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名将魏延因何被杀,蜀汉后期城府极深之人费祎

名将魏延因何被杀,蜀汉后期城府极深之人费祎

蜀汉名将魏延在诸葛亮北伐曹魏时,他堪称蜀汉方面诸葛亮之下的绝对男二号。他到底是怎么死的?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诸葛亮料定魏延必反,在自己病逝五丈原前预留参军杨仪锦囊妙计,密令马岱斩杀了图谋不轨的魏延。

但是三国志的叙述,不断兴师北伐曹魏的诸葛亮,在公元234年屯军五丈原期间病情恶化,自知不久于人世的他,临终前召开了一次会议,安排身后事。为避免惊动曹魏军队,诸葛亮在会上确定了自己死后全军秘不发丧,慢慢班师回朝的策略,并与杨仪、费祎、姜维等心腹讨论出魏延断后,姜维次之的退军顺序,同时强调魏延如果不听调遣,就不管他,自行退兵。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当时蜀汉的重要将领,魏延却没能出席这场极为重要的会议。要知道,诸葛亮死时,魏延官拜征西大将军,封爵南郑侯,假节,论官职爵位都远高其他参与会议的将官,以此身份却被排斥在外,必定是诸葛亮有意为之。而且,从安排魏延断后的军令看来,诸葛亮似乎已经算定魏延在自己死后将抗命成为叛逆。事态的后续发展果然如诸葛亮所料,他死后,魏延擅自率军南返,并且烧栈道阻断蜀汉主力军队的归路,杨议等人只能命令军队在山中开道,昼夜兼行。之后魏延率军与杨议的军队对峙,不料部曲却离心离德,纷纷逃亡。他最后只能带着寥寥数骑逃亡汉中,却在途中被马岱斩杀。相比起前半生的风云激荡,结局可谓窝囊。

通过三国志的记载不难想到,诸葛亮既然算准了魏延会反叛,那么杀死魏延肯定也是出自他的授意。这不仅是三国演义采用的说法,同样是长期以来大部分人的共识。事实果真如此吗?要合理解释这个问题,需要先解释一个前置问题,即诸葛亮为什么认定魏延会不受控制?一来自然与魏延桀骜的性格有关,二来也与丞相长史杨仪存在重大干系。杨仪聪颖练达,精熟政务。是诸葛亮的得力助手与心腹,魏延则与杨仪素有嫌隙。魏延智勇过人,战功卓著,但其性格颇为自傲。当蜀汉上下对自命不凡的魏延都退避三舍的时,只有同样骄矜傲人的杨仪不让魏延,魏延由此嫉恨杨怡,二人关系势同水火,每当发生争执时,魏延甚至会当众拿着刀在杨仪面前比划,以示威胁,常常吓得杨仪涕泪纵横。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二人不合之事,连孙吴亦有所耳闻。孙吴君主孙权曾谈及此事,认为既然魏延、杨仪不和,却又都被委以重任,等到诸葛亮去世,没人能压得住场面,必然生出大祸。

诸葛亮自然深知此事,但他既爱惜杨仪的才干,又要凭恃魏延的骁勇,哪个都不好偏袒,终其一生也没有妥善解决此事。不过,若说诸葛亮认为魏延会反叛,只怕有所偏颇。首先,魏延是刘备时代留下来的元老,深受刘备信任器重。至于三国演义说他脑后长有反骨,实属小说家的杜撰。事实上,魏延在蜀汉属于嫡系中的嫡系,诸葛亮此前从未有过任何不忠的评价,诸葛亮不可能只由自己的主观臆断将魏延定性。其次,诸葛亮虽然定下了魏延不听命令就不管他的军令,却并没有直接抛弃魏延,反而委任给他了极其重要的断后之责。古来行军打仗,用兵者能进能退,退兵的重要性不亚于进军,只要断后,军队有些许失误,就可能造成席卷全军的大溃败。以诸葛亮的军事经验,安排存在隐患的魏延断后,实乃拉全军陪葬的昏招。

再次,要是诸葛亮真的早已认定魏延十有八九会反叛并酿成军事灾难,那么最好的解决措施应该是趁着自己还有一口气在,亲手先把魏延除掉,而不是等自己死后,让一众身份地位比不上魏延的将官自行处置。由此可知,诸葛亮确实做出了一系列防备魏延的安排,但绝没有到认定魏延会背叛蜀汉的地步。毕竟他深知魏延秉性,料定其在自己死后必不会受杨仪等人的控制,于是做好两手准备,假如魏延奉命退军,自然无事,即使魏延不奉命退军,留在前线仍然可以。以抵挡敌军,收断后之效。何况除了魏延,还有姜维做第二殿后,这样一来,便能最大程度上保证主力军队的安全。从实际情况来看,魏延的确不听杨仪的调遣,但按照诸葛亮的计划,他的结局当不致死,可事实却是,魏延最终死在了杨仪手中。

