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民国时期,拥有博士学位的女杀手!文武双全的女中豪杰

民国时期,拥有博士学位的女杀手!文武双全的女中豪杰

欢迎来到“说今谈古” 的历史人文研究所。

有这样一位女子: 她刺杀袁世凯,她阻止丧权辱国的巴黎和会签字,她还是中国近代第一位女博士!

她反对封建礼教,不裹小脚;女杀手、女革命家、女博士、女律师、女大学校长、女法官、女厅长、女特使…… 是不是感觉脑子有点不够用了?

这么多判若云泥、水火不容、很不搭界的头衔,怎么会“戴”在同一个女人的身上呢?真有这样堪称神一般存在的奇女子吗?

民国时期,中国经历着“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传统“家国天下”的秩序面临着全球工业革命的洗礼,在政治经济文化全面落后的背景下,民族与国家面临着空前的生存危机,在中国这样一个独特的国度,在曾经那样一个特定的年代,中华大地一时涌现无数豪杰,这样的传奇人物也就真实地出现了。

她身上的“中国第一”可多了:中国近代史上女子参政第一人、中国第一位女博士、第一位女省级政务官、第一位女律师、第一位女地方法院院长、第一位女审检两厅厅长、第一位参与起草《中华民国民法典草案》的女性、第一位加入法国法律协会的中国人、第一位女非官方外交特使……当然,她还是民国第一女杀手。她与秋瑾、宋庆龄、陈撷芬、何香凝、邓颖超等人一样,是民国时期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少数破封建风气的女中翘楚、出色的革命家和女权运动的倡导者。

她叫郑毓秀,别名苏梅,1891年出生在广东宝安(今深圳)一个“贵族式家庭",祖父~郑姚,穷苦出身,后在香港发迹,成为大商人,曾赈济黄河水灾,受到慈禧太后的封赐;父亲~郑文治,清末户部一官吏,家境富裕。

郑毓秀幼年学习儒学,研读四书五经,然而她天性反叛,对所谓妇道等儒家规训嗤之以鼻。当时社会还普遍存在裹脚之风气,家人在她六七岁之时便要给她裹脚,可家人软磨硬泡、恩威并施,想尽办法,郑毓秀就是誓死不从。

13岁时,郑毓秀得知祖母在她年幼时,就把自己许配给了两广总督之子,颇为不满,亲自给男方写了一封退婚信,惹上她人生第一场风波,只好离家出走,次年她进入天津一所教会学校开始正式接受西方教育。

1907年,年仅17岁的郑毓秀东渡日本,在日本期间接受了孙中山反清革命思想的熏陶,认识到要救国就只有反清。当时孙中山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暴力推翻满清王朝的革命目标,联合海内外各派革命党组织成立了同盟会。次年,经廖仲恺介绍她加入了同盟会。

郑毓秀在1911年归国,开始从事革命活动,担任了革命党暗杀清庭要员任务的联络员等职务,郑毓秀的刺杀生涯就此拉开序幕:

为挽回革命党形象,巩固内部人心,汪精卫主动提出去北京刺杀清政府高官,用鲜血来证明同盟会领袖并非贪生怕死之辈。汪精卫抵达天津后,由郑毓秀负责接头。当时的汪精卫还是壮志青年,可谓风华正茂时。这段期间,俩人日夜共处,郑毓秀对汪精卫顿生爱慕之情,但因近代美女~陈壁君的出现,让这段暧昧的关系也戛然而止了。

廖仲恺写信给郑毓秀,希望她利用富家小姐的身份掩护运输炸弹,全力配合汪精卫等人的暗杀行动。当时的炸弹是用简陋工艺制作而成,极有可能在运输中意外爆炸,郑毓秀凭借自己的机智勇敢和社交界的名气,在几位西欧外交官和外国朋友的掩护帮助下,非常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此后,在辛亥革命爆发后的一两个月里,郑毓秀还曾多次为革命党人秘密运送军火、传递情报,也做得很成功。

