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鲁班场的守陵老兵(致敬革命前辈)

鲁班场的守陵老兵(致敬革命前辈)

刘付昌老人生前在打扫陵园。仁怀市委宣传部供图

郭德刚老人在擦拭墓碑。陈 勇摄

南风轻轻地摇动着道路两旁的香樟,空气中弥漫着湿润的水汽。古朴的鲁班场,宛若一颗珍珠镶嵌在赤水河畔的贵州仁怀市南郊。

八十多年前,红军战士途经此地,血战鲁班场。八十多年过去了,赤水河畔的故事,人们耳熟能详,红军留下的红色基因早已融入此地,薪火相传。

鲁班场红军烈士陵园在这里的一个小山坡上。一级一级的台阶从山脚连到山顶,台阶两边是郁郁葱葱的松柏和苍翠的万年青。山顶,刻有“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字样的巨型纪念碑前,一位老人正在为前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党员们讲述陵园往事。

老人说,这里先前是一片乱石滩,光秃秃的,没有土,也没有树。后来刘老就带人从山下背土上来,把乱石清理干净,种上了树。你看这些树,都是他几十年来一棵一棵种下的。它们安安静静地生长着,荫庇着这个陵园,年年岁岁。

在这占地六千三百平方米的陵园里,长眠着一百四十六位在鲁班场战斗中牺牲的先烈。正在讲话的老人名叫郭德刚,今年七十多岁了,是鲁班场红军烈士陵园的第二代守陵人。他口中所说的刘老,是他的师父,鲁班场红军烈士陵园的第一代守陵人刘付昌。

说话间,又有人来祭奠英烈了。

郭德刚赶紧让来访者登记入园信息,然后为前来祭扫的人带路,讲鲁班场战役的历史、讲英烈们的故事。这些都是除了清扫陵园、擦拭墓碑、整理群众敬献的鲜花以外,他每天要做的工作。

现在他还会为大家讲述师父刘付昌的守陵故事……

鲁班场战斗,对于刘付昌来说,是难以忘却的童年记忆。

那一年,年仅十一岁的刘付昌躲在茂密的山林里,目睹了惨烈的鲁班场战斗,第一次看见先烈们如何用鲜血染红了河山。战斗结束后,他也目睹了村里的大人们是如何冒着生命危险,含泪掩埋了战士们的遗体。

那时的他,还不知道,几年以后,自己也会成为一名保家卫国的军人。更不知道,多年以后,自己会守护着鲁班场战斗中牺牲的先烈,直到生命的尽头。

1944年,刘付昌参加了中国远征军,一路颠簸到云南,然后出境到缅甸。不久后,为抵御日军的进攻,刘付昌所在的部队被紧急调回贵州,在都匀、独山与日军激战。在一次近距离搏杀中,刘付昌干掉了两个日本兵,也被日本兵的刺刀在左臂上留下了一条十多厘米长的伤疤。

194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了著名的淮海战役。刘付昌在团长带领下,毅然在战场上起义,由此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10兵团第9纵队的一名战士。在随后的解放江苏、浙江、福建等战役中,因作战英勇,刘付昌先后荣立两次三等功、一次二等功。

新中国成立后,刘付昌退伍回到家乡,他将军装、军功章收起来,当了一名普通农民,默默耕耘在黔北的乡野。

在贵州,在遵义,在大娄山麓,在赤水河畔……在革命先辈曾留下足迹、播下火种的老区,人们对红军有着难以言说的崇敬。新中国成立前,父母送儿当红军、妻子送郎上战场的比比皆是,还有很多老百姓冒着生命危险,为红军带路、收留掉队的战士、为红军送吃送喝……新中国成立后,沿着红军战斗足迹走访,收集、整理红军遗留的宝贵文物的人更是数不胜数。

1968年,当地政府为了更好地保护红军烈士墓,决定修筑陵园。当地领导找到家住附近的刘付昌,征求他的意见,请他负责维修烈士陵园、守护烈士墓。刘付昌想都没想,就爽快答应:“我一定守好,守到老!”