如果只看三国志,解释很简单,自然就是魏延抛弃主力大军,擅自南归,杨仪率军与他对阵。魏延的部曲自知理亏,全部散去,魏延逃亡,被马岱追上斩杀。这一过程虽鉴于正史记载,却令人疑窦丛生。三国志对于魏延之死的叙述,主要存在三处疑点,其一,看当时的军事部署,魏延及其部曲竟然可以绕开驻军褒斜谷北口的杨仪,毫不受阻地跑到大军前面,烧毁谷中栈道。他作为殿后,怎能轻易拔营离去,又不是直接登机起飞,跑到杨仪前面,杨怡等人又不加以阻止,甚至还眼巴巴看着魏延下令烧掉了栈道。其二一向善待士卒,颇有军威的魏延,在与杨怡对峙时,他的部曲竟然因为王平一句话,就离心离德,不受魏延控制。这些士兵之前还能遵循命令将栈道烧掉,等到万事俱备,却又因为明白是非对错而自发溃散。难道他们都是明事理通大义的道德楷模?尤其在两汉三国这个部曲对主将依附关系最强的时代,出现这样的事,完全不可思议,怎么看怎么蹊跷。其三,魏延与杨仪在归途中都向朝廷不断表奏对方是叛逆,以至于成都出现一日之中,羽檄交至的场面。可实际情况是,魏延堵在杨仪大军前面,再加上此时栈道已毁,兼之蜀道难行。但双方的奏报在交通并不发达的当时,竟可同日抵达远在千里之外的成都,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三国志作者陈寿在为魏延立传时,也对杨仪表奏魏延为叛贼一事持怀疑态度。他认为,魏延并非想要反叛蜀汉,本意只是除掉杨仪等死对头罢了。就此分析,魏延与杨仪火并已不是过去简单的私怨,而是因争权而导致的流血事件。杨怡在魏延之死一事上,恐怕制造了若干伪报,给魏延扣上反叛的帽子,使自己杀死魏延一事名正言顺,而后又运用了一些政治手段加以掩护。值得注意的是,每当魏延与杨仪爆发冲突时,固然有诸葛亮在场压制,不让事态进一步扩大,也有赖一个人屡屡左右调和。这个关键人物就是费祎。

费祎在蜀汉是诸葛亮指定的接班人之一。蜀汉君主刘禅曾派人询问诸葛亮,其百年之后谁可任大事者,诸葛亮先后答疑,蒋琬、费祎。费祎曾先后任参军、司马等军中参谋,对诸葛亮在军政各方面的安排都有较深地理解。可是,就是这么一个总以好好先生形象出现的费祎,实则与魏延之死有着脱不开的关系。作为出席诸葛亮临终会议的重要成员,费祎本应对魏延好生安抚,讲明实情,晓以大义,但事实发展并非如此。费祎利用杨仪对魏延积蓄已久的愤恨,通过其看似不经意的举动,趁杨仪握有军权时,巧妙地制造了魏、杨二人的火并。那费祎为何要除掉魏延呢?诸葛亮死后,素有野心的杨仪凭借诸葛亮生前的安排,立即展开夺权行动。

费祎被杨仪派往魏延军营,向魏延传达了诸葛亮的安排。魏延果然提出反对,并表示当下自己应率军留住前线,不可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同时又表达出受制于杨仪的不满,与诸葛亮身前所料完全一样,魏延打算将全军一分为二,部分退往后方,部分留守前线,并要求费祎与自己联名写一封书信通告全军。费祎表面上满口答应,心里对魏延的想法不以为然。他之所以能成为诸葛亮的指定继承人,在于他能坚定贯彻诸葛亮定下的军政规则,属于让诸葛亮放心、实实在在的后继者。然而,费祎的军功、威望与实力皆无法与在北伐初始就被委以都前部重任、地位仅在诸葛之下的魏延强抗。魏延无疑将是费祎以及另一名诸葛亮信徒蒋琬顺利接班诸葛亮的最大威胁。一旦魏延返回成都,二人自然无法掌权,为延续诸葛亮的规划。费祎选择在杨仪掌握军权时借刀杀人,除掉魏延这一政治威胁。因此,费祎未对魏延晓以利害,而是麻痹魏延以求脱身。他虽然暂时答应了魏延的要求,但当回去后自然不会践行承诺。魏延大怒,从此彻底与杨仪翻脸。