郑毓秀曾两次参与暗杀清廷要员,故被称为“民国第一女杀手”。

最著名的一次刺杀,就是刺杀当时的晚清内阁总理~袁世凯,在1912年1月9日,革命党人张先培等得知袁世凯将于翌日早上上朝,于是,郑毓秀、钱铁如、傅思训等十余人聚集商量,决定先暗杀袁世凯,以除革命的真正障碍。根据行动计划,将参与成员分成4组,各组准备在预定地点同时向袁投掷炸弹。

就在各组已奔赴战斗岗位,准备进行刺杀的时候,郑毓秀突然接到同盟会的紧急命令——放弃刺杀袁世凯的行动。因最新情况表明,南北议和的真正阻力是来自良弼,而不是袁世凯。

郑毓秀连夜行动,紧急通知了八位战友,但未及时接到通知的其他战友还是按计划,实施了刺杀袁世凯的行动,郑毓秀也随即参与战斗。但因多数成员已接通知撤退了,以致爆炸威力减小,袁得以捡回一命,仅炸死其卫队长及卫兵数名、坐驾一匹,大批军警随即赶到,当场捕获十余人。郑毓秀当时在现场,还开枪还击,由于她机智勇敢,最终得以脱离险境。后来,其中7人由郑毓秀去找外国记者出面保释、1人逃脱,但另3人却因罪证确凿,被立即枪决。

刺杀袁世凯虽失败,但为郑毓秀之后刺杀良弼积累了充分的经验,良弼当时掌握着一定数量的军队,作为宗社党的核心人物,是顽固的守旧派,坚决反对清帝退位,是革命党的死对头。

吸取教训之后的郑毓秀为了不打草惊蛇,决定仅派一人对良弼进行自杀式的人肉炸弹袭击。而担当此次任务的杀手正是郑毓秀姐姐的恋人——彭家珍。此次暗杀行动的结果是彭家珍被当场炸死,良弼被炸成重伤,几天后不治身亡,刺杀虽然付出了一定代价,但这次成功刺杀,对时局影响巨大,良弼一死,清廷无人再敢力挺皇帝,所以称郑毓秀为“民国第一女杀手” 丝毫不为过。

袁世凯对其发出了追杀令。1914年,郑毓秀被迫选择去法国留学避难,取了个别名叫苏梅。在巴黎期间,因郑毓秀在国内的两次刺杀义举,使她迅速成为留学生中的风云人物,在《巴黎缤纷录》中介绍:“同盟会中一班人物,皆为男性,独郑为巾帼英雄,放言高论,旁若无人。” 包括像章士钊、王宠惠以及北洋政府驻法公使陈菉等均为郑的座上宾。但郑毓秀并不安于现状,随后她凭借自己的毅力和智慧,获得了巴黎大学的法学博士学位,成为民国第一位女博士,并加入了法国法律协会,是该协会的第一位中国成员。

但真正让其在巴黎名声大噪的却是传说中的“玫瑰枝事件”。

1919年1月,中国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之一,参加在法国凡尔赛宫举行的“巴黎和会”,因该会涉及中国山东的归属问题,国内舆论局势紧张,来自人民的压力很大,北京政府便把责任推给外交总长、中国代表团团长~陆征祥。而此时陆征祥已接到北京政府示意,准备在和约上签字,这使他左右为难,提出辞职又不准,便装病躲进巴黎近郊圣克卢德医院。与此同时,郑毓秀因精通英法双语,刚好被任命为代表团成员担任联络和翻译工作。

就在签字的前一天晚上,郑毓秀组织300多名留学生和华工包围陆征祥的下榻地,进行游行请愿,要求以陆为首的代表团不能在和约上签字,但双方对峙许久,未见胜负,而签约的时间即将到来!时间不等人,郑毓秀急中生智,在花园里折了一根玫瑰枝藏在衣袖里,顶住陆征祥,声色俱厉地说:“你要签字,我这支枪可不会放过你!”。陆征祥也是贪生怕死之人,当时吓得满身大汗,以为郑毓秀拿着真枪,想着保命要紧!竟不敢去凡尔赛宫签字,并辞去了代表团长职务,也算保留了中国政府后期收回山东的权利。