这是刘付昌的承诺,他说到做到了。这一守,就是五十个春秋冬夏,就是一辈子。

子夜时分,寂静的陵园显得格外空旷。我不知道那无数个夜晚,老兵刘付昌是怎样与孤独为伴,守在烈士墓旁的。我也不知道那五十个春秋冬夏,是如何让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人,变成了一位两鬓斑白的耄耋老人的。

起初是维修烈士墓。刘付昌带着几名工人,筑围墙、修道路、砌墓地,一干就是三年。这三年中,他带领着工人们从山脚下背砖上山,一块砖一块砖地修砌。条件艰苦,只能天天吃苞谷饭、喝南瓜汤,但是刘付昌坚持了下来。

然后是绿化。陵园里光秃秃的,他就从山下背泥巴到山上,将石旮旯凿出洞,再培上土,种草种树。半个世纪过去了,他在陵园栽下的树多达千余棵,如今小一些的树约有碗口粗,大一些的树一个人已经环抱不住了。

修完烈士陵园后,刘付昌就在烈士墓旁边搭起了一个简易的工棚,从此这里就成了他的家,长眠于此的一百四十六位红军烈士就是他日夜守护的亲人。守墓之初,没有一分工资,待遇就是政府提供的两餐饭。他还在陵园树林下种菜种瓜。瓜果成熟后,他总是要先祭奠英烈,剩下的才拿来自己吃。

在陵园里,他是清洁工。无论刮风下雨,他总是坚持6点前就起床把陵园打扫干净。这些年,他扫坏的扫帚就有千余把。

他也是讲解员。每当有人来祭奠烈士时,他就耐心地为大家讲述那段峥嵘岁月。这些年,他讲述红色故事已有上万次。

他更是烈士们的亲人。陵园闭园时,他常常围绕烈士墓静静地走,与先烈们“对话”,生怕把先烈们冷落了。

五十个春秋,树叶青了又黄,黄了又青。2018年7月,刘付昌老人与世长辞。生前,他交代家人,把他葬在烈士陵园对面的山堡上,他要继续“守护”这些先烈们。

映山红在开,鸢尾花在开,樟树和柏树发出了新芽。岁月轮转,赤水河自西向东滚滚流淌。

阳光落在鲁班场,落在昔日刘付昌日夜守护的红军烈士陵园,也落在今天郭德刚日夜守护的红军烈士陵园。

那是在刘付昌守陵的第三十个年头,他等来了陵园的第二代守陵人郭德刚。在此后二十年的时间里,守好红军陵园这份庄严而沉重的任务,刘付昌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传给了这位后来人。

也许是命运的安排,也许是注定的缘分。和刘老一样,郭德刚也是一名老兵。

1973年1月,为响应国家号召,刚满二十二岁的郭德刚应征入伍,在云南保山边防部队服役,四年后退伍回乡。

回到家乡后,郭德刚在生产队带领乡亲们从事农业生产。他始终以一名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拼力从事农业生产。然而他的风湿病日益严重,这是在部队执行任务时落下的,渐渐地他干不了重活了。这成为郭德刚心中的遗憾,他觉得自己愧对“军人”这个称谓。

一次偶然的机会,郭德刚来到陵园参观,得知刘付昌老人的感人事迹,知道了他和自己一样,都是退役军人,又看到老人年事已高,便打算接续守护烈士陵园。

经过有关部门考察后,郭德刚如愿以偿,成为鲁班场红军烈士陵园第二代守陵人。

郭德刚是个好学的人,来到陵园第一天就拜师学艺,向刘付昌了解陵园情况,熟悉守陵工作。刘付昌对郭德刚的认真感到十分欣慰,但他除了介绍烈士、介绍陵园修建历史外,并无其他交代。