此时,魏延与杨仪互指叛逆的上表都已经抵达成都,刘禅问计于同为诸葛亮忠实信徒的蒋琬与董允,这两人都为杨仪担保而怀疑魏延,为何远在成都的蒋婉等人能迅速做出判断并坚决支持杨仪,而怀疑魏延叛逆?魏延与杨仪不和在蜀汉早已人尽皆知,而蒋琬、董允之所以明确袒护杨仪,全因为蒋琬、费祎在除掉魏延一事上早已达成默契。作为诸葛亮第一继承人,蒋琬感受来自魏延的威胁较其身后的费祎应该更为直接。若魏延返回成都,必将撼动其继承人的地位,蜀汉政局也将由此而动乱,这是费祎与蒋琬都不愿意看到的。而相对于魏延,杨仪的影响自然远不及之,由此成为了费祎与蒋婉手里的刀。为了确保杨仪不败,蒋婉甚至亲自率领蜀汉进军向北,打算介入乱局。得知魏延死训,方才班师,蒋琬、费祎,自然明知魏延与杨仪并无忠奸之分,有的只是将来政治上的威胁,大小权衡之下,讨伐魏延的风险是更可以承受的。因此奉诏讨逆,借刀杀人。杨仪为了栽赃魏延所制造的伪报,作为同谋的费祎自然也不会揭露。魏延死后,首级献到杨仪面前,杨仪竟踩踏魏延首级并破口大骂,并在率军班师后一灭魏延三族。杨仪自以为功高必能登上高位,却没想到最终接替诸葛亮的是蒋琬,因此极为不满。

从前刘备在世,杨仪为尚书,蒋琬为尚书郎,后来虽都成为相府参军长史,但杨仪认为自己从军征伐更加辛苦,而且比蒋琬的政治资历更老,能力更强,所以在人前怨愤不已,公然表达对朝廷用人决议的不满,又常满腹牢骚,导致无人敢接近杨怡,只有宽济而博爱的费祎常常去安慰杨仪。杨仪对费祎深信不疑,最后将自己的心里话说了出来,声称自己当初就应该投奔曹魏,不然也不会落到如今的地步。这番言论兴许是气愤之余,却让费祎在魏延死后又察觉到了杨仪的威胁。让费伊下定决心将杨仪也铲除。念及杨仪功劳,朝廷在接到费祎密奏后,并未痛下杀手,仅将他废为庶民。但并不安分的杨仪又生事端,后因上书诽谤而再次获罪,最终自杀。杨仪对费祎掏心掏肺,换来如此下场,只能说是自食其果。魏延之死,杨仪与费祎都难辞其咎,况且费祎又除掉凶手之一的杨仪,这场火并对人才资源匮乏的蜀汉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势必加快蜀汉的衰落。

后世的王夫之在论及此事时点评说,魏延在蜀汉军队中的权威仅次于诸葛亮,桀骜难驯,哪怕是诸葛亮一派的领头羊蒋琬,几乎没有参与过军事行动,威望仍不足以压制魏延。一旦魏延成功返回成都,难保不会挟持刘禅,届时蒋琬无法与之争锋,费祎之流更无济于事。魏延用兵胆大冒险,常于稳重的诸葛亮意见相悖,如魏延备受争议的兵出子午谷奇谋,诸葛亮便不为所动。魏延也多有抱怨,恨一身才能不得施展,甚至认为诸葛亮胆怯。若自视甚高的魏延主政蜀汉,则诸葛亮生前的全盘规划极有可能被打乱,甚至被全部推翻。本就疲敝的蜀汉,哪经得起再一番政治动荡,不能与诸葛亮的遗志,克遵画一的蜀汉必将难以为继,于是费祎为国家大事计,魏延不得不杀。而杨仪后来一番抱怨,也让费祎察觉到隐患,因此费祎连带着杨仪也一起干掉。至此,诸葛亮的遗志便可在没有政治威胁的情况下,由蒋琬、费祎,顺次秉行。蜀汉在二人相继主政下,得以按照诸葛亮的既定规划,延续数十载,直至费祎遇刺身亡。

蜀汉末期所谓秉承诸葛北伐遗志的姜维,主动出击,且其战略部署多有失当,导致巴蜀天险被轻易攻破的。陈寿在三国志中对姜维多有批评,认为他穷兵黩武,不懂得进退之道。费祎懂得治大国者有烹小鲜之理,因此姜维每欲兴军大举攻魏。费祎总对姜维加以限制,既是为秉承诸葛亮的既定方针不改,恐怕亦是为提防第二个魏延的出现。因此魏延之死,幕后真凶尚有费祎,但魏延绝非费祎,以一己之力所杀。乃是综合蜀汉政局、诸葛亮遗命、魏延与杨仪间的私怨以及其性格等诸多因素的结果,正如陈寿所言,魏延,杨仪之死,终究还是祸出自己的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诚如斯言。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25944.html
上一篇辛氏字辈、字派、派行、派语汇总,快来看看有没有你们家的!
下一篇我没读多少书,但我知道什么是正义。——《大奉打更人》

为您推荐

哈哈,襄阳,南阳火拼诸葛亮?

