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蹦极、漂流、热气球......高风险旅游项目如何加强安全管理?

蹦极、漂流、热气球......高风险旅游项目如何加强安全管理?

暑期是旅游出行高峰,多地景区开发创新旅游项目吸引游客。游人如织的景区里,潜藏着的意外与危险也不容忽视。

7月23日午间,湖北恩施地心谷景区发布了一则游客坠落事件通报。通报显示,7月22日15时50分左右,一上海籍游客潘某(10岁)在家人陪同下游玩地心谷景区“步步惊心”项目,不慎从悬空桥上坠落。事故发生后,景区第一时间将潘某送往恩施州中心医院进行全力救治,并安排专人全程陪护。经初步诊断,潘某腰椎、胸椎骨折,头皮裂伤,暂无生命危险。目前,当地文化和旅游管理部门已责令景区关停该游乐项目,并进行全方位安全隐患排查。

同日晚,天津市蓟州区文化和旅游局发布了一则游客坠亡事故通报。通报显示,7月22日14时许,一名游客在游玩九山顶景区“步步惊心”项目时突发身体不适导致昏迷,在工作人员救助过程中坠落,后经抢救无效死亡。目前,该景区已全面停业整顿,对各类娱乐项目进行全面安全隐患排查。

近年来,旅游业从观光型向体验型转变,游客对于景区的需求不再仅仅是观光和拍照,还需满足其参与感、体验感。

因此,“步步惊心”这类具有刺激性、高体验性的项目逐渐走红,包括玻璃栈道、旱滑道、水滑道、蹦极、漂流、热气球、速降、水上乐园、滑沙、滑草等项目受到游客追捧。仅玻璃栈道一项,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玻璃栈道滑道、吊桥、观景平台的数量多达1000多个。

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

根据《旅游法》第47条规定,高风险项目主要分为高空、高速、水上、潜水、探险5类,而且高风险项目运营必须取得高风险项目许可证。

然而,玻璃栈道、水滑道、旱滑道等高风险项目尚未列入《特种设备目录》,景区一些高风险活动项目尚未形成有效的安全监管。

总体来看,我国特种旅游尤其是高风险旅游在安全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特种旅游安全管理体系缺位,经营者专业条件缺乏,特种项目专业救援支撑缺失,保险保障机制存在缺陷。

从项目运营管理角度来看,特种项目与高风险旅游常见的风险因素包括:一是部分项目经营者缺乏专业条件。2019年7月20日,安徽黄山一水上乐园的充气游乐设施发生事故,一名8岁女童身亡。随后的调查中发现,现场部分游乐设施生产商没提供过合格证,也很少有产品安装与使用规范,更没有售后服务。二是部分高风险旅游项目的操作人员缺乏应急能力。2020年11月30日,云南腾冲火山地质公园3号飞行场地外侧的旅游道上,地面工作人员准备收起热气球时突刮大风,导致热气球被风吹起再次升空,一名地勤工作人员未及时放手,被带到空中后发生坠落。三是部分高风险旅游项目缺乏有效安全监管。2019年安徽黄山事故水上乐园存在一定程度监管职责不清现象。类似于涉水充气游乐设施、场地搭建、设施运营等监管责任还需要进一步明确。

由于大量的特种设施设备、高风险旅游项目存在较多风险因素与安全管理不足等问题,建议从以下方面加强安全管理:

一是规范经营许可。尽快明确高风险项目的监管单位与主管部门,建立分类许可体制,特种设施设备与高风险旅游项目的经营者需要就具体的经营项目向分类管理部门提出经营许可申请。

二是强化保险保障。景区要与保险公司合作,定制特种旅游、高风险项目的专属旅游保险、项目保险与群体保险,选择合适的商业保险来分担和转移风险。

三是完善风险预警。在项目活动组织运营前,项目组织者和参与者应该参考宏观风险预警部门和微观风险预警部门的预警信息。主管部门应联合气象、地质、水文、体育等多部门联合监测风险,做到及时预警。

四是持续安全运作。在项目活动的具体运营过程中,项目经营者应该与旅游产品供应商、旅游者共同配合行动,维持项目的安全秩序;项目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且必须经过严格的专业培训与技能考核。设施设备运行前,进行空转测试;营业结束后,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施设备处于良性状态。做好旅游旺季前期运行检查与后期设备状态检查。

五是有效安全监管。高风险项目的主管单位、监管部门以及相关政策标准应尽快明确。高风险项目运作的具体监管部门包括了项目的审批许可部门和各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

六是快速处置救援。要具备开展应急处置和紧急救援的能力。可以依托公共救援、公益救援和商业救援等三种不同性质的救援服务,建立全方位、高效率、立体化的旅游救援体系。

七是有序善后恢复。由经营者、相关行政管理部门、保险公司和相关部门共同进行突发事件的善后处置,做好人员、市场、形象、资源等多方面的恢复。

八是风险宣传与舆论监督。通过多种媒介渠道传播风险信息警示,同时对特种旅游项目、高风险旅游项目的安全应急工作进行舆论监督。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景区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这是其推出刺激性高风险项目的另一原因。在社交媒体的传播渲染下,此类项目的知名度、回头率及关注度较高,景区也乐于设置这类网红项目,用以提升景区关注度和优化景区业态结构。尽管疫情对景区的收入产生了影响,但景区的设施设备维护经费不应打折扣。

对于景区管理而言,重点加强一线员工、救援人员的安全管理能力、设施设备质检检查能力、应急救援能力、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等显得尤为重要。在平时点点滴滴的工作中,景区需对游客尽到安全保障义务。据2020年河北省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的一桩案件,游客刘某在景区乘坐具有一定危险性的高空漂流时,违规携带两个身高不足1.2米的儿童进行漂流,未尽到安全义务,致其受伤。法院认为,刘某自身具有过错,故判决景区及相关责任方承担50%民事赔偿责任。(作者:殷杰 吴佳佳;编辑:杨硕)

原题:《高风险活动要有高质量安全管理作保证》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8_66815.html
上一篇伦敦9大彩色网红地打卡大盘点:8月夏季尾巴一网打尽
下一篇老人说:宁可夜宿荒坟,不可旅居古刹,为何野外老房子不能住?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