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秦国的统一战争,最大的优势是什么?强大的国力并不是秦国最大的优势

秦国的统一战争,最大的优势是什么?强大的国力并不是秦国最大的优势

众所周知,在战国乱世,是秦国最终用武力统一了六国,那么在秦国的统一战争中,秦国都具有什么优势,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可能我们第一时间会想到是秦国的实力,毕竟秦国发展到战国后期已经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强大的国家,强大的国力是秦国能统一六国的资本和底气。不过这并不是秦国最大的优势。

秦统一天下的决心世人皆知,然而六国还在勾心斗角,不能同仇敌忾一起合纵对抗秦国,这对秦国来说才是最大的优势。

在战国后期,秦国已经发展成为诸侯列国中最强大的国家,反观山东六国却是不断衰弱。而秦国的最终目标就是统一天下。面对强秦,山东六国中任何一国都不能单独和秦国抗衡,六国要想避免被秦国攻灭吞并,那么唯一能改变命运的办法就是组成合纵,共同来对抗秦国。

可是从嬴政继位秦王开始到秦国逐一消灭各国结束,山东六国始终没有联合在一起共同对抗秦国,这对于秦国的统一战争来说便是最大的优势。当然这种结果也是秦国刻意为之,只要山东六国无法组成合纵,对秦国来说就没有致命危险,终有一天秦国会吞并六国,完成统一大业。

秦国虽强,不惧任何一国,但也怕多国合纵

嬴政亲政掌权时,以秦国强大的国力,要想消灭山东六国中的任何一国都不成问题,但六国要是联合起来共同对付秦国,那么情况便难以预料。很可能会阻碍秦国的统一进程,甚至秦国还可能会被六国联军打败,最终灭亡。

因此“六国合纵”是秦王所面临最为棘手的问题,也是悬在秦国头上的一把利剑。秦国只有想办法让六国无法组成合纵,秦军才能以千钧之势,迅速制服六国,完成统一大业。为此也能避免过多的纠缠,从而减少对秦国国力的消耗。

此时可能有人会问,秦国已经成为战国后期最为强大的诸侯国,难道还怕六国合纵吗?事实上确实如此,在战国后期,秦国虽然是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但是面对各国合纵,秦国也会怕。别说是六国合纵,只要各国齐心协力心,五国联军都能对秦国造成致命威胁。这并非危言耸听,而是有史料依据的。

秦昭襄王十一年,韩、魏、楚三国联军击败秦国

《史记·韩世家》记载:“韩襄王十四年,与齐、魏王共击秦。十六年,秦与我河外及武遂。”

《史记·魏世家》“魏襄王二十一年,与齐、韩共败秦军函谷。二十三年,秦复予我河外及封陵为和。”(秦昭襄王在位第九年至十一年)

在秦昭襄王九年(公元前298年),楚、韩、魏三国担心秦国会继续扩张,会对三国更加不利,于是三国决定联合攻打秦国。之后经过三年苦战,三国联军最终攻破函谷关,一直攻打到秦国盐氏(今山西省运城市)。

秦军失败,被迫将黄河以北的土地,以及陵归之地和武遂之地分别还给了魏国和韩国,与两国求和。

伊阙之战不久后,五国联军攻秦,秦昭襄王被迫取消帝号

秦昭襄王二十年(公元前287年),齐湣王组织齐、赵、魏、韩、燕五国联军攻秦。尽管五国各有打算,都不肯进行首攻,但秦国也担心五国合纵,为了破坏合纵,秦昭襄王主动取消帝号,并将之前攻占的温、轵、高平等地归还魏国;又将王公、符逾等地归还赵国。

以此可见,即便发展起来的秦国在面对各国合纵时也有不济的时候,三国组成的联军都能击败秦国。如果面对四国、五国,乃至更多诸侯国组成的合纵,秦国更加难以取胜。

尽管长平之战中,秦国击败了山东六国中最为强劲的对手赵国,至此再也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和秦国单独抗衡,但是各国组成的合纵联军依然还能打败秦国。

邯郸之战,赵、魏、楚三国联军大败秦军

长平之战发生后不久,秦国又再次出兵赵国,包围了赵都邯郸,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邯郸之战”。不过这次秦军并未取胜,反而被支援邯郸的魏、楚两国军队击败,最终在赵、魏、楚三国联军的内外夹击之下,秦军大败,伤亡近二十万人。

再加上之前长平之战的损失,严重消耗了秦国的实力,为此推迟了灭亡六国的进程。

秦庄襄王时,秦国再次被诸侯联军击败

《史记》记载:“庄襄王三年,蒙骜攻魏高都、汲,拔之。魏将无忌率五国兵,击秦,秦却于河外。蒙骜败,解,而去。”

秦庄襄王继位三年后(公元前247年),命蒙骜攻打魏国,攻占了高都和汲邑两地。同年,信陵君魏无忌派使者向各国求援,各国纷纷派兵救魏,最终魏无忌率领魏、赵、韩、楚、燕五国联军攻秦,在黄河以南大败秦军,秦军被迫退回函谷关,不敢再出关。

从以上几次各国联军取得的战果可以看出,多国合纵才是摆在秦王面前最为棘手的问题。如果不能解决六国合纵,秦国的统一大业只能一拖再拖,等六国再次发展强大起来后,秦国不仅无法完成统一大业,还可能会被六国联合起来消灭。因此秦国要想统一六国,首要任务就是破解六国合纵。

