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成吉思汗去世后,500名亲卫世代为其守陵800年,至今仍在坚守

成吉思汗去世后,500名亲卫世代为其守陵800年,至今仍在坚守

2021年11月中旬,人们成群结队地来到了蒙古地区旅行。

除了在草原上熟悉风土人情以及参加一年一度的篝火晚会外,他们还迫不及待地前往了一个名为八白宫的陵地。

这不仅是一座陵地,更是一座圣地,因为它是专门为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而建。

当地人在殿内存放着各种与这位蒙古王息息相关的物品,以表追思。

除此以外,在殿外还站着一群不畏严寒的亲卫。

纵使寒风凛冽,他们却依旧屹立不倒。

亲卫们的目光坚定,丝毫没有偷懒懈怠,回屋取暖之意。

为何这些亲卫会站在成吉思汗的陵地外?在这片土地上究竟发生了哪些动人心弦的故事?这一切还得从成吉思汗的年少经历谈起。

成吉思汗的年少经历

成吉思汗的本名为铁木真,出生于草原的漠北地界。

他的父亲是漠北部落的首领,称霸一方。

从小成吉思汗就过着丰衣足食的日子,空闲时就与父亲一同在广阔的天地间骑马射猎。

在父亲的帮助下,他的武艺日益精湛。

那时候的成吉思汗还只有8岁。

虽然年纪尚小,但时常见义勇为。

据相关书籍记载,当时成吉思汗恰逢遇到部落中有恃强凌弱的败类,专门殴打无辜少年。

年幼的他见到这番景象后,并没有将自己的身份公之于众,而是选择比武定胜负。

他强烈要求,若是他赢了,这些人就必须信守承诺放过少年们。

相反若是他输了,则任凭处置。

因为当时的成吉思汗还是个小孩子,那些败类们就觉得自己一定能够胜出,便爽快地答应了。

开始比试前,成吉思汗紧闭双眼,回顾着父亲之前在围猎场上教他的各种招式。

等到开始比赛时,成吉思汗就毫不犹豫地冲向右侧方,巧用调虎离山之计。

虽然在这过程中受伤了,但最终却也得偿所愿,成功地将这些人打得落花流水。

为防止这些人言而无信,成吉思汗当机立断,直接带领这些少年逃出生天。

自此之后为了报答救命之恩,这些人便追随于他的麾下,对他忠心耿耿。

每至清晨,成吉思汗就会带着他们一同练武。

原本以为日子会这样平静地过下去,谁知在他9岁那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噩耗打破了一切美好。

那时虎视眈眈许久的塔塔尔部落人终于按捺不住,他们买通手下,冷酷无情地将成吉思汗的父亲毒死了。

父亲去世后,整个漠北部落开始分崩离析,许多人都四处逃散。

成吉思汗身边只剩下幼弟和年迈的母亲,还有一塔塔尔部落人小部分曾经救过的少年郎。

经过一番热烈讨论后,他们一行人达成一致意见,准备逃往漠南地界,寻找一线生机。

怎料在半路上那群塔塔尔部落人竟然穷追猛打,危难时刻为了保住其他人的性命,成吉思汗只得再次使用调虎离山之际。

他让其他人逃亡东南处,而自己则逃往西南处负责躲开敌人们的视线。

最终,成吉思汗因为体力消耗过度晕倒在地,被敌人抓走,而其他人则顺顺利利地逃出生天。

虽然被不幸地抓到了敌营,但成吉思汗并没有自怨自艾,他在静待一个可以出逃的时机。

那日听说塔塔尔部落人在帐篷外喝酒庆祝,成吉思汗忽觉时机来临。

他小心翼翼地掏出自己自小就佩戴地宝刀,卸下了捆绑自己多时的绳子并从后面逃窜。

他悄无声息地来到马厩,牵走了一匹马,迅速飞奔而去。

统一蒙古,完成千秋大业

俗话说得好“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即使已经凭借聪明才智逃出敌营,成吉思汗也从未忘记过自己身上所背负的血海深仇。

他迅速前往之前规划好的地带与母亲等人会和,自此以后这些人便开始在这里安营扎寨,长期居住了。

转眼间,已经不知不觉地过去了十年。

在这十年里,成吉思汗每日苦思冥想排兵布阵之道,在武艺方面他更是一刻都未曾懈怠。

而另一边,母亲看到儿子如此心心念念报仇,内心便愁眉不展。

父母爱子,必为之计深远。

在母亲看来,儿子的终身大事也必须提上日程了,以免日后落得个子嗣稀薄的下场。

起初成吉思汗因为一心想要报仇,所以并不同意成亲。

但后来在母亲的强烈要求下,他还是妥协了并迎娶了孛儿。

成亲之后为了早日给妻子一个安定的未来,他决定加快复仇的进程。

于是成吉思汗开始迅速召集父亲之前的手下。

正欲攻打敌营之时,传来了妻子被乞人挟持的消息。

成吉思汗听后气愤不已,他开始向扎木合求助。

世人皆知,扎木合向来与这些狼子野心的乞人势不两立。

因此当成吉思汗提出合作要求时,他便毫不犹豫答应了。

自此,他们二人的势力开始合二为一。

几天后,成吉思汗自告奋勇地争做先锋,略施巧计,一举将夫人救回。

此战胜利后,成吉思汗便对自己更加自信了。

渐渐地他有了统一蒙古的雄心壮志,开始在私底下拉帮结派。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这样的大事很快就传到了扎木合的耳中,他心中甚为不悦。

