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在《庆余年》中,盘点九位隐秘的卧底和间谍,每一位都深藏不露,本事不小

在《庆余年》中,盘点九位隐秘的卧底和间谍,每一位都深藏不露,本事不小

卧底间谍,永远是斗争过程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就像谍战剧是咱们影视剧中的重要门类。

看《三国演义》也能看到各种卧底间谍和暗线,说明古代小说家创作的时候,这个部分也是创作的重心

间谍、双面间谍、反间谍,各种间谍层出不穷,为小说增加了神秘悬疑的色彩。

《庆余年》作为一部权谋题材的作品,肯定少不了卧底的影子,今天一起来盘点《庆余年》里知名的卧底。

1、言冰云

澹州刺杀事件之后,因为这件事情的责任在四处言若海,但是陈萍萍也没有办法直接罚言若海,就罚了言若海的儿子言冰云。

陈萍萍让言冰云去北齐卧底,必须得搞到两条上好的成色,才能回来。

这也是言冰云前往北齐的原因。

言冰云后来在南庆伐齐的作战中,立下不世之功,又被长公主出卖被俘,吃尽苦头,这才有了南庆和北齐换俘,以及范闲出使北齐,接言冰云回庆国。

归国的后言冰云依然摆脱不了继续当卧底的命运,一方面他是陈萍萍的卧底负责看着范闲,不能让范闲发疯报仇。

一方面,他也是庆帝的卧底,负责把陈萍萍和范闲带跑的监察院给带回到庆帝身边。

本来言冰云应该是范闲最得力的助手,甚至是范闲势力的二把手,当之无愧的大管家,统筹范闲诸多计划和资源。

但是言冰云主动放弃了这一切,选择了相信庆帝,最终也被庆帝给忽悠毁了。

言冰云一直到最后估计也没有搞清楚自己算是哪一边儿的成员。

三皇子当了皇帝之后,不知道言冰云还能不能继续当这个监察院的院长。

毕竟当她看到叶轻眉的理想图景之后,对于言冰云的震撼是翻天覆地、洗心革面的。

未来言冰云的选择甚至能决定着天下的走势,毕竟言冰云是很强大的。

2、王启年

陈萍萍当然知道范闲要进京,而且陈萍萍是想要让范闲来继承监察院的。

对于范闲的一切,陈萍萍都要了解。

在范闲身边安排自己的心腹几乎是必须的事情,所以王启年就那么巧来到了范闲身边,帮着范闲招募人手、搜集信息。

那些人手和信息,也都是陈萍萍提供的,王启年这个卧底当得最是轻松。

王启年可以说是陈萍萍为范闲准备的副手,帮助范闲搭配实施方案,是范闲最为信任的下属,也是范闲真正的心腹。

3、司理理

司理理是北齐皇帝的密探,来京都也是为了刺探军情,搞乱庆国的内政。

但是,司理理这个间谍当得很是小心,她舍不得真以身犯险,也不愿意为了齐国真赔上自己的性命。

司理理是能做多少算多少,做不到赶紧跑,她跑到庆国来也并没有什么非要完成的任务,就是刺探看看。

司理理虽然长得好看,有当间谍的资本。

但是根本也不合适干卧底这个工作,他一上来就被范闲给迷住了,后面的任务直接就破罐子破摔了。

到了再往后,司理理几乎成了范闲在北齐的卧底了,还帮着范闲躲过北齐皇帝的刺杀,甚至还算是范闲和北齐小皇帝的红娘

司理理最后嫁给北齐小皇帝,日子过的极富贵,当娘娘的命,根本干不了刀口舔血的活儿。

4、范府管家

这管家是范建的二夫人柳氏从京都派到澹州来的,主要任务是监视范闲。

原因也是因为范思辙不成器,本来范思辙拥有范闲的绝对第一继承权,奈何这个小子文不成、武不就,让柳氏很惆怅。

如果小儿子不成器,也保不齐就让大儿子来继承了,所以柳氏对于范闲是排斥的。

最后这个管家被长公主收买,参与毒杀范家,被老太太给关了起来。

柳氏是一个很聪明的人,她知道这件事情自己被宫里利用之后,立刻跟宫里划清界限。

又看到范思辙在范闲的栽培下,越来越好,柳氏就已经开始对范闲放下防备了,开始为范闲着想,甚至把范闲看是范家未来的家主。

范闲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柳氏的宝押对了,范闲不光让范思辙管理着巨大的生意,还真的让范思辙成才了。

