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古代军队出征动辄数万,是如何解决粮食问题呢?

古代军队出征动辄数万,是如何解决粮食问题呢?

都知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确实在任何时候军队的后勤保障都是部队的生命线,不容有任何闪失,否则说小是关系到一场局部战争的失败,说大了可能是一个国家的覆灭。

比如著名的官渡之战袁绍就是因为粮食基地被曹操偷袭,从而在绝对优势的状况下依然被曹操打败,再也没有机会和实力争霸天下。

为了解决军粮的保障供应,古人也是进行了长期的探索研究,也研究出了一些比较有代表的办法,这也充分彰显了我们祖先在军事方面的聪明才智。

第一、最为普通常见的方式,那就是采取长线个人运输。

古代军队打仗,大部分都是在边疆地区,远离行政中心。而大部分的边境地区因为长期处在战乱当中,无法进行有效的农业生产,因此无法提供粮草。

如果战争时间比较长,作战的规模又比较大的时候,就必须从中原地区调拨粮草运送到前线。

例如汉武帝攻打匈奴的时候,粮食保障是最大的问题,于是汉武帝命令征集农户运粮,好点的农户可以用牛车来拉,而且政府不提供工具,各人自备。

有点条件的就利用牛车来拉,没有条件的农户就用人力来背。运粮的队伍浩浩荡荡,颇为壮观,路程长的有几千里,短的也有几百里,运粮队伍多达几十万人,是作战部队的几倍。

这种长途运输粮食的办法不仅增加了劳动人民的负担,沉重的徭役让百姓苦不堪言,而且运输过程中粮食的损耗非常大。《汉书·食货志》里面就有记载:“千里负担馈饷,率十余钟致一石。”

第二、屯田制成为长期作战的优先选择。

所谓屯田制简单来说就是利用士兵和农民开垦荒地增加给养的制度,屯田制的发扬光大主要在三国时期。

东汉末年各路军阀连年混战,民不聊生,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军队经常打仗就要解决吃饭问题,缺粮现象非常突出,袁术的部队拿蛤蚌来做军粮,袁绍落魄时候让士兵采摘桑葚充饥,至于出现人相食的惨状那也不足为奇。

曹操在公元196年打败汝南的黄巾军后,缴获了大量的农具及耕牛,属下立即建议曹操建立屯田制度,解决军队缺粮的问题。

曹操同意了屯田的建议,立即招募百姓在许昌的周围开垦农田进行屯田,收获了大量的粮食。曹操立即把屯田制推广到各郡县,大获成功,各地郡县的粮食开始逐渐丰盈。

后来曹操在征讨各路军阀的时候,屯田制发挥了巨大作用,再也不需要长途跋涉消耗人力物力运输粮食,为消灭其余割据势力发挥了巨大作用。

第三、短期战斗实行以战养战制度。

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很多时候虽然都是在往前线运输粮草,但是有时候运输速度是赶不上战场的变化的。

如果是前线将领进行突袭战和闪击战的大规模骑兵作战时,粮草运输这一环就是一种拖累。

因为骑兵进行长距离的突袭作战,根本不适合携带大量的辎重,这会严重影响军队的前进速度。这种情况之下,携带少量的军粮,歼灭敌人后获取补给以战养战的办法就比较实用。

比如霍去病和常遇春经常采取的就是以战养战的办法,快速出击,随身携带少量轻便的给养,歼灭敌人获取补充后又再次出击。

第四、建立储备仓库和制度。

这种办法是比较成熟和常用的一种方式。

宋朝储备军粮的仓库可以分门别类,有太仓、省仓、都仓和军仓。

太仓是京城周边的政府仓库,负责供应中央,而省仓和都仓则是地方的粮仓,供给军队和民众,但是军仓就是专门的供给军队使用的粮仓,保障征战等突发事件的使用。

而且宋朝设立了官员和建立了严格的管理制度管理仓库,负责这些粮仓的收纳、保存、发运等等工作,类似于今天的粮食局,一旦发生战争,沿线的粮仓就可以解决燃眉之急,不用远距离临时运输。

第五、鼓励附近商贾提供粮食以及军队自己购买粮食。

其实在作战区域去购买粮食是不太容易的,百姓都不够吃,哪里有多余的售卖给军队,除非是纵兵抢粮,但是又很容易引起老百姓造反,不是最优的方法。

明朝前期朱元璋下了不少功夫解决北方边境的军粮筹运问题。

首先是招募商贾自行筹集运输粮米到北方地区去保障军队,作为回报朝廷给这些商人开具了一个食盐买卖证明,商人凭借证明去领取官府食盐然后运送到指定的地方去售卖,这个办法叫做“开中法”。

其次是考虑到北平和陕西地区运粮难度大,于是朱元璋命令军队用白银和棉布等向周围的州郡换取粮食,方便就地保障军队供给,后来又用同样的办法换取粮米保障广州地区的驻军,这种办法又叫“易粟法”。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61998.html
上一篇两张照片看清末民初女性社会地位
下一篇李白、杜甫都要斩楼兰,楼兰国到底是怎样的国家?它是如何灭亡的

为您推荐

芋:一种有毒的“粮食”

芋:一种有毒的“粮食”

只不过大家虽然爱吃芋头,甚至现在还出来了很多芋泥口味的奶茶蛋糕,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芋头其实是一种有毒的粮食。
芋:一种有毒的“粮食”

芋:一种有毒的“粮食”

原创2023-06-29 14:53·科普中国。芋头全株有毒,连蝗虫都躲着飞,但它是古老的粮食作物,不少热带民族至今当成主食,百吃不厌。
芋:一种有毒的“粮食”

芋:一种有毒的“粮食”

芋头全株有毒,连蝗虫都躲着飞,但它是古老的粮食作物,不少热带民族至今当成主食,百吃不厌。闽西北农村从前烧柴灶,煮完饭菜,还剩下一炉火炭,这时候连
荀彧作为首席谋士,明明誓死追随曹操,却又为何反对他称王?

荀彧作为首席谋士,明明誓死追随曹操,却又为何反对他称王?

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曹操欲晋爵国公、加封九锡(九锡是古代帝王对大臣的九种赏赐,有车马、衣服、乐器、武士、弓矢,算是位极人臣的待遇)。颍川派代表人物荀彧认为:“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这段话出自《三国志·魏书·荀彧传》,意思是让曹操爱惜羽毛,不能称王
曹操杀华佗:古代最严重的一次医患纠纷

曹操杀华佗:古代最严重的一次医患纠纷

人心隔肚皮,古代没X光,肚皮里的零件坏没坏,只能“望闻问切”,估摸着蒙,医疗事故更多。有的成了故事,更多的连故事都没留下来。因此,神医总是能得到人们的推崇。但神医照样会遭到医患关系,就比如华佗,甚至因为和曹丞相的互动中出现了问题,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01你敢说曹老板是弱势吗?古代的医患关系揭示了,庸
配享曹操庙庭的武将中,谁的战功最低?如果许褚上,谁下来?

配享曹操庙庭的武将中,谁的战功最低?如果许褚上,谁下来?

配享曹操庙庭,一共有二十六人,先后分六批进入,第一批分别是夏侯惇、曹仁和程昱;第二批最多,分别有曹真、曹休、夏侯尚等二十人;第三批一人,荀攸;第四批一人,司马懿;第五批一人,郭嘉。在这二十六人中,文臣有九位,分别是程昱、桓阶、陈群、钟繇、华歆和王朗。文臣里面,为曹魏立下重大功勋的荀彧和崔琰两人没有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