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郑和下西洋为何不带少女,却携一船的老妪?他是拥有大智慧的人

郑和下西洋为何不带少女,却携一船的老妪?他是拥有大智慧的人

海洋作为孕育人类的生命的摇篮,蕴含着无尽的资源和宝藏,一度令无数海上冒险家们心旷神怡,跃跃欲试在海洋上破碎波涛,因此在欧洲新航路开辟的时期,迪亚士发现了好望角,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麦哲伦完成了航海旅行,可是这些人完成的时间却是在十五世纪下半叶。

而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航行莫过于郑和下西洋,这是十五世纪最伟大的航海远行,要比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早了八十年,要比迪亚士发现好望角早了七十年,因此郑和下西洋被认为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航海项目,郑和一共七次下西洋,总航程高达七万多海里,而郑和航海图也是世界现存最早的航海图。

那么郑和七次下西洋的船队中为何不带少女,却带了一些老妪,其实这才是郑和真正的智慧。

航海王郑和

郑和出身于云南的富贵人家之中,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郑和的修养非常的好,郑和的本姓并不是姓郑而是姓马,明朝初年由于被战争所波及郑和不幸被俘虏遭到了阉割。而后跟随明军回到了南京服役,不久被调往北平,在燕王朱棣的府中继续服役,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郑和结识了燕王朱棣。

明太祖朱元璋驾崩后,皇太孙朱允炆继承皇位,是为建文帝,然而刚刚登基的建文帝没有强大的势力就要对全国的藩王进行削藩,而在全国的藩王之中,以驻守在北平的燕王朱棣势力最强最大,因此建文帝不敢对燕王朱棣轻举妄动。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全国各地的藩王一部分被建文帝贬为庶民,一部分夺走了他们的性命,因此燕王朱棣深知建文帝迟早要对自己动手,与其任人宰割不如主动出击。

公元1399年燕王朱棣打着“清君侧”的口号挥师直逼南京,而一直跟随朱棣的郑和也在靖难之役中有功,最终燕王朱棣攻陷了南京城,建文帝不知所踪,正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燕王朱棣登基为帝,是为明成祖,年号“永乐”。

而郑和也成为了永乐一朝的开国大将,因此朱棣不仅赐给他“郑”姓,还给他官做,成为了皇宫之中宦官的一把手,可是郑和有着突出的军事才能,因此大多数的时候朱棣都是让郑和率军打仗,深受朱棣的信任。

当朱棣决定下西洋的时候,郑和正值壮年时期,身体素质都非常的优秀,朱棣曾询问袁忠彻郑和率领船队下西洋是否合适,袁忠彻同样认为郑和是非常合适的。

郑和下西洋

明成祖朱棣为何要派遣郑和下西洋,这是基于许多历史背景所决定的,首先在明太祖朱元璋时期积极主动与周围国家发展藩国的邦交关系,并且对周边国家采取了不侵占的态度,不仅如此还列了十五个不征之国,这表示着明太祖朱元璋想要构建一个以明朝为主导地位的一个有等级秩序的理想世界秩序。

而后明朝经过靖难之役后,朱棣登上皇位更加想要加强明朝与外界的沟通,早在郑和下西洋之前,朱棣就曾派遣过尹庆于出使了一些国家,不仅如此还将安南等地纳入到了明朝的版图之中,为后续的郑和下西洋提供了续航能力。

其次,明朝初年经过明太祖朱元璋的治理出现了洪武盛世,明朝从元末战争的创伤之中走了出来,在这三十一年之中,明朝的农业、手工业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

不仅如此江南地区的造船业也有了很大的规模,更是出现了官营造船业,在南京、苏州、松江、镇江等地都有了造船厂,同样,罗盘的使用更是确保了船队航行的正确方向,为郑和下西洋的建队提供了稳定的保障。

最后,便是自宋、元以来中国发达的海外贸易使得丝绸、茶叶、瓷器的物品受到了外国人的欢迎,而中国同样对香料有着很大的需求,海上丝绸之路同样为郑和下西洋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不仅如此,根据明史的记载为了寻找下落不明的建文帝以及宣扬明朝的国威,防范帖木儿帝国获取朝贡贸易,最终公元1405年明成祖朱棣命令郑和率领船队下西洋,这是郑和七次下西洋的开始。

