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唐代才子王勃,撰写奇葩檄文讨伐斗鸡,导致自身命运发生逆转

唐代才子王勃,撰写奇葩檄文讨伐斗鸡,导致自身命运发生逆转

郑重申明:常清君在自媒体平台发布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以本人的专业知识、自身经验以及人生阅历等,经过独立思考后,认真撰写并反复修改的原创作品。

常清君导读:人生在世,历经春夏秋冬的四季变换,遍尝酸甜苦辣咸的五味杂全,面对悲欢离合、生死爱恨等情感交错,以及漫漫旅程中的各个转折点,不同的人自有不同的心态和不同的表现,而谓之“文人”这一群体,更以其鲜明的个性、独有的气质和雅异的言谈,给这个世界留下了诸多难忘的故事,令人心动感叹。

“倘若是文人”系列:

王勃,(649年—676年),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代文学家,隋代末期著名学者王通的孙子,王通的次子王福畤就是王勃的父亲。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

唐上元(唐高宗李治的年号)三年(公元676年)八月,王勃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途时,乘船渡海溺水,惊悸而亡,年仅27岁。

王勃

01

王勃十六岁的时候,参加幽素科的科举应试,考中及第,被授职朝散郎,从而成为最年少的朝廷命官。

之后,王勃创作了一篇《乾元殿颂》,这篇文章被唐高宗看到后,感觉文章绮丽,词美义壮,又得知竟然还是一位没有成年的少年所写,不禁惊叹道:“奇才,奇才,真乃我大唐奇才也!”

王勃的文名也为之大振。

经人推荐,他担任了沛王府修撰,并深受沛王的青睐。

王勃

这位沛王李贤的身份可不一般,他是唐高宗李治的第六子,母亲是武则天。这个时候的王勃可谓年少得志,才华横溢,又同时得到皇上和皇太子的赏识,简直是前途无量。

可随后发生的一件事情,却导致他的命运发生了巨大逆转变化。

一次,沛王李贤与英王李显斗鸡,王勃又做了一件与他小时候写《指瑕》一样与众不同的事情,就是写了一篇《檄英王鸡》的檄文。

这篇文章的题目是什么意思呢?翻译为现代汉语,就是“讨伐英王斗鸡的文书”。

斗鸡

常清君在这里解释一下,檄文,是古代用于征召、晓谕、申讨的一种官方文书。一般是在非常庄重严肃的情况下才使用的,而且针对的对象都是人类,而非动物,而王勃竟然将这种特殊体裁的文体,用在了斗鸡这种茶余饭后的娱乐赌博之事上。

02

这位英王李显的身份也非同一般,他是唐高宗的第七子,母亲同样是武则天,是沛王同父同母的亲兄弟,唐高宗去世后即位,就是历史上的唐中宗。

王勃写《檄英王鸡》,在常清君看来,虽然显得的确有些奇葩,但也并非完全发疯之举,一方面是以此为沛王和英王之间举行的斗鸡活动助兴;另一方面古代规定如果遇到非常紧急的事情,则在檄文上面插上鸟毛或鸡毛,称为“羽檄”,王勃之所以想到写这篇讨伐斗鸡的檄文,可能多少也与这个有关。

斗鸡

常清君也仔细阅读了流传下来的这篇《檄英王鸡》,全文大约有500多字,其中有“历晦明而喔喔,大能醒我梦魂;遇风雨而胶胶,最足增人情思。处宗窗下,乐兴纵谈;祖逖床前,时为起舞。肖其形以为帻,王朝有报晓之人;节其状以作冠,圣门称好勇之士。秦关早唱,庆公子之安全;齐境长鸣,知群黎之生聚。”之句,虽然内容谈不上有多高雅,但文句还算是引经据典、文采飞扬、对仗工整的骈文。

沛王和英王以斗鸡取乐,也都知道王勃只是开玩笑助兴而已,两兄弟并未在意。

03

然而有一个人却对这件事非常在意,那是谁呢?就是当时的唐朝皇帝唐高宗。

也不知是什么原因,这篇奇文传到了唐高宗那里,他读完之后,不仅觉得一点都不好笑,还为此大发雷霆,骂道:“歪才,歪才!二王斗鸡,王勃身为博士,不行谏诤,反作檄文,有意虚构,夸大事态,是交构之渐”

一篇仅是开玩笑性质的文章,为何竟让唐高宗龙颜大怒呢?难道真是他小题大做、吹毛求疵、太过神经质?

