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我的美国之旅(四)——波士顿

我的美国之旅(四)——波士顿

走在波士顿街头,天上撒下的太阳,自由而又热烈。

我走的更随意一些,遵循着一个大体的方向,去领略这座城市的古老和活力。

不知哪一个街角转弯,会遇到一些别样的事情。或是建筑、或是人或者事,让我感动……

(一)致敬逝去的生命

“听,我的孩子们,你们将会听到保罗·列维尔午夜策马飞奔的传奇……”

那夜,马匹疾驰……

PAUL REVERE(保罗·列维尔)在黑夜中驾着快马去报告同胞准备应战。第二天,战争在列克星顿发生,美国独立战争揭开序幕。最伟大的一段美国历史开始了……

此时,我站在保罗·列维尔的雕像前,才知脚下的路,是自由之路。红砖铺就的路,曲折延伸三公里多,这是一条波士顿历史发展的重要之路。

Old Granary Burying Ground(旧谷仓墓园)、King's Chapel and Burying Ground(国王教堂与墓园)、Boston Common(波士顿公园),都在这条路上。

保罗·列维尔的雕像的对面,能看到白色的尖塔,那是THE OLD NORTH CHURCH(老北教堂),它位于波士顿北区撒冷街193号,是波士顿最古老的教堂,在1723年由主教建造。

“如果从陆路来,点一盏灯;如果从海路来,点两盏灯。”

那夜,信号灯在173英尺高的尖塔上点亮了两盏,表明英国军队正从海上来。于是,保罗·列维尔策马骑飞过查尔斯河奔向莱克星顿去报信,书写了那段美国历史的传奇。

老北教堂的小院落,古朴幽静,几棵大树,一个小的花园。院内一处,几根木桩围成一个半圆,一道道绳索,挂满小牌。这是为了纪念保卫国家而失去生命的人而设。


死亡,终将那些历经战争风雨的人带入大地,那里再无战争,那是宁静安乐之地。

逝去的生命将被纪念……

如果一个国家丢失了历史记忆,那么这个国家的国民也将忘记自己是谁。

于是,我看到一处处的墓地,在这座城市当中……

痛苦和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墓地,也成为城市生活的一部分,被纪念,被缅怀,成为城市别样的风景。

墓地里,不时看到有人正慷慨的解说,或解读历史,或崇敬英雄。而我们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沉浸其中。

我被一种情绪感染。这座城市,对待逝去的生命,用了更敞开的方式来表达。

敞开的……,历史,还有文化。


(二)公共图书馆

这是一座爱读书的城市。

草坪间、大洋边、公园的休闲椅处,手捧一本书来读的人随处可见。

就那样晒在日光里,就那样肆意的姿势的躺卧,沉浸在书页一行行的文字当中……

“难道他们的眼睛不难受?在白白的日光下?”我向儿子发出质疑。

“他们适应了。”

适应?——我笑了。

我也早已光着胳膊裸露着腿,走在日光里了。太阳的光一点点浸入皮肤……,此时,我觉得自己犹如需要阳光的植物,对光贪婪的吸取。至于肤的颜色,是黑是白,大街上什么样的颜色都有。

容纳四方,是一座城市的文明。有哈佛、有麻省理这样顶尖的学府,接纳来自世界各处的学子,让波士顿成为一座当之无愧的文化城市。

据说,高学历的人比比皆士,街上随处捡一人,就是研研生、博士……

或者是高学历带来高收入高消费,酒店的住宿大多接近三百刀。

所以,我被逼出城外,去寻住处。去瓦尔登湖,去找梭罗的小屋。

在梭罗幽静的秘林,如果拿起一本《瓦尔登湖》来读,和坐在图书馆里的感觉能一样吗?

波士顿的公共图书馆太不一般了。

从外观看它朴素无华,进去,却见另一翻天地 。

我是穿过了波士顿的公园,走了不短的路,才来到这里。

图书馆大门外的广场,一左一右,两座雕塑。左边手持地球象征科学,右边手拿画笔,象征艺术。

图书馆正门拱顶的雕塑智慧女神头像上面刻有这样一行大字:“Free to all ”(向所有人免费开放)。

走进图书馆,经过门厅,气势雄伟的拱门、拾级而上的台阶、富丽堂皇的大理石装饰迎面面来,差点让我怀疑错走进了艺术的殿堂。

上得台阶,楼梯两侧拐角处两头雄狮卧在高高的基座之上。这是为了纪念在美国内战中牺牲的马萨诸萨州第二和第二十步兵团而雕塑。

二楼是一个宽阔的大厅,壁画,一幅接着一幅,饰满四围厅墙,我好像又走进博物馆……

我已经看了几天的博物馆了。从纽约的MOMA、耶鲁大学美术馆、到波士顿的MFA博物馆……。好像历经了彩虹的心,奇花瑰丽的艺术珍宝,也不再使我惊奇。

但是这里的一处,却动及我心……,——是那个大大的阅览厅。厅静悄幽暗,从喧嚣中抽离,与自我连接。

阅览桌上的台灯,一盏一盏,绿色的灯罩下亮出桔色的暖光……

拿一本书坐下吧。坐下,看书或沉思。让心去倾听音乐与诗歌,知识与智慧,真理与浪漫……

图书馆的意义就在此吧。它就像梭罗的小屋,像瓦尔登湖……


(三)瓦尔登湖,寻访梭罗的小屋

“路,走错了。”

