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汉朝到底有多么刚强霸气,从取名字就可以看出了,现代人好好学学

汉朝到底有多么刚强霸气,从取名字就可以看出了,现代人好好学学

汉朝是中华帝国第一个强盛时期,那个时代国家昌盛、文化繁荣,社会的各个方面流露出一种自信、雄健、霸道、具有蓬勃朝气的情怀。一般来说,每个朝代的姓名文化都有一些特别之处,能反映出特殊的时代精神和社会风气。由于汉朝刚强的社会风气,汉人在取名字上也受其感染,充满了尚武、霸气的气息。

充满雄健、爱国主义气息的名字

从整个中国而言,汉朝的强盛武功只有唐朝能相比,我们汉人先民开疆拓土,将我们的生存空间整整扩充了一倍。而这些武功,也使当时人非常自豪,热衷于取具有尚武、爱国主义特色的名字。

从《史记》《汉书》来看:

字、字命名的有鞠武、蒙武、苏武、马武、何武、孔武、班勇等;

字、字命名的有王霸、魏霸、侯霸、张霸、杨雄、法雄、左雄等;

字、广字命名的有龚胜、夏侯胜、李广、疏广、胡广等;

字、字命名的有阴兴、郑兴、张兴、石奋、孔奋、张奋等;

字、字、隆字命名的有公孙弘、宋弘、毋将隆、刘隆、樊宏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那些具有爱国主义情怀的名字。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一切都显得欣欣向荣,很多人都会取建桥、建国、要武等名字,而汉代也一样。

其中有开疆拓土意义的名字有:广汉。所谓广汉的意思就是让汉朝广大。

保家卫国、定国安邦意义的名字有:充国、安国、安世、定国、安国。

痛杀敌人意义的名字有:破奴。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汉朝名将赵破奴,他带兵屡次打败匈奴,还真实现了“破奴”的理想。

都说“人如其名”,汉朝人在自己名字的激励下,果然创下了安邦定国的功业,从大海之滨到极西之地,都留下了我们汉人的足迹。

汉朝那些霸气的地名

汉武帝时期,汉军征战四方,将中国的领土整整扩张了一倍。汉武帝在新占领的土地上,建立了多个郡县,这些名字也能显示出汉朝刚强霸道的特点。

西北

汉武帝派遣霍去病平定河西走廊,在该地设立张掖、酒泉、敦煌、天水四郡。这四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天。

很多人不明白张掖是什么意思。实际上,只要看地图就能明白,如果说河西走廊像汉朝的手臂,那么张掖仿佛在汉朝的腋部。而张掖郡的意思就是“张大汉朝之腋”,够威武吧!

东北

汉朝功灭朝鲜,设置临屯、玄菟、真番、乐浪四郡,这些名字都显示中国的疆域达到了大海之滨,有继续向东扩张的意思。

西南

汉朝消灭西南夷,建立广汉郡,与广汉的人名一样,都有使汉朝广大的意思。

北方

汉朝打败匈奴,收复河南地,在当地建立九原、朔方等,这些名字都显示中国已经将疆土扩张到大漠边缘,随时能够震慑群胡。

南方

汉朝消灭南越国后,将领土扩张到今天的越南,建立了交趾、九真和日南郡。其中日南郡,表示汉朝已经将领土扩张到极南之地。

真可谓“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汉朝的强盛与尚武从名字里就可以看出,比现在还是强多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36875.html
上一篇《星汉灿烂》专注嗑疑商CP的文帝:我觉得我又行了
下一篇乾隆问刘墉:大清一年生几人,死几人?刘墉回答引得乾隆哈哈大笑

为您推荐

甘肃行——七彩张掖

甘肃行——七彩张掖

张掖古来多豪杰,今日行人尽英灵。西汉以“张国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是汉武帝时期设立的河西四郡之一,历史上又称甘州。
西北行之张掖

西北行之张掖

从外星谷出来,下一个目标是张掖。在到张掖前,我想去看看黑水国遗址。黑水国因临近黑水而得名,据说是小月氏国的国都。
张掖丹霞 彩色世界

张掖丹霞 彩色世界

图为张掖七彩丹霞地貌。李雪峰 摄张掖七彩丹霞地貌。李雪峰 摄张掖七彩丹霞地貌。李雪峰 摄张掖七彩丹霞地貌。李雪峰 摄张掖七彩丹霞地貌。李雪峰 摄
汉朝版我不是药神!一个医生犯了罪,结果却导致汉朝为其更改法律

汉朝版我不是药神!一个医生犯了罪,结果却导致汉朝为其更改法律

公元前167年,汉朝发生了一件非常有意思的司法案件。这一年,有一个山东那边的医生,犯了法,直接被抓进了大牢。后来经过审判之后,按照当时的法律,这个医生被判处了肉刑。所谓的肉刑,就是指对人的肉体施以刑罚。一般会在脸上刺字,或者砍去鼻子和双足,反正就是得从犯人身上拿走点东西。得知这个判决结果之后,这个名叫
水浒传中,王进的武功是顶尖的吗?前四的存在!

水浒传中,王进的武功是顶尖的吗?前四的存在!

上一回我们说完了高俅,接下来就说说书中出现的第二个人物,这个人物就是前面提到的都军教头王升的儿子。王升是都军教头,他的儿子是禁军教头,那么都军和禁军有什么区别呢?你们也就是看我写的分析水浒的文章,看别人的是看不到解释的,因为其他的水浒传写手除了乱编造以外真没看到几个真才实学的。吕大姐卖瓜自卖自夸了!
甘国宝的文治武功

甘国宝的文治武功

小梨洋村故居展出的指虎画仿品小梨洋村甘国宝故居甘国宝(1709—1776年),字继赵,号和庵,出生于屏南县甘棠乡小梨洋村,1729年中雍正己酉科武举人,1733年癸丑科会试第三名,殿试中二甲八名武进士,之后在军中任游击、参将、副将、总兵等职。1759年十一月甘国宝调任台湾镇挂印总兵,1761年升任福建水师提督,1764年降调云
返回顶部