秦国为了能够破解合纵,采取两个策略:一、用重金贿赂各国权臣,以乱其谋;二、加快统一的步伐,不给各国再次合纵联合的机会。为此各国的合纵战略在秦国的刻意阻碍下破灭,从秦始皇亲政掌权开始,一直到逐一攻灭六国结束,各国始终都没有组成合纵。

除此之外,秦国最终能攻灭六国,完成统一,离不开强大的国力,以及重视、重用外来人才,当然不断衰落六国也注定了他们会被强大起来的秦国攻灭。

秦国越来越强,六国越来越弱

秦国自商鞅变法开始,国力便开始不断增强,不仅经济上得到了发展,国家变得富足,在军事方面,军队战斗力也得到不断加强,从而打造出一支战无不胜的强大铁军,秦国也是凭借这支军队横扫六国,一统天下。

在长平之战结束后,山东六国中实力最强的赵国元气大伤,再也无力单独和秦国对抗,自此秦国统一六国只剩下时间问题。反观山东六国,在战国中后期就开始不断衰落,等秦始皇继位后,六国中一些较弱的国家,在地位上已经沦为秦国的郡县,比如韩国和魏国。

韩国

韩国不仅是三晋中最弱的存在,也是六国中最弱的诸侯国,在最后一任君主韩王安的父亲韩桓惠王时,韩国就已经向秦国俯首称臣,等嬴政继位后,韩国的辖地不过只有十多个城邑,还不如秦国的一个郡大。

赵国

赵国经过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国势强盛,一度成为山东六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属于中流砥柱般的存在,也是秦国东进路上最大的阻碍,但经过长平之战和邯郸之战后,实力迅速下滑,再也无力和秦国争霸天下。

燕国

燕国在六国中只略强于韩国,也属于弱国。但燕国在战国后期,不仅不与邻国交好,反而经常发动战争,致使国力被严重损耗,可以说损人不利己,最终为秦国做了嫁衣。

魏国

魏国虽然是战国初期的中原霸主,但魏武卒在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后基本上损失殆尽。由于训练魏武卒成本太高,短期之内难以恢复,而周边国家也不会给魏国再次崛起的机会,魏国称霸中原的局面一去不复返,开始不断衰弱。

楚国

楚国疆域数千里,地大物博,号称带甲百万,属于名副其实的大国、强国,在战国中前期也是雄踞大江南北的泱泱大国,不过在经过鄢郢之战后,楚国的国力受到极大削弱,楚考烈王去世后,楚国更加一蹶不振,再也不是秦国的对手。

齐国

齐国在经过燕、秦、韩、赵、魏五国伐齐后(乐毅破齐),几乎已经亡国。虽然之后复国,但已元气大伤,也无力与秦国抗衡,徒具强国虚名。

等嬴政继位秦王时,六国已经相当衰落,只要无法组成合纵,秦灭六国已然是水到渠成。

秦国重视外来人才

从秦孝公至秦始皇时期,秦国历史上著名大臣,外来人才占比很高,比如秦孝公时期的商鞅;秦惠文王时期的张仪、公孙衍、司马错(客卿);秦武王时期的甘茂;秦昭襄王时期的魏冉、范雎;秦庄襄王时期的吕不韦;秦始皇时期的尉缭、李斯等等。

商鞅为秦国进行变法改革,秦国自此日益增强,最终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集权国家。

张仪游说各国,以连横之术破合纵之策,促使各国亲善秦国。

范雎提出“远交近攻”的战略思想对秦统一六国起到了重要作用,是秦始皇一统六国的根本理论基础。

尉缭向嬴政提出“用金钱贿赂各国权臣,以乱其谋”,从根本上瓦解了六国的合纵,只损失几十万金,就可以尽数消灭诸侯,完成统一大业。

秦国之所以能够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诸侯国,正是因为秦国君主重视、重用这些外来人才,有他们的辅佐,秦国才越来越强大,最终完成了统一大业。

结语:

长平之战后,秦国统一六国只剩下时间问题。山东六国唯一的出路只有合纵联合,齐心抗秦,从而阻碍秦国的统一进程,换来发展之机,或许还能有一线生机。然而六国利害不同,各有打算,各种联盟无法持久,最终被秦国各个击破。

六国看似亡于秦国,实则却是亡于自己。

文/历史紫陌阁

回味更多历史,下期更精彩。

欢迎大家的关注和点赞,谢谢大家的支持。

本文声明原创,文中配图来源网络,侵删。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1554.html
上一篇古代的武举是什么样的?
下一篇51岁西拉米笑到最后,退居行宫有提帮功陪伴,坐等册封王太后

为您推荐

“东方金字塔”,战国时期齐国四王冢,这里隐藏着什么秘密?

“东方金字塔”,战国时期齐国四王冢,这里隐藏着什么秘密?

据淄博文旅:在山东淄博市临淄区淄河东岸,有四座巍峨耸立的山丘,且均匀排列,互相连属。夏天,青葱翠绿,气势磅礴。冬天,雪雾朦胧,显得更加神秘、壮观。其实,这不是山,而是战国时期齐国最鼎盛时期的四个君王的王陵。齐国四王冢四王冢呈东西排列,其墓方基圆顶,均匀排列,耸立在山坡上,显得异常醒目。自西向东,齐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