在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过程中途经麻喏巴歇国,由于这个国家的争斗误杀了郑和船队的水手,后来这个国家派遣使者请求郑和的原谅。继续航行的郑和途径三佛齐的船港的时候,当地的海盗陈祖义诈降郑和,最终他被郑和击败,并俘获了战船七艘,两年后郑和的船队返回明朝,向朱棣讲述了航行的一些重要事件。

郑和的第二次下西洋是在公园1407年,第二次下西洋的目的在于将各国的使者送回国,彰显着明朝的大国风范,历经两年的时间,郑和出色的完成此次航行,出使了爪哇以及苏门答腊等国家。

第三次下西洋郑和出使了更多的国家,提高了明朝在东南亚地区的威信,也用了两年的时间才返回明朝,第四次下西洋郑和向着更远方向继续航行探索,一度绕过了阿拉巴半岛,航行到今天的肯尼亚地区,此次航行依然用时两年。

郑和第五次下西洋的开始时间是1416年,随着明朝朝贡体系的稳定发展,各国也对明朝进贡着各种奇珍异兽,因此此次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在于将诸国的使节护送回各自的国家,在这期间,明朝收到的供奉品包括了狮子、金钱豹以及被视作为“麒麟”的长颈鹿。

第六次下西洋是在公元1421年,这是明成祖朱棣派遣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此次下西洋的目的依旧是将各国的使臣送回国,回国后的郑和被朱棣任命接替他父亲的位置,然而七月份的时候明成祖朱棣便驾崩了。

明成祖朱棣的长子朱高炽继承皇位,是为明仁宗。明仁宗朱高炽的治国理念与明成祖的治国理念截然不同,由于明成祖朱棣五次亲征漠北地区快速地消耗了明朝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百姓身上的压力也随之增大。因此明仁宗朱高炽便采取了轻赈薄赋的措施,对外更是采取了紧缩的战略,郑和下西洋也就停止了。

不能下西洋的郑和被被任命为南京的守备,并且跟随他下西洋的船员们也都驻守在南京城,然而明仁宗在位不足一年,由于身体的缘故,最终病倒驾崩了,他的儿子朱瞻基即位,是为明宣宗。

公元1430年明宣宗朱瞻基再次任命郑和出使西洋,重新开启了下西洋的策略,这年的十二月,郑和正式出发开始向大海航行,而这一次也是他人生之中最后一次下西洋。

此次航行中,郑和出使了占城、爪哇、苏门答腊等二十多个国家,然而就在郑和率领船队返回的途中,由于过于劳累倒在了船上,最终于1433年不幸去世,船队由王景弘率领返航于七月六日返回到南京。

而下西洋这些工程是由于国家巨大的财政压力下以及朝廷中大臣们的

反对最终被停止,相比于西方哥伦布、迪亚士、达咖马以及麦哲伦的航行,郑和下西洋带有政治目的为核心的航行一旦没有了国家财政的支持,便很难得以维持,而西方国家的航行目的是进行资本原始积累,从而获得大量的资金。

船员选择

首先郑和下西洋所选的船员大多为年轻力壮的男子,一旦郑和选择少女在船上很难保证这些少女的人身安全,为了防止悲剧的发生所以郑和选择不带少女上船。

其次,年轻的女子经历的事情少,并且体质比较弱,而航海又是一件特别辛苦的一件事情,一旦带上一些年轻女性很有可能这些少女会有一些不适,为了照顾他们会延误航海的行程时间,或者遇到一些危险的事情,她们无法应对。

相反,郑和选择一些老妪携带上船效果会更好一些,而这些老妪同样是郑和精挑细选并且都是身怀绝技的,有过航海经验的她们遇到事情会凭借着自身丰富的检验与阅历会机智的应对,这些老妪负责船只上的各种事情,照顾船员的日常起居,炊事、刺绣等,甚至是接生。

因此郑和下西洋的时候才会带老妪而不是年轻的少女,这才有了十五世纪最伟大的航海壮举。在郑和下西洋的过程中不仅给一些国家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文化,也进一步促进了各个国家的发展。

可以说,郑和下西洋对世界的积极影响绝对不逊色于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不仅影响着当时世界,对现代社会也有着非常大的积极影响,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的倡议正是根据郑和下西洋,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会在不久的将来得以实现。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8_80794.html
上一篇山西博物院一日游
下一篇“新加坡”现状,带你看看一个真实的新加坡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