哈哈,襄阳,南阳火拼诸葛亮?

比较有意思的是,在举办诸葛亮文化节的同一天,有一位南阳的主播,竟然跑到襄阳古隆中诸葛亮隐居所在地,现场直播要打假。
耗资3亿筹拍历史剧《诸葛亮传》,是烫手山芋,也是机遇

耗资3亿筹拍历史剧《诸葛亮传》,是烫手山芋,也是机遇

文案:十四北编辑:南枫什么题材,观众永远对其满怀期待却又最怕翻车,剧情出一点差错就容易被喷上天?必是历史古装。神秘的历史人物被搬上屏幕,将冰冷的文字还原成栩栩如生的画面,观众可以在追剧时为剧中的角色感同身受,还能看到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不过历史剧看似已经有了固定的剧本和真实人物,可对于制作班底来
五面受敌,诸葛亮如何成功处理蜀汉的最大危机之一?

五面受敌,诸葛亮如何成功处理蜀汉的最大危机之一?

安居平五路是诸葛亮在小说《三国演义》中的“高光”时刻之一。原著第八十五回提道:刘备去世后,蜀汉震荡,人心思变。在司马懿的建议下,曹丕联络五路大军共五十万,分别从东、南、北三个方向进攻蜀国。这五路分别是:鲜卑大人轲比能,自辽东南下,直取西平关;蛮王孟获,从南中引兵北上,攻益州、永昌、牂牁、越嶲四郡;降
从三国挑选十一人,前锋吕布张飞,魏延守门,这个阵如何?

从三国挑选十一人,前锋吕布张飞,魏延守门,这个阵如何?

如果把三国的名将组成一支球队,那场面不敢想象。什么梅西梅东、C罗D罗、内马尔外马尔,统统拿下。【足协负责人】  足协负责人要制定国家队的发展战略,有长远的战略眼光,曹操应该是最合适的人选。汉献帝四处流浪,别人对献帝避之唯恐不及。曹操迎汉献帝来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了巨大的战略优势,为日后平定北方打
“又一赵括”马谡背锅千年,换魏延也守不住街亭

“又一赵括”马谡背锅千年,换魏延也守不住街亭

季汉经历夷陵之战后,并未彻底一蹶不振。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先平定了南中叛乱,与孙吴和好。诸葛亮平定南中,94《三国演义》剧照在季汉的掌舵人由刘备变为诸葛亮后,战略趋势再度转为北伐中原。然而,诸葛亮一出祁山即遭遇了大败。01街亭的重要性诸葛亮在一出祁山的时候,鉴于关羽失败,《隆中对》的操作已经不具备现实性,
三国志11郭嘉战赤壁:曹魏大获全胜,孙权领土腰斩,刘备因祸得福

三国志11郭嘉战赤壁:曹魏大获全胜,孙权领土腰斩,刘备因祸得福

相信绝大多数的三国游戏迷和历史粉们都听过一句话,“郭嘉不死,卧龙不出”。字面意思已经相当明显,就是曹操麾下的第一前线军师郭嘉要比刘备麾下的首席智囊诸葛亮要强。要不是因为郭嘉死得早,卧龙可不敢出山,怕斗不过对方砸了自己的招牌。要是让郭嘉活到赤壁之战,曹操与孙刘之间的对战结果是否会发生变化,本期的脑洞假
详解三国蜀汉官制:唯一的丞相,四大将军,四大都督

详解三国蜀汉官制:唯一的丞相,四大将军,四大都督

东汉末年分三国,因此三国官制和东汉官制基本相同,基本上沿袭了东汉官制。但魏、蜀、吴三国官制不但和东汉有些不同,而且各自也有不同之处。为了让大家在读史书、小说或者玩游戏时,对各个三国时期的各个官职有所了解,试着为大家解析一下蜀汉的官制特点:蜀汉没有实行曹魏那种九品官制,因此官制与东汉大体相仿。由于刘备
盘点94版《三国》主演现状:“五虎将”已去其二,“诸葛亮”仍活跃一线

盘点94版《三国》主演现状:“五虎将”已去其二,“诸葛亮”仍活跃一线

11月1日上午10时10分,著名演员陆树铭在陕西省人民医院去世,享年66岁。陆树铭的艺术生命和出演94版《三国演义》中的关羽密不可分,由于其形象非常像关羽,并且演技可圈可点,他成了中国老百姓心中的现实版“关公”。关羽 94版《三国演义》剧照令人唏嘘的是,近30年过去,《三国演义》中演绎经典角色的演员们大都年近古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