的,

有名的胡同三千六,

没名的胡同数不清。

不过,虽说都是胡同,

但最为出名的南锣鼓巷,

却不是老北京人的首选。


从北平到北京,

数年的历史变迁带给胡同的,

便是无法抵挡的商业气息。

也难怪,

这里可是北京。



今天的一些胡同,

尽管少了很多北平味道,

但最为本真的东西,

仍旧深藏在巷子的尽头,

每到夜晚,熠熠生辉。


02

胡同·烟火氤氲分外香


无论是外地游客还是老北京人,

在这座城市最期待的,

一定有那各式各样的老北京小吃。


要说老北京小吃啊,

那可真是琳琅满目,数不胜数。

随意找一条无名胡同,

从巷头到巷尾,

从早到晚,

要想一次性尝遍,

定是会将肚子填满。



独属于胡同的饮食文化,

永远是以一股接一股热气腾腾的烟雾

作为开场的,

这大概就是老北京的“古早味”。


街边最不起眼的一家店里,

售卖着传统门钉肉饼

肉饼肉饼,形似门钉,

故有此称。

扎实的肉馅,配上酥脆的外皮,

一口咬下去,

多汁又爽口,肉质鲜嫩回味无穷。


门钉肉饼


接着往里走,

少不了卤煮、爆肚和炒肝带来的

三重享受。

老北京人,几乎无人不爱内脏,

汤汁浓郁的卤煮,

得配上透而不黏的火烧;

香脆爽口的爆肚,

最适合“吃秋”;

还有油亮味浓的炒肝,

叫人尝之不忘。


卤煮


当然,提到饮食,

绝对少不了面茶和豆汁的一席之地。

午梦初醒热面茶,

干姜麻酱总需加,

一份小小的面茶,

实际上内有乾坤,

咸香味浓,是多样的食材,

粘稠不腻,是复杂的工序。


胡同逛累了,找一家小店,

来上一碗豆汁儿,

在初夏晌午正为合适。

无论是这面茶还是那豆汁儿,

在喝法上都是有讲究的,

用老北京话说,

那得“溜着边忒喽着喝”


老北京面茶

豆汁


从食材采买到加工制作,

每一个流程,

都藏着老北京人骨子里的讲究。

这是对生活的热爱与崇敬,

也是老胡同里的日常。


03

胡同·朝赏日出暮观云


老胡同里的日常,

既是大俗,也是大雅的。

梳洗罢,在巷头结束早餐,

转身,搬着马扎,静坐。


胡同里,

三五成群的大爷们照例聚在一起,

操持摆弄着自己的“独门绝活”。

喜好盘手串核桃的,

手里反复不停;

喜欢逗弄蛐蛐儿的,

也拿出了珍藏的蛐蛐笼;

下棋的大爷捶胸顿足,

闲聊的妇人笑声连天。



再往远看,

另一拨人围在一起,

人群中间,

手艺人正拿着颜色各异的糯米面,

眨眼间,精巧的面人儿横空出世,

就连哭叫着的小娃娃,

也震惊地瞪大了双眼。



在老北京的胡同里,

没有早高峰时的熙熙攘攘,

也没有快节奏的生活,

有的,

只是大俗生活的怯爽,

和大雅工艺的细致。


尽管失了高楼大厦的霓虹,

但抬头望天,

胡同里也有自己的星空。

是的,少了铜钱味道的胡同

并没有因此失了韵味,

反倒是在时光的沉淀中,

这种韵味愈加珍贵。



北京的胡同里,

藏着太多太多秘密,

这里,

是市井生活的琐碎,

是民间美食家的讲究,

是老手艺人的细致,

也是每一位住户的朝朝暮暮。


只有在胡同里,

才能寻到最本真的北京味道。

关乎北平一梦,关乎风云旧事,

更关乎躁动都市里的

最后一抹平静。

地道的京腔,耿直豪爽的京味性格,

等我老了,

一定要来胡同住住。



一个城市最真实的样子,

往往藏在市井中,

大隐隐于市,

或许就是对北京胡同的

另一种诠释。

闲暇时,到这里走走吧,

愿胡同,

终能迎来每一个明天。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8_175950.html
上一篇白塔寺倒塌之谜
下一篇比厦门舒适,比泉州安静,福建冷门的小城市,来过的人评价好高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