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精锐对精锐的香积寺之战,改变大唐命运的战役

精锐对精锐的香积寺之战,改变大唐命运的战役

757年9月,在香积寺北发生了一次称得上改变大唐命运的战役。

对阵双方都是当时世界上顶流的部队。

一方是由大唐天下兵马元帅广平王李俶、副元帅郭子仪带领的实际15万,号称20万的唐朝雄军。

另一方是安禄山之子安庆绪所带领的10万唐朝叛军。

这场战斗是非戏剧化战役的典型。

什么是戏剧化的战争呢?

以弱胜强,以少胜多,奇袭等等。

而香积寺之战与这些戏剧化战争完全不一样,整场战斗下来,双方讲究的是一个堂堂正正。

那么难道是双方的将领不聪明,不懂奇袭,不会迂回吗?

那必然是不可能的。

在战斗开始之后,大唐叛将李归仁领着前军率先发起冲锋,然后就被李嗣业领着大唐前军迎头痛击。

李归仁的前军败退,被李嗣业一路驱赶到叛军大军阵前,接着李嗣业被叛军击退。

叛军大部队撵着李嗣业的前军推进到了唐军阵前。

再接着唐军的大部队迎了上来……

整个过程如果认真去研究,会发现非常无聊。

简述一下过程就是:

唐军第一梯队干翻叛军第一梯队,叛军第一梯队有序撤退,叛军第二梯队立马调整上来并且击垮唐军第一梯队,唐军第一梯队有序撤退,唐军第二梯队立马调整上来并且击垮叛军第二梯队……

就是这么一个非常有序且无趣的过程。

那么双方的将领有不讲武德的派人去偷袭吗?

当然有,在叛军的大部队攻到唐军阵前时,叛军埋伏在唐军军阵侧后方的军队准备发起进攻,但是立即就被唐军布置好到侦察骑兵发现了。

侦察骑兵立马发信号,摇来了准备好的预备队,然后一场偷袭战就变成堂堂正正的正面会战。

所以说要实现戏剧化的战役是非常难的,起码具备三个条件:

对手的将领与军队出纰漏,

己方的将领与军队不出纰漏,

己方的将领能看准时机果断出手。

而香积寺之战,双方军队和将领的战斗素养都非常高,自然就不能戏剧化。

最后的结果自然是只能看哪边的人多,哪边先撑不住战损先崩溃。

香积寺一战唐军十五万,叛军十万。

最后结果是叛军被阵斩六万,俘虏两万。

在一日阵亡人数排行中,香积寺之战是唯一上榜的冷兵器时代战争,也是中国古代单日歼敌数量之最。

最后八个字就可以总结香积寺之战:兵来将挡,水来土屯。

双方基本保持着1:1的交换比,叛军人少,先达到崩溃临界值,阵型崩了,官军一直没参战的生力军全线压上,完成致命一击。

这场战役拿来拍电影的话,导演非国师老谋子莫属,参战双方军容齐整,旌旗猎猎,一边是红色衣甲,一边是绿色衣甲,跟高中生跑早操一样提着刀对砍。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32264.html
上一篇壹度·沈克尼讲武堂笔记|梵蒂冈藏清代贺兰山地理图初识
下一篇长平之战,白起是如何做到坑杀赵国四十五万将士的?只用了一计

为您推荐

改变了唐朝命运的香积寺之战,为何在史书中寂寂无名?

改变了唐朝命运的香积寺之战,为何在史书中寂寂无名?

在军迷圈中流传着一句“黑话”,叫穷则战术穿插,达则给老子炸。这说的是以前的人民军队装备差、火力不足,想战胜敌人就必须多动脑子,甘冒风险和损失以达到以巧破力、以弱胜强的战术目的。现在国家富强了、军队强大了,打起仗来似乎就简单多了,只需要火力开路、狂轰滥炸过去,一切顽敌都得灰飞烟灭。兔子和鹰酱这对老冤家
唐朝最特殊的藩镇将领:放弃割据归顺朝廷,帮助唐宪宗中兴

唐朝最特殊的藩镇将领:放弃割据归顺朝廷,帮助唐宪宗中兴

安史之乱后,河北地区形成藩镇割据的情况,其中以“河朔三镇”最为强悍,他们表面上臣服于唐朝朝廷,但实际上拒绝向朝廷缴纳赋税,并且自行任命官员,节度使的职务甚至可以传给兄弟子侄,唐朝皇帝对于这些情况也无可奈何。可是后来,藩镇中出现了一位特殊的将领,他主动放弃割据,助唐宪宗实现中兴!那么,这位将领到底是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