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康熙与惠农渠的故事

康熙与惠农渠的故事

康熙与惠农渠的故事

在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内,坐落着我国古代最高学府和教育管理机构——国子监。这里矗立着一座 “告功碑”,名为《御制平定朔漠告成太学碑》,记有康熙皇帝三次御驾亲征击溃雄踞西北的噶尔丹蒙古政权、维护清政府国家统一的事迹。

建于孔庙的御制平定朔漠告成太学碑碑亭

康熙二十九年,噶尔丹以追击喀尔喀蒙古宗教领袖哲卜尊丹巴、土谢图汗为借口率兵南向进入内蒙地区侵掠,严重威胁到清朝北部边疆安全,康熙皇帝便开始三次征伐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的战争。最终平定准噶尔贵族分裂叛乱,巩固了西北边陲,维护了祖国统一。

在康熙三次亲征时,发生了许多有趣的故事,其中一个便与黄河有关。康熙三十六年二月,第三次亲征,来到宁夏,指挥搜歼噶尔丹。其间,康熙曾私访民情。据民间传说,康熙皇帝看到沿途渠水哗哗流淌,五谷长势喜人,称道: “真乃塞上江南也。”来到了平罗城,顺着大路走,却是人迹稀少,田野荒芜。于是他找到一个老汉问,老汉说由于河道不稳,无人敢在此留居,才如此荒凉。康熙一路苦思冥想治河办法。在一家客店里,店小二给康熙沏了一壶茶,康熙伸手端茶,不小心碰翻了茶盅,茶水便向自己怀中淌来。店小二怕脏了康熙的衣服,随手拿起桌上的几根筷子。一字形摆到康熙的面前,茶水便顺着筷子淌到两边去了,康熙突然省悟,有了治河的法子。

第二天,康熙回到宁夏城,把支开黄河道儿的想法告诉了宁夏府的官员,征集了数万民工,在黄渠桥东西走向加筑了一条高大的土坝。果然,黄河的主流慢慢地向东面移了过去,从那以后,再也没有向西移过来。清雍正四年,工部侍郎通智主持修建了一条长200里的农渠,便是以当年那条土坝为基础。该渠于雍正七年五月竣工,原开口于黄河左岸叶盛堡俞家嘴花家湾,至平罗县西河堡入西河。雍正赐名为“惠农”。如今,康熙与“惠农渠”的民间传说仍在平罗口口相传。

惠农渠

当今的惠农渠,是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河西灌区渠线最长的一条干渠,由青铜峡河西总干渠原唐三闸引水,傍黄河西岸,流经青铜峡、永宁、银川、贺兰、平罗、惠农六市县至惠农县尾闸乡,是宁夏平原引黄灌溉主要渠道之一。

黄河穿宁夏而过,自秦汉以来即有自流灌溉水利,河西有汉延渠、惠农渠,河东有秦渠、汉渠,这些水渠的修建,滋润了银川平原广袤的农田,福泽后世,其背后也是顺应自然条件为我所用的水利智慧。

主播丨罗景月

审核丨陈锐

监制丨樊弋滋

统筹丨罗景月

文案、责编丨罗景月

美术设计丨杨桦 赵墨

音频丨张玉峰

校对丨王瑜(见习)

参考文献丨《宁夏志笺证》《宁夏历史地理考》《欲知大道 必先为史——康熙平定朔漠告成太学碑补遗》

中国水利报社新媒体中心( 影视制播中心 )出品

(收听更多《大河脉搏》文章,请关注“中国水事”微信公众号,从菜单栏—主题栏目—大河脉搏获取更多内容。)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24832.html
上一篇性格决定国运,大明实亡与崇祯
下一篇戚继光成为抗倭英雄,背后的偶然与必然

为您推荐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简介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简介

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东、西与内蒙古自治区毗邻;南接吴忠市,北连石嘴山市。【行政区划】辖兴庆、金凤、西夏3区,贺兰、永宁2县和灵武市。
中国康熙皇帝最喜欢吃的11道菜

中国康熙皇帝最喜欢吃的11道菜

#头条创作挑战赛#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的饮食文化也变得多元化。但是,有些传统的美食依然受到人们的喜爱。比如,中国康熙皇帝最喜欢的11道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