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南京心理咨询:“童年创伤”刺痛着神经的“针”

南京心理咨询:“童年创伤”刺痛着神经的“针”

前段时间综艺《女儿的男朋友们》中,王子文回忆起自己的童年经历:

“我和爸妈没事从来不联系。”

“独立都是被逼的,因为没有人关心。”

▲图源:王子文工作室

单亲家庭长大的她,从小就没有得到太多的关注,父母忙于工作很少顾及她,长期在冷漠的环境中成长,她只能小心翼翼地去观察父母,才能获得关爱。童年时的自卑、惶恐一直延续到了现在,成了她性格里无法抹去的一部分,即使现在的她已经是备受瞩目的大明星,内心却依然不自信。

01

那些被忽视的创伤

有过童年创伤的人,好像长大了也很难逃离阴影,即使成年后有足够的能力过得很好,却怎么也快乐不起来,就算不再提起那段时光,他们外在的种种表现,背后都有一根根"针",在刺痛着神经。

▲电影《终归大海》

a. 缺乏安全感——被抛弃的创伤

一些来访者在向咨询师倾诉时,常会提到小时候被大人“恐吓”要被抛弃的经历,“你再哭就不要你了!”,即使当时得到了安抚,但这种创伤还是一直都在。在恋爱中的表现尤为明显,TA还是会故意让被抛弃的场景重现,以此向小时候的大人表示不满,向现在的另一半索取曾经缺失的爱与陪伴。

▲电影《终归大海》

b. 自卑讨好——被忽视的创伤

很多人内心往往没有外在表现出来的懂事坚强,他们的认知中,好像只有拼命付出,迎合自己的父母、爱人,才能得到关注和认可。内心有伤的人,创伤就像藏在肉里的一根根刺,时不时会扎你一下,痛却无可奈何。

02

重复体验,是为了疗愈

这仿佛是一个怪圈,明明自己已经很痛苦了,却还是选择去重复体验苦的感觉。弗洛伊德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强迫性重复",他发现,孩子会把喜欢的玩具扔出去,又哭闹着把玩具要回来,不断重复这个过程。

他认为,孩子把玩具当成了妈妈的替代品,这个过程就是在不断体验妈妈时不时离开的创伤。

▲电影《终归大海》

而这些重复体验,其实是孩子在"保护"自己:

a. 孩子在争夺自己的主导权,将"妈妈离开"这件本来由妈妈主导的创伤,变成了自己能控制的事情。

b. 重复体验创伤,我们会对创伤的耐受性增强,痛苦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减少。

c. 制造新的重复,同时也是在寻找新的可能性来疗愈过去的创伤。

这种重复不仅会出现在创伤事件中,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带入到成年后的性格、情感和关系中:

1、不喜欢自己内向、拖延,问题却越来越严重;

2、父母因为出轨离婚,原本婚姻幸福的我,也遭遇了同样的问题;

3、一直讨厌妈妈的坏脾气,结婚后发现自己变得跟妈妈一模一样;

4、谈了几次恋爱,每次都是因为相同的问题争吵、冷战、分手

......

▲电影《终归大海》

潜意识里我们以为重复制造创伤的情景,重复感受到被抛弃、被忽视,这样就可以“救”自己,或者有被救的可能。但正是因为我们太懂得保护自己,怕自己会疼,以至于不敢将内心深处刺痛的“针”一根根拔出,反而任其发炎、溃烂、扩散、蔓延。

03

你需要直面它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说:

"我们对一点点身体的伤口都会大惊小怪,却对心理伤口毫无概念。失败、孤独、被拒绝、被背叛,都会在心理上留下更深的伤。如果拒绝正视它,伤口就会化脓,甚至影响我们的健康。"

伤口会疼,是因为在提醒我们直面它,逼着自己忘记,疼痛不会消失,创伤只会重复上演。你需要选择直面创伤,在专业人士的帮助下一点点将刺痛神经的针拔出,等伤口缝合、抚平,才能切断重复,修复创伤。这个过程可能会痛,但你要有开始的勇气,毕竟,伤口是光照进你内心的地方。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2_72875.html
上一篇戒之馆分享宝宝出生9个月后,需要做什么体检
下一篇戒之馆分享宝宝出生2个月后需要做哪些体检

为您推荐

人人人!南京挤爆了!创历史高峰!

人人人!南京挤爆了!创历史高峰!

昨天,南京全市接待游客量达176.8万人次!昨天,游客接待量前五的景区分别是:夫子庙秦淮风光带、钟山风景区、玄武湖景区、红山动物园、牛首山文化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