唐高宗

常清君觉得还是事出有因的,主要存在以下原因:

历朝历代,为了争夺王位,导致手足相残、兄弟阋墙的事情屡见不鲜。别的不说,就以唐高宗所在的唐朝来举例,当时的唐高祖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就在玄武门之变中,杀死了唐高祖李渊的长子、其兄李建成以及李渊第四子、其弟齐王李元吉之后,而获得皇位,成为唐太宗的;而身为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的李治本人,也有过与同父同母兄弟李世民长子李承乾、次子魏王李泰等争夺王位的经历,对此身有体会。

而他同为沛王和英王的亲生父亲,手心手背都是肉,又因为沛王和英王的母亲武则天的特殊关系,都深受高宗宠爱,也都有继承王位的可能。他非常担心这篇《檄英王鸡》文,会导致在两位皇太子之间挑拨离间等负面作用。

唐高宗

也就是说,王勃所写的《檄英王鸡》一文,明显触动了高宗这根最敏感的神经,害怕如果继续让王勃待在沛王俯,长此以往,早晚会出问题。于是下旨立刻将王勃革职,并逐出长安。

王勃刚刚开始不久、希望满满的仕途,就这样因为一篇开玩笑性质的《檄英王鸡》文,而戛然而止、毁于一旦。

看来王勃虽有高超的写作才能,却缺乏起码的政治敏锐度。

此外,王勃所写的《乾元殿颂》一文,有幸被唐高宗看到,而备受厚爱重用;但之后写的《檄英王鸡》一文,却不幸也被唐高宗看到,命运一落千丈。令人叹息不已。

王勃

常清君云:才华超一流,却因一文遭逆转。

原创作品,如若转载等,请标明文章作者、出处等信息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31453.html
上一篇俄罗斯千年战争史:好战,不善战,但在生死存亡之际总能打赢
下一篇烈士之子两次拉起抗日武装,老百姓传言:要抗日,找老张!

为您推荐

李世民为何就那么在乎自己的《起居注》?

李世民为何就那么在乎自己的《起居注》?

撰文:赵立波“不要人夸好颜色,但留清气满乾坤。”翻开厚重的历史可以看到无数个人物最终黯然凋落成几片文字,而他们生前无不想以昂扬的正面角色出现在史书之上,以此让自己的色彩穿越历史受人仰慕。无疑大唐的李世民对于身后名做了最为全面的保护,​因此如同一个高超的时间设计者,最终让他的身上披满了光环,事情发生在
改变了唐朝命运的香积寺之战,为何在史书中寂寂无名?

改变了唐朝命运的香积寺之战,为何在史书中寂寂无名?

在军迷圈中流传着一句“黑话”,叫穷则战术穿插,达则给老子炸。这说的是以前的人民军队装备差、火力不足,想战胜敌人就必须多动脑子,甘冒风险和损失以达到以巧破力、以弱胜强的战术目的。现在国家富强了、军队强大了,打起仗来似乎就简单多了,只需要火力开路、狂轰滥炸过去,一切顽敌都得灰飞烟灭。兔子和鹰酱这对老冤家
唐朝最特殊的藩镇将领:放弃割据归顺朝廷,帮助唐宪宗中兴

唐朝最特殊的藩镇将领:放弃割据归顺朝廷,帮助唐宪宗中兴

安史之乱后,河北地区形成藩镇割据的情况,其中以“河朔三镇”最为强悍,他们表面上臣服于唐朝朝廷,但实际上拒绝向朝廷缴纳赋税,并且自行任命官员,节度使的职务甚至可以传给兄弟子侄,唐朝皇帝对于这些情况也无可奈何。可是后来,藩镇中出现了一位特殊的将领,他主动放弃割据,助唐宪宗实现中兴!那么,这位将领到底是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