波士顿南订的酒店,我们的车开向了北方一个接近名字的酒店。

“错,也是对的,我正想带你去看瓦尔登湖,你肯定是愿看的吧……”

当然,儿子也是知道他老妈的喜好的。

这几天行在路上,除了城市的热闹,郊区多显幽静,处处是浓密高大的树林,绿色的草坪,一处一处的House……

共享安静,各有边界,住在这样的地方真舒服,我不禁一次次感叹。

梭罗说,瓦尔登湖,冬天常有人来凿冰。

此时,瓦尔登湖正是夏天。适宜湖中游水,边岸晒太阳。

所以,瓦尔登湖和乡间生活连接着……

我沿湖而行,寻到步道,路标指引出梭罗小屋的方向。

沿湖遇见游水者,遇见钓着。近六点的太阳,光线洒过树林,也洒过清静的湖面。

沿湖走一圈,并不费时多少。儿子说,走着走着,身体怎么轻快起来了呢。

人就是一个适合乱窜窜的小动物啊,我说。

树,高大又直,这几天见到的都是如此。有松、有不知名字之树,一律的直直树干,伸向了空中。

一棵树上,有牌:HOUSE SITE。我知,梭罗的小屋快到了。

一堆石块,一块标牌,几根石柱……。稍有意外,以为会遇到一处木屋。

几根石柱,圈出边界。那是一个小的空间,又是梭罗的无限之地。在这儿,他写出属于世界的《瓦尔登湖》。

如果我看了书,再来看梭罗,看瓦尔登湖,感觉是否会更丰富一些呢?

我还未来得及看!

我如一个乡野路过之人,到访这儿。我带着一颗好奇心来这儿,听说,这儿住过一个名人,写过一本厉害的书……

(四)Museum of Fine Arts Boston

“Museum of Fine Arts Boston ”,在中文搜索里,多翻译成“波士顿美术博物馆”。

不知为何这样翻译?我以为,它涵盖更多。

它集艺术、文化之大成。从古至今,从地域、类别的广到品类的丰富性,都堪称规模。它将不同地域的人类各方面经历的故事展现,将世界连接在一起。

第一天到波士顿,我就把它作为此行的首选项,从上午十点到下午五点,在馆里耗了七个小时。

太多的东西拥在眼前,从开始的细致,到粗粗的浏览……。有一忽儿,我坐在沙发上休息,竟是不知不觉睡了半个多小时。

亚洲艺术,大洋洲、非洲艺术、埃及艺术……,古典艺术在这里云集。

中国、日本、朝鲜……,青铜、陶瓷和绘画 ……

提香、伦勃朗、马奈……,名人的画作比比皆是。保罗塞尚、雷若阿、 莫奈……

进到莫奈展厅,一幅穿着红色鲜艳合服的女子手持折扇,正侧目回头……,画作高大艳丽又凸显。

平时,多看的是莫奈的风景画,对他的印象也多挺留在“莫奈的睡莲”、“莫奈的光影”这样的标签上。

反倒是他如此的一幅作品,让我更多了解到,原来,他的妻是日本人,他喜欢浮世绘。这幅画,便是以他的妻卡米尔做了他的模特。

永不可单一的去定义某个人,若看到他的八分,也总有二分,是属于他的另一个世界,是我所不能看到。

他的几幅睡莲,画得有些潦草而随意,好像没有更多的用心……,我更喜欢在纽约MOMA展馆看到那样无限光影中的睡莲……

也许,我不该这么浅薄的去阐述自己的观点。

莫奈晚年困于眼疾,他的创作逐渐从清晰到迷离梦幻,到柔美光影。莫奈开启了他新的画眼……

世事无常,他不再如年轻时东奔西走。他静静坐在他的花园里,画出一幅又一幅的睡莲。

天空倒影在水中,睡莲开在云彩之间……

《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去向何处?》

高更创作这幅作品时,穷困潦倒,人生跌入低谷,悲惨的命运总是向他开玩笑,服下砒霜想死上帝也不肯带他走。

或许是在生死之间的游走过,才让他有了这样的作品表达,这样的哲学意味的追问。

他在大溪地创作了这幅作品。

那时他与文明决裂,离开巴黎前往大溪地,他一个人上路。那是他人生的转折点,很多的作品在大溪地完成。正如他自己说,他是伟大的艺术家,他很清楚。

“我是个孩子,我是个野人,我要坚持画下去……”

(五)后语

作为与美国历史同步的一座城市,想说想走想看,想把自己融入街头,融入每一座红墙的房子背后。

推开窗子,室内与室外融在一起。

大街上,海陆两用车缓缓驶过……

公园里,接纳休闲的游人,也不拒绝流浪汉的光顾。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故事,每座建筑有每座建筑的历史,每处学府有每处学府的文化……

所有的,是一本厚厚的书,翻开。

我沉寂了三年之后的出行,来到这里,走在黄油般的阳光下,在微风轻轻的拂动当中,看到这座城市,像一座肥沃多姿的夏日花园……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8_176061.html
上一篇马上出发,游山西读历史,穿越山西大环游(上)
下一篇朋友圈被问疯了!都以为我出国了!国内独一无二的美景推荐!

为您推荐

一生必去的5个博物馆!超震撼

一生必去的5个博物馆!超震撼

中国国家博物馆:坐落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东侧,它代表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精髓。台北故宫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通称为台北故宫,是一座著名的博物馆,坐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