更关键是,老范家在庆国、北齐都已经可以说第一世家。

5、朱格

朱格是长公主在监察院的卧底。

在监察院为长公主提供情报,是长公主的死忠派。

朱格其实是一心为了庆国,但是他的君权思想过于重了,导致自己彻底成为了君权的奴才。

关键是他对自己效忠的长公主,也并不了解,长公主做的那些破坏庆国根基的事情,朱格也都是蒙上双眼,不闻不见。

朱格是被自己的错误思想搞昏了脑袋,竟然会迷信长公主。

最后,被言若海和陈萍萍算计,被迫自杀。

6、言若海

为了搞清楚,到底是谁泄露消息参与了澹州刺杀,言若海和陈萍萍开始试探清理监察院的内部间谍。

言若海就是打进朱格小团伙的卧底,如果不是言若海的逼真表演,朱格也不会那么上套了。

言若海是坚定的陈萍萍一派的人,可以说在言若海的心中,陈萍萍判断远高于那些口号。

他不会因为口号就行动,更不会因为口号就站队,也不会因为口号就被拉拢。

这一点,言若海比自己的儿子言冰云强了太多太多了。

在政治上的坚定,才能带来未来的确定性,如果政治上左右骑墙,那么未来一定是各方的弃子。

言冰云就是在这一点上完全没有想明白,自己手里明明有一把天大的好牌,却被自己打到稀烂。

7、袁宏道

这是双面间谍,最根本上是陈萍萍的人。

袁宏道也是全书卧底时间最长的人,足足有20年啊。

袁宏道在林若甫还不是状元的时候就已经跟林若甫成了朋友,到林若甫成为状元后来成为庆国的宰相,在林若甫身边20年,一直到林若甫归老。

林若甫最信任的人就是袁宏道,他连皇帝的话都不信,就相信袁宏道的判断。

这也是林珙被杀之后,林若甫能相信范闲不是凶手的根源。

陈萍萍是真的能算计,他知道如果等林若甫有了位置之后再往林若甫身边落子,是无论如何也得不到林若甫信任的,所以要提前落子,袁宏道就是陈萍萍20年前布下的棋子。

袁宏道把宰相逼退之后,顺势卧底到了长公主身边,把长公主的消息告诉陈萍萍。

长公主的失败也是因为相信了袁宏道,到最后也没有知道袁宏道竟然是陈萍萍的人,一直到多年以后,林若甫还是搞不懂,袁宏道为什么要背叛自己。

从袁宏道就能推测,不知道还有多少人是陈萍萍的暗桩,整个庆国、京都不知道有多少人愿意为了陈萍萍赴死。

庆帝对陈萍萍一直很容忍,也不是没有原因,因为庆帝自己也没有把握如果拿下陈萍萍,会不会让庆国直接就内乱,甚至分崩离析。

庆帝杀了陈萍萍之后的结果来看,确实会让庆国分裂,陈萍萍决心赴死之后,监察院所有的精锐尽数背叛,庆国也真的陷入分裂

陈萍萍的死是范闲要杀庆帝的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

8、何道人

剧版中北齐高手何道人成了陈萍萍的卧底。配合范闲在北齐的各种行动。

虽然原著中何道人最终也确实跟范闲一个阵线的,但是剧中何道人投诚也太早了。

主要也是为了剧情能更好看,毕竟有了卧底,两边交战才有意思啊。

9、宫典

全书的卧底达人,为了试探二皇子,庆帝假装打压宫典和叶家。

然后又把叶灵儿指婚给二皇子,这样宫典成功卧底到了二皇子身边。

二皇子起兵造反的时候,宫典阵前反水,刺杀秦业,让二皇子一败涂地。

如果不是宫典和叶家的卧底,二皇子也根本不会生出造反的心。

庆帝最擅长的就是布局诱杀,二皇子就是这样被诱杀的。

也可以说,人性是经不起检验的。

如果不是庆帝如此多疑,去拿着皇位来试探二皇子,那么庆帝本来不会失去二皇子,反而会多一个有能力的臣子。

卧底战背后也就是信息战,盗取对手的信息,再给对手散布虚假信息。

卧底与间谍永远是故事中的神奇模块,如果想让故事好看,必须得有几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卧底。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31482.html
上一篇重温《孝庄秘史》:“被海兰珠撵出宫”的哲哲,才是真正的狠角色
下一篇“越战”时期的真实故事,荒诞喜剧,最后竟看得失声痛哭!

为您推荐

在《庆余年》中,长公主为何要明面上支持太子,暗中却扶持二皇子?

在《庆余年》中,长公主为何要明面上支持太子,暗中却扶持二皇子?

在《庆余年》中,长公主在庆国朝堂的影响力是很畸形的。一个30多岁的公主不按照规矩和常理去出嫁,而是呆在宫里。明明不懂运营和做生意,庆帝却让她管理内库这么大一份产业。从这两点来说,庆帝可以说任人唯亲,而且识人不明。庆国的繁荣跟庆帝也没有多大关系,主要是因为叶轻眉的底子打得好,庆帝也就是个维持而已,连维持
他用二十天打开解放战争大局面,卧底将军太能打!

他用二十天打开解放战争大局面,卧底将军太能打!

话说在卢沟桥事变刚爆发的时候,在一次激战过后,我军艰难地取得了胜利。日军眼见占不到便宜,就派出了一个佐官来假模假式地和谈。说是和谈,其实就是找个借口拖延时间、等待援军。这位耍无赖还耍得非常硬气,俨然一副胜利者的姿态,提了一大堆无理要求,比如什么给日军当面赔礼道歉,把获胜的军官全都撤换掉之类的,还嚣张
在《庆余年》中,范闲大婚本是一场权钱交易,谁料却促进一对真心相爱的男女

在《庆余年》中,范闲大婚本是一场权钱交易,谁料却促进一对真心相爱的男女

在《庆余年》中,范闲的婚事本来是一场政治交易。但是幸运的是,这场交易的两个标的,竟然是两情相悦的一对男女。让这场政治交易,变得不那么龌龊,也不那么黑暗了。但是,政治就是政治,不是一场婚礼就能掩盖政治交易的真相。本来林婉的父亲林若甫对于这门婚事并不赞同,林珙一死,林若甫立刻同意了婚事。根本原因并不是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