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伍敦元是民族英雄还是汉奸

伍敦元是民族英雄还是汉奸

电视剧《广州十三行》上演,剧情引发了争议,因为在剧中,伍敦元(即伍秉鉴)被描述成一个民族英雄的形象,被海关贪官陷害,最终脱险,还与十三洋行的总商卢文中的小女儿结成连理;在鸦片战争中,伍敦元大义凛然,保护了广州城,并发誓中华民族不会永久承受这种耻辱与苦难。

许多桥段与历史事实不符合,虽然说是电视剧,可以戏说,但是将一个人物完全反转,由汉奸买办吹成民族英雄,这就太离谱了。

历史上真实的伍秉鉴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科学地讲,伍秉鉴经商人才如胡雪岩,但是民族气节远不如胡雪岩,当国家面临生死存亡的时候,他还想移民美国,去美国当资本家,只是条件不成熟,没有成行。

而伍秉鉴之所以能够发大财,是因为他经营的怡和行贿通权贵,勾结洋商,成为十三行的总商,花钱买了三品顶戴,以为获得护身符了,然后与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勾结,大肆走私鸦片,成为巨富,2001年,居然被美国媒体《华尔街日报》列为几个世纪以来,全球最富有的50人之一。

在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时,伍秉鉴与洋商勾结,主动交出了二十分之一的鸦片,约1000箱,企图蒙混过关,林则徐大怒,严厉地惩治了伍秉鉴。在此之后,伍秉鉴不断悔改,相反,派出他的儿子伍绍荣,进一步投靠了英美侵略者,最终在历史的大潮中破产了。

说明什么?没有强大的国家,企图通过投靠洋商,来谋取更大的财富,就是天方夜谭,绝无可能实现。

从史料上看,伍家的怡和行向来做的是正经生意,茶叶贸易是伍家最主要的业务。但是,一些伍家担保的外国商人为了牟取暴利,往往夹带鸦片。一方是朝廷官府,一方是多年来贸易往来的生意伙伴,两边都得罪不起。因此,他必须尽自己的全力化解这次危机。

三天后,伍绍荣将外商上缴的1037箱鸦片交给林则徐,希望能就此结案。但是,林则徐认定这1037箱鸦片是十三行行商与英商串通━气欺骗官府。3月23日,林则徐派人锁拿伍绍荣等人到钦差大臣行辕审讯,伍家再次妥协,表示愿以家资报效。但是,林则徐下令将伍绍荣革去职衔,逮捕入狱。经过此番折腾,伍秉鉴颜面尽失,斯文扫地。

被动缴资

1840年6月,英国远征军封锁珠江口,鸦片战争爆发。据一位美国商人的记录,伍秉鉴当时"被吓得瘫倒在地”。他争取和平解决鸦片问题的努力彻底失败了。伍秉鉴清楚地知道,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的根源,正是不满十三行垄断贸易,一旦英国获胜,毫无疑问,十三行的独特地位将被迫丧失。

伍家,甚至其他行商,都为这场战争贡献了巨额的财富。战争甫一开始,伍秉鉴和十三行的行商们就积极募捐,出资修建堡垒、建造战船、制作大炮。纵然如此,清朝政府仍全线溃败。1841年5月,英军长驱直入兵临广州城下时,奕山统领的清军部队无力亦无心抵抗,于是想出了一条计策———令行商前往调停。广州城外,奉命行事的伍绍荣与英军首领义律展开了讨价还价。最终,双方签订《广州和约》,按协议,清军退出广州城外60里,并于一个星期内交出600万元赔款;英军则退至虎门炮台以外。这600万元巨款,有三分之一由十三行商人出资,其中伍秉鉴所出最多,计110万元。

遗憾的是,这次赎城之举没有给伍秉鉴们带来荣营和感激,而是更多的非议。从战争一开始,跟洋人做生意打交道的行商,就被国人涂上了“汉奸"的阴影。不管他们捐献多少银两,也抹不去这个影子。

1842年,鸦片战争以中国战败结束。在战败赔款中,伍家被勒缴100万元,行商公所认缴134万元,其他行商摊派66万元。

最后小编个人觉得,伍敦元是一个没有民族情义的商人,对国家前线的捐助也都是为了自己垄断外贸行商的利益。在当时那个动荡的年代,为了保护一家人,不能说是彻底的好人坏人,只是觉得现在出剧来歌颂他,对当时为抵御鸦片战争而牺牲的先烈们非常的不公平。

各位看点的朋友有什么观点或者想法,还有觉得小编有什么说的不对的地方,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小编会回应采纳看点朋友们的意见、想法和指正。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32754.html
上一篇杨贵妃身上有一个缺点,一般人无法容忍,唐玄宗为何痴迷不已
下一篇胡大海:明初军事名将,长身铁面,智力过人,可惜命短了一点!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