郑毓秀的“玫瑰为枪” 义举,也成为当时街头巷尾的热议话题。之后,郑毓秀还将这根玫瑰枝带回祖国,在客厅里悬挂多年。

此事件后,广州军政府外交部任命郑毓秀为外交调查名誉会员,在当时那种封建女权卑微观念下,这可谓是奇闻,被称为“中国女子参政之先例”。次年郑毓秀应吴玉章邀请,从法国回国,赴四川宣传男女平权,鼓励女生出国留学; 还亲自陪同学生赴法国,为她们筹措旅费,到法勤工俭学。

次年回国,被聘为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并撰写了大量重要学术著作。1926年郑毓秀与同学魏道明博士在上海法租界开设一间律师事务所,成为中国第一位女律师。同年两人结为伉俪。之后,郑利用自己的法律知识和人际关系,积极参与一些重大的社会事务活动,开始扬名上海滩。

1927年后郑毓秀历任江苏地方检察厅厅长、上海审判厅厅长、上海临时法院院长兼上海发行院院长,成为第一位女地方法院院长、第一位女审检两厅厅长、中国第一位女省级政务官,在当时的南京国民政府里担任过多项重要职务,并参与起草《中华民国民法典草案》,她第一次把妇女权益写进法律条文之中,规定女性与男性同享平等权利,是五人起草委员会中唯一的女性。可以说没有她,就没有今天的一夫一妻制。

抗日战争期间,郑毓秀曾任教育部次长。1942年,郑毓秀丈夫魏道明接替胡适任驻美大使,成为大使夫人,协助开展外交工作,是中国第一位女性非官方外交特使。第二年,郑毓秀陪同宋美龄访美,深谙政治的罗斯福总统夫人称赞她“具有政治头脑,不同于历任中国大使夫人”。杜鲁门总统夫人与她结为知己。

1947年魏道明改任台湾省主席,郑毓秀随夫赴台北。1948年陈诚取代魏任台湾省主席,由于政治排挤,不久魏、郑夫妇移居美国,从此淡出政治舞台。晩年,郑毓秀患癌症。1959年12月,郑毓秀在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去世,享年69岁。

这位民国文武双全的女中豪杰,一生跌宕起伏,充满传奇色彩,可谓是集远见、胆识、智慧、学识、外交和政治才华于一身。

你之前听说过这位女中豪杰吗?你觉得这位传奇女子值得宣扬和点赞吗?尤其是女同胞们,应该记住和感谢这位女权倡导先驱吗?欢迎大家留言评论哦!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说今谈古,

用冷思维看世界,做有态度的历史人文家...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49297.html
上一篇乾隆皇帝的宠臣,贪官和珅(3)为满足乾隆喜好采取多种手段聚财
下一篇秦灭赵之战中,王翦用了什么计策,才打败李牧攻灭赵国?

为您推荐

漫步漳州古城,感受闽南味民国风!

漫步漳州古城,感受闽南味民国风!

漳州古城是历史文化名城漳州市的老城区核心地带,较为完整地保存了具有闽南特色的历史建筑和文化传统,巜云水谣》等多部影视剧把这里作为重要取景地。
乾隆活了89岁,盼望着六世同堂,他最小的孙子活到了民国了吗?

乾隆活了89岁,盼望着六世同堂,他最小的孙子活到了民国了吗?

没有,差了33年呢!不过,乾隆儿子的孙子,不仅活到了民国,而且民国的建立,清朝的灭亡,乾隆的重孙“居功至伟”!他去世那年正是清朝复辟,但他也没赶上复辟的那几天!乾隆的曾祖九阿哥福临(顺治帝),不是皇太极最小的儿子,皇太极一共11个儿子,最小的是博穆博果尔。乾隆的爷爷三阿哥玄烨(康熙帝)也不是福临最小的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