第二天,天蒙蒙亮,刘付昌就起床了。洗漱结束后,他立即拿起扫帚,出门开始清扫广场、台阶、路道……等郭德刚醒来,刘付昌已经在门外扫了好一阵子,郭德刚很是愧疚,赶紧跟在这位少言寡语的师父背后打扫。

郭德刚始终忘不了,老人的脊梁像一张弓,每日里张着,在日出之前,在风雨之中。经年累月,弓的弹性也弱了。一次,老人在修剪万年青时被绊倒了,磕破了太阳穴,缝了五针才止住血。当地政府考虑到刘付昌年岁大了,让他回家休息,他却一直不舍得离开,直到有一次摔伤了坐骨神经,不能动弹,他才肯回家短暂休养。老人踉跄的步态,在后来的无数个夜晚,常常出现在郭德刚的梦境里。在鲁班场烈士陵园,那个身影就像一盏灯,时时照亮着郭德刚。

刘付昌在弥留之际嘱咐郭德刚,一定要把陵园守好。

刘付昌说,曾经的鲁班场穷得连一间像样的房子都没有,要是没有红军,没有革命先烈的流血牺牲,大家哪能过上好日子。我上过战场,晓得先烈们有多不易,烈士陵园里的英灵,我们一定要守护好。

绿草茵茵,苍柏青青。风,顺着山的脊梁,吹拂过鲁班场,也吹走日复一日的时光。陵园里,郭德刚仍然在讲述着那些难忘的故事。

师父走了。如今,故事的讲述者也成了另一个故事里的主角。他和他,还有更多的他,用忠诚、用诚信,以庄严之心、勤勉之力书写着新的深情故事……

版式设计:张芳曼

《 人民日报 》( 2023年01月04日 20 版)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59453.html
上一篇二战期间一组日本人不敢让外界人看到的一组照片
下一篇做老板的核心是高情商

为您推荐

【红色文化】红军时期部队番号的演变——人民军队番号历史沿革之三

【红色文化】红军时期部队番号的演变——人民军队番号历史沿革之三

欢迎关注“方志四川”!红军时期部队番号的演变人民军队番号历史沿革之三王  澎 进入解放战争时期,人民军队的称谓逐渐统一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并沿用至今,部队番号也经历了一个从繁杂到统一的发展过程,具体体现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野战军和以华北军区野战部队为代表的五大野战集团番号的演变。征战西北的第一野
陇南两当举行卫国戍边英雄陈红军烈士铜像揭幕仪式

陇南两当举行卫国戍边英雄陈红军烈士铜像揭幕仪式

中国甘肃网11月22日讯(本网记者 程健)11月22日,陇南市两当县举行卫国戍边英雄陈红军烈士铜像揭幕仪式。陈红军烈士的铜像在县人武部营区,高1.6米,主体由黄铜铸造,造型庄严、肃穆,洋溢着崇高、不朽的英雄气质,极富感染力和震撼力。两当县县长武冰表示,陈红军烈士铜像的揭幕,旨在让红色基因的种子生根发芽、代代相
赓续红色血脉 闽东红军独立师研究会福建宁德成立

赓续红色血脉 闽东红军独立师研究会福建宁德成立

活动现场。 吴允杰 摄 中新网宁德9月29日电 (吴允杰)“希望研究会的同志不忘初心,踏踏实实研究闽东独立师,把研究工作推向实际化,有长远安排、有每年的工作安排,真正出些精品。”阮英平烈士之子、原解放军总装备部综合计划部部长、少将阮朝阳29日在福建宁德如是说。    阮英平烈士之子,原解放军总装备部综合计划部部
【讲好红色巴中故事59】吴瑞林迎接红军入川

【讲好红色巴中故事59】吴瑞林迎接红军入川

END往期推荐紧急寻人!巴中一地3名密切接触者活动轨迹公布速自查!巴州区公布1名密接者部分活动轨迹!巴中一县区招聘大量见习岗位,详情来源丨巴中日报编辑 | 陈益斌  责编 | 韩梅  审核 | 张容 余小林报料热线 | 5011111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04你们点点“分享”,给我充点儿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