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北京最卧虎藏龙的胡同——史家胡同

北京最卧虎藏龙的胡同——史家胡同

2022年7月10日清晨还下着雨,不敢进山也不敢远行,临时决定去逛逛史家胡同。于是冒雨地铁出行,出了5号线灯市口地铁站,北行不到200米就到了史家胡同西口。

老北京人常说:北京城“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赛牛毛。” 北京城内纵横阡陌的胡同,就如毛细血管般分布在北京的各个角落,藏着最地道的老北京风情,记录着最真实的老北京情怀。

史家胡同始建于元代,是北京最古老的胡同之一,素有“一条胡同,半个中国”之称。作为北京胡同的缩影,史家胡同,有无数的故事,蕴含着浓郁的文化气息。这里催生了中国近现代教育,见证了北京人艺的诞生,还曾经居住过诸多名人志士......。从清朝到新中国成立,这里曾有80多个四合院,云集了很多高官和名流,华国锋、徐向前、傅作义、荣毅仁,乔冠华夫妇、民国才女凌叔华等都曾住在这里。

史家胡同纪念墙

沿着史家胡同西口向东走,路北侧远远的就可以看到跻身于北京市乃至全国名校行列的史家小学。

史家小学

史家胡同59号院现为史家小学校址,原是史可法祠堂旧址,也是清代教育八旗子弟的“左翼宗学”,当时只招收八旗左翼的镶黄、正白、镶白、正蓝四旗子弟入学。清末成立游美学务处(清华大学前身),在史家胡同小学招考赴美留学生,1909、1910、1911年三次甄别考试在史家胡同考场举行,梅贻琦、胡适、赵元任、竺可桢等都在当时考生之列。现在则是北京最难进的小学之一。


国赫宫

史家小学的对面是国赫宫,百度介绍时依托国家级四合院保护区“史家胡同”人文底蕴,延承法式宫廷建筑艺术精华,集企业公馆、奢侈品博物馆、世界顶级会所为一体。

史家胡同55号院

史家小学的东侧是 史家胡同55号院,为中共元老李维汉(1896-1984)故居,李曾担任中央统战部部长。其子李铁映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这里先后住过国民党起义将领刘文辉。

史家胡同53号院

史家胡同53号院,这里最早住过抗清名将史可法,后来成为大太监李莲英的外宅。传说这里还是清末状元洪钧的宅子,洪钧有个小妾,是中国十大名妓之一的赛金花。民国时期,这里曾是张治中私邸,民国末年又成为范汉杰的官邸,解放后,全国妇联驻扎在这里邓颖超、康克清都曾在此办公。

1974年,奉命进京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华国锋,就住在53号后院,而出入则在内务部街甲44号,华国锋也在这里策划粉碎“四人帮”计划。如今,这里是涉外宾馆:好园宾馆,大门上的牌匾还是邓颖超题写的,“好园”即“女子园”,恰与妇联工作“一语双关”。

史家胡同51号院

史家胡同51号院,解放前这座院落原是香港《大公报》北京办事处的办公地点,也曾是山东抗日名将李树春中将私邸;解放后被外交部接管,后来成为章士钊先生的住宅,后来由章士钊先生的养女章含之、章含之与洪君彦之女号称中国“名门才女”的洪晃陆续居住在这里。2011年洪晃将史家胡同51号院交还给外交部。

史家胡同47号院

史家胡同47号院,是已故国家副主席荣毅仁先生故居。与其它宅院朱红木门不同的是,这里的大门是灰色的铁门,显得有些冷冰冰的。上世纪八十年代,荣毅仁先生创办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做出了巨大贡献。九十年代初,荣先生搬进了此院,他在此院住的时候荣登国家副主席之位,也在此院度过了其人生的最后岁月,直到2005年去世。1948年,这里曾做过傅作义的绥靖公署。1949年,他促成北京和平解放,使古老的文化故都北京及其全部珍贵历史建筑完好地得到保存,200万北京市民的生命和财产免遭兵燹。

史家胡同45号院

史家胡同45号院,虽然门楼看上去低矮简陋,却也有不凡的过往,辛亥革命武昌起义领导者之一的孙武曾在此隐居并终老于此。

史家胡同39号院

史家胡同39号是一个说不清的院落。百度上可以查到的是一家叫瑞奇尔技贸有限责任公司的办公地点。

史家胡同37号院

史家胡同37号院(查不到相关资料)

史家胡同35号院

史家胡同35号院是“全国妇联老年之家”。据说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中将、北平警备司令周体仁(1892—1954)在此宅院居住。


史家胡同32号院


史家胡同32号院内的房脊

史家胡同32号院,该院虽然没有前几个院落那么出名,但它的历史地位却依然极为显赫。既见证了中国教育的变革,也见证了关乎北京城命运的历史时刻。这里曾是新中国成立前北平城的城主、国民革命军高级将领、新中国首任水利部部长的傅作义先生的居所。


史家胡同博物馆

史家胡同24号院,现为史家胡同博物馆。民国时期,这里是闻名京城的“小姐书房”主人是与冰心、林徽因齐名的“文坛三才女”,“新月派”和五四女作家群代表人物之一凌叔华,24号院本为她与陈西滢结婚时的嫁妆,1947年,凌淑华到欧洲与丈夫团聚后,成为史家胡同幼儿园。上世纪末,英国王储慈善基金会(中国)与东城区政府朝阳门街道办事处合作,将这里建成了北京第一家胡同博物馆——史家胡同博物馆。

墙、树、楼

幼儿园

史家胡同42号院现在是史家京城实验幼儿园。

胡同

史家胡同223号院

史家胡同23号院,解放前曾是国民党上将卫立煌(1897~1960)的官邸,1955年返回大陆后曾任全国政协常委;建国后曾经是开国中将彭明治(1905-1993)旧居。彭明志为首任住波兰大使,后为河北省军区司令。

史家胡同20号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草创时就选在这里,它的西邻就是史家胡同博物馆它的规模与博物馆一样大,也是从南面干面胡同跨到史家胡同。20号院成名于解放后,当时的华北文工团进城后把这里作为驻地,1950年,文工团改名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史称“老人艺”首都剧场建成之前,很多剧目在这里酝酿排练焦菊隐、夏淳、于是之等建院元老都在这里生活工作了大半辈子,《龙须沟》剧组在实地体验生活,人艺许多早期经典作品都曾在这里排练,比如,《龙须沟》。

史家胡同8号院,这里曾是黄敬(俞启威)的故居,其妻子范瑾曾是北京市副市长。


走到史家社区的办公院落,就转向了西罗圈胡同,经干面胡同,转到灯市口大街。

在史家胡同的沧桑岁月和历史变迁中,有无数的青史留名的名人雅士在此居住。既有过往的史可法、曹锟、赛金花,也有徐向前、傅作义、荣毅仁、李天佑、于光远、章士钊、臧克家、袁也烈、刘文辉、乔冠华、史树清、华国锋等,还有黄宗江、黄宗洛、于是之、焦菊隐、英若诚、牛星丽、金雅琴、濮存昕等艺术家

正是这些人,让这条普通的胡同成为北京胡同中最有名望的一条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8_26959.html
上一篇华人女子意大利海滩捕捞海蜇 意专家直呼危险
下一篇2022年自驾新疆(一)出发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