扎木合深知,如今的成吉思汗的实力不可小觑,此人不仅有人拥戴而且极其擅长排兵布阵,实在令人防不胜防。

为了彻底击败他,扎木合居然联合了杀死成吉思汗父亲的塔塔尔部落人。

几日后,这些人便主动出击,大举进攻成吉思汗的部落。

面对敌军成吉思汗无畏无惧,他亲自率军前往战场,镇定自若地指挥着。

于是双方士兵便分为13路,在桑古尔河畔展开了一场猛烈的厮杀,史称“十三翼之战”。

最终在这场战役里,成吉思汗脱颖而出,获得胜利。

这次战争过后虽然成吉思汗并没有如愿以偿地将杀父仇人处之而后快,但却士气大增。

此后,越来越多的人都看到了成吉思汗的出类拔萃,悉数赶来投奔于他。

趁此机会,成吉思汗又一鼓作气,准备再次冲锋陷阵。

公元1206年,他率众人一举歼灭了作恶多端的塔塔尔部落人以及其他反动势力,顺理成章地成为了蒙古之主。

蒙古之主离世,500名亲卫为其守灵

成为蒙古之主后的成吉思汗并没有贪图享乐,而是为这个来之不易的蒙古国日夜操劳。

自从做了这草原主人后,他就油然而生出一种想法,那就是和子孙后代一起努力,争取让蒙古国横跨整个亚欧大陆。

为此,他开启了西征之路。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次征战他竟然打到了乌克兰地区,为后代之人起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事实证明,后来他的儿孙们也不负众望,沿着成吉思汗攻打的这条路线又一举攻入阿拉伯,伊拉克一带,极大地扩张了蒙古国的势力。

世人皆称,若无成吉思汗做领路人,哪有后来的硕果累累。

然而在历史上,这位蒙古之主的功绩远不至于此。

在他统一部落之前,各部落内只能依靠刻木记事,而在他统一之后,人们就开始用蒙古语交流。

除此之外,他还颁布了《札飒大典》,专门用于规范自己的下属和族人。

大典内还明确违规,无论品级高低与否,皆不可仗势欺人,否则就会面临残酷的处罚。

可以说这项举措保护了许多人的切身安全。

正是因为成吉思汗能力卓越又为自己的子民着想,因此当他离世的时候才会有那么多人悲愤欲绝。

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在西夏京城的中兴府死去。

为了永远追悼这位一代天骄,蒙古族人特地为成吉思汗建造了八白宫并安排了500名亲卫为其守陵。

在蒙古族的历史上,八白宫原名为斡耳朵,是历代可汗或者王公贵族才可以居住的院落。

自从成吉思汗离世后,这里就被改建成了八白宫。

宫内有着一些白色的帷帐,人们在里头放入了成吉思汗的画像以及珍贵遗物。

在蒙古人的眼中,这座宫殿就代表着成吉思汗,神圣不可犯。

而守护在附近的亲卫们并不需要做其他的事情,他们的职责就是守护好陵地以及组织祭奠工作。

这些人在史书中有一个共同的称谓,叫达尔扈特。

在蒙古语里,这样的称呼象征着尊贵。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在世人的眼中,为成吉思汗守陵是一项多么神圣而高洁的任务。

世代相传,至今仍在坚守

光阴流逝,岁月如梭,没有人能够永远保持身强体壮,这些亲卫们也不例外。

即使终有一日走到了生命的尽头,这些人也会拼尽全力地将自己守陵的职责托付给子孙后代。

他们希望这偌大的陵地世代都有人呵护。

而这些子孙们也并未辜负祖先的殷切期望,担起了自己应有的责任。

他们中间虽然绝大多数人都已经成家,但为了保护陵地的安危,几乎很少回家。

即便如此,这些亲卫也从未忘记在信中关心妻儿,甚至一再催促儿子强身健体。

毕竟如若自己的儿子身体不健康,日后怎能抵挡得住这陵地外的满天飞雪?又怎能在烈日炎炎中坚持不懈地站岗?

正是考虑到这些不可避免的因素,这些父亲才会对孩子如此严格。

就这样,这份责任一直从元朝延续到了今天。

不仅如此,成吉思汗的陵地也已经在几年前对外开放,不再封闭。

许多外地的旅客都蜂拥而至,他们在祭拜成吉思汗的同时也想要对里面的事物一探究竟。

时隔多年人们惊奇地发现,八白宫内帐篷内的一砖一瓦,各种器具可谓是一尘不染。

而成吉思汗的画像则被挂在了最顶端,以便后世之人顶礼膜拜。

由此可见,这些年外面的亲卫对陵地的整洁工作从未有过丝毫的疏忽。

也许这里的一切早已不如蒙古国鼎盛时那般金碧辉煌,但幸运的是,纵使时过境迁这些世代守灵800年的亲卫们却依旧赤胆忠心。

他们终其一生守护着的不仅仅是成吉思汗的陵地,更是当年对祖先们的承诺,这份执着当真令人肃然起敬!

参考文献:

1. 中国知网;咸成海;西部内蒙古论坛2021年04期;《思想史视野中的成吉思汗佣人的智慧和积极的心理品质》

2. 中国知网;温海清;史林2021年03期;《成吉思汗灭金“遗言”问题以及相关史事新论----文献,文本与历史》

3. 中国知网;齐佳静;度假旅游2019年04期;《符号学视角下成吉思汗陵旅游发展研究》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8_79927.html
上一篇赶海去!马蹄蛤、螃蟹、飞蛤、海螺……包你拣个过瘾
下一篇预算三万块钱,买雅马哈NMAX155去摩旅行不行?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