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27年来首次!人气火爆的上海地标今起暂别,有人坐高铁赶来“留念”

27年来首次!人气火爆的上海地标今起暂别,有人坐高铁赶来“留念”

上海的文化地标有哪些?

承载文化与历史的

上海博物馆

绝对是浓墨重彩的一处!

特别是每年的寒暑假

屡屡引发排队狂潮

暑假期间,游客冒高温排长队

2023年5月7日,上海博物馆举办十二时辰艺术嘉年华,众多观众冒雨前来参加

不过,让不少馆迷遗憾的是

今天(10月9日)起

开馆27年

人民广场上的明珠

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

将全面闭馆

去年上海博物馆发布了

“大博物馆计划”

将完成“一体三馆”的建设

目前

位于浦东花木的上海博物馆东馆

已逐步进入展览施工关键阶段

为了配合文物搬迁及布展需要

10月9日起

人民广场馆将闭馆进行展厅调整

10月8日是开馆最后一日,尽管是工作日,上海博物馆仍迎来不少观众和爱好者,他们特地从五湖四海赶来,奔赴这闭馆前的最后一日之约:再看一次展,再合一张影。

参观者 王先生:

我在苏州草鞋山考古遗址公园当志愿者,那边正好也有发现江南文化三阶层,就是马家浜、崧泽还有良渚文化。我和几个志愿者朋友专门一起从苏州坐高铁过来的,赶上最后一趟感觉很荣幸。

“实证中国崧泽· 良渚文明考古特展”

展厅内人头攒动

田先生和戴女士夫妇

是上博的忠实粉丝

也趁着这特殊意义的一天

逛展留念

观众田先生:

我跟她两个人以前谈恋爱的时候,快30年了吧,谈恋爱的时候就来上博。

观众戴女士:

我觉得上博还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博物馆,它很多的展馆是根据展品的整个体系来布展的,玉器、印章等等这种分主题的形式来表现,我觉得是它的一个特色。

在特展集章处

不少观众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在展览介绍页或是

特地准备的集章册上

盖下纪念章

以此方式做特殊留念

自1996年人民广场馆舍全面建成开放至今,上博曾给市民游客带来诸多令人印象深刻、回味无穷的大展、特展。

譬如早年的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周秦汉唐文明大展,2008年全面免费开放后,除了国内文物主题展,还有大英博物馆百物展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等境外文物国宝展览。

大英博物馆百物展

此次闭馆升级改造,是人民广场馆开放27年以来的首次。不过,闭馆并非告别,而是进行此前官宣的“大博物馆计划”的一部分,人民广场展馆原先主要陈列的中国古代艺术相关馆藏,部分将陆续移至上海博物馆东馆。而人民广场馆将进行升级改造,转型为以特展、主题展为主预计今年年底前将重新开放

对于即将开幕的上博东馆

观众们同样充满期待

观众:我听说目前上博展出的展品仅占全部馆藏的3%,那3%都已经把这个馆塞得这么满了,等有了东馆,能不能至少来个5%到8%,多让我们看点好东西

观众:今天我们来这里不是为了告别、等它关门,而是在等它原地新生,再迈步向前走得更远。

上博东馆

昨天下午5点

观众们陆续离去

展厅徐徐落下帷幕

迎来闭馆时刻

工作人员列队送别游客

在等待闭馆之际,记者还遇到了一位特殊的观众许杰。作为一位拥有40年职业生涯的老文博人,许杰的第一份工作就是1983年在上海博物馆担任馆长秘书,并且他还亲历了1996年新馆在人民广场的开幕,如今他除了担任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一职外,仍是上海博物馆的一名理事。

许杰:听说今天是闭馆前的最后一天,特意来看看,回到老馆感到非常幸福。上海博物馆的文博事业多年来有了这么大的发展,我觉得非常欣喜,也更期待东馆的开幕,相信那将是一个更宏大的展馆,而人民广场馆经过改造提升,也会发挥出新的光彩。

随着闭馆的到来,位于上博文创商店门口,一座玻璃外观的咨询处正被改造为“留言亭”。上博方面表示,“在短暂分别的时间里,依旧期待着与观众保持交流”。

文创商店门口的咨询处正在变更为留言亭

从10月9日起,观众可在留言亭里“给上博写一封信”,写下自己对东馆建设和人民广场馆改造的建议、自己与上博的故事,以及对上博的祝福与期许。这份满载殷殷期盼和真诚建言的留言簿,未来或也将成为上博馆史展的展品。

同时,上博方面表示,人民广场馆常设陈列线上展厅将继续为游客敞开!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PC端或移动端访问上海博物馆官方网站,即可线上畅游,20多年前所打造的博物馆经典陈列将在线上“永不落幕”

本次线上开放的常设陈列展厅共10个,分为两大类:全景展厅与三维虚拟展厅。其中,中国历代书法、中国历代绘画、中国少数民族工艺、中国古代玉器、中国明清家具和中国历代货币等6个线上展厅采用全景技术真实还原展厅全貌和展品细节;中国古代雕塑、中国古代青铜、中国古代陶瓷和中国历代玺印等4个线上展厅采用Web3D渲染技术,增加交互功能,丰富观众体验。

暂别,是为了更好的相遇

网友纷纷表示

期待上海博物馆“重新出发”!

你与上海博物馆有什么记忆?

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


话匣子综合自东方网、新闻坊、劳动报、上海博物馆等

编辑:玫瑰砂

责任编辑:陈敏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8_186721.html
上一篇山东人全家定居河北唐山,居住25天后,告诉你啥感受
下一篇中国最不适合过冬的7个城市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